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立冬的诗歌

1.关于立冬的诗句古诗大全

1、宋·陆游《立冬日作》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2、《论语·阳货》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何言:说过什么?四时:四季。行:运行。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滋生。

3、《左传·昭公四年》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4、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5、紫金霜《立冬》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6、明·王稚登《立冬》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7、宋·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8、唐·卢照邻《释疾文·悲夫》

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

9、唐·李白《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10、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2.关于立冬的优美诗词有哪些

立冬

[明] 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节斋宿竹宫悼姚高士》

[宋] 程公许

认取太虚无一物,本无幻翳况空花。

桃椎思邈还知否,佳传宁无良史家。

今年立冬后菊方盛开小饮

[宋] 陆游

胡床移就菊花畦,饮具酸寒手自携。

野实似丹仍似漆,村醪如蜜复如齑。

传芳那解烹羊脚,破戒犹惭擘蟹脐。

一醉又驱黄犊出,冬晴正要饱耕犁。

次韵古愚立冬日观菊

[宋] 沈说

闲绕篱头看菊花,深黄浅紫自窠窠。

清於檐卜香尤耐,韵比猗兰色更多。

九节番疑今日是,一樽未觉晚秋过。

从教白发须簪遍,且任当筵作笑歌。

3.关于立冬诗歌大全

立冬即事二首(之一) (作者: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即事二首(之一) (作者:仇远)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立冬 (作者: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作者:方回)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立冬 (作者: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 (作者: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日野外行吟 (作者: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立冬闻雷 (作者:苏辙)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作者: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立冬日作 (作者: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紫金霜《立冬》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宋·方回《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明·王稚登《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唐·李白《立冬》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宋·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宋·苏辙《立冬闻雷》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宋·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宋·陆游《立冬日作》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何言:说过什么?四时:四季。

行:运行。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滋生。

——《论语·阳货》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左传·昭公四年》 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

——唐·卢照邻《释疾文·悲夫》。

4.关于立冬的诗歌散文

立冬了,却还是深秋

立冬了,却还是深秋

金色的阳光把季节挽留

桂香尚未散尽

菊花挂满枝头

淮河以秋天的方式抒情

千百里涛声依旧

立冬了,却还是深秋

秋风一次次牵你的衣袖

雁阵唤你回归

炊烟向你招手

还有那皎洁的月亮

默念你写在秋夜的温柔

本文出处:

5.立冬的古诗词

立冬九月开畦种晚菘,青苗小样细玲珑。

一帘夜雨滋根润,篱畔新菊绽蕊红。 细碎时光能静好,许人旧梦亦朦胧。

冬天又至需呵暖,菘味高汤缀绿葱。楼旁奇事引徘徊,花季风光霜季来。

不是秋温留此地,也非青帝恋红腮。网屏春透佳人意,才女情传诗子怀。

定是诗怀藏不了,春情散向小亭台天地革而四时成 革:变化。天地有阴阳寒暑之变化而形成四季。

《书周易·革》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何言:说过什么?四时:四季。行:运行。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滋生。 《论语·阳货》孔子语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愆阳:过于温暖。

伏阴:夏寒。凄风:寒风。

苦雨。久下不停 的雨。

《左传·昭公四年》 春生者繁华,秋荣者零悴 零:草木凋落。悴:憔悴。

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曾长思书》 春葩含日似笑,秋叶泫露如泣 葩:花。泣:水滴下垂的样子。

北齐·刘昼《刘子·言苑》 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 熙熙:兴盛。榛榛:草木杂生的样子。

阑:残。殷忧:深忧。

鲜欢;少欢。 唐·卢照邻《释疾文·悲夫》 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唐·白居易《长恨歌》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淡冶:恬淡冷静。

苍翠:深绿色。欲滴:形容绿得象要滴下来的样子。

宋·郭熙《山川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的也 野芳写春,佳木写夏,风霜写秋,水落写冬。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青之草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八节: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 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八节。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一何:多么。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 气变知时易,不眠知夕永 时:时节。易;变化。

夕:夜。永:长。

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 草荣识节和,本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节:气节。

纪历志:历书。 晋·陶渊明《桃花源诗》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收:收成。

藏:储藏。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春: 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阳春白日风在香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不觉春风换柳条 马踏春泥半是花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夏: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秀: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

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

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

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潭:水边。

隋·杨广《夏日临江》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

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

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

6.关于立冬的诗歌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关于立冬的诗词-立冬即事二首(二)

宋仇远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立冬

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关于立冬的诗词-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 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立冬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关于立冬的诗词-七律 立冬 作者不详

九月开畦种晚菘,青苗小样细玲珑。一帘夜雨滋根润,篱畔新菊绽蕊红。

细碎时光能静好,许人旧梦亦朦胧。冬天又至需喝暖,菘味高汤缀绿葱。

7.和立冬有关的诗词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