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中沐

1.《诗经》: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诗经 国风 卫风 伯兮

伯 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注释

丈夫久役不归,妻子怀念远人的抒情诗。

朅(音切):英武高大。殳(音书):古兵器,杖类。长丈二无刃。

膏沐:妇女润发的油脂。

杲(音稿):明亮的样子。谖草:萱草,忘忧草。背:北。指北堂。痗(音妹):忧思成病。

2.带“沐”字的诗词有哪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愿将无限泽,沾沐众心同。

汤沐三千赋,楼台十二重。

自掌天书见客稀,纵因休沐锁双扉。

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出自:战国诗人屈原的古诗作品《云中君》

释义:香汤沐浴,周身缭绕芬芳,身着彩衣,且芳香且绚丽。

愿将无限泽,沾沐众心同。

出自:唐代李隆基 的《幸凤泉汤》

释义:愿意将恩泽,照耀在普天人的心中。

汤沐三千赋,楼台十二重。

出自:唐代李乂 《高安公主挽歌》

释义:在十二楼上,沐浴了三千次。

自掌天书见客稀,纵因休沐锁双扉。

出自:唐代张籍 《寄白学士》

释义:自从看书学习后就很少见客人,累了把门关起来沐浴。

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

出自:唐代李白《沐浴子》

释义: 沐芳弹冠除灰,浴兰振衣去尘是古人高洁之士的行为准则,现在已不适合时世。

3.带有沐字的诗句

一、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译文:何进此人不过像一只披衣戴帽的猴子,没什么智慧却又想谋划诛杀宦官这等大事。

出处:(汉)曹操《薤露行》

二、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译文:看看自己没有讨人喜欢的馨香美,白白承受了清风吹沐。

出处:(唐)李白《赠友人三首》

三、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译文: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出处:(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四、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译文:我刷帽沐浴禀告国子监祭酒,如此至宝文物世上能存几多?

出处:(唐)韩愈《石鼓歌》

五、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

译文:又一次来到您这休假之地,真使人觉得这是庶民百姓居住的地方。

出处:(唐)杜甫《重过何氏五首》

相关
上一篇
采莲诗经
下一篇
诗经思柔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