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鼠相

1.诗经.相鼠的解释

解释:

你看这黄鼠还有皮,人咋会不要脸面。人若不要脸面,还不如死了算啦。

你看这黄鼠还有牙齿,人却不顾德行。人要没有德行,不去死还等什么。

你看这黄鼠还有肢体,人却不知礼义。人要不知礼义,还不如快快死去。

原诗:

国风·鄘风·相鼠

先秦:佚名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出自:周 佚名《诗经·国风·鄘风·相鼠》

扩展资料

《诗经》中写到“鼠”的有五首,除此诗外,其他四首都是直接把鼠作为痛斥或驱赶的对象,确实“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自古而然。

而此诗却有所不同,偏偏选中丑陋、狡黠、偷窃成性的老鼠与卫国“在位者”作对比,公然判定那些长着人形而寡廉鲜耻的在位者连老鼠也不如,诗人不仅痛斥,而且还要他们早早死去,以免玷污“人”这个崇高的字眼。

此篇三章重叠,以鼠起兴,反覆类比,意思并列,但各有侧重,第一章“无仪”,指外表;第二章“无止(耻)”,指内心;第三章“无礼”,指行为。

三章诗重章互足,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是《诗经》重章的一种类型。此诗尽情怒斥,通篇感情强烈,语言尖刻;每章四句皆押韵,并且二、三句重复,末句又反诘进逼,既一气贯注,又回流激荡,增强了讽刺的力量。

《诗经·国风》表达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愿望和对劳役、兵役的痛苦与反感。例如《豳风·七月》描述了农奴被剥削、压榨,终年辛勤劳动和痛苦和生活。《魏风·伐檀》揭示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对不劳而食者提出了质问和抗议。《魏风·硕鼠》反映了汉族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反抗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国风》亦表现爱国主义情操和对统治阶级丑恶行径的揭露。如《秦风·无衣》反映战士们在国难当头为保卫家园,慷慨从军,团结御侮,同仇敌忾的豪情。

2.如何理解评析《诗经·鄘风·相鼠》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古人对于礼义如此看中,有着其特定的历史现实依据。春秋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他国的情形尚且不一一列举,单以卫国为例,在位者卑鄙龌龊的勾当之多,不胜枚举。

如州吁弑兄桓公自立为卫君;宣公强娶儿子的未婚妻为妻;宣公与宣姜合谋杀公子伋;昭伯与后母宣姜**;惠公与兄黔牟为争国君之位而开战;懿公好鹤淫乐奢侈而亡国等等。 父子反目,兄弟争立,父淫子妻,子奸父妾,哪一件不是丑恶之极、无耻之尤!由此,卫国人才发出了“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的感慨。

这首诗的主题和思想之偏激,由此可见一斑了:在卫国人的心目中,统治者连老鼠都不如!他们心中唯一的希望,就是统治者早一天死去。 读这一首诗的时候,怎么能不让人触目惊心呢? 这首诗以老鼠起兴,以老鼠和统治者相对比,各节有所侧重,第一节写“无仪”,指外表;第二节“无耻”,指内心;第三节“无礼”,指行为。

通过反复咏叹的方式,强化主题内涵。

3.求《诗经·鼠嗜米》全文的解释

吾闻君声,乃有异觉

辗转思之,毋敢相忘

君在我心,永难忘之

若当其日,诸愿皆偿

吾爱静女,上可鉴之

途远且艰,吾可誓之:

吾爱静女,如鼠嗜米

风来雨打,永世同心

君在我心,纵苦纵难

惟愿君喜,九死无悔!

这是《诗经》上的《鼠嗜米》。

吟诗的男子信誓旦旦,“我爱你,就象老鼠爱大米!”

真是一语道破天机:男人爱女人,就是要把她“吃”下去啊!

辗转思之也罢、九死无悔也罢、心跳加快也罢,都不过是“吃人”的征兆!

4.诗经、相鼠,中译谁有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注释]

1、相鼠:老鼠中的一个种类,一说,相就是看。仪:礼仪。

2、止:读为“耻”。

3、俟(似sì):等待。

4、遄(传chuán):速。

[题解]

这首诗是对于丧失廉耻,不成体统的反动统治阶级人物的痛骂,说他连耗子也不如。春秋时代卫国宫廷荒淫无耻的事很多,诗中嘲骂的对象可能不只是个别的。

耗子还有皮包身,做人反而不自尊!做人反而不自尊,问你不死还做甚?

