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勃写的诗句有哪些如果你说的是整首诗一共十个字的,没有!如果你说的是王勃的五言诗,我倒是可以为你奉上几首,请你参考,满意请你采纳,谢! 作品目录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圣泉宴 寻道观 散关晨度 游梵宇三觉寺 别薛华 重别薛华 麻平晚行 送卢主簿 饯韦兵曹 白下驿饯唐少府 仲春郊外 郊兴 郊园即事 观佛迹寺 山居晚眺赠王道士 八仙径 春日还郊 对酒春园作 观内怀仙 秋日别王长史 上已浮江宴韵得遥字 长柳 羁游饯别 铜雀妓二首 易阳旱发 焦岸早行和陆四 临江二首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深湾夜宿 伤裴录事丧子 晚留 羁春 山扉夜坐 春庄 春游 春园 林泉独饮 登城春望 他乡叙兴 夜兴 早春野望 山中 冬郊行望 始平晚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普安建阴题壁 九日 九日怀封元寂 上已浮江宴韵得址字 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 山亭夜宴 咏风 泥溪 秋日仙游观赠道士 出坑游山二首 出坑游山二首 别人四首 赠李十四四首 忽梦游仙 三月曲水宴得烟字 寒夜思友三首 怀仙 并序 以上是他的全部五言诗,最有名的当属第一首,为你奉上,如果您还需要其他的请你再告诉我,谢!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2.【简述王勃诗歌的特点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风也受到了王绩的影响,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的功劳尤大.在当朝,世人并不公认王勃以及“四杰”的诗文,但他的诗对后世诗人颇有影响,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名篇佳句都是公认的唐诗极品,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绝唱.“诗圣”杜甫赞赏“四杰”的诗文是“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其二)》。 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王勃的诗吧,请提供这首诗,滕王阁序 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几,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鲁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4.王勃写的诗有哪些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 王勃工五言,中华诗词网收75首,贴部分如下: 八仙径 【唐】王勃 柰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 代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终希脱尘网,连翼下芝田。 白下驿饯唐少府 【唐】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5.【王勃写的《山中》的诗文大意是什么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首句“长江悲已滞”,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可以参证的有他的《羁游饯别》诗中的“游子倦江干”及《别人四首》之四中的“雾色笼江际”、“何为久留滞”诸句.但如果与下面“万里”句合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起羁旅之悲.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与这句诗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诗中的名句“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以及谢脁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这里,“长江”与“已滞”以及“大江”与“游子”、“客心”的关系,诗人自己可以有各种联想,也任读者作各种联想.在一定范围内,理解可以因人而异,即所谓“诗无达诂”. 次句“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文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此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释.但联系此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乡之人,即诗人自己.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 三四两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也含有从《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遥落而变衰”两句化出的意境.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这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之妙. 诗歌在艺术上常常是抒情与写景两相结合、交织成篇的.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但诗人在山中、江边望见的高风送秋、黄叶纷飞之景,正是产生久客之悲、思归之念的触媒;而他登山临水之际又不能不是以我观物,执笔运思之时也不能不是缘情写景,因此,后半首所写之景又必然以前半首所怀之情为胚胎.诗中的情与景是互相作用、彼此渗透、融合为一的.前半首的久客思归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后半首的风吹叶落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王勃还有一首《羁春》诗:“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诗的韵脚与这首《山中》诗完全相同,抒写的也是羁旅之思,只是一首写于暮春,一首写于晚秋,季节不同,用来衬托情意的景物就有“落花飞”与“黄叶飞”之异.两诗参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感情并领会诗笔的运用和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