一、关于龙舟的古诗1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2十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不更回。 ——冯梦龙《醒世恒言》 3万古屈氏已投河,楚人贪婪必成亡 留古今人寄端午,龙舟飘起展屈原。 ——刑诗《端午逝屈原》 4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5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卢肇《竞渡诗》 6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6隋堤柳,汴河旁。 夹岸绿阴千里,龙舟凤舸木兰香。 锦帆张。 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羽葆。 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 ——毛文锡《柳含烟》 7龙舟急,风雨催,齐推船浆快如飞。 欲向洞庭寻君子,亡魂含恨不得归。悼念年复年,黄酒杯替杯。 糯米如沙沉入水,汨罗江中鱼虾肥 ——可乐《可乐词》 8《富屯溪观景,其三》 龙舟两两齐发晓, 蓑衣斜斜垂飞鸟。 泼墨难绝不成画, 浪花散匿现楼桥。 越王桥上人尚早, 富屯溪底银波到。 渔载化作溪间雪, 欲寻天宫酒一瓢。 ——黄熠《言中有寺》 9静伫亭阶,凭栏望月。蓬莱仙宫,彩云深处。 玉殿珠箔,古筝笙歌。瑶池举杯,群仙同酌。 银蟾清冷,桂树飘香。素娥玉兔,痛了心扉。 牛郎织女,澄练相隔。龙舟难度,水幽江阔。 含情脉脉,凝眸泪落。 ——梦忆月下伤 10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 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 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 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时见。 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 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 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 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 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柳永 11多对少,易对难,虎踞对龙蟠。龙舟对凤辇,白鹤对青鸾。 风淅淅,露漙漙,绣毂对雕鞍。鱼游荷叶沼,鹭立蓼花滩。 有酒阮貂奚用解,无鱼冯铗必须弹。丁固梦松,柯叶忽然生腹上;文郎画竹,枝梢倏尔长毫端。 寒对暑,湿对干,鲁隐对齐桓。寒毡对明暖席,夜饮对晨餐。 叔子带,仲由冠,郏鄏邯郸。嘉禾忧夏旱,衰柳耐秋寒。 杨柳绿遮元亮宅,杏花红映仲尼坛。江水流长,环绕似青罗带;海蟾满,澄明如白盘。 横对竖,窄对宽,黑志对弹丸。朱帘对画栋,彩槛对雕栏。 春既老,夜将阑,百辟对千官。怀仁称足足,抱义美般般。 好马君王曾市骨,食猪处士仅思肝。世仰双仙,元礼舟中携郭泰,人称连壁,夏候车上并潘安。 ——李渔《笠翁对韵》 12当日他与几个纨绔子弟画船携妓欢游,两层的大龙舟,管乐宴饮,好不热闹。犹记当时,那一袭翠色缎袍,衬得他肤如凝脂、白璧无瑕,吴姬不及他好看,月夜春江水,美酒醺醺醉,船舷相错之间,少年人往往奇遇…… ——超级玛丽苏《桃花仙大战菊花怪》 13民间早有童谣——“玉骢马,九华车,谁怜儿郎颜如玉。 龙舟兴,翠华旌,江河一日十万金。”说的便是帝王纵情奢靡,荒唐无道。 但民间还有童谣——“铁马嘶,银枪舞,大漠横戈震胡虏。辕门兴,金甲荡,十年戍边英雄郎。” 说的是西北军主帅,元修。 ——凤今《一品仵作》 14淳熙间,寿皇以天下养,每奉德寿三殿,游幸湖山,御大龙舟。 宰执从官,以至大?应奉诸司,及京府弹压等,各乘大舫,无虑数百。时承平日久,乐与民同,凡游观买卖,皆无所禁。 画楫轻舫,旁午如织。至于果蔬、羹酒、关扑、宜男、戏具、闹竿、花篮、画扇、彩旗、糖鱼、粉饵、时花、泥婴等,谓之“湖中土宜”。 ——周密《武林旧事》 15披发行吟泽畔,带血的嗓音,高亢悲愤的离骚, 传正义的天问,激荡于莽莽乾坤。 楚王的昏庸,佞臣的险虐,家邦的危机,民生的多艰, 戮刺着您心头的痛处。 踽行的孤寂,哀鸿的唳鸣,泥泞的道路,黄昏的残照, 您在掩涕叹息中坐困愁城。 只有幽兰和蕙芷,芳香着一个伟大的诗魂。 独醒自洁,在醉昏昏的浊流中挣扎。 汨罗江把一个投入碧波的诗祖,化作千古竞渡的龙舟。 深深的覆痕,烙印出中华民族的端午节。 不朽的屈原,不朽的楚辞,永远成为震撼灵魂的钟声。 ——蔡丽双《屈原》。 二、关于“龙舟”的古诗有哪些1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2十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不更回。——冯梦龙《醒世恒言》3万古屈氏已投河,楚人贪婪必成亡 留古今人寄端午,龙舟飘起展屈原。 ——刑诗《端午逝屈原》4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5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卢肇《竞渡诗》6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6隋堤柳,汴河旁。 夹岸绿阴千里,龙舟凤舸木兰香。 锦帆张。 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羽葆。 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毛文锡《柳含烟》7龙舟急,风雨催,齐推船浆快如飞。 欲向洞庭寻君子,亡魂含恨不得归。悼念年复年,黄酒杯替杯。 糯米如沙沉入水,汨罗江中鱼虾肥——可乐《可乐词》8《富屯溪观景,其三》 龙舟两两齐发晓, 蓑衣斜斜垂飞鸟。 泼墨难绝不成画, 浪花散匿现楼桥。 越王桥上人尚早, 富屯溪底银波到。 渔载化作溪间雪, 欲寻天宫酒一瓢。 ——黄熠《言中有寺》9静伫亭阶,凭栏望月。蓬莱仙宫,彩云深处。 玉殿珠箔,古筝笙歌。瑶池举杯,群仙同酌。 银蟾清冷,桂树飘香。素娥玉兔,痛了心扉。 牛郎织女,澄练相隔。龙舟难度,水幽江阔。 含情脉脉,凝眸泪落。——梦忆月下伤10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 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 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 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时见。 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 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 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 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 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柳永11多对少,易对难,虎踞对龙蟠。龙舟对凤辇,白鹤对青鸾。 风淅淅,露漙漙,绣毂对雕鞍。鱼游荷叶沼,鹭立蓼花滩。 有酒阮貂奚用解,无鱼冯铗必须弹。丁固梦松,柯叶忽然生腹上;文郎画竹,枝梢倏尔长毫端。 寒对暑,湿对干,鲁隐对齐桓。寒毡对明暖席,夜饮对晨餐。 叔子带,仲由冠,郏鄏邯郸。嘉禾忧夏旱,衰柳耐秋寒。 杨柳绿遮元亮宅,杏花红映仲尼坛。江水流长,环绕似青罗带;海蟾满,澄明如白盘。 横对竖,窄对宽,黑志对弹丸。朱帘对画栋,彩槛对雕栏。 春既老,夜将阑,百辟对千官。怀仁称足足,抱义美般般。 好马君王曾市骨,食猪处士仅思肝。世仰双仙,元礼舟中携郭泰,人称连壁,夏候车上并潘安。 ——李渔《笠翁对韵》12当日他与几个纨绔子弟画船携妓欢游,两层的大龙舟,管乐宴饮,好不热闹。犹记当时,那一袭翠色缎袍,衬得他肤如凝脂、白璧无瑕,吴姬不及他好看,月夜春江水,美酒醺醺醉,船舷相错之间,少年人往往奇遇……——超级玛丽苏《桃花仙大战菊花怪》13民间早有童谣——“玉骢马,九华车,谁怜儿郎颜如玉。 龙舟兴,翠华旌,江河一日十万金。”说的便是帝王纵情奢靡,荒唐无道。 但民间还有童谣——“铁马嘶,银枪舞,大漠横戈震胡虏。辕门兴,金甲荡,十年戍边英雄郎。” 说的是西北军主帅,元修。——凤今《一品仵作》14淳熙间,寿皇以天下养,每奉德寿三殿,游幸湖山,御大龙舟。 宰执从官,以至大?应奉诸司,及京府弹压等,各乘大舫,无虑数百。时承平日久,乐与民同,凡游观买卖,皆无所禁。 画楫轻舫,旁午如织。至于果蔬、羹酒、关扑、宜男、戏具、闹竿、花篮、画扇、彩旗、糖鱼、粉饵、时花、泥婴等,谓之“湖中土宜”。 ——周密《武林旧事》15披发行吟泽畔,带血的嗓音,高亢悲愤的离骚, 传正义的天问,激荡于莽莽乾坤。 楚王的昏庸,佞臣的险虐,家邦的危机,民生的多艰, 戮刺着您心头的痛处。 踽行的孤寂,哀鸿的唳鸣,泥泞的道路,黄昏的残照, 您在掩涕叹息中坐困愁城。 只有幽兰和蕙芷,芳香着一个伟大的诗魂。 独醒自洁,在醉昏昏的浊流中挣扎。 汨罗江把一个投入碧波的诗祖,化作千古竞渡的龙舟。 深深的覆痕,烙印出中华民族的端午节。 不朽的屈原,不朽的楚辞,永远成为震撼灵魂的钟声。 ——蔡丽双《屈原》。 三、形容龙舟的诗句有哪些1、《发引》 年代: 宋 作者: 王珪 上林春晚,曾是奉宸游。水殿戏龙舟。玉箫吹断催仙驭,一去隔千秋。游人重到曲江头。事往涕难收。空馀御幄传觞处,依旧水东流。 2、《点绛唇·紫雾香浓》 年代: 宋 作者: 舒亶 紫雾香浓,翠华风转花随辇。洞天云暖。一片笙歌远。 水展龙舟,忆侍瑶池宴。闲庭院。梦回春半。雪鬓无人见。 3、《好事近·摇扬杏花风》 年代: 宋 作者: 曾觌 摇扬杏花风,迟日淡阴双阙。丝管缓随檀板,看舞腰回雪。龙舟闲舣画桥边,须趁好花折。频劝御杯宜满,正清歌初阕。 4、《杨柳枝》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万里长江一带开,岸边杨柳几千栽。 