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苏适的诗歌

1.苏轼与黄庭坚诗歌的比较

苏轼:旷达;黄庭坚:内容以抒写人生感慨为主。

苏轼:

970年前的北宋年间,四川眉山,一个“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文学世家里,一代文豪苏轼走向了中国浩瀚的文学历史。“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的故乡山水,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父亲苏洵的精心培养,使得苏轼胸怀壮志,熟读经史,文如泉涌,纵论古今。二十二岁的年少苏轼便与弟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所制文章,为欧阳修等考官惊为异人,京城士人争相传诵其文。步入仕途的苏轼,一生主张稳扎稳打的革新,即反对操之过急的王安石变法,又反对因循守旧的保守派官僚,并为此而付出一生的代价,宦海浮沉几十年,但恰恰是这多次的外放被贬,才成就了一个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无所不能的千古奇才。

他的散文,笔力纵横,挥洒自如,雄辩滔滔,如行云流水,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境界开阔,格调清新,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一洗五代绮丽柔靡之风,提高了婉约词的题材和境界,开创了铜板琵琶的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又是文人书画的开创者,在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书法家中,他名列前茅。

黄庭坚:

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严密的谋篇结构的法度。黄庭坚写文章,要求一篇上下,都有线索可寻,每句每段,也应安排得法。我们读黄诗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作者的思路好象突然断了,上下两句,前后两段接不上榫,这正像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镜头一下子转换,场面突然改变,但其中还是有人内在联系的,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想象补足它。这样,文学就更简炼,诗意也更会蓄。

(二)讲究修辞造句。黄诗有其特殊的句法,那是从杜甫一脉传下来的。喜欢造拗句。在句子结构上,不按正常的语法规律,把主语、谓语、宾语的次序颠倒,或删去一些句子成份,或把两个意思紧缩在一句中,以使句意曲折,文气跌宕,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黄诗很重视炼字,“置一字如关门之键”,五言诗句的第三字,七言诗句的第五字,更要求工稳新警。置字有力,句中有“眼”,句子便显得骨格峻峭,全诗为之而生色。还要炼虚字,尤重连接虚字的运用,以使行文跌宕有致。

(三)重视律诗中对偶句的锤炼。对偶,唐人已下过很多功夫,唐诗中有不少工整精美、脍炙人口的对句,宋人想突过它,只得另立新法,别出新意。黄诗的对句,自然生动,有些乍看起来像是散文的句子,毫不似对偶,但认真体味之,则觉字字工切,别有韵味。

(四)具有一种特殊的音乐美。诗的音律与感情是一致的,特殊的风格需要用特殊的音律来表现。黄庭坚的律诗,有许多不合“正格”的句子,不按照诗律规定的平仄来组句,“其法于当下平字处以仄字易之,欲其气挺然不群。”这种拗句,用得好的,声情并茂,在“不和谐”中更觉其美,我们在吟诵时自会感到其音律的特殊美。就这样,黄庭坚苦心孤诣,刻意出奇,用他那“奇正相生”的谋篇法度,用他那“以故为新”的句法字法,用他那险拗的音律,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人们把这种“峭刻生新”、“深折透辟”、“老辣硬涩”的诗风称为“黄庭坚体”。在扫除五代、宋初柔弱华靡的诗风上,黄庭坚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黄庭坚论诗,提倡“无一字无出处”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法,在宋代以至后来的诗坛上都发生过一定的影响。江西诗派崇尚瘦硬风格,要求字字有来历。

黄庭坚的散文虽为其诗词成就所所掩,但在北宋不失为一作手。他作文立意为本,并注重辨体,称“荆公评文章常无体制而后文之工拙”(《书王元之〈竹楼记〉后》,故颇致力于学习前人的文章法度。在其记述性文章中,不仅写景状物形象生动,而且寓以哲理,启迪人生,使文具有情理相生之趣。在他留下的众多的书信中,以贬谪时期的居多,它们或述交谊行正,或谈艺论文,多真情实感,非泛泛应酬酬作,从中表现出作者的人品与识见。他的题跋随笔涉及面很广,尤以诗论书画美术者为多,涉笔成趣,常多慧心解悟之论,短章隽语,意味深长。总之,黄庭坚的散文雅健警炼,应当在北宋文坛上占有一席席地

2.苏轼的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洒豚欲上时。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3.关于暖寒的古诗

《花心动 春词》

年代: 宋 作者: 阮逸女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柳摇台榭东风软,帘栊静,幽禽调舌。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

此恨无人共说。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强整绣衾,独掩朱扉,枕簟为谁铺设。夜长更漏传声远,纱窗映、银缸明灭。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月。

《宴琼林·遽暖间俄寒》

年代: 宋 作者: 黄裳

遽暖间俄寒,妙用向园林,难问春意。万般声与色,自闻雷、便作浮华人世。红娇翠软,谁顿悟、天机此理。似韶容、可驻无人会,且忘言闲醉。当度仙家长日,向人间、闲看佳丽。念远处有东风在,梦悠悠往事。桃溪近、幽香远远,谩凝望、落花流水。桂华中、珠佩随轩去,还从卖花市。

《和苏适春雪八首》

年代: 宋 作者: 张耒

寒窗冻坐成何事,趣唤红妆遣暖寒。

却把吟肠盛美酒,更令柔指拨清弹。

4.描写冬日温暖的诗句或诗歌

冬 梅

-----------流过岁月的长河

墨绿

那年

掠过 荷叶的清凉

飘来了

紫色石榴裙的

芬芳

那年

秋分扫落的

黄叶 飘

挂月稍 映着

温柔的长发

随风而

流过岁月的长河

在冬雪厚积的

大地

已原谅了

与你

最痛心的相遇

岁月却留下

一段段 一片片

与你

一起

最快乐的

记忆

自normanli@yeah.net

5.求王唯的所有诗词,.(尤其是山水的)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木童]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送朱大入秦 避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 平生一片心。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酬郭给事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挢蛿去三点水加草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和贾舍人早朝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新晴野(一作晚)望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黄花川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

6.关于冬末的诗歌

1.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王安石 【作品】: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4.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6.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7.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8.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5.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16.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17.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18.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1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

——杜甫《阁夜》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杂霞雪。——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王维《老将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白居易《长恨歌》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送李端》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6、《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7、《北风行》【唐】李白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8、《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9、《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0、《冬夕》【唐】岑参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11、《冬夜答客》【唐】鲍溶冬日诚可爱,不如夜漏多。幸君霜露里,车马犯寒过。

学耕不逢年,稂莠败黍禾。岂唯亲宾散,鸟鼠移巢窠。

独见青松心,凌霜庇柔萝。壮日贱若此,留恩意如何。

因忆古丈夫,一言重山河。临风弹楚剑,为子奏燕歌。

12、《早冬》【唐】白居易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13、《负冬日》【唐】白居易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14、《冬夜》【唐】白居易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

眼前无一人,独掩村斋卧。冷落灯火暗,离披帘幕破。

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

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

如此来四年,一千三百夜。15、《观放白鹰其一》【唐】李白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16、《守岁》【唐】李世民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17、《风雪中作》【唐】白居易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

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

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心为身君父。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