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平了(刘克庄)的翻译清平乐 五月十五夜玩月刘克庄纤云扫迹。 万顷玻璃色。醉跨玉龙游八极。 历历天青海碧。水晶宫殿飘香。 群仙方按霓裳。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这首词题为玩月,描述词人月夜漫游太空、神往月宫的幻想之旅,同时,不忘人间百姓疾苦。幻境与现实巧妙结合,读来令人既感奇特,又无比亲切。 首二句描写十五月圆之夜的天光月色:皓月当空,月轮的万顷光波,扫射整个宇宙,世界一片澄明透彻。这境界多么美丽而又神奇!三、四句想象醉后跨上玉龙遨游太空的幻景。 气概豪迈,感情奔放。而刘克庄这句出新之处在于一是“醉跨”二字生动形象,将酒后狂放不羁的神态活画了出来;二是“玉龙”色彩鲜明。 玉色洁白润泽,用来修饰“龙”字,与本词前二句所描绘的光明世界配合起来,不仅色调谐和,而且给全词增添了神话色彩。“ 八极”指宇宙间最邈远的地方。 “历历天青海碧 ”写遨游八极所见景象。这时作者精神上已超越尘世,来到广漠无垠的天极,茫茫寰宇,湛湛青天,沉沉碧海,历历在目。 过片由太空进入月宫 :“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仙手飘飘,仙女们按节而舞,不禁让人心驰神荡。 最后二句由天上想到人间 ,对比之中似寓感慨。酷暑难熬,当仙女们在凉爽的水晶宫殿里轻歌曼舞的时候,人世间却正经历炙热酷暑之苦,所以作者设问说:还需化费多少风露,才能驱散炎暑,换得人间的清凉呢?联系南宋后期统治者偏安江左 ,沉湎声色,置人民于水深火热而不顾的社会现实,表现出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刘克庄素有拯世济民之志,其寄希望于人间的,当不只是自然界季节的代序,而应该是一个理想的清平世界的出现。这首词虽是“玩月 ”,但全篇无一月字,读来却觉满卷月华,天上人间,心摇神荡,足可见词人运思的匠心。 清平乐 顷枉维扬,杨师文参议家舞姬绝妙刘克庄宫腰束素。只怕能轻举。 好筑避风台护取。莫遣惊鸿飞去。 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 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①宫腰:女子细腰。 ②避风台:相传赵飞燕身轻不胜风,汉成帝为筑七宝避风台(见汉伶玄《赵飞燕外传》)。③惊鸿:形容女子体态轻盈。 ④萧郎:原指梁武帝萧衍,以后泛指所亲爱或为女子所恋的男子。眉语:以眉之舒敛示意传情。 ⑤伊州:曲词名,商调大曲。【评解】这首词,抒写对美人的思慕。 上片写人物的轻盈体态。宫腰束素,轻盈灵巧,翩若惊鸿,纤不耐风。 下片写相见时的情景。温柔香艳,颦笑风流。 相互眉语,舞错伊州。全词工丽香艳,妩媚风流。 【集评】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阕惜其轻盈,有杜牧诗“向春罗袖薄,谁念舞台风”之意。下阕窥其衷曲,有李端诗“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之意,后村词大率与辛稼轩相类,人称其雄力足以排奡,此词独标妩媚,殆以忠简梨涡、欧阳江柳耶?张炎《词源》:潜夫负一代时名,“别调”一卷,太约直致近俗,效稼轩而不及者。 毛晋《后村别调跋》:“别调”一卷,大率与稼轩相类,杨升庵谓其壮语足以立懦,余窃谓其雄力足以排奡云。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后村词与放翁、稼轩犹鼎三足,其生丁南渡,拳拳君国,似放翁;志在有为,不欲以词人自域,似稼轩。 薛砺若《宋词通论》:此词末二语写得亦极隽美,为不经人道者。---------------------------作为辛派词人的代表之一,刘克庄的词一向以豪放见长。 但词人也并非不会婉约,而是不欲而已。偶为婉约之词,情意款款,自然又是一首佳作。 比如这首《清平乐 》,置于婉约词中,几不可辨识,以为又是哪一位多情妙手的快意所为。南宋时期上流社会有蓄家姬的风气。 这首词所描写的就是一个以歌舞佐酒的家姬。一开始一束素绢比舞姬的纤腰,抓住了作为舞姬最重要的因素。 由此开始,上半阕四句,句句使用夸张。刘勰《文心雕龙·夸饰》说夸张“ 可以发蕴而飞滞,披瞽而骇聋”。 夸张手法在突出事物的特点方面,刻画得更有力。此外,这四句中有三处典故:“宫腰束素”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腰如束素”,原句是描写一个据宋玉自己说是天底下最美丽的女子的。 “好筑避风台护取”用赵飞燕的故事 ,据说赵飞燕体质轻盈 ,汉成帝恐其飘翥,为制七宝避风台。“惊鸿飞去”用曹植《洛神赋》里写洛神的句子“翩若惊鸿”。 