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学习诗经 该怎么学习啊首先,儒家解读诗经的最重要的是解读比兴,他们认为凡诗皆有所寓,不单单是普通的民谣。 但是说实话,诗经出自民间,叙述了很多当时百姓生活的方式。如男女之情,离别之痛,相思之苦等等,都是相当淳朴的、直接的,其中并没有特意比喻、讽刺的内容。所以,如果你想从诗经中解读出他们的政治意义,这是很牵强的。 读过《论语》您会发现,孔子经常引用诗经的内容,来论证他的道理,仿佛诗经中说,男女并非男女之情,而是明君与贤才的交融;离别也不是普通的离别,而是士子对国家无道的愤然离去……这些引语其实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当时百家争鸣,都在著书立说,而孔子却反对著述哗众的做法。那孔子不著书,他的理论引用自什么地方呢?这时,孔子选择了可塑性很强的《诗》,其实就相当于一本他独自的论据素材。但是诗的论据在他的弟子眼中还是有些牵强,难以运用,但没有出处的道理又口说无凭,于是后来他们编著了《论语》、《孟子》之类。 那么,诗经真的很不堪吗?错了,诗经的真知或许只有孔子之流真正精读的人才能了然。 孔子对诗经的解读造诣很深,他也曾曰:不读诗无以言。 诗固然出自民间,其本身没有过多的深意,但读的人却应该从诗的背后解读到人类更本质的东西。例如,诗反映了人类最朴素的追求,最纯洁的情感。不读诗,就无从了解人的本性(孔孟的人性本善论就是受诗的影响);不读诗,就无从了解民间的疾苦。所以,孔子之后也就孟子寻得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的王道。 到了今天,你会发现,儒家经典太丰富了(当然,伪托的经典也太多了)。反而,人们对诗经的重视程度就越来越少了,束之高阁,鲜有应用。因为后世很多人都摸不透诗经的真正作用,所以无法正确的从诗经中解读出真知。 2.有关学习的诗经句子名言: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 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在 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李嘉图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董仲舒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陈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 孟德斯鸠 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 —— 西塞罗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 **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爱迪生 我喜欢读书,喜欢认识人,了解人。多读书,多认识人,多了解人,会扩大你的眼界,会使你变得善良些、纯洁些,或者对别人有用些。 ——巴金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海伦•凯勒 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确,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 ——培根 时间应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 ——笛卡尔 没有比时间更容易虚掷,更值得珍惜的事,倘若没有时间,我们在世上将一事无成。 ——门捷列夫 我身上一切优秀的品质都要归功于书籍。——高尔基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我们决不能一见成绩就自满自足起来。我们应该抑制自满,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好象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 ——** 金钱宝贵,生命更宝贵,时间最宝贵。——苏活诺夫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 ——鲁迅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郭沫若 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那天分比他低的人。 ——矛盾 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诗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曾国藩)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 (川端康成)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华罗庚) ◇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 (季米特洛夫)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 --别林斯基 ◇时间是伟大的导师。