锦帆未落西风起,惆怅龙舟去不回。 5、《颂证道歌·证道歌》 年代: 宋 作者: 释印肃 分别名相不知休,阳焰空花岂可求。 龙舟旧阁闲田地,一度赢来方始休。 四、描写赛龙舟的诗句有哪些1、《念奴娇》——宋代张榘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译文:龙舟争相竞赛,高举旗帜,奋擂击鼓,一争高下。 2、《竞渡歌》——唐代张建封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译文:船桨划水,上下翻飞,及其迅速,鼓声既响又急。鼓声越来越急,目标即将接近,两龙望向目标眼球不停眨动。形容坡上观众喊声突发,惊天动地,旗杆上挂着的锦标五彩缤纷,令人五花缭乱。 3、《贺新郎·端午》——宋代刘克庄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译文:青年们纷纷炫耀自己的节日装束,头上插着钗头彩符,身上佩着艾草扎成的老虎。争先恐后的来渡口观看赛龙船。我年纪大了,不愿再去与人拥挤,只是站在远处观看。任凭那些年轻人摇旗擂鼓呐喊,船浆起伏,江面上浪花翻卷飞舞。 4、《竞渡诗》——唐代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译文:在石溪住久了开始思念端午时节的场景,在驿馆楼前观看开始行动的时机。鼙鼓初击时似雷声,兽头吐威,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多条船像龙一样的向前冲去,果然获得了锦标归来。 5、《午日观竞渡》——明代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译文: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 五、请帮忙提供描写棕子,端午,龙舟的诗句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 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参考资料: 。 六、形容龙舟的诗句齐天乐 年代:【宋】 作者:【刘辰翁】 枝头雨是青梅泪。翻作一江春水。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试比陈人,人间除我更谁似。浮沉君共我里。记薰廊待对,闻鸡蹴起。昨日蟾蜍,明朝蝇虎,身与渠衰更悴。老夫病已。任采绿采苓,为师为帝。但有昌阳,倩酤扶路醉。 端午月山主人酒边即事 年代:【宋】 作者:【黄庚】 时序催人易白头,端阳怀古客添愁。朱符不写湘累恨,角黍难包楚国羞。记节何妨斟蚁酒,夺标无复见龙舟。高歌思远楼前路,掩雨珠帘今在不。 竞渡棹歌 年代:【宋】 作者:【黄公绍】 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端午东湖观竞渡 年代:【宋】 作者:【黎廷瑞】 记得当年年少时,兰汤浴罢试新衣。三三五五垂杨底,守定龙舟看不归。 湖亭观竞渡 年代:【宋】 作者:【楼钥】 涵虚歌舞拥邦君,两两龙舟来往频。闰月风光三月景,二分烟水八分人。锦标赢得千人笑,画鼓敲残一半春。薄暮游船分散去,尚余箫鼓绕湖滨。官塘竞渡 年代:【宋】 作者:【郑瀛】 长江百里浓于醅,天风吹作云涛堆。吾乡好事重佳节,龙舟两两争喧豗。今人不识灵均意,祗作龙舟多竞渡。汨罗旧事付苍烟,空。齐天乐 年代:【宋】 作者:【刘辰翁】 枝头雨是青梅泪。翻作一江春水。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试比陈人,人间除我更谁似。浮沉君共我里。记薰廊待对,闻鸡蹴起。昨日蟾蜍,明朝蝇虎,身与渠衰更悴。老夫病已。任采绿采苓,为师为帝。但有昌阳,倩酤扶路醉。 端午月山主人酒边即事 年代:【宋】 作者:【黄庚】 时序催人易白头,端阳怀古客添愁。朱符不写湘累恨,角黍难包楚国羞。记节何妨斟蚁酒,夺标无复见龙舟。高歌思远楼前路,掩雨珠帘今在不。 竞渡棹歌 年代:【宋】 作者:【黄公绍】 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端午东湖观竞渡 年代:【宋】 作者:【黎廷瑞】 记得当年年少时,兰汤浴罢试新衣。三三五五垂杨底,守定龙舟看不归。 湖亭观竞渡 年代:【宋】 作者:【楼钥】 涵虚歌舞拥邦君,两两龙舟来往频。闰月风光三月景,二分烟水八分人。锦标赢得千人笑,画鼓敲残一半春。薄暮游船分散去,尚余箫鼓绕湖滨。官塘竞渡 年代:【宋】 作者:【郑瀛】 长江百里浓于醅,天风吹作云涛堆。吾乡好事重佳节,龙舟两两争喧豗。今人不识灵均意,祗作龙舟多竞渡。汨罗旧事付苍烟,空有遗歌写哀些。 午日庭宴 年代:【明】 作者:【唐顺之】 南薰应律转朱旗,火帝乘离锦席披。榴吐千花承羽盖,蓂开五叶拂瑶墀。冰盘错出仙人掌,金缕遥分织女丝。复道龙舟方竞渡,衔恩共许向昆池。 七、有关船的诗句描写海、龙、船的古诗: 一,有关“龙”的古诗(未涉近体诗,下同) 1,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诗经 【山有扶苏】 2,龙盾之合,鋈以??。 【小戎】 3,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蓼萧】 4,龙?