这三个成句全是写最美的女子的,用这些典故来写舞姬,自然上半阕的真正含义,就不只是写其的体态轻盈了。“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两句在继续作形态方面描绘的同时,开始着力烘托舞姬的精神风韵,上下两片之间在这里得到了自然地过渡。 同时,这两句对舞女风韵正面、概括的描写,也给结尾两句作了最好的铺垫。“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萧郎,泛指为女子所爱恋的男子。 《伊州》,舞曲名)两句,《词旨》推为“警句”,好在哪里?首先,“萧郎”在词中即指作者自己,亦或他人,彼此眉目传情,销魂荡魄之际,舞姬竟然舞错了《伊州》曲,其情其景,焕然生动,如在目前。其次,词的前面部分都是对舞姬的客观描写,到此作者才把自己融入其中。 因为作者主观情感的融注,也就更加曼妙迷人了。刘克庄词多写人民疾苦和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多有慷。 2.清平乐 五月十五夜玩月 翻译【年代】:宋 【作者】:刘克庄——《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内容】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 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 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 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词牌释义 清平乐 清平乐.晚春 黄庭坚 〔题考〕 【松窗杂录】:“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上乘照夜白游赏,宣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调〕词三章。上命梨园子弟,约格调,抚丝竹,促龟年歌,太真妃笑领歌意甚厚。”张君房【脞说】指此为〔清平乐〕曲。【碧鸡漫志】:“明皇宣白进〔清平调词〕,乃是令白于〔清平调〕中制词。盖古乐曲声调高下,合为三调,曰:清调、平调、侧调。此谓三调中,明皇止令就择上两调,偶不乐侧调故也。况白词七字绝句,与今〔清平乐〕曲不类。后人不深考,妄指此三绝句耳。此曲在越调,唐至今盛行。”万氏【词律】注此调,亦云:“与〔清平调〕无涉。”是〔清平乐〕虽系唐词,顾与〔清平调〕毫不相干。【图谱】改名〔忆萝月〕,或亦因此。 〔作法〕 本调四十六字。凡两用韵,前半协仄,后半协平。第一句四字,仄句,起韵,第三字可仄。次句五字,与〔卜算子〕第二句同。第三句七字,仄起仄协,第一、三、五字平仄不拘,亦有于第六字作平者,则第五字必须作仄,乃成拗句。如清莲本词“玉帐鸳鸯喷兰麝”即是,顾非初学所宜。第四句六字,第一、三、五字平仄虽可不拘,但第五字作仄,则第三字必须作平,所当注意耳。后半换协平韵。首次二句俱六字,用韵。各句第一、三字平仄可不拘。第三句与前半第四句同。末句与后半第二句同。 【赏析】: 这首词题为玩月,描述词人月夜漫游太空、神往月宫的幻想之旅,同时,不忘人间百姓疾苦。幻境与现实巧妙结合,读来令人既感奇特,又无比亲切。 首二句描写十五月圆之夜的天光月色:皓月当空,月轮的万顷光波,扫射整个宇宙,世界一片澄明透彻。 这境界多么美丽而又神奇!三、四句想象醉后跨上玉龙遨游太空的幻景。气概豪迈,感情奔放。而刘克庄这句出新之处在于一是“醉跨”二字生动形象,将酒后狂放不羁的神态活画了出来;二是“玉龙”色彩鲜明。玉色洁白润泽,用来修饰“龙”字,与本词前二句所描绘的光明世界配合起来,不仅色调谐和,而且给全词增添了神话色彩。“八极”指宇宙间最邈远的地方。“历历天青海碧”写遨游八极所见景象。这时作者精神上已超越尘世,来到广漠无垠的天极,茫茫寰宇,湛湛青天,沉沉碧海,历历在目。 过片由太空进入月宫:“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仙手飘飘,仙女们按节而舞,不禁让人心驰神荡。 最后二句由天上想到人间,对比之中似寓感慨。 酷暑难熬,当仙女们在凉爽的水晶宫殿里轻歌曼舞的时候,人世间却正经历炙热酷暑之苦,所以作者设问说:还需化费多少风露,才能驱散炎暑,换得人间的清凉呢?联系南宋后期统治者偏安江左,沉湎声色,置人民于水深火热而不顾的社会现实,表现出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刘克庄素有拯世济民之志,其寄希望于人间的,当不只是自然界季节的代序,而应该是一个理想的清平世界的出现。 这首词虽是“玩月”,但全篇无一月字,读来却觉满卷月华,天上人间,心摇神荡,足可见词人运思的匠心。 3.作文中常用到的诗词有哪些啊,指点下对不同的作文题目有不同的要求。 ..得饶人处且饶人 醒世恒言卷五 明 冯梦龙 但行刻薄人皆怨 能布恩施虎亦亲 奉劝人行方便事 得饶人处且饶人 人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分外明 醒世恒言卷十八 明 冯梦龙 人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分外明 冤家宜解不宜结 醒世恒言卷二十 明 冯梦龙 万事由天莫强求 何须苦苦用机谋 宝叁餐饭常知足 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 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 各自回头看后头 善恶到头终有报 醒世恒言卷二十 明 冯梦龙 善恶到头终有报 只争来早与来迟 劝君莫把欺心传 湛湛青天不可欺 不如意事常八九 醒世恒言卷叁二 明 冯梦龙 不如意事常八九 可与人言无二叁 强中更遇强中手 醒世恒言卷叁四 明 冯梦龙 强中更遇强中手 恶人须服恶人磨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醒世恒言卷叁五 明 冯梦龙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警世通言 明 冯梦龙 夫妻本是同林鸟 巴到天明各自飞 平生不作亏心事 半夜敲门不吃惊 金瓶梅四十七回 明 笑笑仙 善恶从来报有因 吉凶祸福并肩行 平生不作亏心事 半夜敲门不吃惊 丈夫有泪不轻弹 宝剑记.夜奔 明 李开先(林冲夜奔梁山) 登高欲穷千里目 愁云低锁衡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 几番空作悲愁赋 回首西山月又斜 天涯孤客真难渡 丈夫有泪不轻弹 只因未到伤心处 两脚踢翻尘世路 一肩担尽古今愁 绝命词 清 袁枚 赋性生来本野流 手提竹杖过通州 饭篮向晓迎残月 歌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踢翻尘世路 一肩担尽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来食 村犬何须吠不修 江山代有人才出 论诗 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做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做春泥更护花 亦狂亦侠亦温文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不是逢人苦誉君 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 送我情如岭上云 一箫一剑平生意 负尽狂名十五年 漫感 清 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 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 负尽狂名十五年 百无一用是书生 杂感 清 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 虎落平阳被犬欺 醒世姻缘八八回 清 蒲松龄 龙游浅水遭虾戏 虎落平阳被犬欺 多情自古空馀恨 好梦由来最易醒 无题 清 史清溪 多情自古空馀恨 好梦由来最易醒 4.连湛稳的名字打分,是1971属猪,金命【连湛稳 】 文化印象88 分。(主要参考成语、诗词、名言、名人用字等因素) 生 肖98 分。(主要参考名字是否符合生肖姓名学的起名要求) 五格数理80 分。(主要参考了名字用字的姓名学笔画组合的搭配关系) 【字义】 湛:澄清;浓重;深。 稳:意指安定,平稳,妥帖,稳妥。 【五格】 五格笔画搭配为14-13-19,五格俱佳。 【意蕴】 '湛湛青天 '‘十拿九稳’扩展了名字的意境。 (仅供参考,不含五行数理评分) 5.考场上作文中常用的诗词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成功的花》 这首诗只是一个意思,一个组织句子的单位:漂亮的花,人们都只是惊叹、羡慕她开花时的美丽,并没有意识到它还在芽儿的时候,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奋斗和巨大的牺牲。 “明艳”就是指色彩鲜明、艳丽。“明艳”一词,形象生动地说明、突出了花的“成功”; 而“惊羡”一词用在这里比“羡慕”多了一层惊叹的意思,从而又更衬托出成功之花的明艳。不管是艳丽的鲜花还是其他成果,待到她亮出成功时,确实是令人羡慕的、欣赏的,但她背后的艰辛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呢?