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迢迢牵牛星句式修辞:与下句构成互文 句式:省略句 动词也会省略,如在静态物体(名词)后面的动词就往往省略,如“风”“雨”“日”“月”后面常常省略“吹”“下”“晒”“落”,翻译时译成什么动词则要视上下诗句内容而定。表示人与景、人与物的关系或行为的动词也往往省略,如“人迹板桥霜”(温庭筠),人的行为“足迹”与物体“板桥、霜”之间就省略了动词“踏”和“印”。 省略还有互文省略,即在上下文中两个事物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一是词的省略,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上句省略了“皎皎”,下句省略了“迢迢”。二是句子的省略,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 在意象并置的诗句中省略往往最多。如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全联大多由名词构成,省去了表方位、处所、关系的虚词和人物活动的动词,做到没有一个“闲”字。 2.著名的名词名诗有哪些整理过一些关于《诗经》的: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4。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5。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6。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7。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8。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9。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10。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11。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12。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3.天净沙诗一首什么样的诗歌意蕴深远,结构精巧, 断肠人在天涯,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小令句法别致。 夕阳西下,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代时著名的大戏剧家、散曲家。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 古道西风瘦马,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晚号“东篱”)。 汉族。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言简而义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