缪粞簦土逖胙搿? 【载见】 5,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 【酌】 6,龙?绯徐耄味? 【閟宫】 7,龙?缡耍蠹Y是承。 【玄鸟】 8,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何天之龙。【长发】 9,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 楚辞 【远游】 10,仰观刻桷,画龙蛇些。 【招魂】 11,螭龙并流,上下悠悠只。 【大招】 12,苍龙蚴虬於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惜誓】 13,驾青龙以驰骛兮,班衍衍之冥冥 【自悲】 14,乘龙兮偃蹇,高回翔兮上臻。 【昭世】 15,驾八龙兮连蜷,建虹旌兮威夷。 【陶壅】 16,驰六龙於三危兮,朝西灵於九滨。 【远游】 17,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大司命】 18,驾飞龙兮北征,?吾道兮洞庭。 【湘君】 19,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离骚】 20,河海应龙?何尽何历? 【天问】 21,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别诗】汉无名氏 22,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 【孔雀东南飞】汉无名氏 23,桂树夹道生,青龙对道隅。 【陇西行】汉无名氏 24,乘云驾龙,郁何务务。 【气出唱华阴山】魏 曹操 25,驾六龙,乘风而行。 【气出唱驾六龙】魏-曹操 26,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岗。 【却东西门行】魏-曹操 27,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洛神赋】魏-曹植 28,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薤露篇】魏-曹植 39,鱼龙????,山鸟群飞。 【赠秀才从军】 晋-嵇康 30,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 【拟行路难】南北朝-鲍照 31,阳岫照鸾采,阴溪喷龙泉。 【游黄檗山】南北朝-江淹 32,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挽舟者歌】隋无名氏 33,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 【长恨歌】唐-白居易 34,人间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飞天龙。 【百炼镜】唐-白居易 35,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哀王孙】唐-杜甫 36,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唐-杜甫 37,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唐-杜甫 38,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白马篇】 唐-李白 39,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北风行】 唐-李白 40,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蜀道难】唐-李白 有关“龙”的古诗先贴以上40首。 有关“海”、“船”者待续。 二,有关“海”的古诗 1,沔彼流水,朝宗于海。诗经【沔水】 2,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江汉】 3,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玄鸟】 4,相土烈烈,海外有截。【长发】 5,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楚辞【远游】 6,东有大海,溺水??林弧!敬笳小? 7,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楚辞-七谏【怨世】 8,济江海兮蝉蜕,绝北梁兮永辞。楚辞-九怀【陶壅】 9,周流览於四海兮,志升降以高驰。 楚辞-九叹【远游】 10,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 【悲回风】屈原 11,河海应龙?何尽何历?