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是一部怎样的著作《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诗歌305篇(《小雅》中另有6篇“茎诗”, 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 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5《国风》,诗160篇;《雅》 包括《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包括《周颂》31篇,《商颂》5篇,《鲁颂》 4篇。 2.《诗经》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诗经》,又称《诗》,或称《诗三百》,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六经”之一。 《诗经》中的作品大概成书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的时间里,即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就《诗经》产生的地域而言,它产生于黄河流域到江汉流域的当时中华文明的主要地区。 关于《诗经》的作者,一说是“孔子删书”,一说是周朝乐官编制的。《诗经》出现之后,在古代的知识分子之间广为流传。 到了汉代,出现了整理和解释《诗经》的书籍,其中流传下来的,是由鲁人毛亨、赵人毛苌编著的《毛诗》。 《诗经》一共收录了三百一十一篇诗歌。 这些诗歌一部分由贵族文人创作,另一部分自民间收集而成,大部分诗篇作者无法考究。 3.《诗经》是一部什么样的文学典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 主要收集了自周 初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作品,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最后编定成书。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诗”最初都是乐歌,只是由于古乐失传,后人已无法了解风、雅、颂各自在音乐上的特色。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雅”即正,指朝廷正乐。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小雅共74篇。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 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 乐可能比较舒缓。 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从内容上可分为两类(以商颂为例): 《那》、《烈祖》、《玄鸟》明显是祭歌,主要是写歌舞娱神和对祖先的赞颂;《长发》和《殷武》的祭 祀意味不浓,可能是一种祝颂诗,主要写商部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 《诗经》中的作品,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 行教化的重要工具。 编辑成书后,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在 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诗经有哪些书《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现在注本比较好的有:高亨的《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袁梅的《诗经译注》(齐鲁书社)、金启华的《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周振甫的《诗经译注》(中华书局)、程俊英的《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等 个人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社程俊英本(图文本),有题解,有释字,有新诗对照翻译,也有插图、各家注释,比较适合初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