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良耜诗经

1.英语翻译1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2万里伤心严遣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1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唐 李白 《赠孟浩然》年轻时就抛弃了功名利禄,视高官荣华如敝屣,直到白发苍苍时依然心志如一,在青松白云之间过着清净恬淡的隐居生活.红颜:指年青的时候.轩冕:指官职,轩:车子;冕:高官戴的礼帽.卧松云:指退隐山林.2万里伤心严遣日,百年垂死中兴时.——唐 杜甫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郑虔年纪近百已经快要死了,而且大唐总算是中兴了该过太平日子的时候了,却被贬到万里之外的台州去,真是太令人伤心了!3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南北朝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山光水色使诗人心旷神怡,以致乐而忘返.清晖:指山光水色.娱人:使人喜悦.憺(dàn淡):安闲舒适.这二句出于屈原《九歌·东君》:“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分忘归”.4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写其舍舟陆行,拨开路边草木,向南山路径趋进;到家后轻松愉快地偃息东轩,而内心的愉悦和激动仍未平静.披拂:用手拨开草木.偃(yǎn掩):仰卧.扉(fēi非):门.“愉悦”句是说:愉快地偃息在东轩之内.5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唐 白居易《暮江吟》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6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宋·张孝祥《念奴娇》晶莹清澈、广阔无垠的湖面,只有我的一叶扁舟自在航行.7同我妇子,馌彼南亩——诗经 《七月》带上儿子还有我的老太婆,迎着太阳在地里吃饭干活8畟畟良耜,俶载南亩——诗经·颂·周颂·闵予小子之什·良耜当春日到来的时候,男农奴们手扶耒耜在南亩深翻土地,尖利的犁头发出了快速前进的嚓嚓声.接着又把各种农作物的种子撒入土中,让它孕育、发芽、生长.畟畟(侧cè):耜(似sì)深耕入土之貌.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 陶渊明 《归田园居》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10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击壤歌》太阳出来的时候开始工作,太阳落山的时候休息,喝自己凿井打来的水,吃自己耕田种地得来的粮食.外面的事情与我有什么关系!远古,农耕时代,百姓靠一己之体力能够存活,生活虽艰苦而充实,食求饱而能饱,居求安而可安.悠游于完满自足的世界.所担心的,是外来力量的肆意干扰.“帝力于我何有”,在自得现状之乐的同时,希求着外于我的帝力莫来冲破生活的平静和谐.。

2.诗经里面有关秋天和愁的名诗,要写出作者写诗的场景

《诗经·周颂·良耜》赏析

【赏析】

《周颂》中的《良耜》与前一篇《载芟),是《诗经》中的农事诗的代表作。《毛诗序》云:“《载芟》,春藉田而祈社稷也。”“《良耜》,秋报社稷也。”一前一后相映成趣,堪称是姊妹篇。

《良耜》是在西周初期也就是成、康时期农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诗的价值显而易见。众所周知,周人的祖先后稷、公刘、古公亶父(即周太王)历来形成了一种重农的传统;再经过周文王、周武王父子两代人的努力,终于结束了殷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以“敬天保民”为号召的西周王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奴隶从事大规模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良耜》正是当时这种农业大发展的真实写照。在此诗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当时的农奴所使用的耒耜的犁头及“鎛(锄草农具)”是用金属制作的,这也是了不起的进步。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的最大特色是“诗中有画”。

题解:秋收后祭祀土神谷神。

原 文 译 文 注 释

畟畟良耜1,

俶载南亩2。

播厥百谷,

实函斯活3。

或来瞻女4,

载筐及筥5,

其饟伊黍6。

其笠伊纠7,

其镈斯赵8,

以薅荼蓼9。

荼蓼朽止10,

黍稷茂止。

获之挃挃11,

积之栗栗12。

其崇如墉13,

其比如栉14。

以开百室15,

百室盈止,

妇子宁止。

杀时犉牡16,

有捄其角17。

以姒以续18,

续古之人。 犁头入土真锋利,

先到南面去耕地。

百谷种子播田头,

粒粒孕育富生机。

有人送饭来看你,

挑着方筐和圆篓,

里面装的是黍米。

头戴手编草斗笠,

手持锄头来翻土,

除草田畦得清理。

野草腐烂作肥料,

庄稼生长真茂密。

挥镰收割响声齐,

打下谷子高堆起。

看那高处似城墙,

看那两旁似梳齿,

粮仓成百开不闭。

各个粮仓都装满,

妇女儿童心神怡。

杀头黑唇大黄牛,

弯弯双角真美丽。

不断祭祀后续前,

继承古人的礼仪。 1.畟(cè)畟:形容耒耜(古代一种像犁的农具)的锋刃快速人士的样子。

2.俶(chù):开始。载:"菑(zī)"的假借。载是"哉声"字,菑是"甾声"字,古音同部,故可相通。菑,初耕一年的土地。南亩:古时将东西向的耕地叫东亩,南北向的叫南亩。

3.实:百谷的种子。函:含,指种子播下之后孕育发芽。斯:乃。

4.瞻: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认为当读同"赡给之赡"。瞻、赡都是"詹声"字,古音同部,故可相通。女:读同"汝",指耕地者。

5.筐:方筐。筥(jǔ):圆筐。

6.饟(xiǎnɡ):此指所送的饭食。

7.纠:指用草绳编织而成。

8.镈(bó):古代锄田去草的农具。赵:锋利好使。

9.薅(hāo):去掉田中杂草。荼蓼:两种野草名。

10.止:语助词。

11.挃(zhì)挃:形容收割庄稼的磨擦声。

12.栗栗:形容收割的庄稼堆积之多。

13.崇:高。墉(yōnɡ):高高的城墙。

14.比:排列,此言其广度。栉(zhì):梳子。

15.百室:指众多的粮仓。

16.犉(rǔn):黄毛黑唇的牛。

17.捄(qíu):形容牛角很长。

18.姒(sì):通"嗣",继

相关
下一篇
诗经杨字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