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中的酒器

1.古文中的酒杯的名称

古文中的酒杯的名称有:觥、觥筹、罍、尊、樽、觞、钟、盅、斗、酌、爵、白、角、觯、壶、杯杓、觚、杯等。

1、觥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卷耳》先秦:佚名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释义:

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攀那高高土石山,马儿足疲神颓丧。且先斟满金壶酒,慰我离思与忧伤。登上高高山脊梁,马儿腿软已迷茫。且先斟满大杯酒,免我心中长悲伤。艰难攀登乱石冈,马儿累坏倒一旁,仆人精疲力又竭,无奈愁思聚心上!

2、尊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释义: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3、觞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九月十日即事》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释义:

昨天刚登完龙山,今天是小重阳,又要举杯宴饮。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4、钟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宋代: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释义:

你挥舞彩袖手捧酒杯殷勤劝酒,回想当年心甘情愿醉倒于颜红。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

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共同欢聚。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唯恐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5、斗

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唐代:李白

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

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双鳃呀呷鳍鬣张,拨剌银盘欲飞去。

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肌花落白雪霏。为君下箸一餐饱,醉著金鞍上马归。

释义:

鲁地的酒色如琥珀,汶水鱼紫鳞似锦。山东小吏豪爽俊逸.提来这两样东西送给客人。二人意气相投,两相顾惜,两条鱼一杯酒以表情意。鱼儿吞吐双鳃,振起鳍鬣,跋刺一声,要从银盘中跳去。唤儿擦净几案挥刀割肉,红的如同花落,白的好似雪飞。为你下箸吃足了酒,著鞍上马,醉蒙蒙地归去。

2.古代酒器有哪些

1、觥(gong):酒器,盖作兽头形。《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2、觥筹:酒杯和酒筹。酒筹用以计算饮酒的数量。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射者中,羿者胜,~~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罍(lei):同“罍”盛酒的器皿,形状像壶。《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怙。”《礼记??礼器》:“庙堂之上,~尊在阼。”(阼:古代东面的台阶,迎客宾处)

4、尊:古代酒器(同樽)。《管子??中匡》:“公执爵,夫人执~,觞三行管子趋出。”元稹《有酒》诗:“有酒有酒香满尊,居宁不饮开君颜?”

5、樽:酒杯。杜甫《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酒家贫只旧醅(pei:没过滤的酒)。”李白诗:“金樽清酒斗十千。”

6、觞(shang):酒杯。《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满觞。”颜延之《陶徵士诔》:“念昔宴私,举~相海。”

7、钟:酒器。班固《东都赋》:“于是庭实千品,旨酒万~。”

8、盅:饮酒、喝茶用的没有把的杯子。

9、斗:盛酒器物,也叫羹斗,有柄。《诗经??大雅??行苇》:“酌以大斗,以祈黄?(黄?:gou长寿。指老人。”《史记??项羽本纪》:“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10、酌(zhuo):酒杯,酒。《楚辞??招魂》:“华~既陈,有琼浆些。”《始得西山宴游记》: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11、爵:古代酒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酌彼康~,以奏尔时。”

12、白:古时罚酒用的酒杯。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者,浮以为大白。”(?:jiao把杯中酒喝干。浮:罚)

13、角(jue):酒器。形状像爵,上口无两柱。《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

14、觯(zhi):一种盛酒的器皿,似尊而小。《礼记??礼器》:“尊者举~,卑者举角。”

15、壶:古代一种盛粮食或酒浆的器皿。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6、杯杓(shao):饮酒用的器皿。也指饮酒。《史记??项羽本纪》:“张良人谢,曰:沛公不胜~~,不能辞。”

17、觚(gu):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长身细腰,口部呈大喇叭形,底部呈小喇叭形。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论语??雍也》:“~不~,~哉!~哉!”《论衡??语增》:“传语曰: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又如“一觚浊酒喜相逢”。

18、杯:现代仍然广为使用的盛羹、水、酒、饮料等的器皿。杜甫《九日五首》诗之一:“重阳独酌~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3.古代酒器有哪些

1、觥(gong):酒器,盖作兽头形。《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2、觥筹:酒杯和酒筹。酒筹用以计算饮酒的数量。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射者中,羿者胜,~~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罍(lei):同“罍”盛酒的器皿,形状像壶。《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怙。”《礼记•礼器》:“庙堂之上,~尊在阼。”(阼:古代东面的台阶,迎客宾处)

4、尊:古代酒器(同樽)。《管子•中匡》:“公执爵,夫人执~,觞三行管子趋出。”元稹《有酒》诗:“有酒有酒香满尊,居宁不饮开君颜?”

