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菊花的古诗著名的诗句】描写菊花诗句名句一瞥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⑶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花》) 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 ⑸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⑹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⑺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 ⑻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 ⑼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⑽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朱淑真《黄花》) 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中写道:“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踞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是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心境. 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写下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刘禹锡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菊 袁崧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2.【谁有赞美秋菊的诗歌至少两首山园小梅 林和靖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菊花●●●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 3.画菊古诗大体意思是什么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自喻,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从形象审美的完事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 这首诗句只有用在"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才贴切. 4.描写菊花的诗歌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字,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对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和郭主簿 晋·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