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营青蝇【原文】 营营青蝇(1), 止于樊(2)。 岂弟君子(3), 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 止于棘。 谗人罔极④, 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 止于榛。 谗人罔极, 构我二人⑤ 【注释】 ①营营:苍蝇飞来飞去的叫声,②樊:篱笆。③岂弟:性格快活平易。④罔极;没有定准。。⑤构:离间。 【译文】 青头苍蝇嗡嗡飞, 飞到篱笆上面停。 开朗平和的君子, 不要相信那谗言。 青头苍蝇嗡嗡飞, 飞到酸枣树上边。 谗人说话没定准, 祸乱四国不安宁。 青头苍蝇嗡嗡飞, 飞到樟树的上面。 谗人说话没定准, 离间咱们两个人。 【读解】 哪里有臭味,哪里就有苍蝇的身影。苍蝇改不了逐臭,正如狗改不了吃屎一样.用苍蝇来比喻谗倭小人无孔不入,贴切得不能再贴切了。哪里有人群,哪里有可以追逐的利益,哪里有空子可钻,哪里就有谗倭者的身影。这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古往今来以至永远都不可易移的一个法则,所以人们专用“青蝇”来指称专干进谗低毁、造 谣生事的小人们。 形容丑陋,内心阴暗,心术不正,脸皮颇厚,不择手段,无事生非,恶习不改,是这类人最好的画像。他们同青头逐臭苍蝇的唯一区别在于:青蝇逐臭从不掩饰,总是大张旗鼓,闹闹轰轰,而且赶不走;谗倭小人则总是躲在阴暗的角落,小心翼翼怕被现,总是趁人不备时搞阴谋诡计,然后装出正人君子的模样。比较起来,他们连苍蝇的体面和勇气都没有,可见其秉性的卑琐和可恶。 2.辞殚意穷下一句辞殚意穷,心切理直。 出自唐代李白的《雪谗诗赠友人》嗟予沈迷,猖獗已久。五十知非,古人尝有。 立言补过,庶存不朽。包荒匿瑕,蓄此顽丑。 月出致讥,贻愧皓首。感悟遂晚,事往日迁。 白璧何辜,青蝇屡前。群轻折轴,下沉黄泉。 众毛飞骨,上凌青天。萋斐暗成,贝锦粲然。 泥沙聚埃,珠玉不鲜。洪焰烁山,发自纤烟。 苍波荡日,起于微涓。交乱四国,播于八埏。 拾尘掇蜂,疑圣猜贤。哀哉悲夫,谁察予之贞坚?彼妇人之猖狂,不如鹊之强强。 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鹑之奔奔。坦荡君子,无悦簧言。 擢发赎罪,罪乃孔多。倾海流恶,恶无以过。 人生实难,逢此织罗。积毁销金,沈忧作歌。 天未丧文,其如余何。妲己灭纣,褒女惑周。 天维荡覆,职此之由。汉祖吕氏,食其在傍。 秦皇太后,毒亦淫荒。螮蝀作昏,遂掩太阳。 万乘尚尔,匹夫何伤。辞殚意穷,心切理直。 如或妄谈,昊天是殛。子野善听,离娄至明。 神靡遁响,鬼无逃形。不我遐弃,庶昭忠诚。 译文叹我沉迷于酒,狂傲疏放已久。五十而知非,古人常有。 立言以补过,希望永存不朽。包藏缺点和瑕疵,将它们掩遮不漏。 《诗经》中《月出》一诗已有好色之讥,使陈国之君终生抱愧惭羞。由于时日迁延,大错已铸,明白过来时已经晚了。 白璧竟有何罪?青蝇屡次上前点污。轻的东西积多了,也会将车轴压断下沉黄泉。 众多的毛羽,也能将鸟的肉身抬上青天。谗言就像是织贝的花纹一样,积多了就会粲然成章,不由你不信。 聚集的泥沙,掩住了珠玉的光辉。火山的洪焰,来自于一缕青烟。 海中荡日的狂涛,起目于一点水珠。谣言传播于四面八方,可使四维之国无事生非。 颜回拾尘,使孔圣人怀疑其窃食;伯奇掇蜂,大夫尹吉甫猜疑其**。真是令人悲哀啊,有谁能明白我的坚贞呢?那个妇人的猖狂,还不如《诗经》中所说的“鹊之强强”;那个妇人的淫昏,还不如《诗经》中所说的“鹑之奔奔”。 坦荡的君子啊,不要被那些花言巧语迷惑了。那个妇人就是擢发数其罪,也不足以言其罪;就是倾海倒其恶,其恶也不足为过。 人生实难啊,使我遭此罗织的灾祸。毁谤积得多了,就是金子也会被消蚀。 深深的忧患,使我悲歌长叹。但是天既未丧斯文,他们能奈我何?妲己毁掉了殷纣王,褒姒使周幽王迷惑丧乱。 他们的天下之所以丧失,都是因她们之故。汉高祖的吕后,与其臣属审食其私通;秦始皇的田后,也与其宫人嫪毐**。 