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文扬诗经

1.《诗经~扬之水》的全文出处及译文

原载:《诗经别裁》,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

扬之水①,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一章)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二章)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②。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三章)

①朱熹曰:“扬,悠扬也,水缓流之貌。”

②范处义曰:“楚轻于薪,蒲轻于楚,以喻王益微弱,不特不能令大国,亦不能令小国矣。申,平王之母申后之家,在陈、郑之南,迫切于楚,故戍守之也。”“甫也,许也,与申同为姜氏,亦平王之母党也。‘彼其之子’,指诸侯而言,谓当戍而不往者。”王应麟引《大雅·崧高》“维申及甫,维周之翰”,曰“申、甫之地,为形势控扼之要”。又引《左传·成公七年》楚子请申、吕以为赏田事,曰“楚得申、吕而始强,兹所以为周室之屏翰欤”。按甫即吕。又,蒲,毛传曰“草也”,郑笺则曰蒲为蒲柳。当以毛说为是。“不流束蒲”,是极言其微也。又“束薪”云云,《诗》多用来拟喻婚姻,而婚姻也常常是政治力量的结缘,用在“扬之水”之喻中似乎也有这样的含义。

可以引来与这一首诗作对比的,有《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此诗很能够代表秦地风气。班固讲汉事,犹引《无衣》,曰“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耳”(《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许谦说此诗云:“平居暇日,情意之孚,恩爱之接,固已彼此交得欢心,一旦同在战阵,昼识面貌,夜记声音,而左提右挈,协心力战,可以扬威而制胜,不幸而败,亦争取为死,此王者之兵所以无敌也。”《无衣》固奉王命而出征,但彼时秦乃将兴将盛之邦,本当有如此义勇之气,若《王风·扬之水》,则是一个国事日坏的局面,虽王命,而无力已如“扬之水”。

诗序曰:“《扬之水》,刺平王也。不抚其民而远戍于母家,周人怨思焉。”此说大抵可据。姜炳璋曰:“申、许为中国门户,楚不得申、许,北方未可窥也。今用重兵扼之,未始非东迁后之要务,然申于晋、郑诸国为近,而于周差远,平王既不能正申侯之罪,号令四方,复遣京旅远戍仇国,只觉侯国之民安堵如故,而王畿之民奔走不逞,更代无期,归期莫卜,戍者所以怨也。”戍申、戍甫、戍许,本是固边之策,或曰王畿之民不当远戍,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怨声之出,关键似乎仍不在此,是国人对国事失望,对国君失掉信心,乃所以有从军之怨也。秉国者失去国人的信任,又如何可以号令天下。故也可以说,有《扬之水》之怨,而王室不能不微了。

“扬之水,不流束薪”,比也。欧阳修以为:“曰激扬之水其力弱不能流移于束薪,犹东周政衰不能召发诸侯,独使国人远戍,久而不得代尔。”邓翔曰:“王者下令如流水之源,所以裕其源者,盖有道矣,故势盛而无所不届。今悠扬之水至不能流束薪,何足以用其民哉。”如此解释,不惟说此诗通,用以说同题的《郑风》和《唐风》,也大抵合于诗意,即它是用来拟喻势力微弱。至于“扬之水”之扬,曰“激扬”,曰“悠扬”,似乎都不错,但是就诗意而推敲,则仍以“悠扬”之释为切。

当然这里很可能还有音调相同的一面。刘玉汝曰:“《诗》有《扬之水》,凡三篇。其辞虽有同异,而皆以此起词。窃意诗为乐篇章,《国风》用其诗之篇名,亦必用其乐之音调,而乃一其篇名者,所以标其篇名音调之同,使歌是篇者即知其为此音调也。后来历代乐府,其词事不同,而犹有用旧篇名或亦用其首句者,虽或悉改,而亦必曰即某代之某曲也。其所以然者,欲原篇章之目以明音调之一也。”“以此而推,则《诗》之《扬之水》其篇名既同,岂非音调之亦同乎。”

2.《诗经·采薇》的原文

1、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玁(xiǎn)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盬(gǔ)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注释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已经发了芽。说归家啊道归家,一年又快过完啦。没有妻子没成家,只因和玁狁把仗打。没有空闲难休息,要和玁狁(xian yun)去厮杀。

采薇菜啊采薇菜,采那薇菜柔嫩芽。说归家啊道归家,愁思不已乱如麻。忧心忡忡如火烧,又饥又渴日难熬。驻地不停长调动,让谁来把书信捎。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枝芽已变老。说归家啊道归家,转眼又过半年了。公家差事没个完,想要休息难上难。心情痛苦似油煎,不知能否把家还?

