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有什么诗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 《诗经·陈风·衡门》 译:陈国城门的下方,游玩休息很理想;泌丘泉水淌啊淌,清流也可充饥肠。 2。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 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君子好对象。 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正在河水那一方。 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5。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晶莹如水眼波妙。 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 高远的苍天啊,我怎么会是这样? 7。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译:当初离家出征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路途中,雪花纷飞漫天扬。 8。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天气阴又冷,雄鸡喔喔报五更。 丈夫已经归家来,我心哪能不安宁? 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色青青,我心惦记总不停。 10。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美君子文采风流,似象牙经过切磋,如美玉经过琢磨。 11。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2。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1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送我一只大木瓜,我以美玉来报答。 不仅仅是为报答,表示永远爱着她。(注:风诗中,男女定情后,男多以美玉赠女。) 1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 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15。死生契阔(qikuo),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译: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16。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译:月亮出来亮皎皎,月下美人更俊俏。 17。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 国风。魏风。 硕鼠》 译: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你,我的生活你不顾。 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 理想新乐土。(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18。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 斯干》 译: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19。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诗经。国风。 邶风。柏舟》 译: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 静下心来思前想,只恨想飞无翅膀。 20。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诗经。 小雅。白驹》 译:皎洁的白色骏马,在空寂的山谷 。 它咀嚼着一捆青草 ,那人如玉般美好 。 21。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译:为人却没有道德, 不死还有什么意思。 22。 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 《诗经·周南·卷耳》 译:让我姑且饮酒作乐吧,只有这样才不会永远伤悲。 23。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译: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24。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 召南。江有汜》 译:江水长长有支流,新人嫁来分两头,你不要我使人愁。 今日虽然不要我,将来后悔又来求。 25。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诗经•大雅•荡》 译: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 "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 26。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译:面对政局我战兢,就像面临深深渊,就像脚踏薄薄冰。 2.有关竹的同题诗自古以来竹子一直是诗人、画家们笔下的题材。古诗中关于竹的诗句很多: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的句子;唐朝王维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白居易“阁畔竹萧萧,阁下水潺潺”等等。 扬州八怪的郑板桥,画了很多竹子画,并在上面题诗,他在《竹石》画上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人要有风骨,无论做什么事,没有咬定和坚韧的精神,是难于立根的。 “竹公溪畔水茫茫,溪上人家赛竹王;铜鼓蛮歌争上日,竹林深处拜三郎。” 3.同题古诗三首(不同诗人)太多啦~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4.诗经里的诗要50首《诗经》全文 ●国风·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颓。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礻颉之。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编辑本段]《诗经》概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所以又称《诗三百》,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古者《诗》三百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这些说法虽或尚可探究,但《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是无疑的。《诗经》不仅是最早的诗歌总集,而且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及代表作。 [ 5.诗经中有多少首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诗歌305篇,另有6篇有题无辞的“笙诗”。 《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也就是认为,孔子从周王廷原所储备的三千首诗歌中挑选出305篇,并对其音乐做过整理,然后成为现在的样子。但这一说法也并非完全可信。 春秋时期士大夫普遍有赋诗、引诗的习惯,从《左传》中看来,他们所赋、所引的诗基本同于现存的《诗经》,只有少量的超出现存《诗经》之外。《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聘鲁时曾观乐,从他的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周乐”在目次的排列上,基本和现存的《诗经》相同。 此外,孔子在《论语》提到“诗三百”,这也说明“诗三百”在孔子之前已基本成型。孔子所能做的事情,大约只是在音乐或文字方面对“诗三百”进行加工整理,并用它教育学生,最终确定了“诗三百”的儒家经典地位。 那么,《诗经》的编定者应该还是周王朝的巫官或乐官。诗经305篇简称〈诗三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