作者用惊叹号抒发了她对人们仅仅懂得惊叹、羡慕别人的成功,而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的感慨。 “然而”一词承接了“只”字,自然地转折,开启了后面的思维:追溯成功的历程。花之所以成功,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她还在小芽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努力奋斗了,到成为今天的明艳的花儿,一路上浸透了辛酸乃至痛苦的无尽泪水,撒遍了鲜红的血泪,甚至付出了牺牲的代价。一句话,“成功的花”是血与泪滋润的结晶,是奋斗与牺牲孕育的蓓蕾。只有经历这样的一种洗礼,才会有花“现时”的明艳,花的成功。作者将“现时”与“当初”对比,将“奋斗”、“牺牲”与“成功”关联,“泪泉”、“血泪”与“明艳”关联,更加突出了花的成功之不易。 这首诗,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意旨:不要只惊羡别人的成功,更应该知道别人的成功是多少艰苦奋斗乃至牺牲的结果,并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而且给我们以启示:花的成功尚且如此,那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与发展,不也都是如此吗?从而使人领悟到奋斗者与牺牲者的伟大。 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简析]这首著名的哲理诗,曾经被多少青年人背诵,抄录在自己的案头作为座右铭。可是,历史往往会与一些人开不大不小的玩笑。这样一首曾经影响和激励过整整一代人的诗篇,在今天也会被某些时髦的人物嘲笑,认为这是一种陈腐了的过时观念。据说,只有肯定自己的个人价值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人生意义的人。 的确,对于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之类的观念,是会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的。犹如对正确的哲学命题人们也常常会作出歪曲的解释一样,对于诗,在感受和理解上的偏颇也难以避免。只要是正确地体会诗的原意,我想绝不是叫人们都去做庸碌之辈,而是勉励和提倡那种献身精神,是在宣扬把个人溶入集体事业的革命观念。 只有人民不朽,只有历史永恒,在不朽和永恒中,个人的作用只能是微乎其微的。“把自己当作泥土”的精神,正是使自己的生命价值获得不朽和永恒的一种追求,岂能对之作歪曲的理解呢?! 《理由》 逃避不一定躲的过, 面对不一定最难过, 孤单不一定不快乐, 得到不一定能长久, 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 你可能因为某个理由而伤心难过, 但你却能找个理由让自己快乐。 6.求《清平乐》翻译风高浪快, 风很急,浪也很快 万里骑蟾背。 我骑在神蟾背上遨游万里 曾识姮娥真体态, 在这个旅程中,我见识过嫦娥的真面目 素面原无粉黛。 她素面朝天,原本没有化过妆 身游银阙珠宫, 我亲身游历了月宫胜地,那里门户是银的,宫殿用珍珠装饰 俯看积气蒙蒙。 低头看人间,只能见到一片蒙蒙的雾气 醉里偶摇桂树, 在那里我喝醉了酒,偶尔摇动了月中的桂树 人间唤作凉风。 桂树的摇动在人间被人叫成“凉风” 7.带.青青有哪些成语青有哪些成语 : 青山绿水、 名垂青史、 炉火纯青、 湛湛青天、 万古长青、 鼻青脸肿、 蓝青官话、 青红皂白、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平步青云、 拨云雾见青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难于上青天、 不分青红皂白、 青梅竹马、 青毡故物、 青蝇点素、 青松落色、 青紫被身、 青鸟殷勤、 青衣乌帽、 白饭青刍、 白发青衫、 青灯古佛、 青龙金匮、 拖紫垂青、 青黄沟木 8.谁能说说红楼梦里有关行酒令的内容解读贾宝玉行酒令中的寓意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 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 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宝二爷令,说的自然是宝二爷自家的事。 悲愁,是说妻子薛宝钗的事,而喜乐,是说宝二爷儿女的事。