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化用诗词做题记读诗,我们能让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古人的生命体验在艺术的天空对接,引用和化用古诗词则可以让古人的灵性点燃我们的思维之灯,从而使我们的文章因氤氲着厚重的诗韵而满纸生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楮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 在陕西一考生的《四季,镌刻心灵的石碑》中,那“如果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日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接天无穷碧,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擎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 在广东的一考生的《语言是沟通的钥匙》中,那“……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 (话题:语言与沟通) 在文学散文作者红杏倚云的《寻找前生诗的江南》中,“直到来到江南,我发现我终于走进了令我陶醉过千万次的唐诗宋词的意境;看到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夏;看到‘上下天光一碧万倾’的湖光春色;看到高大浓密的法国梧桐那鲜浓艳丽的秋景;还有‘踏雪寻梅时’,‘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冬趣;也看到‘山衔落日,水映斜阳’的寻常景色;吹惯了北大荒打在脸上如针刺一般透骨的冷风,蓦然走在‘沾衣欲湿’的杏花雨中,沐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我常常就这样梦一般的站住,痴痴地呆楞在古诗词中早已熟悉的江南,寻找我前生的影子。” 作文中运用诗词的方式 一、直接引用——直接引用原诗句 二、化用——化用句意 该怎样引用或化用古诗词呢? 第一步——有意识的积累古诗词; 一:分类积累 山: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水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3.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7.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月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月下飞天镜,云深结海楼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写景状物 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忧国忧民 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咏志抒怀 例:长风破浪应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离愁别绪 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 :识记一些意象的意韵指向 1.柳—— 依依惜别 例:渭城朝雨浥青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菊—— 隐逸、闲适、高洁、清高 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3.梅——坚贞不屈,孤傲清高 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4.竹——虚心、气节 例: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5.月——怀远思人、思家 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秋——凄凉、悲愁、思乡 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雨清秋节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7.梧桐——凄凉、凄苦、悲伤 8.红豆——男女爱情和朋友之情 9.鸿雁——思乡、怀亲 10.松柏——坚贞、傲岸、坚强 11.杜鹃鸟——凄凉、哀伤 12.芳草——离恨 13.猿啼——悲伤 14.草木——盛衰、兴亡 15.燕子——爱情、春天、变迁 第二步:直接引用 直接引用 ——直接引用法,就是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选择好引用的时机(如根据自己感情和主题表达的需要,安排在作文的题目、题记、开头、中间或结尾),直接引用相关诗词。 如谭梅的《我心中的诗情》第二段:“我欣赏李白‘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我感慨贺知章的‘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我无奈张九龄的‘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我喜欢孟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震撼王昌龄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我神往白居易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我敬佩贾岛的‘二句三年得,一饮双泪流’ …… ” 直接引用的一些格式 1.名言+名德 如:生命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2.名言+意境 如:爱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 3.名言+其它 如:幸福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美好回忆 4.作者+名言+名德或意境 如:寂寞是屈原在“漫漫其修远兮”的路上“上下求索”的身影 第三步:化用 一、化用句意。 2.宋词怎么写词牌的意义在于规定词的格式,如下是菩萨蛮的准确格式 ⊙○⊙●○○▲ ⊙○⊙●○○▲ ⊙●⊙○△ ⊙○○●△ ⊙○○●▲ ⊙●⊙○▲ ⊙●●○△ ⊙○⊙●△ (○平●仄△平韵▲仄韵) 宋·辛弃疾 菩萨蛮(词牌) 书江西造口壁(本词的题目)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江流去。 江晚正愁予, 山深闻鹧鸪。 写诗写词要有好的韵律知识和文字功底(读读《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有帮助。