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莹诗句词霸

1.关于有”暮霭“的诗句

柳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双声子 柳永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

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

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木兰花慢 柳永 倚危楼伫立,乍萧索、晚晴初。渐素景衰残,风砧韵响,霜树红疏。

云衢。见新雁过,奈佳人自别阻音书。

空遗悲秋念远,寸肠万恨萦纡。皇都。

暗想欢游,成往事、动欷〔虚欠〕。念对酒当歌,低帏并枕,翻恁轻孤。

归途。纵凝望处,但斜阳暮霭满平芜。

赢得无言悄悄,凭阑尽日踟蹰。--------------------------------------------------------------------------------苏幕遮 杜安世 尽思量,还叵耐。

因甚当初,故故相招买。早是幽欢多障碍。

更遣分飞,脉脉如天外。有心怜,无计奈。

两处厌厌,一点虚恩爱。独上高楼临暮霭。

凭暖朱阑,这意无人会。--------------------------------------------------------------------------------宝鼎现 范周 夕阳西下,暮霭红隘,香风罗绮。

乘丽景、华灯争放,浓焰烧空连锦砌。睹皓月、浸严城如画,花影寒笼绛蕊。

渐掩映、芙蓉万顷,迤逦齐开秋水。太守无限行歌意。

拥麾幢、光动珠翠。倾万井、歌台舞榭,瞻望朱轮骈鼓吹。

控宝马、耀貔貅千骑。银烛交光数里。

似乱簇、寒星万点,拥入蓬壶影里。宴阁多才,环艳粉、瑶簪珠履。

恐看看、丹诏催奉,宸游燕侍。便趁早、占通宵醉。

缓引笙歌妓。任画角、吹老寒梅,月落西楼十二。

--------------------------------------------------------------------------------醉蓬莱 谢薖 望晴峰染黛,暮霭澄空,碧天银汉。圆镜高飞,又一年秋半。

皓色谁同,归心暗折,听唳云孤雁。问月停杯,锦袍何处,一尊无伴。

好在南邻,诗盟酒社,刻烛争成,引觞愁缓。今夕楼中,继阿连清玩。

饮剧狂歌,歌终起舞,醉冷光凌乱。乐事难穷,疏星易晓,又成浩叹。

--------------------------------------------------------------------------------念奴娇 朱敦儒 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分秋色。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

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碧空寥阔,瑞星银汉争白。

深夜悄悄鱼龙,灵旗收暮霭,天光相接。莹澈乾坤,全放出、叠玉层冰宫阙。

洗尽凡心,相忘尘世,梦想都销歇。胸中云海,浩然犹浸明月。

--------------------------------------------------------------------------------醉思仙 孙道绚 晚霞红。看山迷暮霭,烟暗孤松。

动翩翩风袂,轻若惊鸿。心似鉴,鬓如云,弄清影,月明中。

谩悲凉,岁冉冉,蕣华潜改衰容。前事销凝久,十年光景匆匆。

念云轩一梦,回首春空。彩凤远,玉箫寒,夜悄悄,恨无穷。

叹黄尘久埋玉,断肠挥泪东风。--------------------------------------------------------------------------------芰荷香 史浩 过横塘。

见红妆翠盖,柄柄擎香。月娥有意,暮霭收尽银潢。

一轮高挂,且放同、千里清光。秋中气爽天凉。

露凝玉臂,风拂云裳。老子通宵不忍睡,把青尊小酌,仍更思量。

自家活计,幸有无限珍藏。大千世界,静极后、普现十方。

圆明不损毫芒。精神会处,独坐胡床。

2.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

折柳送别”的文化内涵一、“折柳”之深情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从“折尽向南枝”和“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习俗、时尚存在的普遍性。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如周邦彦词中提到的“隋堤”,还有下文的“霸陵”(附近有霸桥)即是。

送别时不仅折柳相送,饯行饮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时还要吹笛、唱歌,曲子是现成的,几乎当时有点文化的人都可随口唱出;诗人们当然更要吟诗赋词以相赠。在古代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与“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相关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观。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03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的就是这首诗。)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就是柳絮。

