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狩猎诗

1.《诗经.国风.周南》里的一首诗,翻译

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兔罝》,后妃之化也。《关雎》之化行,则莫不好德,贤人众多也。

1、肃肃:严密的样子。兔(tú):兔子。罝(jū):捕兽的网。

2、椓(zhuó):敲。丁(zhēng)丁:象声词。

3、干城:本指起防御作用的盾牌、城郭,比喻保卫者。

4、施(yì):设置,与《葛覃》同。中:语助词。逵(kuí):四通八达之道。泛指大道。

5、仇:同“逑”。

译文:

装好张张捕兔网,敲打木桩响叮当。威猛武士雄赳赳,保护公侯好干将。

装好张张捕兔网,设在宽阔大路旁。威猛武士雄赳赳,保护公侯好勇将。

装好张张捕兔网,设在广漠山林中。威猛武士雄赳赳,保护公侯作心腹。

分析:

从诗中所咏看,狩猎战士围驱虎豹的关键场景还没有展开,就突然跳向了对“超赳武夫”的热烈赞美。但被跳过的狩猎场景,其实是可由读者的丰富想像来补足的。《郑风·大叔予田》就曾描摹过“火烈具举,襢裼暴虎(袒胸手搏猛虎)”的惊险场面,以及“叔善射忌,又良御(车)忌,抑磬控忌(忽而勒马),抑纵送忌(忽而纵驰)”的追猎猛兽情景。这些,都可在本诗兴语的中断处,或热烈赞语的字行间想见。而且由猎手跳向“武夫”,由“兔罝”跳向“干城”,又同时在狩猎虎豹和沙场杀敌之间,实现了刹那间的时空大转换:这些在平时狩猎中搏虎驱豹的健儿,一旦出现在捍卫国家的疆场之上,又将怎样在车毂交错、箭矢纷坠之际,挥戈击退来犯强敌,而巍然难摧如横耸的城墙!于是一股由衷的赞美之情,便突然充溢于诗人胸际,甚至冲口而出,连连呼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好仇、腹心)”了。

诗写得很自豪,在三章相叠的咏唱之中,这种自豪也因了“干城”、“好仇”以至“腹心”的层层推进,而增添了一种神采飞扬的夸耀意味。这对那些“公侯”来说,有这么一些孔武有力之士为其卖命,当然是值得自矜的。但对于“春秋无义战”的那个时代来说,甘将一身武艺,售予公侯之家,而以充当他们的“腹心”为荣,就很难说是一件幸事了。《诗经》“国风”中另一些为离乡背井、久役不归或丧身异域,而咽泣、哀号和歌哭的诗作,也许更能透露:在这种夸耀背后,还掩盖着怎样一种广大无际的悲哀。

2.描写狩猎的诗句.

1、原文

【原诗】驷驖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

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

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2、译文

四马壮健毛色黑,缰绳六根手上垂。

公爷宠儿一帮子,跟随公爷猎一回。

猎官驱出应时兽,膘肥肉壮满地走。

公爷一声“朝左射”,放箭直贯兽咽喉。

狩猎归来游北园,四马轻松好悠闲。

轻便副车铃铛响,车上息着众猎犬。

相关
上一篇
屹的诗歌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