5、樽:酒杯。杜甫《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酒家贫只旧醅(pei:没过滤的酒)。”李白诗:“金樽清酒斗十千。”

6、觞(shang):酒杯。《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满觞。”颜延之《陶徵士诔》:“念昔宴私,举~相海。”

7、钟:酒器。班固《东都赋》:“于是庭实千品,旨酒万~。”

8、盅:饮酒、喝茶用的没有把的杯子。

9、斗:盛酒器物,也叫羹斗,有柄。《诗经•大雅•行苇》:“酌以大斗,以祈黄(黄:gou长寿。指老人。”《史记•项羽本纪》:“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10、酌(zhuo):酒杯,酒。《楚辞•招魂》:“华~既陈,有琼浆些。”《始得西山宴游记》: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11、爵:古代酒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酌彼康~,以奏尔时。”

12、白:古时罚酒用的酒杯。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者,浮以为大白。”(:jiao把杯中酒喝干。浮:罚)

13、角(jue):酒器。形状像爵,上口无两柱。《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

14、觯(zhi):一种盛酒的器皿,似尊而小。《礼记•礼器》:“尊者举~,卑者举角。”

15、壶:古代一种盛粮食或酒浆的器皿。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6、杯杓(shao):饮酒用的器皿。也指饮酒。《史记•项羽本纪》:“张良人谢,曰:沛公不胜~~,不能辞。”

17、觚(gu):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长身细腰,口部呈大喇叭形,底部呈小喇叭形。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论语•雍也》:“~不~,~哉!~哉!”《论衡•语增》:“传语曰: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又如“一觚浊酒喜相逢”。

18、杯:现代仍然广为使用的盛羹、水、酒、饮料等的器皿。杜甫《九日五首》诗之一:“重阳独酌~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4.诗经中关于酒的诗

《诗经·小雅·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

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

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

民之失德,乾糇以愆。有酒湑我(哦),无酒酤我(哦)。

坎坎鼓我(哦),蹲蹲舞我(哦)。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这是一首宴享朋友故旧的诗。 《毛诗序》:“《伐木》,燕朋友故旧也。”

黄柏的《诗疑辩证》说:“细玩此诗,专言友生之不可求,求字乃一篇大主脑。” 一说此诗“刺周德衰微”,认为“伐木废,朋友之道缺,劳者歌其事。

诗人伐木自苦其事,故以为文。”但就诗文来看,“燕朋友故旧”较为可信。

末句中“我”是拟声词,即“哦”(按闻一多《歌与诗》:“我”同“兮”,读如“啊”,语气词)。 “有酒湑我(哦),无酒酤我(哦)。

坎坎鼓我(哦),蹲蹲舞我(哦)。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在这里“我”和“矣”都不表示意义,可以理解为“有酒湑,无酒酤。坎坎鼓,蹲蹲舞。

迨我暇,饮此湑。”意思应该是:有酒就喝,没酒就买(“湑”和“酤”当是动词,但不知小雅时代有没有专门卖酒的酒家),鼓声坎坎然,我(们)和着鼓声蹲蹲然起舞。

趁着我(们)闲暇的时刻,饮了这杯酒。 酒是男子之间用于表示友好的道具,也是周礼仪中宴饮时必不可缺的道具。

全诗表达了父兄间和睦相处,亲近友好的心愿,展现了周人温和谦逊,彬彬有礼的风俗。 从“笾豆有践”看,这里的宴饮包含了祭祖的内容,应该属于祭后之宴,正是为了强化宗亲观念,谋求尊尊亲亲。

又,“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

、“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等句中,都表现出周代宗法制中严格的尊卑观念。 其余的还有: 《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觥……”; 《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陈彼兕觥,万寿无疆。”

《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小雅·常棣》:“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小雅·伐木》:“伐木于阪,酾酒有衍。” 《小雅·鱼丽》:“君子有酒,旨且多。”