苏轼有《杨花词》)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诗词中不仅写“折柳送别”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

如“柳丝”、“柳枝”、“柳阴”、“柳色”、“烟柳”“柳绵”(又可说成是“柳花”、“杨花”、“柳絮”)、“杨柳”、“折杨柳”、“杨柳春”、“杨柳依依”等等。“折柳”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妓聂胜琼。李将回原籍时,聂胜琼为之送别,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

为这,李之问又留下来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因为妻子催促太紧,李不得不怅然离去。

不到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发现。

李只得以实相告。李夫人读了《鹧鸪天》,见其语句清健,非常高兴。

不但没有阻止李聂的这段情缘,反而拿出私房钱让李之问去都城迎娶聂胜琼。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二、“折柳”之缘由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

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

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

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我以为,这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

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把《渭城曲》中“客舍依依杨柳春”改为“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以为不妥。

总之,“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这样三个缘由。三、“折柳”之乐曲“折柳送别”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声歌唱,所以,古诗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联系在一起,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与之相关的乐曲有这样三首:一是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有一首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还有前面提到的《春夜洛城闻笛》,这两首诗中所言“闻折柳”,都应该是《折杨柳枝》这支曲子。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

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阮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所以称为《阳关三叠》。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

三是唐朝的《杨柳枝词》。是唐教坊曲名,作者。

3.与葛暮有关的诗句,麻烦大神

是暮霭吗??柳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 双声子 柳永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 榭,牢落暮霭初收。

夫差 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 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 浪,翻输范蠡扁舟。

验前 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 愁。

-------------------------------------------------------------------------------- 木兰花慢 柳永 倚危楼伫立,乍萧索、晚晴初。渐素景衰残,风砧韵响,霜树红疏。

云衢。见新雁 过,奈佳人自别阻音书。

空遗悲秋念远,寸肠万恨萦纡。皇都。

暗想欢游,成往事、动欷〔虚欠〕。念对酒当歌,低帏并枕,翻恁轻孤。

归 途。纵凝望处,但斜阳暮霭满平芜。

赢得无言悄悄,凭阑 尽日踟蹰。-------------------------------------------------------------------------------- 苏幕遮 杜安世 尽思量,还叵耐。

因甚当初,故故相招买。早是幽欢多障碍。

更遣分飞,脉脉如天外。有心怜,无计奈。

两处厌厌,一点虚恩爱。独上高楼临暮霭。

凭暖朱阑,这意无人会。-------------------------------------------------------------------------------- 宝鼎现 范周 夕阳西下,暮霭红隘,香风罗绮。

乘丽景、华灯争放,浓焰烧空连锦砌。睹皓月、浸严城如画,花影寒笼绛蕊。

渐掩映、芙蓉万顷,迤逦齐开秋水。太守无限行歌意。

拥麾幢、光动珠翠。倾万井、歌台舞榭,瞻望朱轮骈鼓吹。

控宝马、耀貔貅千骑。银烛交光数里。

似乱簇、寒星万点,拥入蓬壶影里。宴阁多才,环艳粉、瑶簪珠履。

恐看看、丹诏催奉,宸游燕侍。便趁早、占通宵醉。

缓引笙歌妓。任画角、吹老寒梅,月落西楼十二。

-------------------------------------------------------------------------------- 醉蓬莱 谢薖 望晴峰染黛,暮霭澄空,碧天银汉。圆镜高飞,又一年秋半。

皓色谁同,归心暗折,听唳云孤雁。问月停杯,锦袍何处,一尊无伴。

好在南邻,诗盟酒社,刻烛争成,引觞愁缓。今夕楼中,继阿连清玩。

饮剧狂歌,歌终起舞,醉冷光凌乱。乐事难穷,疏星易晓,又成浩叹。

-------------------------------------------------------------------------------- 念奴娇 朱敦儒 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分秋色。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