--伯克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 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麦金西 ◇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 --马克思 ◇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歌德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莎士比亚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布莱克 ◇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 --拜伦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 --马克思 ◇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巴尔扎克 ◇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 --卓别麟 ◇想成事业,必须宝贵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徐特立 ◇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 ◇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高士其 ◇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 ------将来是子孙的时代。--鲁迅 ◇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 --《淮南子·原道训》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战国楚·屈原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唐·王勃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三国·魏·曹植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 ◇人寿几何?逝如。 3.如何学习诗经学习《诗经》,要一步一步来。 诗三百,虽说字义易懂,但是真正吃透还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读诗最大之弊端,我认为在于以今论古,不能够还原诗经本色。 还原本色,源于训诂,此处清人用力最勤。可参看清诗经训诂学三大家之著作,若胡成珙《毛诗后笺》、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陈书尚无点校本,三种之中,我倾向于马瑞辰之书。 成书在后,采两家之长。 明训诂,接下来当明诗意。 我建议参考闻一多《诗经通义》甲乙和《诗经新义》,以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阐述、解读《诗经》,我认为最得《诗经》之本义。 不过上述之书,皆不太好读,涉及训诂者,枯燥、乏味。 可以以蒋见元、陈俊英《诗经注析》作为入门读物,有分析、有解读,而且采众家之长,很有学术价值,又方便易读。中华书局有繁体竖排版。 总之,读诗最紧要之处,在于回归诗经时代,以当时的眼光来观照诗经,所以必须熟悉当时的历史,这样,不能不读《左传》《国语》,以了解当时历史;不能不读《仪礼》《礼记》,以了解当时礼仪制度。一部《诗经》,文辞简单,但读来是在不易。 4.诗经 心得体会诗经是纯真的,千年的风云变幻,风雅颂未逝,中国人的史诗不死,祖先们的声音我们可以慢慢听见。 生于山东,受孔夫子的影响本该很深,而我却偏偏最讨厌他喋喋不休的礼教,大概是因为他那一套死板的东西让我在高中时非常郁闷,我老师经常这么教育我说,尤其在我们山东,受孔子影响深,所以我们的高考作文评分也比较死板。老师说的死板在我看来无异于八股文,我的一篇文章是什么结构,哪一段该是什么内容几乎都得按规定来。 这让一向靠出新出奇混分的我非常无助,当我面对着只有三十几分的作文成绩的时候不得不抱怨万恶的条条框框。那孔夫子,这个规矩的挡箭牌不得不被揪出来。 说实话,他老人家还是很无辜的,被后世各种知名学者各种曲解,那本《论语》早是千疮百孔。孔子真正想说的都消失在了那字里行间,不过自相传是他改编的《论语》还是可见一斑,他老人家还是很讲道理的。 如果是个死板的老人家,怎么会把一首首不是媒妁之言的萍水相逢留在三百的传说中。