那盛开的是何花?是美丽的棠棣(di)花。那辆战车是谁的?将军作战坐着它。战车驾起要出发,四匹壮马把车拉。出征岂敢图安定?一月多胜把敌杀。

驾车四匹大公马,马儿强壮又高大。将军指挥立车上,士兵隐蔽也靠它。四匹壮马向前行,士兵持箭拿雕弓。无时无刻不戒备,军情紧急抗玁狁。

昔日从军上战场,杨柳依依好春光。今日归来路途上,大雪纷纷漫天扬。道路泥泞走得慢,又饥又渴苦难当。我心伤感悲满腔,谁人知我痛断肠!

3、赏析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3.《诗经》、《楚诗》、唐诗、宋词、宋诗、元曲

国风-周南 (诗经)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汉 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螽 斯 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 宜尔子孙,蛰蛰兮。

葛 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澣我衣。

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汝 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赬尾,王室如毁; 虽然如毁,父母孔迩。

双调·大德歌 (元曲) ----关汉卿 春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夏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

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秋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冬 雪纷华,舞梨华。

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越调·天净沙 ----白朴 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扬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失曲牌名]大雨 ----- 无名氏 城中黑潦,村中黄潦,人都道天瓢翻了。

出门溅我一身泥,这污秽如何可扫?东家壁倒,西家壁倒,窥见室家之好。问天工还有几时晴,天也道阴晴难保。

双调·水仙子 退毛鸾凤不如鸡,虎离岩前被兔欺,龙居浅水虾蟆戏。一时间遭困危。

有一日起一阵风雷,虎一扑十硕力,凤凰展翅飞,那其间别辨高低。 中吕·满庭芳 ----周德清 看岳王传 披文握武,建中兴宙宇,载青史图书。

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

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 误国贼秦桧 官居极品,欺天误主,贱土轻民。

把一场和议为公论,妨害功臣。通贼虏怀奸诳君,那些儿立朝堂仗义依仁!英雄恨,使飞云幸存,那里有南北二朝分。

楚辞(五首) 九歌 ( 楚辞卷第二)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搴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焱远举兮云中。

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九思 (楚辞卷第十七) 逢尤 悲兮愁,哀兮忧, 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 心烦愦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

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 世既卓兮远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