了解古诗词的韵律使用-平平仄仄那种),如果您想学写好的词,首先建议您去多读大词人们写的好词,如果要试着作一作,就得按照词牌规定来作。 古人的东西用于我们今天的时代不必非要套用他们的规格(字数须对等以应词牌),即便你用现代语言来做一首,也无妨,无韵无妨(但要通顺),无平仄无妨,只要有这份词情,再加上用心学习,将来你也会写好词的。说不定你能开创新的词学也未可知,祝你成功。 3.宋词怎么写有很多词谱的 比如忆江南(廿七字,又作望江南,江南好) 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你写些字对着词谱填 平仄相同就可以了 这样的词谱还很多 蝶恋花 浣溪沙 都是 自己去找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 我国古代诗乐一体,《诗三百篇》与汉魏六朝乐府诗大都是合于音乐而可歌唱的。 “乐府”原为汉时政府音乐机关之名。汉以后的五、七言古体诗和唐以后的近体诗始为徒诗而不可歌。 唐人的拟乐府古题与新乐府不再合乐,实为古体诗了。唐代绝句也有可配乐歌唱的,或称“唐人乐府”,有时与词相混,如《阳关曲》《杨柳枝》等,也被作为词调名。 唐宋之词,系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可说是前代乐府民歌的变种。当时新兴乐曲主要系民间乐曲和边疆少数民族及域外传入的曲调,其章节抑场抗坠、变化多端,与以“中和”为主的传统音乐大异其趣;歌词的句式也随之长短、错落、奇偶相间,比起大体整齐的传统古近体诗歌来大有发展,具有特殊表现力。 曲子词、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之名由此而得。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 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叫做“词调”或“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宋词唱法虽早已失传,但读者当时的倚声或后来依谱所填的词,仍然可以从其字里行间感受到音乐节奏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别有一种感染力量。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 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 “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 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虽分片,仍属一首。 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我们看到宋代许多词人于此惨淡经营,创造出离合回旋、若往若还、前后映照的艺术妙境,在一首词中增添了层次、深度和荡漾波澜。 大部分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押韵也变化多端。例如为唐宋词人所常用的词调《菩萨蛮》,系唐代时据从东南亚传入的乐曲所制。 北宋魏夫人依此调所填的词云: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本词调全首八句,句句押韵。上片前两句七言押仄韵,本词用仄声中上声“纸”韵;后两句五言押平韵,本词押平声中“麻”韵。 下片四句均是五言,前两句押仄韵,本词用仄声中的去声“遇”和“御”韵;后两句押平韵,本词押平声中“微”韵。通常近体诗八句的,全篇都是七言句,或都是五言句,隔句押同一个韵,首句也有押韵的。 两者比较,词调显然别呈错综参差之美。本词上片写景色,下片写女主人公的行动与心理活动,环境与人物、人物的动作与内心,通过五、七言长短参差的句式、“麻”“微”平韵和“上”“去”仄韵的交替迭代,臻于多角度、多层次地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 平仄诸韵分别具有声情之美。一般说来,平声声调长,不升不降,宜于慢声吟唱,表达不尽的情意、盎然的韵味。 仄也称“侧”,是不平之意。诗词中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声调都是短的。 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特别短促。以欹侧短促的仄声押韵,易于寄寓奇拗不平的感慨,令人激动不已。 不少词调中平仄诸韵递押,也就是长短声调递用、平调与升、降调或促调递用,不仅声调抑杨顿挫,激荡而和谐,蕴蓄的感情也显得更加丰富曲折。这是我们诵读宋词时所值提注意的。 词调有一般诗体中罕见的一字、两字句,或八字以至十字以上的长句,交错迭出。例如蔡伸《苍梧谣》(即《十六字令》):“天!休使圆蟾照客眠。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开头以一字句振起全篇,接以七字、三字、五字句,又有摇曳的余韵。 再看辛弃疾的《唐河传》: 春水,千里。孤舟浪起,梦携西子。 觉来村巷夕阳斜。几家? 短墙红杏花。 晚云做些儿雨,折花去。岸上谁家女?太狂颠! 那边,柳棉,被风吹上天。 这里二字句、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押平韵的、仄韵中上、去声的,错综递用,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描绘出无边春色的生意盎然,青春少女的天真娇憨,全词在写作上对前举魏夫人《菩萨蛮》似有所借鉴,而写来更加清新活泼、跌宕多姿,也与所用词调更加灵活多变有关。相对说来,《菩萨蛮》句式保留较多五、七言诗体痕迹。 词中的长句也能使情意更加宛转,气势更见浩瀚: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 4.《我心中的诗词》作文怎么写写法一:按常规线路,以诗词这种文体为写作的对象。1、确立写作的角度。如赞美、批判等等等。所有的写作都要确立好作文的中心思想,这取决于你的立场和角度。2,开篇可以介绍诗词的由来,和发展,介绍诗词在文学史上的历史意义、贡献、地位等。(在写的时候可以引经据典加强你观点的说服力。)3写正文部分,注意题目的提示,要扣题,阐述好诗词在你心目中的定位,对于你是否有启迪和帮助等,可以从诗词的特点、诗词作者、诗词的精神境界等多维度的入手。4,结尾点题,可以做延伸扩展的总结,如:诗词存在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呼吁世人对诗词文化的关注,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关注等。 写法二:另辟蹊途,以一首你喜欢的诗词做为写作的“导火线”,1,开篇,将一首你认为值得赞美的诗词作为开篇诗,而后交代自己的观点,别忘了用一下题目如;这就是我心中的诗词“。以此引出正文,展开议论。2、正文,交代这首诗成为我心中的诗词的原因,把说明、议论、抒情相结合,可从诗词的作者、写作的背景、表达的意义、对自身或对世人的深远影响等角度入手,但落脚点都要归结为精神层面的东西。3、结语,抒发感情,拓展意义! 祝你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