《小雅·南有嘉鱼》:“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等等等等。

《诗经》中提到“酒”的诗多在二雅中,饮酒者多是贵族(或者已死的祖先),看来酒这个东西是在当时相当名贵,劳动人民的诗歌中极少出现“酒”。

5.求中西方酒器的比较的相关资料

西方酒器多是玻璃制品,讲究透明。

这样才能观察出酒的档次高低。西方酒器轻巧方便,现以被大多数中国家庭所接受。

西方人注重喝什么酒应用什么酒具。所以他们有葡萄酒杯、白酒杯、红酒杯、白兰地酒杯等。

在酒杯方面中西两方差别较大。而西方酒器现在占明显优势。

中国的传统酒器在普通家庭中已十分罕见。 我国制作酒具的历史十分悠久。

早在新时期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学会用粮食酿酒的同时,便开始从事各种酒具的制作。 《诗经》中出现的酒器总共有8种,有:牺尊、卣、罍、斝、斗、爵、瓒、兕觥。

牺尊:“白牡骍刚,牺尊将将。”(《诗·鲁颂·閟宫》)。

“尊”,《说文》:“酒器也。从酋,廾以奉之。

《周礼》六尊:牺尊、象尊、著尊、壶尊、太尊、山尊,以待祭祀宾客之礼。尊。”

“尊”字甲骨文写作 (j31312)、(j31321)等形,罗振玉曰:“像两手奉尊形。”金文作 (b21390)、(b21396)等形,《甲骨文字诂林》第2693页按语曰:“奔向奉承荐进之形,此当为其本意。”

[2]P558金文又作 (L31547)、(L31547)等,所加的“八”字,意为分。祭奠或宴饮宾客时,两手捧盛酒器将酒分别灌注到爵杯中,叫做尊。

而后篆文则写作 (s11105),将大盛酒器中的酒倒在小酒器里盛着放置,进行祭奠。“牺”音读为suo,即“婆娑”的“娑”,今读作xi。

“牺尊”,孔颖达疏:“王肃云:‘太和中,鲁郡于地中得齐大斧子尾送女器,有牺尊,以牺牛为尊。然则象尊,尊为象形也。

’”[11]P142在这里可解释为解为牛形角器,用于盛酒。卣:“厘尔圭瓒,秬鬯一卣。”

(《诗·大雅·江汉》)。“卣”,《尔雅·释器》:“器也。”

【注】盛酒尊。关于卣的形态,目前还没有古籍详细描述,只知其是专门用来盛秬鬯的祭器。

而据钱玄《三礼通论》描述,如今所称的卣,一般为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有提梁。罍:“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

(《诗·大雅·泂酌》)。“罍”,音(lei雷)。

《说文》:“櫑或从缶作罍。龟目酒尊,刻木作云雷象,象施不穷也。”

《尔雅·释器》:“彝卣罍器也。小罍谓之坎。”

【注】罍,形似壶,大者受一斛。罍,从缶,这里指盛酒用的瓦器。

后来随着青铜器的出现,用青铜制罍曰,则曰“金罍”:“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诗·周南·卷耳》)。

以上三种酒器是皆为盛酒之器,均以青铜制成。据记载夏代的酒具主要是以陶制为主,品种主要有白陶、黑陶和灰陶的豆、杯、樽等,而上文提到的“罍”一开始也只属于瓦器。

自青铜器出现后,商周奴隶主贵族宴饮、祭祀中也盛行青铜酒器,用其体现身份与地位,这种现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我国金属冶炼业的出现与迅速成长。斗:“酌以大斗,以祈黄耇。”

(《诗·大雅·行苇》)。“斗”,《说文》:“十升也。

象形,有柄。”这里解释为像斗的北斗七星。

在古代“斗”是从贮酒器里向运酒、盛酒器里挹酒的酌具。见《疏》:“大斗长三尺,谓其柄也。

盖从大器挹之于樽,用此勺耳。”斗柄上有装饰或无装饰。

斗柄尾或窄或宽,西周早期的曲柄斗,斗柄装饰更加精美。“斗”,甲骨文作 、等形,上表示圆底或平地的杯身,竖画表示斗柄,一横表示可能有的装饰。

金文作 、等形。篆文写作 .楷书将斗杯变成两点,写作斗,只是为了书写方便而已。

瓒:“瑟彼玉瓒,黄流在中。“(《诗·大雅·旱麓》)。

“瓒”,音(zàn暂),古代祭祀时用的玉勺子,以玉圭为柄,柄的一端有勺,用来灌酒祭神。《毛传》:“玉瓒,圭瓒也。

黄金以为饰,流,鬯也。”《诗·大雅·江汉》:“厘尔圭瓒。”

《周礼·春官·典瑞》:“裸圭有瓒,以肆先王。”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于圭头为器,可以挹鬯祼祭,谓之瓒。”

《书·文侯之命序》:“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瓒。”这两种酒器是都是用来挹酒的。

