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林微音的诗歌

1.求白落梅的诗词

1、昼夜乐

当时手植相思树,到如今,已春暮。凭栏远眺伊人,水复山重何处?自古梅花多傲骨,一时间,落了无数。低语对黄昏,尽随烟尘路。

江南塞北怎相顾,怕流年,又辜负。画眉倦怠心情,寄与韶光同驻。梦里悲欢皆分付,切莫将,四时空度。唯杜宇啼春,一声声吟苦。

2、金缕曲·追忆

一切成追忆。这时间,潇潇暮雨,落花痕迹。云水生涯皆过尽,归路何须觅起。已不见,初时的你。春去春来春无意,算如今,几度空欢喜?南北客,散千里。

浮生只合飘零计。抵风尘,茫茫世海,再难相倚。昨日流光如梦境,梦又匆匆忘记。不过是,蹉跎自己。落落红尘真寥寂,尽教人,冷暖都无谓。余淡定,在心底。

3、临江仙

我亦推窗寻月色,相思又种眉间。江南梅落已十年。残香侵病骨,素雪染红颜。

镜里恩情成旧梦,回眸恍若云烟。悠悠沧海化桑田。悲欢皆有信,聚散岂无缘?

4、临江仙

翠竹疏梅拂雪院,霞光透染朱帘。多情我亦写红笺。新词成旧韵,好梦在昨天。

百代浮沉皆有数,今将过往抛闪。年华似水已擦肩。离合终是命,自古月依然。

5、作者简介

白落梅,原名胥智慧。栖居江南,文字清淡。简单自持,心似兰草。一个凌霜傲雪,拣尽梅枝的女子。凭一支素笔,写尽山水风情,百态人生。没有风华绝代,只有岁月静好。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其散文在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三十余篇。作品常见于《读者》等杂志。已出版作品《恍若梦中一相逢》、《烟月不知人事改》、《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恨不相逢未剃时》、《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人生何处不离人》、《西风多少恨 吹不散眉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月小似眉弯》《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等。

2.徐志摩给林薇因的诗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诗《偶然》是这样写的: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月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月月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3.林微音《笑》诗歌朗诵配乐

林徽因的《笑》适合使用轻快节奏的纯音乐,推荐几个:翼年代记——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钢琴小提琴合奏);a tiny sunshine(多种乐器合奏,很轻快);blue clouds(这个有种很感动的感觉)最终幻想——风之纹章(钢琴)潘多拉之心——cradle(钢琴小提琴合奏)卡农(推荐小提琴钢琴二重奏)雨滴(钢琴)DEAR MY HOME TOWN不能说的秘密——脚踏车(钢琴)子狐物语——信有明天(钢琴)尾浦由纪 窗边から(钢琴) FIRST LOVE的纯音乐也不错 听说——秋天的碧山岩(强烈推荐,是《听说》这部电影上的,可能不好找,但真的很好听,QQ音乐上可能有,这部电影也不错);相信相依橘色温度海浪(吉他,有海浪的声音,这个“My Ocean - §úao-ü-v”可以在百度上搜到)看见窗口的风景(钢琴)。

4.徐志摩给林薇因的诗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诗《偶然》是这样写的: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月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月月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5.林微音《笑》诗歌朗诵配乐

林徽因的《笑》适合使用轻快节奏的纯音乐,推荐几个:

翼年代记——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钢琴小提琴合奏);a tiny sunshine(多种乐器合奏,很轻快);blue clouds(这个有种很感动的感觉)

最终幻想——风之纹章(钢琴)

潘多拉之心——cradle(钢琴小提琴合奏)

卡农(推荐小提琴钢琴二重奏)

雨滴(钢琴)

DEAR MY HOME TOWN

不能说的秘密——脚踏车(钢琴)

子狐物语——信有明天(钢琴)

尾浦由纪 窗边から(钢琴)

FIRST LOVE的纯音乐也不错

听说——秋天的碧山岩(强烈推荐,是《听说》这部电影上的,可能不好找,但真的很好听,QQ音乐上可能有,这部电影也不错);相信相依

橘色温度

海浪(吉他,有海浪的声音,这个“My Ocean - §úao-ü-v”可以在百度上搜到)

看见窗口的风景(钢琴)

6.如何理解林微音的《别丢掉》

《别丢掉》写于1932年,刊1936年3月15日《大公报·文艺》。“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你仍要保存着那真”——无可奈何的愁绪,像轻纱一般的惆怅,弥满于字里行间,同时它还是缠绵而又执著的爱的呼唤。有作者特殊经历的影子,也表达了个性难以张扬的普遍哀感。 隐蓄的比喻,以及追求喻体兼具情感与理性的双重特征,突出采用民族古典浪漫主义托物言志(情)的手段,是这首诗最重要的技巧。同时作者还同样突出地采用了现代主义诗歌意象联络的手段,有意的错向,错杂的诗行,营造了一种零落渺茫的意境。 这里有详细解读,可以参考: /magazine/1006-0189/2006/12/509868.htm

满意请采纳

7.林微音的简介

在上海任银行职员,1932年为帮助好友邵洵美,一度担任新月书店经理,1933年参与创立「绿社」和《诗篇》月刊,大力提倡唯美主义,「为艺术而人生」,他所创作的作品,也无不体现唯美主义的风格。1933年,林微音与鲁迅发生过一场论战,被鲁迅咒骂为「讨伐军中最低能的一位」、「叭儿们中的一匹」。此外,女诗人林徽因(原名「林徽音」)也由于与他姓名相似而被迫登报更名。林微音甚至接受汪伪汉奸政府特务机关的40元津贴,为侵略者办起了一个名为《南风》的杂志(由上海商务出版社出版),为汉奸文化效犬马之劳。后来染上鸦片烟瘾,1949年以后失业。