【天问】屈原 12,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大风歌】汉 刘邦 13,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琴歌二首】汉 司马相如 1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长歌行】两汉乐府 15,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有所思】 两汉乐府 16,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饮马长城窟行】汉无名氏 1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短歌行】 曹操 18,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沧海】曹操 19,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野田黄雀行】曹植 20,鰕[鱼且]游潢潦,不知江海流。 【鰕[鱼且]篇】曹植 21,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胡笳十八拍】蔡琰 22,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咏怀】阮籍 23,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读山海经】陶渊明 24,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饮酒】陶渊明 25,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拟古】陶渊明 26,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西洲曲】南朝民歌 27,去旧国,违旧乡,旧山旧海悠且长。【怀园引】南北朝-谢庄 28,山鸡看而独舞,海鸟见而孤鸣。 【镜赋】南北朝-庾信 29,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长恨歌】 白居易 30,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浪淘沙】白居易 31,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浪淘沙】白居易 32,东海一片白,列岳五点青。【梦仙】白居易 33,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题海图屏风】白居易 34,青天无停云,沧海无停津。 【长相思】曹邺 35,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后出塞五首】杜甫 36,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北征】杜甫 37,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愈 38,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临江王节士歌】李白 39,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把酒问月】 李白 40,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古风】 李白 (待续)。 八、描写“端午节划龙舟”的诗词有哪些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午日观竞渡》 边贡 沅江五月平堤流,吧人相将浮彩舟。《竞渡曲》刘禹锡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苏轼《浣溪沙·端午》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浣溪沙·端午》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边贡《午日观竞渡》《午日观竞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译文: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 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赏析:《午日观竞渡》是明代边贡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思念,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丝丝闲愁。 苏轼《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 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赏析:全词是篇民俗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是研究端午民俗最形象而珍贵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