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什么意思传统理解是公田、私田的意思.另有理解就是“私”及私人,也就是劳动者,说白了就是当时的奴隶,这种理解是从诗整体理解的,因为你这里只拿出一句话来让解释,未免有望文生义之嫌.《大田》描述从春天播种开始到农事祭神的经过,反映了春、夏、秋冬农事的过程.春天准备农事,直到播种,夏天除虫,秋天收割,最后祭祀,以求来年更大的丰收,诗按时间顺序发展,不同阶段突出不同特点,对生产过程写得细致,可以对当时的农事生产增加了解.诗经·小雅——《大田》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有渰萋萋,兴云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2.有关云的诗句诗经1、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唐·李商隐《咏云》 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3、好雨不雨风不风,徒倚穹苍作岩险。——唐·齐己 4、兴云感阴气,疾足如见机。——唐·刘禹锡《观云篇》 5、灵山蓄云彩,纷郁出清晨。——唐·陆畅 6、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唐·李邕《咏云》7、伫立增远意,中峰见孤云。——唐·崔何《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岭上云》2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25、深处卧来真隐逸,上头行去是神仙。——唐·齐己《看云》26、会作五般色,为祥覆紫宸。——唐·李中《云》27、阴去为膏泽,晴来媚晓空。——唐·李中《春云》28、翠楼含晓雾,莲峰带晚云。——唐·李世民《赋得含峰云》29、瑞云千里映,祥辉四望新。——唐·于季子《咏云》30、缓逐烟波起,如妒柳绵飘。——故临飞阁度,欲入回陂销。——唐·李商隐《齐梁晴云》31、山头触石应常在,天际从龙自不归。——唐·韩琮《云》32、碧落从龙起,青山触石来。——唐·李峤《云》33、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唐·焦郁《白云向空尽》 34、春云春水两溶溶,倚郭楼台晚翠浓。——唐·韦庄《春云》 35、薄彩临溪散,轻阴带雨浓。——唐·裴澄《春云》 3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37、多谢好风吹起后,化为甘雨济田苗。——唐·李中《夏云》 38、龙似瞿唐会,江依白帝深。——唐·杜甫《云》 39、南北各万里,有云心更闲。——唐·于武陵《孤云》 40、虚虚复空空,瞬息天地中。——假合成此像,吾亦非吾躬。——唐·陆凭《咏浮云》 41、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唐·董思恭《咏云》 4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4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44、云散天边落照和,关关春树鸟声多。——唐·韦庄《云散》 45、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唐·郭震《云》 46、将比鹭鸶还恐屈,始思残雪不如多。——清风相引去更远,皎洁孤高奈尔何。——唐·贯休《孤云》 47、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8、闲云生叶不生根,常被重重蔽石门。——赖有风帘能扫荡,满山晴日照乾坤。——唐·施肩吾《讽山云》 49、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唐·来鹄《云》 50、水底分明天上云,可怜形影似吾身。——唐·齐己《片云》 51、飘零尽日不归去,点破清光万里天。——唐·郑准《云》 52、来依银汉一千里,归傍巫山十二峰。——唐·姚合《咏云》 53、南北东西似客身,远峰高鸟自为邻。——唐·吴融《云》 54、片云朝出岫,孤色迥难亲。——唐·沈亚之《山出云》 3.《诗经》中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释义:可怜我的父母,抚养我大太辛劳!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父母,抚养我大太劳累!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坛子真羞耻。没有父亲何所靠?没有母亲何所恃? 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父亲你生下我,母亲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父母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出处:出自周代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的《诗经·小雅·蓼莪》。 原文: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白话译文: 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父母,抚养我大太辛劳!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父母,抚养我大太劳累!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坛子真羞耻。没有父亲何所靠?没有母亲何所恃? 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父亲你生下我,母亲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父母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扩展资料: 赏析: 此诗六章,似是悼念父母的祭歌,分三层意思:首两章是第一层,写父母生养“我”辛苦劳累。头两句以比引出,诗人见蒿与蔚,却错当莪,于是心有所动,遂以为比。莪香美可食用,并且环根丛生,故又名抱娘蒿,喻人成材且孝顺。 而蒿与蔚,皆散生,蒿粗恶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结子,故称牡蒿,蒿、蔚喻不成材且不能尽孝。诗人有感于此,借以自责不成材又不能终养尽孝。后两句承此思言及父母养大自己不易,费心劳力,吃尽苦头。 中间两章是第二层,写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和父母对儿子的深爱。第三章头两句以瓶喻父母,以罍喻子。因瓶从罍中汲水,瓶空是罍无储水可汲,所以为耻,用以比喻子无以赡养父母,没有尽到应有的孝心而感到羞耻。句中设喻是取瓶罍相资之意,非取大小之义。“鲜民”以下六句诉述失去父母后的孤身生活与感情折磨。 汉乐府诗《孤儿行》说“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从地下黄泉”,那是受到兄嫂虐待产生的想法,而此诗悲叹孤苦伶仃,无所依傍,痛不欲生,完全是出于对父母的亲情。诗人与父母相依为命,失去父母,没有了家庭的温暖,以至于有家好像无家。 诗人一连用了生、鞠、拊、畜、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和九个“我”字,语拙情真,言直意切,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声促调急,确如哭诉一般。如果借现代京剧唱词“声声泪,字字血”来形容,那是最恰切不过了。 4.诗经含云和珑字1、云何不乐 [先秦] 诗经 《扬之水》 2、云何其忧 [先秦] 诗经 《扬之水》 3、云何吁矣 [先秦] 诗经 《卷耳》 4、莫予云觏 [先秦] 诗经 《抑》 5、云胡不夷 [先秦] 诗经 《风雨》 6、云胡不瘳 [先秦] 诗经 《风雨》 7、云胡不喜 [先秦] 诗经 《风雨》 8、云徂何往 [先秦] 诗经 《桑柔》 9、荓云不逮 [先秦] 诗经 《桑柔》 10、如云不克 [先秦] 诗经 《桑柔》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 5.诗经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什么意思传统理解是公田、私田的意思。另有理解就是“私”及私人,也就是劳动者,说白了就是当时的奴隶,这种理解是从诗整体理解的,因为你这里只拿出一句话来让解释,未免有望文生义之嫌。《大田》描述从春天播种开始到农事祭神的经过,反映了春、夏、秋冬农事的过程。春天准备农事,直到播种,夏天除虫,秋天收割,最后祭祀,以求来年更大的丰收,诗按时间顺序发展,不同阶段突出不同特点,对生产过程写得细致,可以对当时的农事生产增加了解。 诗经·小雅——《大田》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 既备乃事,以我覃耜。 俶载南亩,播厥百谷。 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 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渰萋萋,兴云祁祁。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 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 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