斝:“或献或酢,洗爵奠斝。”(《诗·大雅·行苇》)。

“斝”,音(jia甲)。《毛传》:“斝,爵也。

夏曰琖,殷曰斝,周曰爵。”斝是一种酒器,青铜制,圆口,三足,与爵相似(只是敞口部分与爵的长嘴和尾不同),用以温酒可以用于饮酒。

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用于祼礼。爵:“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酌彼康爵,以奏尔时。”(《诗·小雅·宾之初筵》)。

《说文》:“爵,礼器也。象爵之形。

中有鬯酒。又持之也。

所以饮器。”爵可以说是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当于现代的酒杯。

流行于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

爵的造型在当时拙朴精致不一,由此说明这种饮酒器已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过程。兕觥:“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小雅·桑扈》)。兕觥是饮酒器中容量最大的,有谓五升或七升。

所以有人以为兕觥是饮器也是盛酒之器。王国维《说觥》,以为器浅而大,有足无盖,其六狭长,此为盛水之器匜。

器小而深,无足有盖,其流大而短。盖作牛首形,此为饮器之兕觥。

以上三种都是饮酒之器,前两者也可作为温酒之器。以上酒具大多制作轻薄,纹饰多为动物纹与几何纹,有的还雕刻。

6.古代的酒器都有什么名称

鼎 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鬲(li,音历) 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

甗(yan,音演) 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箅。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角 饮酒器。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有的有盖。

斝(jia,音甲) 温酒器。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鋬。

觚(gu,音姑) 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

觯(zhi,音志) 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

兕觥(sigong,音四公) 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 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

尊 盛酒器。形似觚,中部较粗,口径较小,也有方形的。

卣(you,音有) 盛酒器(是盛酒器中的主要一种)。一般形状为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也有作圆筒形、鸱鸮形或虎食人形。

盉(he,音和) 盛酒器,或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一般是深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与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方彝 盛酒器。高方身,有盖,盖形似屋顶,且有钮。有的方彝上还带有觚棱。腹有曲的,有直的,有的在腹旁还有两耳。

勺 取酒器。一般作短圆筒形,旁有柄。

罍 盛酒或盛水器。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壶 盛酒或盛水器。如《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孟子》上说:“簟食壶浆”。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形状。

盘 盛水或承接水。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

匜(yi,音仪) 《左传》有“奉匜沃盥”,沃的意思是浇水, 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说明是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形椭圆,三足或四足,前有流,后有鋬,有的带盖。

盂 盛水或盛饭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

簋(gui,音轨) 铜器铭文作“毁”,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饭用。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二耳。

簠(fu, 音甫) 古书里写作“胡”或“瑚”。盛食物用。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

盨(xu, 音须) 盛黍,稷,稻,粱用。椭圆形,敛口,二耳,圈足,有盖。

敦(dui,音对) 盛黍、稷、稻、粱用。三短足、圆腹、二环耳、有盖。也有球形的敦。

豆 盛肉酱一类食物用的。上有盘,下有长握,有圈足,多有盖。

爵(jue, 音决) 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把手),口有两柱,下有三个尖高足。

7.求中西方酒器的比较的相关资料

西方酒器多是玻璃制品,讲究透明。

这样才能观察出酒的档次高低。西方酒器轻巧方便,现以被大多数中国家庭所接受。

西方人注重喝什么酒应用什么酒具。所以他们有葡萄酒杯、白酒杯、红酒杯、白兰地酒杯等。

在酒杯方面中西两方差别较大。而西方酒器现在占明显优势。

中国的传统酒器在普通家庭中已十分罕见。 我国制作酒具的历史十分悠久。

早在新时期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学会用粮食酿酒的同时,便开始从事各种酒具的制作。 《诗经》中出现的酒器总共有8种,有:牺尊、卣、罍、斝、斗、爵、瓒、兕觥。

牺尊: “白牡骍刚,牺尊将将。”(《诗·鲁颂·閟宫》)。

“尊”,《说文》:“酒器也。从酋,廾以奉之。

《周礼》六尊:牺尊、象尊、著尊、壶尊、太尊、山尊,以待祭祀宾客之礼。尊。”

“尊”字甲骨文写作 (j31312)、(j31321)等形,罗振玉曰:“像两手奉尊形。”金文作 (b21390)、(b21396)等形,《甲骨文字诂林》第2693页按语曰:“奔向奉承荐进之形,此当为其本意。”