羡咎繇兮建典谟,懿风后兮受瑞图。 愍余命兮遭六极,委玉质兮於泥涂。

遽傽遑兮驱林泽,步屏营兮行丘阿。 车軏折兮马虺颓,惷怅立兮涕滂□。

思丁文兮圣明哲,哀平差兮迷谬愚。 吕傅举兮殷周兴,忌嚭专兮郢吴虚。

仰长叹兮气□结,悒殟绝兮咶复苏。 虎兕争兮於廷中,豺狼斗兮我之隅。

云雾会兮日冥晦,飘风起兮扬尘埃。 走鬯罔兮乍东西,欲窜伏兮其焉如? 念灵闺兮隩重深,愿竭节兮隔无由。

望旧邦兮路逶随,忧心悄兮志勤劬。 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眽眽兮寤终朝。

怨上 令尹兮謷謷,群司兮譨譨。 哀哉兮淈淈,上下兮同流。

菽藟兮蔓衍,芳虈兮挫枯。 朱紫兮杂乱,曾莫兮别诸。

倚此兮岩穴,永思兮窈悠。 嗟怀兮眩惑,用志兮不昭。

将丧兮玉斗,遗失兮钮枢。 我心兮煎熬,惟是兮用忧。

进恶兮九旬,退顾兮彭务。 拟斯兮二踪,未知兮所投。

谣吟兮中野,上察兮璇玑。 大火兮西睨,摄提兮运低。

雷霆兮硠□,雹霰兮霏霏。 奔电兮光晃,凉风兮怆凄。

鸟兽兮惊骇,相从兮宿栖。 鸳鸯兮噰噰,狐狸兮徾徾。

哀吾兮介特,独处兮罔依。 蝼蛄兮鸣东,蟊□兮号西。

蛓缘兮我裳,蠋入兮我怀。 虫豸兮夹余,惆怅兮自悲。

伫立兮忉怛,心结縎兮折摧。 疾世 周徘徊兮汉渚,求水神兮灵女。

嗟此国兮无良,媒女诎兮謰謱。 鴳雀列兮譁讙,鸲鹆鸣兮聒余。

抱昭华兮宝璋,欲衒鬻兮莫取。 言旋迈兮北徂,叫我友兮配耦。

日阴曀兮未光,阒睄窕兮靡睹。 纷载驱兮高驰,将谘询兮皇羲。

遵河皋兮周流,路变易兮时乖。 濿沧海兮东游,沐盥浴兮天池。

访太昊兮道要,云靡贵兮仁义。 志欣乐兮反征,就周文兮邠歧。

秉玉英兮结誓,日欲暮兮心悲。 惟天禄兮不再,背我信兮自违。

踰陇堆兮渡漠,过桂车兮合黎。 赴崑山兮馽騄,从卬遨兮栖迟。

吮玉液兮止渴,啮芝华兮疗饥。 居嵺廓兮□畴。

4.求《诗经

这是《诗经*鲁颂*泮水 》中的最后一句话。

——如今淮夷有觉悟,献来珍宝表诚心。既有大龟和象牙,还有南方特产金。

泮水(全文) 【题解】歌颂鲁僖公能继承祖先事业,整修泮宫,征服淮夷,建立文治武功。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鲁侯戾止,言观其旗。其旗茷茷,鸾声哕哕。

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

鲁侯戾止,其马蹻蹻。其马蹻蹻,其音昭昭。

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

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穆穆鲁侯,敬明其德。

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

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矫矫虎臣,在泮献馘。

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济济多士,克广德心。

桓桓于征,狄彼东南。烝烝皇皇,不吴不扬。

不告于訩,在泮献功。 角弓其觩。

束矢其搜。戎车孔博。

徒御无斁。既克淮夷,孔淑不逆。

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

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注释】 1、泮(畔pàn)水:《毛传》:“泮水,泮宫之水也。

天子辟雍,诸侯泮宫。”《释文》:“泮宫,诸侯之学也。”

2、芹:《郑笺》:“芹,水菜也。” 3、戾止:《毛传》:“戾,来。

止,至也。” 4、茷茷(配pèi):《集传》:“茷茷,飞扬也。

哕哕(惠huì),和也。” 5、于迈:《郑笺》:“于,往。

迈,行也。” 6、蹻蹻(焦jiāo):《毛传》:“其马蹻蹻,言强盛也。”

7、昭昭:严粲《诗缉》:“其声音昭昭然明亮。” 8、色:《毛传》:“色温润也。”

9、茆(卯mǎo):莼(纯chún)菜。《集传》:“茆,凫葵也。

叶大如手,赤圆而滑,江南人谓之莼菜者也。” 10、难老:《诗缉》:“则天与之难老之福。”

11、长道:《集传》:“长道,犹大道也。”《毛传》:“屈,收。

丑,众也。” 12、昭假:诚心祭告。

《郑笺》:“信文矣,为修泮宫也。信武矣,为伐淮夷也。”

13、矫矫(搅jiǎo)、馘(国guó):割敌左耳。《郑笺》:“矫矫,武貌。

馘,所格者之左耳。” 14、淑:《郑笺》:“淑,善也。

囚,所俘获者。” 15、桓桓:《毛传》:“桓桓,威武貌。

狄,当作剔,剔,治也。东南斥淮夷。”

16、烝烝皇皇:《集传》:“烝烝皇皇,盛也。不吴不扬,肃也。”

17、訩(凶xiōng):争辩。《传疏》:“不告于訩,言不穷治凶恶,唯在柔服之而已。”

18、觩(求qiú):《集传》:“觩,弓健貌。五十矢为束或曰:百矢也。

搜,矢疾声也。” 19、博:《传疏》:“博,众也。”

《集传》:“无斁(益yì),言竟劝也。” 20、犹:《郑笺》:“犹,谋也。”

21、鸮(萧xiāo):《毛传》:“翩,飞貌。鸮,恶声之鸟也。”

22、黮(慎shèn):通“葚”。桑葚。

《毛传》:“黮,桑实也。”《郑笺》:“怀,归也。”

23、憬(景jǐng):强。琛(抻chēn):珍宝。

《集传》:“憬,觉悟也。琛,宝也。”