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碧空寥阔,瑞星银汉争白。

深夜悄悄鱼龙,灵旗收暮霭,天光相接。莹澈乾坤,全放出、叠玉层冰宫阙。

洗尽凡心,相忘尘世,梦想都销歇。胸中云海,浩然犹浸明月。

-------------------------------------------------------------------------------- 醉思仙 孙道绚 晚霞红。看山迷暮霭,烟暗孤松。

动翩翩风袂,轻若惊鸿。心似鉴,鬓如云,弄清影,月明中。

谩悲凉,岁冉冉,蕣华潜改衰容。前事销凝久,十年光景匆匆。

念云轩一梦,回首春空。彩凤远,玉箫寒,夜悄悄,恨无穷。

叹黄尘久埋玉,断肠挥泪东风。-------------------------------------------------------------------------------- 芰荷香 史浩 过横塘。

见红妆翠盖,柄柄擎香。月娥有意,暮霭收尽银潢。

一轮高挂,且放同、千里清光。秋中气爽天凉。

露凝玉臂,风拂云裳。老子通宵不忍睡,把青尊小酌,仍更思量。

自家活计,幸有无限珍藏。大千世界,静极后、普现十方。

圆明不损毫芒。精神会处,独坐胡床。

4.关于柳的送别诗句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就是柳絮。苏轼有《杨花词》)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柳》 罗 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5.有关于诸葛亮的诗句

五古·读诸葛武侯传书 唐 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五绝·八阵图 唐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五排·诸葛庙 唐 杜甫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 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 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 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五古·先主武侯庙 唐 岑参 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 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

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五绝·武侯庙 唐 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七律·咏怀古迹五首 (后二首) 唐 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五律·哭吕衡州六首 (前三首) 唐 元稹 气敌三人杰,交深一纸书。

我投冰莹眼,君报水怜鱼。 髀股惟夸瘦,膏肓岂暇除。

伤心死诸葛,忧道不忧余。 望有经纶钓,虔收宰相刀。

江文驾风远,云貌接天高。 国待球琳器,家藏虎豹韬。

尽将千载宝,埋入五原蒿。 白马双旌队,青山八阵图。

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 势激三千壮,年应四十无。

遥闻不瞑目,非是不怜吴。 七绝·上卿翁请修武侯 唐 杜甫 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

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 五排·武侯庙古柏 唐 李商隐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

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

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

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 宋 苏轼 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

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 有怀诸葛公,万骑出汉巴。

吏士寂如水,萧萧闻马楇。 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

顾瞻三辅间,势若风卷沙。 一朝长星坠,竟使蜀妇髽。

山僧岂知此,一室老烟霞。 往事逐云散,故山依渭斜。

客来空吊古,清泪落悲笳。 题定力院壁 北宋 王安石 溪北溪南水暗通,隔溪遥见夕阳舂。

思量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八阵碛 北宋 苏辙 涨江吹八阵,江落阵如故。

我来苦寒后,平沙如匹素。 乘高望遗迹,磊磊六十四。

遥指如布棋,就视不知处。 世称诸葛公,用众有法度。

区区落褒斜,军旅无阔步。 中原竟不到,置阵狭无所。

茫茫平沙中,积石排队伍。 独使后世人,知我非莽卤。

奈何长蛇形,千古竟不悟。 惟余桓元子,久视不能去。

诸葛武侯 北宋 王安石 恸哭杨顒为一言,余风今日更谁传。 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诸葛武侯 北宋 王安石 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 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

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掉头梁甫吟,羞与众争光。

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 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

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 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

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 竖子祖余策,犹能走强梁。

隆中 宋 苏轼 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 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

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 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 空馀蜿蜒迹,使我寒涕垂。

七律·书愤 宋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谒汉昭烈惠陵及诸葛公 南宋 陆游 雨止风益豪,雪作云不动。 凄凉汉陵庙,衰草卧翁仲。