[2]P558金文又作 (L31547)、(L31547)等,所加的“八”字,意为分。祭奠或宴饮宾客时,两手捧盛酒器将酒分别灌注到爵杯中,叫做尊。

而后篆文则写作 (s11105),将大盛酒器中的酒倒在小酒器里盛着放置,进行祭奠。“牺”音读为suo,即“婆娑”的“娑”,今读作xi。

“牺尊”,孔颖达疏:“王肃云:‘太和中,鲁郡于地中得齐大斧子尾送女器,有牺尊,以牺牛为尊。然则象尊,尊为象形也。

’”[11]P142在这里可解释为解为牛形角器,用于盛酒。 卣: “厘尔圭瓒,秬鬯一卣。”

(《诗·大雅·江汉》)。“卣”,《尔雅·释器》:“器也。”

【注】盛酒尊。关于卣的形态,目前还没有古籍详细描述,只知其是专门用来盛秬鬯的祭器。

而据钱玄《三礼通论》描述,如今所称的卣,一般为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有提梁。 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

(《诗·大雅·泂酌》)。“罍”,音(lei雷)。

《说文》:“櫑或从缶作罍。龟目酒尊,刻木作云雷象,象施不穷也。”

《尔雅·释器》:“彝卣罍器也。小罍谓之坎。”

【注】罍,形似壶,大者受一斛。罍,从缶,这里指盛酒用的瓦器。

后来随着青铜器的出现,用青铜制罍曰,则曰“金罍”:“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诗·周南·卷耳》)。

以上三种酒器是皆为盛酒之器,均以青铜制成。据记载夏代的酒具主要是以陶制为主,品种主要有白陶、黑陶和灰陶的豆、杯、樽等,而上文提到的“罍”一开始也只属于瓦器。

自青铜器出现后,商周奴隶主贵族宴饮、祭祀中也盛行青铜酒器,用其体现身份与地位,这种现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我国金属冶炼业的出现与迅速成长。 斗: “酌以大斗,以祈黄耇。”

(《诗·大雅·行苇》)。“斗”,《说文》:“十升也。

象形,有柄。”这里解释为像斗的北斗七星。

在古代“斗”是从贮酒器里向运酒、盛酒器里挹酒的酌具。见《疏》:“大斗长三尺,谓其柄也。

盖从大器挹之于樽,用此勺耳。”斗柄上有装饰或无装饰。

斗柄尾或窄或宽,西周早期的曲柄斗,斗柄装饰更加精美。“斗”,甲骨文作 、等形,上表示圆底或平地的杯身,竖画表示斗柄,一横表示可能有的装饰。

金文作 、等形。篆文写作 .楷书将斗杯变成两点,写作斗,只是为了书写方便而已。

瓒: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诗·大雅·旱麓》)。

“瓒”,音(zàn暂),古代祭祀时用的玉勺子,以玉圭为柄,柄的一端有勺,用来灌酒祭神。《毛传》:“玉瓒,圭瓒也。

黄金以为饰,流,鬯也。”《诗·大雅·江汉》:“厘尔圭瓒。”

《周礼·春官·典瑞》:“裸圭有瓒,以肆先王。”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于圭头为器,可以挹鬯祼祭,谓之瓒。”

《书·文侯之命序》:“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瓒。” 这两种酒器是都是用来挹酒的。

斝: “或献或酢,洗爵奠斝。”(《诗·大雅·行苇》)。

“斝”,音(jia甲)。《毛传》:“斝,爵也。

夏曰琖,殷曰斝,周曰爵。”斝是一种酒器,青铜制,圆口,三足,与爵相似(只是敞口部分与爵的长嘴和尾不同),用以温酒可以用于饮酒。

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用于祼礼。 爵: “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酌彼康爵,以奏尔时。”(《诗·小雅·宾之初筵》)。

《说文》:“爵,礼器也。象爵之形。

中有鬯酒。又持之也。

所以饮器。”爵可以说是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当于现代的酒杯。

流行于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

爵的造型在当时拙朴精致不一,由此说明这种饮酒器已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过程。 兕觥: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小雅·桑扈》)。兕觥是饮酒器中容量最大的,有谓五升或七升。

所以有人以为兕觥是饮器也是盛酒之器。王国维《说觥》,以为器浅而大,有足无盖,其六狭长,此为盛水之器匜。

器小而深,无足有盖,其流大而短。盖作牛首形,此为饮器之兕觥。

以上三种都是饮酒之器,前两者也可作为温酒之器。 以上酒具大多制作轻薄,纹饰多为动物纹与几何纹,有的还雕刻出狩猎。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