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红茶的诗词《红茶花 》 [唐] 司空图 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 牡丹枉用三春力,开得方知不是花。 《山泉煎茶有怀 》 白居易 唐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白话译文 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 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作者在诗中所怀念的爱茶人,可能是他的妻舅杨慕巢,如作者在<;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中提到的"不见杨慕巢,谁人知此味.") 扩展资料: 《山泉煎茶有怀 》 作品鉴赏 诗人似乎处在一种无所事事之状态,惟有以煎水煮茶为乐,还要把这种特殊饮茶享受传递给爱茶友人。 把茶大量移入诗坛,使茶酒在诗坛中并驾齐驱的是白居易。从白诗中,我们看到茶在文人中的地位逐渐上升、转化的过程。 作为一个大诗人,白居易从茶中体会的还不仅是物质功用,而是有艺术家特别的体味。白居易终生、终日与茶相伴,早饮茶、午饮茶、夜饮茶、酒后索茶,有时睡下还要索茶。他不仅爱饮茶,而且善别茶之好坏,朋友们称他为“别茶人”。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山泉煎茶有怀 》 2.赞美红茶的诗句1、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2、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吕岩《大云寺茶诗》3、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4、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郑愚《茶诗》5、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钱起《与赵莒茶宴》6、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元稹《自述》7、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曹邺《题山居》8、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郑谷《雪中偶题》9、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李商隐《即目》10、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成彦雄《煎茶》11、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李郢《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12、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白居易《即事》。 3.形容“红茶”的诗句1.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____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3.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____杜耒《寒夜》 4.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____白居易《琴茶》 5.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____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6.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____陆游《幽居初夏》 7.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____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8.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9.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____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10. 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____大须《暮雪》 11.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12.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____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13.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____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14.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____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15.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____黄庭坚《送王郎》 16.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____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17.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____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18. 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____吴文英《无闷·催雪》 4.赞美“红茶”的诗句有哪些1、《六羡歌》 年代: 作者:陆羽 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2、《两碗茶》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3、《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年代:唐作者:李白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4、《茶谷闲步》 年代: 宋 作者: 张镃 自携折脚铛,煮芽仍带叶。 客至请渠尝,俗尘消旷劫。 5、《从萧君来茶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赵蕃 园官阙菜犹形讽,年例求茶可欠诗。 为报萧郎勿多怪,已令汲涧拾松枝。 6、《茶磨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楚匠斲山骨,折檀为转脐。 乾坤人力内,日月蚁行迷。 吐雪夸春茗,堆云忆旧溪。 北归唯此急,药臼不须挤。 7、《寄中洲茶与尤延之,延之有诗,再寄黄檗茶,》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诗人可笑信虚名,击节茶芽意不轻。 尔许中洲真后辈,与君顾渚敢连衡。 山中寄去无多子,天上归来太瘦生。 更送玉尘浇鍚水,为搜孔思搅周情。 8、《啜茶示儿辈》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围坐团栾且勿哗,饭余共举此瓯茶。 麤知道义死无憾,已迫耄期生有涯。 小圃花光还满眼,高城漏鼓不停挝。 闲人一笑真当勉,小榼何妨问酒家。 9、《汲江煎茶》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1]: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2],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3],坐听荒城长短更。 10、《满庭芳 茶》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5.求关于茶的古诗你好! 历代茶诗很多,特别是唐宋著名诗人的茶诗更是绚丽多采。 现从钱树霖先生编著的《中国古代茶诗》和李传轼编的《中国茶诗》中摘录了五十多首唐宋明清茶诗(词),以餐读者。读了一首好茶诗,犹如品尝一杯芬芳甘味的名茶,使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其乐无穷。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说明: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 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2.送陆鸿渐?Ï妓虏刹? 皇甫冉 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说明: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 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 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4.会稽东小山 陆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说明:陆羽曾到过绍兴监制过茶叶,他当然会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县去做一番调查考查工作。 从诗中得知,他是在一个夜里到嵊县去的。月光如水,青猿哀鸣,加上怀念古人,这样便自然地引起陆羽一些伤感绪,从而有“空见年年江草齐”之叹。 5.六羡歌(歌) 陆羽 不羡黄金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 惟美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说明:陆羽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他在国内外都享有崇高威望,人们称之为“茶神”。 他也很会写诗,这首《歌》表明了陆羽的恬淡志趣和高风高节,他不羡慕荣华富贵,他所羡慕的是故乡的西江水。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 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说明: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 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 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说明: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 8.萧员外寄蜀新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说明: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 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 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 9.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10.煮茶 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 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说明:这首诗形象地描写煮茶的过程,兼述茶的功用。 煮茶,观其状,则为“莲珠”、“蟹目”、“鱼鳞”。听其声,则为“松带雨“。 茶汤的饽沫又呈现“翠”色。饮了这种茶,即使“千日醉”那样的酒,它也可以解。 11.惠山泉 皮日休 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兄尤迟。 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12.茶诗 郑遨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说明:作者赞誉茶叶“香且灵”是“草中英”,是最可珍贵的。 所以他碾茶时,总担心茶叶粉末会散失掉。 当然,茶叶的提神之功作者也是熟知的。 13.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颜真卿等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蔫)。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万)。 流华净肌骨,疏沦涤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闭轩(士修)。 说明:这首啜茶联句的几位作者各自别出心裁地搜索诗句,于是出现了许多啜茶有的代用词,诸如“泛花”、“代饮”、“醒酒”、“流华”、“疏沦”、“不似春醪”、“素瓷”、“芳气”等。 因为是月夜啜茶,所以也有人用了“月桂”这个词。“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两句赞美诗表明颜真卿为众望所归,加强了宾主间的融洽气氛。 用联句来咏茶,也很少见。 14.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 卢仝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 6.一、齐己的赞美茶诗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二、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7.关于茶的诗(白居易的)1、2首就可以了,6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 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说明: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 7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 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说明: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 8 .萧员外寄蜀新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说明: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 9 .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