画妓空笙竽,土马阙羁鞚。 壤沃黄犊耕,柏密幽鸟哢。

尚想忠武公,身任社稷重。 整整渭上营,气已无岐雍。

少须天意定,破贼宁患众。 兴亡信有数,星陨事可痛。

陵边四五家,茆竹居接栋。 手皲纸上箔,醅熟酒鸣瓮。

虽嗟生理微,亦足逭饥冻。 刘葛固雄杰,阅世均一梦。

论高常近迂,才大本难用。 九原不可作,再拜临风恸。

谒诸葛丞相庙 南宋 陆游 汉中四百天所命,老贼方持太阿柄。 区区梁益岂足支,不忍安坐观异姓。

遗民亦知王室在,闰位那干天统正。 公虽已没有神灵,犹假贼手诛锺邓。

前年我过沔阳祠,再拜奠俎衰泪迸。 洁斋请作送迎诗,精忠大义神其听! 游诸葛武侯书台 南宋 陆游 沔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

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 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风想像梁甫吟,尚忆幡然答三顾。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世上俗锦宁办此,高台当日读何书?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宋 陈与义 诸葛经行有夕风,千秋天地几英雄。 吊古不须多感慨,人生半梦半醒中。

有感 南宋 文天祥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七律·秋晚即事 元 王冕 十年湖海挟飞仙,今日凭高思窅然。 关北又添三尺。

6.带王字和莹字的成语有哪些~~

霸王别姬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霸王风月 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称王称霸 王:帝王;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比喻凭借权势横行一方,或狂妄地以首脑自居。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旧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失败了就是非法的。

帝王将相 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将。指封建时代上层统治者。

公子王孙 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混世魔王 比喻扰乱世界、给人们带来严重灾难的人。

有时也指成天吃喝玩乐、到处胡闹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 乃心王室 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爱国。

内圣外王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擒贼先擒王 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天壤王郎 天壤:指天地之间,即人世间;王郎:指晋王凝之。天地间竟有这种人。

原是谢道蕴轻视其丈夫王凝之的话。后比。

王侯将相 泛指封建社会中位尊、禄厚、权重、势大的贵族。 王孙公子 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王顾左右而言他 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曳裾王门 曳:拉;裾:衣服的大襟。

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 张王赵李 泛指一些人。

也指寻常之辈。 成王败寇 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

含有成功者权势在。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

含有成功者权势在。 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俘虏。

含有成功者权势在。 耻居王后 指在文名上耻于处在不及己者之后。

当刑而王 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敌王所忾 指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

独立王国 指抵制或不服从上级领导的行政区域或单位。 鹅王择乳 比喻择其上乘精华。

富埒王侯 埒:同等。富有的程度与国王诸侯相当。

形容非常富有。 淮王鸡狗 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齐王舍牛 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老王卖瓜 比喻自己称赞自己的货色好或本领高强。

买王得羊 ①指想买王献之字,却得到了羊欣的字。意为差强人意。

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画虽然逼真而终差一等。 目无王法 不把国家的法律放在眼里。

指人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擒贼擒王 擒:抓,捉。

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比喻作事要抓住要害。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圣帝明王 本指上古道德智能卓越的君主。

后泛称历代英明的帝王。 天王老子 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

王公大人 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王公贵戚 泛指皇亲国戚。 王贡弹冠 王:汉代王吉字子阳。

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作官。

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

王后卢前 指诗文齐名。 八面莹澈 比喻精明练达,洞察一切。

清莹秀澈 清洁光亮、秀丽澄澈。 莹莹 莹洁 莹玉 莹白 莹然 莹泽 莹琇 莹听 莹润 莹魄 莹腻 莹嫇 莹镜 莹静 莹净 莹角 莹煌 莹滑 莹华 莹骨 莹拂 莹澈 莹彻 绿莹莹 八面莹澈 清莹秀澈 清莹秀彻 轻莹秀彻 绿莹莹 亮莹莹 蓝莹莹 翠莹莹 碧莹莹 晶莹 莹莹 绿莹莹 腴莹 鲜莹 温莹 王莹 听莹 陶莹 神莹 柔莹 琼莹 清莹 青莹 明莹 绿莹莹 六莹 亮莹莹 蓝莹莹 精莹 坚莹 光莹 甘莹 发莹 翠莹莹 澄莹 冰莹 碧莹莹 碧莹。