虹霓所发出的阴昏之气,掩遮了太阳之光。万乘之君此事尚不能免,而何况是平民百姓呢?我已辞尽意穷,但却心切理直。 如有一句不实之辞,我愿受苍天的惩罚。师旷善以听音,离娄的眼光最为明亮。 任何声响和形影都逃不过神的耳朵和眼睛,鬼蜮之辈无可逃遁。苍天如不弃我,请昭示我的一片忠诚吧。 注释“沈迷”二句:语本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沈迷:即沉迷,深深地迷惑、迷恋。猖獗:狂放之意。 五十知非:用蘧伯玉事。《淮南子·原道》:“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立言:谓著述之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包荒:包含荒秽之物。匿瑕:即使是美玉也有暗藏的瑕疵。 顽丑:不光彩之事。月出政讥:《诗经·陈风·月出》,小序云:“刺好色也。” 贻愧:留下羞愧。元虞集《写韵轩记》:“因书此以遗其观之主者余君玄谷,无重贻愧于兹轩之高明云。” 皓首:白头,白发。谓年老。 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 “青蝇”句:谓青蝇点污白玉,喻人被诬。《尔雅·释虫》:“青蝇粪尤能败物。 虽玉犹不兔听谓蝇粪点玉是也。”群轻折轴:谓物虽不重,装载过多亦可压断车轴。 比喻小患会酿成大灾。《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众毛飞骨:谓众多轻物能掀起重物。《汉书·中山靖王胜传》补:“从经折轴。 羽翻飞肉。”颜师古注:“言积载轻物,物多至令车轴毁折。 而鸟之所以能l翔者。以羽扇扬之故也。” 此言谣言屡兴,谗言屡进,便能致祸。“萋斐”二句:喻小人罗织罪状。 《诗经·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潜人者,亦已太甚。” 孔颖达疏:“《论语》云:‘斐然成章。’是斐为文章之貌,萋与斐同类而云成锦,故为文章相错也。” 后因以“萋斐”比喻谗言。斐,即娄菲,文采相杂貌。 贝锦:指像贝的文采一样美丽的织锦。微涓:极小的水流。 交乱四国:《诗经·小雅·青蝇》:“谗人周板,交乱四国。”四国犹四方。 八埏(yán):犹八方。拾尘:用颜回事。 孔子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谋得咒石,颜回效于屋檐下。 有灰尘落入锅中,颜回认为弃之可惜,拾而食之,子贡误以为颜回窃食,告于孔子。孔子质问颜回,颜回如实答之,误始得解。 见《孔子家语·在厄》。掇蜂:用伯奇事。 伯奇为周大夫尹吉甫之子。吉甫之后妻,欲陷前妻子伯奇,乃居空室,取蜂缘衣领,伯奇仁孝,前掇之。 吉甫远见之,以为其戏之,大怒,乃放伯奇于野。后感悟,召回伯奇而杀后妻。 见《琴操·版霜操序》。陆机《君。 3.蝇营狗苟是何意【释义】像苍蝇那样追逐脏东西,像狗一样摇尾乞怜,苟且偷安。形容没有廉耻的人物的卑劣行为。 【出处】春秋·佚名《诗经·小雅》、唐·韩愈《送穷文》。 《诗经》里有一首题为《青蝇》的诗,共三节,每节都以“营营青蝇……”起句。第一节的四句原文是:“营营青蝇,止于樊。恺悌君子,无信谗言。”大意是说: 绿头苍蝇真正讨厌,把它赶出篱笆外面。 和善明理的正派人,决不听信挑拨离间。 营营,形容往来频繁之状;青蝇,即绿头苍蝇,是蝇类中最惹人厌恶的;樊,义同藩,即篱笆;恺悌,兄弟般和睦的意思。这首诗,是用来讽刺昏君和谗臣的,诗人把搬弄是非、颠倒黑白的小人,比作青蝇。从前,人们形容贪贿舞弊、争逐微利的卑劣人物,称之谓“蝇营”,说他们好比往来营营的青蝇一般,讨厌之至。唐代文学家韩愈在他的《送穷文》中说:“蝇营狗苟,驱去复还。”他在“蝇营”二字之后,添了“狗苟”二字,从此这成语就流传了下来。狗,是苟且、贪婪、善于偷偷摸摸的畜牲,用来和讨厌的青蝇并列,是很恰当的。而且“蝇营”二字同音,“狗苟”二字也同音,这句成语,在字面上组合得相当巧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