24、赂(路lù):赠送财物。 【参考译文】 大家游乐泮水滨,我在水中采水芹。

鲁侯大驾要光临,已经看到旌旗影。车上旌旗随风展,铃儿叮当响不停。

无论大官和小官,跟随僖公向前行。 游乐泮水兴致高,我在水中采水藻。

鲁侯大驾已来到,马儿强健气势豪。马儿强健气势豪,随行人多声音高。

鲁侯和颜面带笑,不发怒气耐心教。 游乐泮水久停留,采摘莼菜忙不休。

鲁侯大驾已光临,泮宫里面饮美酒。美酒已经举杯饮,祝君长生不老寿。

顺着大道向前走,收服丑类不用愁。 庄严美好鲁僖公,恭敬勤勉品德高。

注意威仪有礼貌,光辉榜样人人效。真正能文又能武,先祖神灵诚祭告。

遵循祖训无不孝,大福一定能求到。 勤勉努力鲁僖公,能修品德讲法度。

已把泮宫建设好,淮夷人民都归服。武臣矫矫如猛虎,献敌左耳泮水处。

审讯得法似皋陶,就在泮宫献俘虏。 朝臣济济有修养,能把善心来推广。

威风凛凛去出征,平定东南势力强。声势盛大军容壮,没有喧哗无叫嚷。

宽待俘虏不穷究,泮宫献功无夸张。 角弓弯弯硬又强,百箭发出嗖嗖响。

兵车坚固数量多,战士英勇斗志昂。淮夷已经征服了,不再违命多善良。

坚决执行你谋略,淮夷终于得扫荡。 翩翩飞来猫头鹰,落在泮水傍边林。

吃了我的桑上果,给我送来好声音。如今淮夷有觉悟,献来珍宝表诚心。

既有大龟和象牙,还有南方特产金。

5.求《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的原文、翻译,出版社,作者,版次

原 文

女曰:“鸡鸣”,

士曰:“昧旦。①

子兴视夜,②

明星有烂。”③

“将翱将翔,④

弋凫与雁。”⑤

“弋言加之,⑥

与子宜之。⑦

宜言饮酒,

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⑧

莫不静好。⑨

“知子之来之,⑩

杂佩以赠之。⑾

知子之顺之,⑿

杂佩以问之。⒀

知子之好之,⒁

杂佩以报之。”

译 文

女说:“公鸡已鸣唱。”

男说:“天还没有亮。

不信推窗看天上,

明星灿烂在闪光。”

“宿巢鸟雀将翱翔,

射鸭射雁去芦荡。”

“野鸭大雁射下来,

为你烹调做好菜。

佳肴做成共饮酒,

白头偕老永相爱。”

女弹琴来男鼓瑟,

和谐美满在一块。

“知你对我真关怀呀,

送你杂佩答你爱呀。

知你对我体贴细呀,

送你杂佩表谢意呀。

知你爱我是真情呀,

送你杂佩表同心呀。”

6.起名女诗经男楚辞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fangandking

据说汉人取名讲究“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不知这种说法从何而来,不过现代人取名字确实很喜欢引经据典。这是好事。今人多有数典忘祖的倾向,外国语大学遍布全国,却不曾听说有一个国学学院(据说有还是有的,不过都相当低调)。取名的时候,终于想到祖宗了,于是临时抱佛脚的不在少数。 女 笔者不才,对于开头提到的四本书也略有涉猎,通读下来,诗经和楚辞适合取名的更多一些——古人多是单名,现在人口多,单名易重复,最好取双名——特整理于此。本文写诗经,以女名为主,因为过于古典,现在看来可能土里土气的><;。楚辞部分,待有空另开一篇。1、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 2、燕飞。《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3、淑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谨慎。如台湾有艺人名萧淑慎。 4、惠然。《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惠然,顺从貌。 5、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2010版三国里就加了个叫静姝的角色Orz。下文还有个“静娈”,都是娴静美丽的意思。 6、炜彤。《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红色。炜:光彩。 7、洵美。《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8、燕婉。《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燕婉:安静和顺,

7.钟嵘对诗经的评价是什么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是说古诗十九首的。《诗品》所论的范围主要是五言诗,全书共品评了两汉至梁代的诗人122人,上品11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所以钟嵘并没有直接评价诗经。如果一定要说的话,那就是他对诗的一般看法中讲到诗的三义,这三义指赋、比、兴,与诗经的写作手法一样,摘录给你: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於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於诗矣。故词人作者,罔不爱好。今之士俗,斯风炽矣。才能胜衣,甫就小学,必甘心而驰骛焉。於是庸音杂体,人各为容。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

其中“《诗》可以群,可以怨”一句可以算是你所要的吧。

8.诗经里面赞扬女子美丽的诗有哪些

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赏析: 《野有蔓草》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野间不期而遇,自然结合的情景,表现出内心的无限喜悦。

诗以田野郊外,草蔓露浓为背景,同时也是一种象征,情长意浓,男女相遇,自然情景交融,人不期而遇,情也就不期而至了。宋代的朱熹就解释得好:“男女相遇于田野草蔓之间,故赋其所在以起兴”,“言各得其所欲也”。

郊野蔓草青青,缀满露珠晶莹。有位美丽姑娘,眉目流盼传情。

有缘今日相遇,令我一见倾心。郊野蔓草如茵,露珠颗颗晶莹。

有位漂亮姑娘,眉目婉美多情。今日有缘喜遇,与你携手同行。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