瞧那耗子还有齿,做人反而不知耻!做人反而不知耻,还等什么不快死?

瞧那耗子还有体,做人反而不知礼!做人反而不知礼,何不早咽这口气?

[参考译文]

老鼠尚有皮,人却没威仪。人若无威仪,为何不去死?

老鼠尚有牙,人品反底下。人品若底下,不死还等啥?

老鼠尚有体,人却不讲礼。人若不讲礼,不死有何益?

5.诗经名句: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

《诗经·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 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 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 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 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 胡不遄死?

【译文】

你看这黄鼠还有皮,人咋会不要脸面。人若不要脸面,还不如死了算啦。

你看这黄鼠还有牙齿,人却不顾德行。人要没有德行,不去死还等什么。

你看这黄鼠还有肢体,人却不知礼义。人要不知礼义,还不如快快死去。

【赏析】

《相鼠》大约是《经》里骂人最露骨、最直接、最解恨的一首。汉儒们“嫌于虐且俚矣!”意思是最粗鄙的语言暴力,是《诗》“三百篇所仅有”。但对此诗咒骂的对象,说法不一。前人对这个问题大致上有二说:《毛诗序》以为是刺在位者无礼仪,郑笺从之;《鲁诗》则认为是妻谏夫,班固承此说。后一说虽然有何楷、魏源、陈延杰诸家的阐发,但究竟由于所申述的内容与此诗所显露的深恶痛绝的情感不吻合,故为大多数说诗者所不取,而从毛序郑笺之说。

《诗经》中写到“鼠”的有五首(《雨无正》“鼠思泣血”之鼠通癙,未计),除此诗外,其他四首都是直接把鼠作为痛斥或驱赶的对象,确实“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自古而然。而此诗却有所不同,偏偏选中丑陋、狡黠、偷窃成性的老鼠与卫国“在位者”作对比,公然判定那些长着人形而寡廉鲜耻的在位者连老鼠也不如,诗人不仅痛斥,而且还要他们早早死去,以免玷污“人”这个崇高的字眼。至于所刺的“在位者”是谁,所刺何事,虽曾有过多种说法,但已无法考实,翻开卫国的史册,在位者卑鄙龌龊的勾当太多,如州吁弑兄桓公自立为卫君;宣公强娶太子伋未婚妻为妇;宣公与宣姜合谋杀太子伋;惠公与兄黔牟为争位而开战;懿公好鹤淫乐奢侈;昭伯与后母宣姜**;等等。父子反目,兄弟争立,父淫子妻,子奸父妾,没有一件不是丑恶之极、无耻之尤。这些在位者确实禽兽不如,禽兽尚且恋群,而他们却是骨肉相残。此篇诗人咬牙切齿,是有感而发。

此篇三章重叠,以鼠起兴,反覆类比,意思并列,但各有侧重,第一章“无仪”,指外表;第二章“无止(耻)”,指内心;第三章“无礼”,指行为。三章诗重章互足,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是《诗经》重章的一种类型。此诗尽情怒斥,通篇感情强烈,语言尖刻;每章四句皆押韵,并且二、三句重复,末句又反诘进逼,既一气贯注,又回流激荡,增强了讽刺的力量与风趣。

6.诗经·相鼠的艺术手法

《诗经·相鼠》中用老鼠来说明讲礼仪守规矩的重要,把最丑的丑类同要庄严对待的礼仪相提并论,是极而言之。强烈的反差可以造成使人震惊的效果,而且还有一层特殊的幽默色彩,仿佛是告诉人们:你看看,你看看,连鼠辈这么丑陋的东西看上去都像模像样,形容虽然偎琐,可也是皮毛俱全啊!瞧它的小样儿,有胳膊有腿,有鼻子有眼睛,竟也无可挑剔!于是,鼠辈就成了一面镜子,让不讲礼貌、不守礼仪的人从鼠身上照见自己。

把人同老鼠相比损是损了一点,但突出强调了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尊严。中国人看重的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仁义道德、礼仪廉耻;同西方人看重的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大有区别。我们几千年的文明礼仪之邦,正是以此作为立国立家做人的根本的。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