男女之间的感情描写是诗经中与前秦其他作品有着明显区别的一点,历史中不是只有征战,不是只有改朝换代,还有一个个鲜活的平民灵魂的充溢,当他们在蒹葭中相遇,那种若即若离的美感就是在水一方的朦胧和寤寐思服的哀伤。 爱情最美的就是这段辗转反侧,睡不着里那个人儿的形象愈加完美,美到鄙夷自己是否配得上。或许当她不在水的中央,没有雾气氤氲,不是这方那方,而让他触到了她的发,反而那一场场难眠里少了很多的想象。 一个倩影最好,看不清楚的你的脸就是最美的那个轮廓,眼鼻口耳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清绝。我这柴米油盐的躯体怎么和你那孤标傲世的灵魂相伴,却是那一方思念缠绵成了水,挥绝不去。 零零落落地潮湿着回忆的角落。这是这样的爱情,初开的莲,《诗经》肆意描绘,西周东周五百年的硝烟就化作了三千柔情,弱水里流绝不尽。 原来这也是祖先们的故事,他们的青春,也是豆蔻和弱冠难以言说的牵肠挂肚。叔本华说,爱情不过是种族意识超越了个人意识;弗洛伊德的调调也是欲望操控这一切。 而我们中国人却用我们文字的百转千回,保存着那千年的白露,未受沾染,浅浅成霜。这是诗经给我的最真实,未经史官的春秋笔墨,缓缓地写,却留下了传奇,成了三千年的向往。 《春秋》中或许会这样记载一个事件,某某年某某月,齐国伐楚。但在《诗经》里,却是一个妻子送别了丈夫,在那陌上远望。 这之后的日日月月,思念必将泛滥,怕的却是这场想念真的成了旷世的传说。我不要你成为所有人的英雄,不要什么不朽,只是希望我在春天的时候能为在田间劳作的你送去午饭。 在那春日暖阳的土地上,我为你擦去脸上的汗滴,你为我拂开挡在额前的头发,这样淡淡地过一生就好。如今呢,你在我极力看都看不到的地方,挥剑砍杀,眼神骇人,我希望你沾满血污的脸庞还能绽放我当时应允你拉我手时的笑容,别被军旅剥夺了理智,还有,一定要活着回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路还是那么远,为了回来看你我不顾一切,战争完结了,胜败都是兵家的事,是诸侯的事,我只是要活下来,再回到我的家乡,我知道你还在那林边等待。风会扬起你的发,我从马上下来,就可以再从那风里拉住你吹落的头纱。 《诗经》里有的是先秦文学里少有的人情味,不是楚辞的矣嘘嘻,楚国里的感叹太富贵,我们想的只是四壁徒穷却其乐融融。一次擦肩而过诗经里就能是一段所谓伊人的故事,一次相隔天涯诗经里就是卷耳卷不起的忧伤,铺陈四字,骈骈散散,读懂的就是知己。 不学诗无以言,人们说这也是孔夫子的教诲,《诗经》错了,错在雅颂,把一条条的外交辞令都美化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我说秦穆王你说打就打,还搞什么赋比兴啊。这里我没用什么欲扬先抑和反衬手法,我要说的就是,好好一本《诗经》,好好一本先民们写自己的书,不该带着宫廷里腐败的气息。 你用的语言再美,都是浮华,就如同后宫淡妆浓抹的佳丽三千,也比不过茅屋前等我回家吃饭的那一剪素影。未经梳妆的淡雅文字是任何的文人雅士都学不会的。 你们尽管去纵横,读了诗经却读不懂劳苦大众的快乐也忧伤,背过了诗经却背不过这深深浅浅的年代,总有些东西流芳千古,你却偏偏躺在这滥觞之上,俯首弄姿,摆弄64根蓍草看不破乾坤,以为能不朽反而贻笑大方。还是请他们好好听听七月硕鼠,别说什么温柔敦厚的诗教说要求我们不能以鼠做比,讽刺的就是你们这些坐享其成的君主贵族。 诗教礼教,愚弄大众少说真话而已,在生存的愤怒面前,这些虚伪的伦理脆弱的不堪一击。哈哈哈,万寿无疆,兕觥里喝的是我们酿的酒,嘴角却流下血的颜色。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我将离开你们这些不曾顾念过我们的人,去往我们的乐土,那里有我的小木屋,还有湖上的小船,冬无朔风,夏无艳阳,春天可以荡漾于湖上,秋天就收集每一片落叶,一样给远方的人们写去思念,简简单单就构筑一段幸福生活。那样的山林,会有谁在永号?是的,是的,我将上路,在你们未发现之前。 但谁能躲开时代,谁能躲开年华,我们终将终老,在这片土地,这。 5.我学诗歌心得体会700字走进诗歌,犹如走进了另一个世界,激发起我们的好奇心。每一首诗都有一个意境,每一首词都有一字独特。从世界上出现的第一首诗开始,诗就成为了文化的代言词。这次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也让我们知道了更多关于诗的理解。 有句话说,语言不仅仅是为了交流,也是为了感受。世界上最美的也许不是花朵,不是自然,不是蓝天,不是海洋…… 一首诗,能绽放出艳丽的花朵,感受到自然的清新,发现蓝天似的广阔,学到海洋一样的知识。诗,是我们语言表达的另一种独特的方式。走在林间的小路上,披着月光,感受到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或者是坐船在湖面上,看到朵朵莲花,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有时候,细心观察身边的每一处景物,也许就能在其中发现一首诗。感受到每一种意境,也许就能提笔唱出藏在心中的话语。 诗告诉我,年轻时不努力,到了年老时学习,悲伤也是徒劳。提醒我们应该珍惜时间;诗告诉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在庐山里。