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国风·卫风·伯兮 的翻译/shici/shijing/ 我一般都到这个站里面看,挺不错的。希望你能用得到。 伯 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注释 丈夫久役不归,妻子怀念远人的抒情诗。 朅(音切):英武高大。殳(音书):古兵器,杖类。长丈二无刃。 膏沐:妇女润发的油脂。 杲(音稿):明亮的样子。谖草:萱草,忘忧草。背:北。指北堂。痗(音妹):忧思成病。 2.引用 诗经中卫风伯兮 豳风七月 豳风 东山 论说诗经的风雅精神风雅,这个词的就是从诗经中来的,风指国风,雅指大小雅,风雅,引申表示高贵的风格。 然而诗经中的风雅,和我们现在人理解的风雅有所不同,诗经中很多片段,都是对生活俗物的描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豳风七月,整个诗篇表现的是当时人民一年的生活状况。 比如: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翻译过来是 五月蚱蜢弹腿,六月纺织娘振翅。七月蟋蟀在田野, 八月来到屋檐下。九月蟋蟀进门口,十月钻进我床下。 堵塞鼠洞熏老鼠,封好窗户和门缝,告诉我的妻儿,明年来住新屋子。 可以看出,诗经是生活的诗篇,气息自然,感情真挚,不是现在曲高和寡的高雅,而是大俗即大雅的典型例证。 我们在来看看另外一类诗歌,诗经中还大量的对服役在外丈夫四年的诗篇,卫风伯兮就是一篇: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翻译过来: 我的丈夫真威猛,真是邦国的英雄。我的丈夫执长殳,做了君王的前锋。 自从丈夫东行后,头发散乱像飞蓬。膏脂哪样还缺少?为谁修饰我颜容! 老公在外征战封侯,老婆在家切切离愁,仔细想来,丈夫为国征战,按照当代主旋律的诗歌,应该欢欣鼓舞,上升到国家和名族的高度,而这阙诗中不争气的老婆,却只有离愁,老公走了,懒于梳妆,头发蓬乱,没有了老公,我为谁梳妆呢?老公外面在神气,与我有什么相干呢,我只是牵挂她罢了。 整个诗歌都弥漫着浓浓的人文情怀,手法上来说:书写思念之情,却不直接写泪如雨下等狗血句子,而用懒于梳妆反衬,生活之态跃然于纸。较之直接抒情,显得张力十足。 诗经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诗歌,比如 野有死麋 鸡鸣 等等,诗经的字里行间,都能闻到浓浓的人情味,油烟味道,青草味道,泥土味道,如果说什么是诗经的风雅,那就应该是这样了:诗经的风雅,就是背后大写的“人”字。 以上都是个人浅见,除了少许诗句,与翻译,懒得手输入,直接用网上现成的翻译外,均来自个人,望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