薛家离开荣府返回石头城,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薛家**奶夏金桂,在其夫薛蟠外出经商其间肚子大了,生一孩子,丑事败露,搞的满城风雨,薛家颜面扫地,羞于再见亲戚;其二,这时的老祖宗已重病不起,王夫人、贤德妃与薛姨妈共议,为宝二爷与薛宝钗正式缔结婚约。 旧俗女子订婚后,不得逗留婆家。因此借着三小姐探春和亲之机,"七艳南下"举家返石头城,以便等候贾府迎娶。 那时宝钗年龄按书脉推算,当在十七、八岁,没想到薛家南返后,大变迭起:荣府老祖宗死,宅乱;贤德妃死,势败、家被抄、宝二爷被流放。真正是一别音容两渺茫,这一耽搁,就得有六、七年。 在那个时代,女子十六、七就得出嫁,而宝钗被这些事变一耽误,少说也得有二十四、五岁了。这"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说的就是这一段故事。 薛宝钗避难隐居岭南后,立马就四处派人,寻踪觅迹的搜寻宝二爷,终于由芳官得到宝二爷的准确消息。于是花钱打点,费尽移山之力,终于捞出了宝二爷,将宝二爷接回岭南,金玉良缘,历经磨难,终成婚配。 正应了鸳鸯令中的宝钗牌"大长三,双双燕子语梁间。"真是春意融融,有夫妻和合之相。 但好景难长,有句成语叫"劳燕分飞"。"分飞"的原因,就是"语梁间"。 民间通常把两人或两伙人因事不睦,叫做"结梁子"。宝二爷、宝二奶奶婚后过了一段好日子,其后就因事不睦而"结梁子",而且为这"梁子"争执不下,那么因何不睦而"结梁子"呢?通过曹雪芹先生红楼梦前八十回书中,可清楚的看到,两人的观念大相庭径,冲突不断。 宝钗的思想是儒家的、现实的、有作为的、入世的观念;宝二爷的思想是方外的、享乐的、理想的、无作为、遁世的观念。两人为此带起争端。 有那么多的伏线在前,足以想象,宝二爷、宝二奶奶婚后过了若干年,贾府的祸事早已事过境迁,朝廷早已是新君、新政、新局面,宝二奶奶勉不了要耳提面命的要宝二爷考个功名,重整家族势派,而宝二爷经过这一系列的事变后,对于功名一事,可说是心灰如死了。你想想,宝二奶奶每天捡宝二爷心烦的事,没完没了的说,二人为此无休止的"语梁间",宝二爷受的了受不了。 心灰意冷,为逃避现实,别无选择,离家出走,应了"二朗担五岳,世人不及神仙乐",薛姨妈那张牌了。宝二爷撒手一走,宝二奶奶不但心愿落空,而且人去屋空,宝二奶奶对自己的这一套硬"拿鸭子上架"的做法怎能不后悔,真是"儿女愁,悔教夫婿觅封侯"。 曹雪芹先生是位极通"四书""五经"的大才子,而且颇具心得。由此他写的书是极具变化的,说他是"手挥五弦,且送飞鸿,心思畅游万里之外"是毫不过分的。 第三句"女儿喜"有如跳动的精灵,一转,就已是隔代而出了。正是回应鸳鸯令宝钗牌"大长三,水荇牵凤翠带长",宝二爷、宝钗二人婚后生子育女,儿女满堂。 从"水荇牵凤翠带长"这句来看,后代繁衍的也是枝繁叶茂的。"左边一个大长三,双双燕子语梁间"是因,"右边一个大长三,水荇牵凤翠带长"是果,此时的宝钗、宝二奶奶已是绿满庭荫,果满枝头了。 曹雪芹先生行文前呼后应,源远流长。宝二爷、宝二奶奶成婚后十五、六年,小儿女也有十几岁,已到及笄之年,对镜晨妆怎能不颜色美,真正让人感到长江后浪推前浪,芳林新叶催陈叶,大自然的规律何等高妙,谁人能够相抗?"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流年似水,在镜中将人儿偷换。 "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小儿女们天真烂漫,那些曾经有过的事变,那些暴风骤雨,都被悠悠的岁月掩埋,渐行渐远,渐远渐淡,变成老辈人口中的故事。 而那些故事,又由于经历者的身份、地位、角色等诸多方面的不同,所获得的感受、理解等的迥异不同,才有了同一个故事讲在不同人的口中所产生的千差万别。所以故事就是故事,那已是一些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事了,他们开始了他们的新世界。 人世间的事,就是这样有如这荡秋千一样,周而复始。老辈人的故事,接近尾声,小辈人的故事,紧锣密鼓,正在多姿多彩。 秋千谁荡的高、荡的美,不仅仅在个人的胆识与技巧,很大成分是在秋千的质地如何、所在位置如何,以此比做人生,那就要看他的命如何了。从"秋千架上春衫薄"的这一"薄"字,勾勒出这秋千荡的高、美。 看来宝二爷的小儿女们,正是小马乍行嫌路窄了。可喜、可乐。 宝二爷的唱词是:"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尽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这段唱词唱的都是宝二奶奶在宝二爷"世人不及神仙乐"离家出走后的生活状态,也正是正月十五宝钗"更香"诗谜的注解。 寡居后的宝二奶奶"怎得一个'愁'字了的"。 结令是宝二爷拈起一片梨来,说道:"雨打梨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