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重庆

1.重庆的古诗

沈彬 【句】 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

*** 【胡楚宾谣】 胡楚宾,李翰林。词同三峡水,字值双南金。

王昌龄 【卢溪主人】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李白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杜甫 【夔州歌十绝句】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

权德舆 【献岁送李十兄赴黔中酒后绝句】 一樽岁酒且留欢,三峡黔江去路难。志士感恩无远近,异时应戴惠文冠。

陆龟蒙 【送琴客之建康】 蕙风杉露共泠泠,三峡寒泉漱玉清。君到南朝访遗事,柳家双锁旧知名。

薛能 【寄河南郑侍郎】 三峡与三壕,门阑梦去劳。细冰和洛水,初雪洒嵩高。大雅何由接,微荣亦已逃。寒窗不可寐,风地叶萧骚。

白居易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潇湘瘴雾加餐饭,滟滪惊波稳泊舟。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白居易 【入峡次巴东】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白居易 【冬至夜】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张循之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巫山高不极,沓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幽岩若鬼神。月明三峡曙,潮满二江春。为问阳台夕,应知入梦人。

沈佺期 【巫山高】 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阴崖若鬼神。月明三峡曙,潮满九江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

张循之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 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阴崖若鬼神。月明三峡晓,潮满九江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

胡皓 【出峡】 巴东三峡尽,旷望九江开。楚塞云中出,荆门水上来。鱼龙潜啸雨,凫雁动成雷。南国秋风晚,客思几悠哉。

卢象 【峡中作】 高唐几百里,树色接阳台。晚见江山霁,宵闻风雨来。云从三峡起,天向数峰开。灵境信难见,轻舟那可回。

徐安贞 【送王判官】 明月开三峡,花源出五溪。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

崔翘 【送友人使夷陵】 猿鸣三峡里,行客旧沾裳。复道从兹去,思君不暂忘。开襟春叶短,分手夏条长。独有幽庭桂,年年空自芳。

岑参 【初至犍为作】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李嘉佑 【送客游荆州】 草色随骢马,悠悠共出秦。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帆影连三峡,猿声在四邻。青门一分首,难见杜陵人。

皇甫曾 【送人还荆州(一作李嘉佑诗)】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杜甫 【悲秋】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杜甫 【游子】 巴蜀愁谁语,吴门兴杳然。九江春草外,三峡暮帆前。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蓬莱如可到,衰白问群仙。

杜甫 【哭严仆射归榇】 素幔随流水,归舟返旧京。老亲如宿昔,部曲异平生。风送蛟龙雨,天长骠骑营。一哀三峡暮,遗后见君情。

杜甫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 忠州三峡内,井邑聚云根。小市常争米,孤城早闭门。空看过客泪,莫觅主人恩。淹泊仍愁虎,深居赖独园。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久嗟三峡客,再与暮春期。百舌欲无语,繁花能几时。谷虚云气薄,波乱日华迟。战伐何由定,哀伤不在兹。

杜甫 【瞿塘两崖】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贯休 【晚春寄张侍郎】 遐想涪陵岸,山花半已残。人心何以遣,天步正艰难。鸟听黄袍小,城临白帝寒。应知窗下梦,日日到江干。

2.描写“重庆”的古诗

描写“重庆”的古诗有如下几首:

1、《早发白帝城》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2、《离思》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3、《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4、《种荔枝》唐代:白居易

红颗真珠诚可爱,白发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译文:

一颗颗红红的像珍珠一般的荔枝非常可爱,这位白胡子的太守也太痴心了。

十年荔枝结果时候,也不知道是谁在这儿任职太守。但是他还是愿意在园中种下一颗颗荔枝树。

5、《竹枝词》唐代: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6、《巫山高》唐代:李贺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译文:

碧绿簇聚的巫山群峰高插云天。长江翻波浪,神女长裙拖带着云烟。

楚王思念梦中神女,飕飕起凉风,天亮后只见风吹细雨,苔藓处处生。

神女瑶姬一去千年杳无踪影,丁香丛中筇竹林里不时传出老猿的啼声。

古祠接近月宫,蟾蜍桂树,高险阴冷,山间的椒子儿坠落,把云朵染红。

3.赞美重庆的诗词

沈彬 【句】 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

*** 【胡楚宾谣】 胡楚宾,李翰林。词同三峡水,字值双南金。

王昌龄 【卢溪主人】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李白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杜甫 【夔州歌十绝句】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

权德舆 【献岁送李十兄赴黔中酒后绝句】 一樽岁酒且留欢,三峡黔江去路难。志士感恩无远近,异时应戴惠文冠。

陆龟蒙 【送琴客之建康】 蕙风杉露共泠泠,三峡寒泉漱玉清。君到南朝访遗事,柳家双锁旧知名。

薛能 【寄河南郑侍郎】 三峡与三壕,门阑梦去劳。细冰和洛水,初雪洒嵩高。

大雅何由接,微荣亦已逃。寒窗不可寐,风地叶萧骚。

白居易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滪惊波稳泊舟。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白居易 【入峡次巴东】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白居易 【冬至夜】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张循之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巫山高不极,沓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幽岩若鬼神。

