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歌的意义

1.【阅读诗歌的好处是哪些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中国文化领域里的一颗灿烂明珠,是人类型智慧的结晶.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节奏、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魅力.诗在提高人们语言能力和形象思维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天,我们也非常有必要让学生走进诗的殿堂,亲近古代文化,体味欣赏、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口语教学一直是我校所坚持的方针,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水平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课题研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香港指定的内地实验聋校,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口语教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古诗朗读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品味诗词、反复吟读,有助于强化口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情感.鉴于此,我们编选了这个校本教材.教材选用了“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50首,我们对所选诗作进行了简要注释,对整个诗歌进行了韵译,并在每首诗后冠以“评析”,以帮助学生理解,提高鉴赏能力,因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错误,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2.诗歌的作用

第一,认识作用 透过诗歌,我们能了解到史书中不详的历史事件、人物活动,还可以认识到一定时代的社会环境、生活风貌、心态流程、理想情趣,从这个角度看,有些诗歌具有史的认识意义。

第二,教育作用 一首好的诗歌能够给人以启迪、帮助,引导人们走向真、善、美。贺拉斯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

第三,审美作用 一首好的诗歌应该给读者带去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诗的极致是美。

诗人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对自然、社会、现实进行选择、概括、提炼,创造出比现实世界的本体更高、更理想的美。读者在欣赏这些诗歌时自然地获得了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3.含有深刻寓意或象征意义的诗句(古诗)越多越好要出处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井底引银瓶 》白居易释义:只因得到你短暂的恩爱,误了我一生的幸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神子/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释义:将会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杜甫释义:用兵器当取强锐之器,擒王则众自降.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陆游释义: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刘希夷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一去不再.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释义:兰花衰枯是情使之然,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枯谢.别看苍天日出月没,光景常新,终古不变.假若它有情的话,也照样会衰老.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 其一 》陶渊明 释义:要趁着年富力强,勉励自己,多做些应该做的事.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白头吟》释义:要嫁得“一心人”,白头到老,永不分离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 》曹雪芹 释义:费心机,弄权术,但结果仍然免不了魂断命消.勿以色敌心,色衰心易迁.《无悔》 梅尧臣 释义:外表的美丽或许可以让人倾心,但是一旦容颜老去,心也就变了.心欢易醉,明月飞来花下睡.醉舞谁知,花满纱巾月满杯.《减字木兰花 》朱敦儒 释义:心里面高兴也是容易醉的,且就醉卧花下.落英缤纷洒在我的身上,月亮也映在我的酒杯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黍离(诗经) 》 释义: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4.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意象在诗歌中到底是什么作用

意象的作用 诗歌创作为什么要用意象?意象在诗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前面说过,在以象寓意的纯意象诗中,意象是给情思一个载体,其作用在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直抒胸臆的点缀性意象诗中,意象是作为情思的装饰和诗美的印证.那是分析诗的情思、意象和语言三要素的关系得出的判断.如果从诗歌创作的一般原理出发,则可能对意象的作用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和归纳. 1、寄情于物,赏心悦目 意象手法在诗中运用的作用之一,是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的艺术形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如果诗意对于人生是一种精神的维生素,诗人想要把某种维生素提供给读者,他不必提供维生素的纯粹制剂,而可以用含有维生素的苹果、香蕉、橘子之类的水果方式提供,因为后者色香味形俱佳,口感好,可能使阅读过程成为一个充满愉悦的过程. 2、意同象异,各见其趣 意象手法在诗中运用的作用之二,是借助各自的独创性的意象,使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得到独特的艺术表现.如果诗人是要把同一种维生素提供给读者,他可能以苹果、香蕉、橘子、梨子、樱桃、芒果、草莓、荔枝等许许多多不同的水果及其不同的组合方式提供,而不至于有雷同之感. 譬如爱情诗,其实古今中外所有的爱情诗都是同一个主题,无非是“我爱你”,“真的好想你”,“如果你要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爱情诗却永远也写不完.为什么?我想,主要是因为意象选取的不同,使得不同的爱情诗,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气质、艺术魅力. 3、主题朦胧,意绪无穷 意象手法在诗中运用的作用之三,是“言不尽意,立象尽之”,使难抒之情、难言之理,由意象代抒代言,产生逻辑语言所无法达成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古人所谓“诗无达诂”(11) ,主要就是指这一类诗.这时,由于诗的主题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就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如果诗人是要把维生素提供给读者,而维生素多种多样,除了已知的,可能还有若干未知的,难以逐一辨析,诗人索性把一篮多维的水果奉献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品味. 4、文字有狱,取象而避 意象在诗中的作用之四,是如《毛诗正义》所说,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取比类”就是取意象.在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时代,诗人想要倾诉对社会阴暗面的一腔义愤,又不致于以言获罪被割断喉管,一个可能的选择,就是借助意象,藏匿锋芒,作委婉的表达.如果某种维生素或别的什么药物是这个时代所忌讳的,有心匡时救世的你,无奈之中,只好出以一些隐含这些药剂成分的水果.其疗效虽然可疑,但总还是聊胜于无,至少也使诗人的良心稍安吧. 5、不肯殉葬,寓意于象 意象在诗中的作用之五,是与现实社会政治保持一定距离,从而避免因为当时对某一社会理想、社会力量、社会人物的判断上的天真,缺乏远见,后来在该理想幻灭,该力量、该人物走向反面时,使作者尴尬,使作品成为殉葬品.如果诗人是要把某种精神的维生素提供给读者,而当时曾被看好的某种维生素,后来却可能被认为是无益甚至有害的,而诗只是提供过含有这种成分的水果,则不必为之付出代价.意象表达可以给诗留下一定的回旋余地.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意象入诗也不是万能的.人的丰富深邃微妙的精神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不可能一一对应,人的情思不可能随时都找得到恰当的意象来表现.有时,意象表现也可能还没有“快人快语”的直抒胸臆来得痛快.因而,片段的甚至通篇的直言其意,包括直述其怀、直发其论,直赞其美,就成为必要.。

5.诗歌的题材是什么意思

古代诗歌的题材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 现代诗歌的题材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或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 古代诗歌题材: 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2、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4、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现代诗歌题材: 1.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这类作品很多,不一一列举. 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2.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