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于春游的诗句

一、关于踏青的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二、描写春天的古诗十首

描写春天的古诗十首包括:1、唐代杜牧《江南春》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2、唐代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原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3、唐代杜甫《绝句二首(其一)》原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4、唐代白居易《南湖早春》原文: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译文:乌云散去,风雨初停,天气刚刚放晴,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湖面上漂浮的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的草坪。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黄鸸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

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兴致也减少了。5、唐代韩愈《晚春》原文: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译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6、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原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译文:去年冬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7、北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8、北宋欧阳修《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原文: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译文:楚地的景色,眼睛力所能及看到的何止千里,遥远的路途让行人何其的苦楚。

春日的树木焕发生气,遇见北归的一群群大雁,接待官员的驿站,传来山中鸦鸟的阵阵叫声。春色悄然拂过河边的青草,水面上开着一片槎花。

春风吹来,暂且饮上一杯酒,冬去春来新的一年独自思念着远方的亲朋。9、唐代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原文: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池南柳色半青青,萦烟袅娜拂绮城。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间关早得春风情。

春风卷入碧云去,千门万户皆春声。是时君王在镐京,五云垂晖耀紫清。

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若听新莺。

新莺飞绕上林苑,愿入箫韶杂凤笙。译文:东风已吹绿了瀛洲之草,宫中的紫殿和红楼,在春色里显得格外的美丽。

龙池之南的柳色才着半绿,远望似一片绿烟;柳条在春风中袅娜,拂着壮丽的城墙。春天的游丝高高地挂在雕梁画柱上,上面有美丽的小鸟在间关和鸣,好像它们已早知春天的消息。

春风将间关的鸟语吹入云中,给千家万户都带来了春天的声音。这时君王正在京城的宫廷之中游乐,天上有五彩祥云笼罩。

仪仗在阳光的照耀下出了金宫,玉辇绕着花丛而行。先到蓬莱岛去看仙鹤跳舞,又过茝若宫去听黄莺唱歌。

黄莺在上林苑中飞鸣而去,但愿他的歌声能与凤笙一起,奏出一曲箫韶之乐。10、宋代王令《春游》原文: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

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译文:春天里城中的儿女纵情地春游,微醉时斜倚高台欢笑地登上高楼。满眼落花纷飞,让人生出多少惜春情意,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懂得春将归去的忧愁!。

三、描写踏青的诗句

《苏堤清明即事》-【作者】吴惟信 【朝代】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译文 : 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

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扩展资料 明清以来,踏青风俗亦然。

《温州府志》记载:“清明扫墓而祭多有邀亲朋,拏舟击鼓铿金类游湖者。”《杭州府志》说:“二月花朝以往,士女急先出郊,谓之探春。

画舫轻舟,栉比鳞集,先南屏,次放生池、湖心亭、岳王坟、卢舍庵,后入西陵桥、放鹤亭、比来皋亭山、刘坟村。每当春日,桃花盛放,一望如锦,游人多问津焉。”

《金华府志》:“清明日,人家门户插柳枝,长行赏郊外名曰踏青,前后十余日祭扫先坟。

四、有关踏青的古诗词

杜甫“江边踏表罢,回首见旌旗”“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宋代吴惟信的《苏真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上平湖白鹭飞.风和日丽人意好,夕阳潇鼓几船归孟郊日日出两园,只望花柳色.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王令就《春游》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山城踏青》天晴山雪明城郭,水涨江流近驿亭.客鬓不如堤上柳,数枝春动又青青.郑板桥《春词》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天苍苍,春水漾漾.春荫荫,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春鸟啼遍春堂……吴友如《清明节放风筝》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五、有关踏青的古诗词

庆清朝慢·踏青 宋 · 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

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效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

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这首词以工丽、尖新的笔触,从春日里天气的变化和姑娘们的踏青活动两方面入手来描绘春景,将两者和谐地组合成一幅风流楚楚 、生意盎然的春景图。

全词在铺叙与描写的技巧、手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柳永的艺术表现方法,而在内容上又富有生活气息,读来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来则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

六、有关踏青的诗句

有关踏青的诗句有:

1、踏青

【作者:王宠】

茶磨山前水似苔,红妆队队踏青回。

衣香花气熏人醉,蛱蝶蜂儿扑面来。

2、东园踏青

【作者:邓氏】

芍药丛边露气沉,步随芳草共幽寻。

桃花薰日红浓淡,柳叶迷烟翠浅深。

何处香泥忙社燕,谁家晴槛噪时禽。

悄寒罗袜浑无力,斜倚东风碧树阴。

3、二月上浣同云娃踏青归雨宴达曙用佳字

【作者:程嘉燧】

客来兰气满幽斋,少住春游兴亦佳。

霞引秾桃褰步障,天粘碧草度弓鞋。

烟花径袅婵娟入,山水亭孤竹肉谐。

醉爱雨声笼笑语,不知何事怨空阶。

4、踏青

【作者:赵汝鐩】

四野春工遍,柔风动赏心。

蹭青喧柳陌,举白醉花阴。

5、踏青

【作者:吴可】

幽居懒慢养余生,强为春风处处行。

藉草弄花终少味,寻山爱竹尚多情。

记岁首乡俗寄子瞻二首其一踏青

6、【作者:苏辙】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

松下寒花初破萼,谷中幽鸟渐嘤鸣。

洞门泉脉龙睛动,观里丹池鸭舌生。

山下瓶罂沾稚孺,峰头鼓乐聚簪缨。

缟裙红袂临江影,青盖骅骝踏石声。

晓去争先心荡漾,莫归夸后醉从横。

最怜人散西轩静,暧暧斜阳著树明。

七、形容踏青的诗句

关于踏青的诗分别有以下几首:

《清明夜》

(唐代)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

(唐代)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庆清朝慢·踏青》

(宋代)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效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八、关于“郊游”诗句有哪些

1、春动酒旗风,野店芳醪留客。 系马水边幽寺,有梨花如雪。

山僧欲看醉魂醒,茗碗泛香白。 微记碧苔归路,袅一鞭春色。

——宋·辛弃疾《好事近(春日郊游)》

2、低头久立向蔷薇,爱似零陵香惹衣。 何事碧溪孙处士,百劳东去燕西飞。

今朝纵目玩芳菲,夹缬笼裙绣地衣。 满袖满头兼手把,教人识是看花归。

——唐·薛涛《春郊游眺寄孙处士二首》

3、春心澹容与,挟弋步中林。朝光映红蕚,微风吹好音。江垂得清赏,山际果幽寻。

未尝远离别, 知此惬归心。流泝终靡已,嗟行方至今。

——南北朝·谢朓《和何议曹郊游诗 一》

4、太守拥朱轮,东郊物候新。莺声随坐啸,柳色唤行春。

谷口云迎马,溪边水照人。郡中叨佐理,何幸接芳尘。

——唐·岑参《《陪使君早春东郊游眺(得春字)》

5、江皋倦游客,薄暮怀归者。扬舲浮大川,惆怅至日下。靃靡青莎被,潺湲石溜泻。

寄语持笙簧,舒忧愿自假。归途岂难涉,翻同江上夏。

——南北朝·谢朓《和何议曹郊游诗 二》

6、升阳暧春物,置酒临芳席。高宴阙英僚,众宾寡欢怿。是时尚多垒,板筑兴颓壁。

羁旅念越疆,领徒方祗役。如何嘉会日,当子忧勤夕。西郊郁已茂,春岚重如积。

何当返徂雨,杂英纷可惜。 ——唐·韦应物《西郊游宴,寄赠邑僚李巽 》

7、东风散馀冱,陂水淡已绿。烟芳何处寻,杳蔼春山曲。

新禽哢暄节,晴光泛嘉木。一与诸君游,华觞忻见属。

——唐·韦应物《西郊游瞩》

8、暮春春始遍长安,杨柳青青拂水端。若似江南春太早,而今那得嫩条看。

——明·袁中道《暮春长安郊游二音》

9、秀句清圆掩百家,锦心幽思定餐霞。 凤骚谁敢闚严律,诵数惟应满洛叉。

已有文名肩杜曲,却怜覉旅赋彭衙。 自嗟下里陪高唱,羞说花时鼓子花。

——宋·廖行之《和张王臣郊游韵三首》

10、蠖屈地容壮,鸟还天宇闲。渔樵苕水市,薇蕨首阳山。

瓮下金貂友,林中玉笋班。谁能齐万物,为我辨彭颜。

——宋·赵善括《结茅守冢偶携子弟散策郊游有感借用壁间韵》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