教我们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诗告诉我,每吃一次亏,就会得到一次教训,增长才智。让我们明白了失败取得教训的道理…… 记着小时候,经常被爷爷逼着背古诗,那时候的我是多么幼稚啊,还那么憎恨古诗。现在才知道,自己的古诗积累量已经完全输给了其他同学。从古诗中得到的也是少之又少,因为背诗时只是囫囵吞枣地背下字来,从不惦记古诗的意思。我想告诉大家,古诗并不是枯燥的东西。不要看表面的黑体汉字,只要认真体会了,就会发现它的美丽所在。让我们走进诗歌的大门,来到这万紫千红的诗词花园吧! 6.谈谈学古诗的体会学习了古诗以后,学生大多数能够准确地背诵下来,但是对诗意的理解情况不够理想,这就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充分地利用书上的插图来讲解诗意,让学生比较形象直观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描写的独特的意境。 2、对一些适合表演的内容,要适当地让学生自己演一演,这样学生学起来会更积极,更主动。 3、可以让学生练习把诗的内容改写成儿歌,学生对诗的理解情况就能更一目了然地展示在教师的面前。 其中,我特别欣赏第1和第2种做法。 《山行》教后记:石径、比花还要红的枫叶这些对学生来说可能很难理解,幸好,我们新教材安排的插图是那样的逼真、形象。因此,在课堂上,我就要求学生自己先对照插图自己来理解诗句,然后在具体分析的时候,若学生碰到难点,再从观察插图中去理解。结果反映,学生根据插图明白了很多,对诗的意境也更加理解了。 《赠汪伦》诗是李白乘舟欲去,好友汪伦前来相送,深深的友谊感动了李白。李白有感而发写下此诗送给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好一幅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感人场景,这段的学习我就通过让学生来演一演。当学生上来一个演李白,一个演汪伦踏拍起歌、挥袖道别,我想他们也一定在努力体会其中的情感吧。 对于古诗的教学是难点,我想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和摸索中,我也一定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7.《我与古诗》的作文 400字我爱古诗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是古诗《秋夕》,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就是它把我领入古诗的海洋。 小时侯,,我和酷爱唐诗的爷爷住在一起,整日听他吟诵各种唐诗。久而久之在爷爷的熏陶之下,我也变得诗情画意起来,也常常会主动地读起各色唐诗。 一次,爷爷教了我一首《长恨歌》其中一句最令我欣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简洁明了,一针见血地表达了要我们好好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不要浪费它,要不然等老了再学就来不及了只能留下满腔的悲伤。这首诗中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使我很困惑,因为我不懂诗人为什么要写这句话,我觉得这句是多余的。后来我就去问学识渊博的爷爷,爷爷见了便笑着替我解答问题,原来诗人这段景物描写是为了下文的意境更好地烘托出来,能为下文做好铺垫。就这样我又从古诗里面学了一招,这招在我平常的习作中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我的作文加了不少分。所以我越来越爱古诗词了,因为读古诗不仅让我收益匪浅,还让我对习作中的写作技巧运用的更加熟练。比如我从古诗中知道了结尾要写得达到总结全文的作用,这样才能画龙点睛,我知道了写作时有些地方要高度凝练而有些地方要写得细致入微。我还知道了写作时要分段明确,条理清楚才能让人读来舒适,拿到高分。 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古诗词我爱你!在你的身上我获益良多,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净化了我的灵魂! 8.如何学习《诗经》《葛覃》首先,“葛覃”与“归宁父母”没有特定的联系,诗经里面出现了很多的植物名字,但是往往并不一定与内容有很大的关系,这与诗经的表现手法相关,“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至于为什么它做题目,诗经往往是从它文中开篇的第一句话选择词语做题目的。 其次,“言”是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义。“薄”也是语气助词,含有勉励的意思。“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是走去告诉我的女仆,我要探亲回娘家。内衣外衣都要勤洗勤换。“污”是洗净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