月明三峡曙,潮满二江春。为问阳台夕,应知入梦人。

沈佺期 【巫山高】 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阴崖若鬼神。

月明三峡曙,潮满九江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

张循之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 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阴崖若鬼神。

月明三峡晓,潮满九江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

胡皓 【出峡】 巴东三峡尽,旷望九江开。楚塞云中出,荆门水上来。

鱼龙潜啸雨,凫雁动成雷。南国秋风晚,客思几悠哉。

卢象 【峡中作】 高唐几百里,树色接阳台。晚见江山霁,宵闻风雨来。

云从三峡起,天向数峰开。灵境信难见,轻舟那可回。

徐安贞 【送王判官】 明月开三峡,花源出五溪。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

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

崔翘 【送友人使夷陵】 猿鸣三峡里,行客旧沾裳。复道从兹去,思君不暂忘。

开襟春叶短,分手夏条长。独有幽庭桂,年年空自芳。

岑参 【初至犍为作】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李嘉佑 【送客游荆州】 草色随骢马,悠悠共出秦。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在四邻。青门一分首,难见杜陵人。

皇甫曾 【送人还荆州(一作李嘉佑诗)】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杜甫 【悲秋】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杜甫 【游子】 巴蜀愁谁语,吴门兴杳然。九江春草外,三峡暮帆前。

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蓬莱如可到,衰白问群仙。

杜甫 【哭严仆射归榇】 素幔随流水,归舟返旧京。老亲如宿昔,部曲异平生。

风送蛟龙雨,天长骠骑营。一哀三峡暮,遗后见君情。

杜甫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 忠州三峡内,井邑聚云根。小市常争米,孤城早闭门。

空看过客泪,莫觅主人恩。淹泊仍愁虎,深居赖独园。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久嗟三峡客,再与暮春期。百舌欲无语,繁花能几时。

谷虚云气薄,波乱日华迟。战伐何由定,哀伤不在兹。

杜甫 【瞿塘两崖】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贯休 【晚春寄张侍郎】 遐想涪陵岸,山花半已残。人心何以遣,天步正艰难。

鸟听黄袍小,城临白帝寒。应知窗下梦,日日到江干。

4.赞美重庆的诗句有哪些

1、《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释义: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

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注:白帝城,位于长江北岸,距重庆奉节县城东8公里。

2、《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释义: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注: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3、《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释义: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注: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

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4、《竹枝词·其一》 唐代:白居易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 释义:瞿塘峡口,水雾蒙蒙,像轻烟一样低低地笼罩着江水。

白帝城上的月亮已经向西偏斜。 深夜有人唱起了令人伤心的竹枝民歌,当唱歌的声音哽咽着时,山上的猿猴和山鸟都一起悲伤地啼叫起来。

5、《竹枝词·其三》 唐代:白居易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簇簇,江篱湿叶碧凄凄。

释义:坐着小船,从巴东到巴西去。一路上,江风吹动波浪,大雨下个不停。

那江边的水蓼草开着白里带红的小花,似乎感到了寒冷,相互紧紧挤在一起;被雨打湿的江蓠草叶,更显得幽绿幽绿的。 6、《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释义: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5.形容重庆的诗句

梁 简文帝建平督邮道,鱼复永安宫。

若秦巴渝曲,时当君思中。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送友人入蜀唐 无名氏嘉陵天气好,百里见双流。

帆影线巴宇,钟声出汉州。绿原春草晚,青木暮猿悉。

本是风流地,游人易白头。巴江唐 王周巴江江水色,一带浓蓝碧。

仙女琵琶衣,风梭晚来织。发渝州却寄韦判官唐·司空曙红烛津事夜见君,繁弦急管雨纷纷。

平明分手空江转,唯有猿声满水云涂山独游唐·白居易野径行无伴,僧房宿有期。涂山来去熟,谁是马蹄知。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女词唐·李白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渝州梅雨唐 孙宏梅子金黄杏子丹,孤舟犹系海棠滩。江声带雨远来急,山气映入夏日寒。

渔网参差罗水婢,乌樯历乱弄风竿。明朝又近端阳节,为觅长丝系合欢。

会岭岑山人唐 王周渝州江上忽相逢,说隐西山最高峰。略坐移时又分别,片云孤鹤一枝筇。

送僧上三峡归东蜀唐·吴融巴字江流一掉回,紫袈婆是楚中裁。如从十二峰前过,莫赋佳人归去来。

晓行巴峡唐·王维际晓行巴峡,余春忆帝京。晴江一女院,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按行。登高万并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旧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初入峡有感唐·白居易上有方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