8.大家对林微音的评价的如何的

我认为挺伟大的!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从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馀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序跋等二十几篇,另有部分篇什为其与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筑论文。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 ,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此外,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她壮志未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9.谁知道林微音的家庭背景幼年生活

福州在中国近代史上出了许多名人,才女林微因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林徽因,原名徽音,福建闽侯人。l904年6月10日出生于杭州,1920年4—9月随父亲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等地,同年入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

1921年回国入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赴美国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

1928年3月与梁思成结婚,1929年出任东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1931年应聘到北京中国营造学社任参校,1946年以后担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 作为建筑学家,新中国成立伊始,林微因于1949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1951年设计了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纹饰和浮雕图案。

林徽因是我国建筑方面的著名学者。她的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和著作等身。

林徽因同时又是作家和诗人。她业余创作了许多具有专业水准的文学作品,其范围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个领域,在京派作家圈中颇有声誉,曾出版有《林徽因诗集》,中国现代作家丛书之一——《林徽因》。

下面摘录她的三首诗,从中可以看出这位才华横溢的才女的文学天赋。 无题 什么时候再能有那一片静;溶溶在春风中立着,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什么时候还能那样满掬着希望;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才真能懂得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昨天的静,钟声 雨后天 我爱这雨后天, 这平原的青草一片! 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 风吹: 吹远了香草,落叶, 吹远了一缕云,象烟—— 象烟。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声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 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 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中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_____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就是这样一位才女,在她的少女时代与徐志摩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徐志摩初识才女林徽音是在风景如画的宁静的伦敦康桥,那年,他24岁,而林微因只有16岁。

那时候,徐志摩早就为人父为人丈夫了,而林微因已和梁思成定了婚约。然而这位风流才子徐志摩仍疯狂的追求着林微因,爱着林微因。

他受困于感性的驱使,将狂烈的爱情之火烧熔理智,对林微因穷追不舍……在妻子生下第二个孩子以后,于1922年3月向妻子张幼仪提出离婚,抛弃了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这个才华横溢冲动任性的诗人,他用他不顾一切的爱和多情,让中国近代史上杰出而又完美的女性林徽因刻骨铭心地伤过、痛过……这是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后来眼看追求林微因无望,徐志摩认识了陆小曼并与陆结婚。可是婚后因陆小曼生活放荡不和睦而离异。

徐志摩依然恋着林徽因,直到1931从香港赶回北京听林徽因演讲而在飞机上遇难。林徽因对徐志摩也是一直有感情的。

徐志摩死后,林徽因将徐志摩遇难飞机的一块残片长久地挂在卧室内,并写了多篇文章怀念他。当然,林微因实际上是深爱着梁思成。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林两家是世交,梁思成与林徽因两小无猜。

1922年,在父辈的安排下,他们又相爱了。林徽因喜欢和梁思成在一起,他们无论是出身教养还是文化构成都很相似,性情、趣味的相投使他们的交流十分默契,以至许多年过去后,梁思成成为中国建筑学界的权威专家,当谈起他最初为什么选择搞建筑的时候,梁思成竟说是为了林徽因。

也许是上帝,让梁思成与林微因结了一段美丽的姻缘!于是,中国建筑史和爱情史上都有了他们最灿烂的一笔! 林徽因是一位中西文化融合造就的新文化女性。可惜这位杰出的女性,1955年4月1日病逝于北京,终年51岁。

10.金岳霖在林徽因葬礼上写的诗,最后一句是“万古人间四月天”,全诗

一身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是金岳霖挽林徽因的对联。

林徽因是福州闽侯人,1904年6月10日出生于浙江杭州陆官巷,1955年4月1日在北京同仁医院逝世。她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作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她与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巨匠。她参与了国徽的设计、传统景泰蓝的改造和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林徽因父亲林长民是民国初年立宪派名人。徐志摩在伦敦爱上16岁的林徽因,经常写诗给她,她在诗歌创作上受徐志摩影响很明显。

她作品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有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2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应梁启超与林长民之邀来华访问,在文学界欢迎会上,林徽因任泰戈尔的翻译。

在伦敦,她受邻居女建筑师的影响,立志将来要学建筑。梁思成是因为林徽因喜欢建筑学而学建筑的。

他曾说,自己著作中的那些点睛之笔,都是林徽因给画上去的。 一次林徽因对梁思成说,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

梁思成说如果她选择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福。林徽因又把这些告诉了金岳霖。

金岳霖更率直坦诚:“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应该退出。”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

金岳霖题联“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祝贺,并终身不娶。 林徽因给沈从文的信道出了她对感情的理解:“如同两个人透彻地了解,一句话打到你心里,使得你理智和情感全觉到一万万分满足;如同相爱:在一个时候里,你同你自身以外另一个人互相以彼此存在为极端的幸福;如同恋爱:在那时那刻,眼所见,耳所听,心所触,无所不是美丽,情感如诗歌自然地流动,如花香那样不知其所以。”

萧乾先生在《才女林徽因》中说:“徽因的健谈决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冰心说:“她很美丽,很有才气。”

梁思成的续弦林洙也是福州人,她在76岁时谈到林徽因:“她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美丽、最有气质的女人。” 作为福州人,林徽因只在1928年9月回到福州,为乌石山第一中学演讲《建筑与文学》,为仓前山英华中学演讲《园林建筑艺术》,还设计了东街文艺剧场。

林徽因会讲福州话,不过,她同梁思成讲话用的是英语,同母亲说话才用福州方言。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后来发现有个男作家叫林微音,她就改“音”为“因”。

林徽因说:“我不怕人家把我的作品误为林微音的,只怕日后把他的作品错当成我的。”林徽因的堂叔林觉民、林尹民都是黄花岗烈士。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