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古诗中使用叠词有什么作用效果诗歌中叠词的作用 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向来受到人们的赏识。 徐说:“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梁绍王称之“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 这七组叠词妙在何处呢?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 三者用“情”贯穿一起。其次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 此外,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由此可见,叠字在诗词创作中独具魅力,其特殊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形象性。诗中叠字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 《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开头六句连用了六组叠词:“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前两句写景,用“青青”、“郁郁”描绘出春天草木浓密的生机;后四句写人,四组叠字将思妇的体态、仪容、装扮等写得十分逼真,简直呼之欲出。 《古诗十九首》在叠字运用上堪称典范。再如《迢迢牵牛星》,全诗仅十句,用了六组叠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形象地表达了牛郎织女缠绵的感情。 有些诗句由于叠字用得精妙,使其更富于艺术魅力,赢得人们的交口称赞,遂成千古名句。 如杜甫的“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长),用“纷纷”、“细细”,抒发自己惜花、爱花的心情,造语似痴,但情真意切。再如韦应物的“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赋得暮雨送李胄》),二组叠字使诗的意境更为深邃。 《后湖集》说,每读此句“未尝不茫然而思,喟然而叹”,希望“图苏州”(韦应物)之句于壁,使余隐几静对,神游八极之表。 二是确切性。 叠字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甸甸”摹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叠字还可以摹拟各种声音;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用“萧萧”摹拟落叶声;黄巢的《题菊花》中“飒飒秋风满院栽”,用“飒飒”摹拟风声风声;岳飞《满江红》中“凭栏处,潇潇雨歇”,用“潇潇”摹拟雨声……叠字撮合婚姻时写道:“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这里“诺诺”、“尔尔”是答应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好,好”、“就这样”之类的词,两组叠词把说嘴媒婆的油滑、奉承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 再如《木兰辞》用“唧唧复唧唧”的叠词,写木兰的叹息声,也十分精当。 用叠词摹色的例子也不少。 如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用“瑟瑟”形容江水的颜色好像碧玉一般。 三是音乐性。 叠字可使诗的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如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之十》:“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诗的前四句分别用叠字领起,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还有用叠字来描绘音乐的。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五弦弹》中的“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风拂松疏韵落。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鹤忆子笼中鸣”等等,这些叠字将乐声的强弱、快慢、轻重表达得十分具体、可感。 古典诗词中叠字使用频率很高。有人作过统计,《诗经》三百零五篇中使用叠字有二百篇,正如刘勰所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 这些叠字在诗中有三百五十多句,运用叠字达二十六处之多,构成了这首叙事诗的一大艺术特色。因此,在鉴赏古典诗词时,对叠字的特殊功能不容忽视。 2.诗经中叠词的作用<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极为灿烂的华章,它之所以璀璨瑰丽,与其丰富厚蕴的语言运用艺术密不可分.叠词的大量运用是<诗经>的语言特色之一.它不仅体现了灵活多变的语法功能,而且极大地增强了<诗经>的艺术表现力.本文探讨了<诗经>叠词所具有的较强的艺术功用及其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 摘 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诗经》中运用了大量的叠词,本文所说的叠词包括叠音词和单音节词的重叠形式,《诗经》中的叠词不仅是一种词汇现象和语法现象,从语用层面上看,还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本文主要探讨叠词在语用平面上的作用,就叠词对《诗经》意象塑造、意境升华、声韵锤炼几方面所起的作用谈谈笔者的看法。 3.诗经中叠词的作用<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极为灿烂的华章,它之所以璀璨瑰丽,与其丰富厚蕴的语言运用艺术密不可分.叠词的大量运用是<诗经>的语言特色之一.它不仅体现了灵活多变的语法功能,而且极大地增强了<诗经>的艺术表现力.本文探讨了<诗经>叠词所具有的较强的艺术功用及其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 摘 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诗经》中运用了大量的叠词,本文所说的叠词包括叠音词和单音节词的重叠形式,《诗经》中的叠词不仅是一种词汇现象和语法现象,从语用层面上看,还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本文主要探讨叠词在语用平面上的作用,就叠词对《诗经》意象塑造、意境升华、声韵锤炼几方面所起的作用谈谈笔者的看法。 4.有重叠词的诗词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声声慢 文/冷面雪月 清秋雨后,极目萧荒,人踪灭鸟飞绝。 乱绪昏烟,无奈将是乡别。 长亭夜空怅望,荡寥寥,弯月残缺。 凉风过,点滴平生事,如落台阶。 怅恨人生往过,就此中远去,踏上东车。 千里烟波,商途坎坷空得。 谁知世道此恶,苦泪多,无语凝噎。 不恋世,问苍天,生为是何? 声声慢 朝朝暮暮,点点滴滴,悲悲惨惨年年。 最是寥寥,千里飘落无边。 楼亭点烟欲醉,却不昏,无绪接连。 去日苦,忆旧时,相伴孤泪商间。 不料人生后路,厌此长,未乐有恨绵绵。 烟雨红尘,谁可与我情牵? 生无望死不惧,夜阑珊,唯愿长眠。 孤床卧,睡中朦,幽梦一帘。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悲回风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 鸟兽鸣以号群兮,草苴比而不芳。 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 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而自贶。 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 介眇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 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若椒以自处。 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 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 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 伤太息之愍怜兮,气於邑而不可止。 糺思心以为纕兮,编愁苦以为膺。 折若木以蔽光兮,随飘风之所仍。 存仿佛而不见兮,心踊跃其若汤。 抚佩衽以案志兮,超惘惘而遂行。 岁曶曶其若颓兮,时亦冉冉而将至。 薠蘅槁而节离兮,芳以歇而不比。 怜思心之不可惩兮,证此言之不可聊。 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常愁。 孤子吟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 孰能思而不隐兮,照彭咸之所闻。 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 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 愁郁郁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 心鞿羁而不开兮,气缭转而自缔。 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芒芒之无仪。 声有隐而相感兮,物有纯而不可为。 邈蔓蔓之不可量兮,缥绵绵之不可纡。 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娱。 凌大波而流风兮,讬彭咸之所居。 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霓之标颠。 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儵忽而扪天。 吸湛露之浮凉兮,漱凝霜之雰雰。 依风穴以自息兮,忽倾寤以婵媛。 冯昆仑以瞰雾兮,隐岷山以清江。 惮涌湍之□盖盖兮,听波声之汹汹。 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 轧洋洋之无从兮,驰委移之焉止。 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 泛潏潏其前后兮,伴张驰之信期。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 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 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 求介子之所存兮,见伯夷之放迹。 心调度而弗去兮,刻著志之无适。 曰: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悐悐。 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 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 骤谏君而不听兮,重任石之何益! 心\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