瞿塘呀直泻,滟澦屹中峙。末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

大石如刀剑,小石如牙齿。一步不可行,况千三百里。

苒蒻竹蔑篱,鼓危揖师趾。一跌无宗舟,吾生系于此。

尝闻仗忠信,蛮葫可行矣。自古漂沉人,岂非尽君子?况吾时与命,蒙何不足恃。

尝恐不才身,复作无名死。纤 夫由来命负纠绳上,日月随行伴脊梁。

雨恸高天飘血汗,猿行绝壁暖冰霜。吟风栈草神思静,逐浪江豚舞意亢。

纵使肩头天不远,也无生计问苍皇。红 岩为览巴渝第一岩,朝阳破晓站山巅。

清风碎意三五缕,稚鸟追思千百旋。弹洞深沉心梦缺,英魂守望月儿圆。

清明无雨无天泪,血赋红旗最可怜。其他: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为引用.字面意思为,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三声凄凉得另人眼泪满衣裳.实际上,是在衬托回三峡秋天的悲凉.终古平成思禹绩,乾坤准信等浮沤“终古平成思禹绩,乾坤准信等浮沤。”

这是明代太守傅光宅咏涂山的诗句。涂山,在重庆南岸区,因大禹娶涂山氏之女而名。

为了纪念大禹治水业绩,山上建有"禹王祠”“涂后祠",其后建有禹王庙,涂山寺,巴国人民仿佛格外尊重这个“四川女婿”,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朝山盛会,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清代名人王士祯曾有“飞瀑落长虹,登临见禹功"的诗句加以描述。

6.请教一首唐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全诗是什么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全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曾经:曾经历过。曾,副词。

经,经历。 沧海:古人通称渤海为沧海。

除却:除了。 原诗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

诗人的这个“心上人”,据说是双文,即诗人所写传奇《莺莺传》中的莺莺,诗人因双文出身寒门而抛弃她后,有八九年“不向花回顾”(《梦游春七十韵》)。 又有人说紫诗是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韦丛出身高门,美丽贤慧,27岁早逝后,诗人曾表示誓不再娶(《遣悲怀·之三》)。

两句诗化用典故,取譬极高。前句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姜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完解 "曾经沧海难为水",对我而言则是:曾读此诗难为诗。 它把人对某种生死之恋的刻骨铭心写绝了。

沧海之后,再无水了,那该怎麽办呢?人总不能在无水的海岸上坐以待毙吧。 或许有两种可能。

要麽在记忆之海里继续沉浸,在往事里打捞珠贝,打捞沉落的星光月光,直到那昔年的沧海也将自己渐渐淹没。 要麽在生存之岸上重新开掘深井,以新的水源浇灌生存的荒漠,或许,当井水映照出汲水人的倒影,也会令他想起被沧海收藏的那些日日夜夜? 生命的水域就这样得以延续。

而记忆里波光重叠著波光,倒影重叠著倒影,使人生有了繁复的层次和密度。 爱的体验是如此,人生的其他体验是否也是如此? 读了一本十分感人的好书,你真的不想再读那些没有灵魂的轻薄之书了。

登五岳饱览山水之胜,你内心里满是奇峰深谷,你还想再看那些被众人的鞋踩踏得不成样子、毫无野性和灵气的商业之山吗?…… 爱情、读书、揽胜、交往……都会有近似的体验。 沧海,太浩瀚、太深邃、太苦涩;沧海,几乎就是无限",就是生命与情感的极境。

所以,大部分人并未到过沧海,更没有到达沧海深处。 顶多只是远远地想像过沧海:可能是很大很深吧? 或者站在海边看了一眼大海:果然是很大很深的。

或者在退潮的海滩上拾几枚贝壳。 没有真正经历过沧海,所以,对水就不挑剔:咸水是水,淡水也是水,深水是水,浅水也是水,清水是水,浊水也是水。

曾经沧海,再也见不到水,是圣者的苦爱。 未经沧海,到处都是水,是凡人的福气。

"曾经沧海难为水",我又觉得,曾经到过沧海深处,记忆里灌满海水的人,当他上岸,当他回过头来,会不会看见那一汪不显眼的、清清淡淡的泉水?或许清淡清澈的泉水,也能让他领略到另一种仁慈,另一种福气?使他陷於绝境的人生获得拯救? 何况,"除却巫山不是云",也是可以再商量的,巫山上的云是最纯洁美丽的,而且有著神话的色彩,倘若把所有的山都看做神山,那麽每一座山上升起的云都是神话的云,美丽的云,她们缭绕著孤独的山峰,填补并装饰了天空的巨大空虚,而且,借助风和气流的酝酿,她们会降下雨,降下雪-- 雨和雪会化做天下的好水。 正是: 曾经沧海仍有水, 除却巫山也是云。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