7.有关剑的诗句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年代:【唐】 作者:【杜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爧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国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弦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剑客 年代:【唐】 作者:【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春坊正字剑子歌 年代:【唐】 作者:【李贺】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鹇尾。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挼丝团金悬簏敕,神光欲截蓝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李都尉古剑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古】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 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 折剑头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

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 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

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

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鸦九剑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欧冶子死千年后, 精灵暗授张鸦九。

鸦九铸剑吴山中, 天与日时神借功。 金铁腾精火翻焰, 踊跃求为镆铘剑。

剑成未试十余年, 有客持金买一观。 谁知闭匣长思用, 三尺青蛇不肯蟠。

客有心, 剑无口, 客代剑言告鸦九。 君勿矜我玉可切, 君勿夸我钟可刜。

不如持我决浮云, 无令漫漫蔽白日。 为君使无私之光及万物, 蛰虫昭苏萌草出。

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沧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大剑送别刘右史 年代:【唐】 作者:【卢照邻】 金碧禹山远,关梁蜀道难。

相逢属婉岁,相送动征鞍。 地咽绵川冷,云凝剑阁寒。

倘遇忠孝所,为道忆长安。 剑 年代:【唐】 作者:【李峤】 】 我有昆吾剑,求趋夫子庭。

白虹时切玉,紫气夜干星。 锷上芙蓉动,匣中霜雪明。

倚天持报国,画地取雄名。 古剑篇(一作宝剑篇) 年代:【唐】 作者:【郭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咏宝剑 年代:【唐】 作者:【崔融】 宝剑出昆吾,龟龙夹采珠。五精初献术,千户竞沦都。

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欲知天下贵,持此问风胡。

仗剑行 年代:【唐】 作者:【万齐融】 昨夜星官动紫微,今年天子用武威。登车一呼风雷动, 遥震阴山撼巍巍。

胡骄子,当见旄头蚀应死。 愿骑单马仗天威,挼取长绳缚虏归。

仗剑遥叱路傍子, 匈奴头血溅君衣。 题剑 年代:【唐】 作者:【窦群】 丈夫得宝剑,束发曾书绅。

嗟吁一朝遇,愿言千载邻。 心许留家树,辞直断佞臣。

焉能为绕指,拂拭试时人。 酬崔法曹遗剑 年代:【唐】 作者:【戴叔伦】 临风脱佩剑,相劝静胡尘。

自料无筋力,何由答故人。 宝剑篇 年代:【唐】 作者:【刘长川】 宝剑不可得,相逢几许难。

今朝一度见,赤色照人寒。 匣里星文动,环边月影残。

自然神鬼伏,无事莫空弹。 剑化为龙 年代:【唐】 作者:【张聿】 古剑诚难屈,精明有所从。

沉埋方出狱,合会却成龙。 牛斗光初歇,蜿蜒气渐浓。

云涛透百丈,水府跃千重。 拖尾迷莲锷,张鳞露锦容。

至今沙岸下,谁得睹玄踪。 丰城剑池驿感题 年代:【唐】 作者:【权德舆】 龙剑昔未发,泥沙相晦藏。

向非张茂先,孰辨斗牛光。 神物不自达,圣贤亦彷徨。

我行丰城野,慷慨心内伤。 利剑 年代:【唐】 作者:【韩愈】 利剑光耿耿,佩之使我无邪心。

故人念我寡徒侣, 持用赠我比知音。我心如冰剑如雪,不能刺谗夫, 使我心腐剑锋折。

决云中断开青天,噫! 剑与我俱变化归黄泉。 说剑 年代:【唐】 作者:【元稹】 吾友有宝剑,密之如密友。

我实胶漆交,中堂共杯酒。 酒酣肝胆露,恨不眼前剖。

高唱荆卿歌,乱击相如缶。 更击复更唱,更酌亦更寿。

白虹坐上飞,青蛇匣中吼。 我闻音响异,疑是干将偶。

为君再拜言,神物可见不。 君言我所重,我自为君取。

迎箧已焚香,近鞘先泽手。 徐抽寸寸刃,渐屈弯弯肘。

杀杀霜在锋,团团月临。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