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水声的诗句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听雨 方岳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临江仙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年余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行香子•过七里濑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2.关于水声的诗句1、过友人隐居 作者:戴叔伦 年代:唐 体裁:五律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2、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作者:刘长卿 年代:唐 体裁:五律 扁舟乘兴客,不惮苦寒行。 晚暮相依分,江潮欲别情。 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 旧剑锋芒尽,应嫌赠脱轻。 3、奉和圣制送来济应制 作者:许敬宗 年代:唐 体裁:七古 万乘腾镳警岐路,百壶供帐饯离宫。 御沟分水声难绝,广宴当歌曲易终。 兴言共伤千里道,俯迹聊示五情同。 良哉既深留帝念,沃化方有赞天聪。 4、菩萨蛮 作者:朱淑真 年代:南宋 体裁:词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 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5、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二首 作者:杨师道 年代:唐 北林鹊夜飞,南轩月初进。 调弦发清征,荡心祛褊吝。 变作离鸿声,还入思归引。 长叹未终极,秋风飘素鬓。 丝传园客意,曲奏楚妃情。 罕有知音者,空劳流水声。 3.关于水声的诗句1、过友人隐居 作者:戴叔伦 年代:唐 体裁:五律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2、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作者:刘长卿 年代:唐 体裁:五律 扁舟乘兴客,不惮苦寒行。 晚暮相依分,江潮欲别情。 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 旧剑锋芒尽,应嫌赠脱轻。 3、奉和圣制送来济应制 作者:许敬宗 年代:唐 体裁:七古 万乘腾镳警岐路,百壶供帐饯离宫。 御沟分水声难绝,广宴当歌曲易终。 兴言共伤千里道,俯迹聊示五情同。 良哉既深留帝念,沃化方有赞天聪。 4、菩萨蛮 作者:朱淑真 年代:南宋 体裁:词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 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5、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二首 作者:杨师道 年代:唐 北林鹊夜飞,南轩月初进。 调弦发清征,荡心祛褊吝。 变作离鸿声,还入思归引。 长叹未终极,秋风飘素鬓。 丝传园客意,曲奏楚妃情。 罕有知音者,空劳流水声。 4.描写水声的诗句,不着边的不要 就是水声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参考资料: 5.水声荷香诗句三月湖光,四围山色;一帘松翠,十里荷香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唐·骆宾王《晚泊》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翠筱:小竹。娟娟:美好貌。净:光洁。雨裛:湿透。红蕖:荷花。冉冉:柔弱貌。 唐·杜甫《狂夫》 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