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诗歌的民歌

1.关于古诗的歌曲

阳中国古诗词歌曲(附有乐谱):

(明)陈慎:滚滚长江东逝水

(宋)陆游: 诉衷情

(三国.魏)曹操: 观沧海

(宋)王安石:船泊瓜洲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杜牧:江南春

(唐)杜牧:清明

李白:朝发白帝城

(唐)杜牧:山行

(宋)秦观:鹊桥仙(七夕)

(唐)李绅:锄禾

孟浩然:春晓(配曲之一)

(宋)姜白石:扬州慢

古曲填词歌:春江花月夜

白居易:忆江南

孟郊:游子呤

(元)元问好:问世间,情是何物

李白:静夜思

孟浩然:春晓(配曲之二)

李煜: 几多愁(《虞美人》)

柳永:相看泪眼(《雨霖铃》)

欧阳修:人约黄昏后

曹雪芹:枉凝眉

李白:春思

(宋)秦观:忆王孙

李白:清平调

(汉)刘彻:秋风辞

柳宗源:渔歌(配曲之二)

(汉)乐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白居易:长相思

苏轼: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

白居易:花非花

欧阳修:浪淘沙

蔡文姬:胡茄十八拍

苏轼:大江东去(赤壁怀古)

近代人佚名词:苏武牧羊

岳飞:满江红

北朝民歌:木兰辞(配曲之一)

(宋)姜白石:古怨

北朝民歌:木兰辞(配曲之二)

(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

王维:阳关三叠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白:关山月

曹雪芹:红豆词

李白:春夜洛阳闻笛声

《一笑傲》词:夺泥燕口

李白:子夜吴歌

(明)“词林摘艳”:山丹花

柳宗元:渔歌(配曲之一)

郑板桥:坚劲歌

(南唐)冯延已:红满枝

古诗:采桑曲关三叠 明月几时有 蝶恋花

2.带有诗词的流行歌曲

《明月几时有》、《千百度》、《半城烟沙》、《涛声依旧》、《在水一方》。

1、《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出自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时“明月几时有”也是歌的名字。邓丽君和王菲都演唱过。

2、《千百度》。

《千百度》的词曲创作以及编曲均由许嵩一人完成。而歌名的灵感来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半城烟沙》。

《半城烟沙》是许嵩演唱的一首中国风原创歌曲,由许嵩作曲、填词。《半城烟沙》这首原创歌曲,也是搜狐畅游2010武侠网游旗舰巨作《天龙八部2》的主题曲。

4、《在水一方》。

琼瑶为电影《在水一方》写下的主题曲《在水一方》,歌词几乎就是对《诗经·蒹葭》的现代白话文翻译。

5、《涛声依旧》。

让毛宁红遍大江南北的那首《涛声依旧》,即是陈小奇以古诗词为灵感的代表性创作之一。歌曲化用唐代张继《枫桥夜泊》,如“渔火”“钟声”“枫桥”“客船”“月落乌啼”,这些经典的意象加上久别重逢和旧船票的合理想象,重构出一个全新的故事,却感人至深。

3.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歌,民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新华字典第11版附录: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4.古代诗歌改编的歌曲

邓丽君《在水一方》——《诗经》中的《蒹葭》 王力宏《盖世英雄》中的《花田错》——选自《花田错》 刘德华最近的MV《继续谈情》中也加入了粤剧元素,曲风悲怆雅致,歌词更唱出“泪似帘外雨点滴到天明”这句经典的粤曲唱词。

《新鸳鸯蝴蝶梦》——部分选自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 王菲的《但愿人长久》 徐小凤的《别亦难》 《烟花三月》,《朝云暮雨》均为吴涤清演唱 毛宁的《大浪淘沙》。

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是一张《淡淡幽情》的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个琼瑶也用过,用在她为《烟锁重楼》还是《新月格格》所写的插曲《鸳鸯锦》里,柳咏的《雨霖铃》,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有台湾名声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翁清溪、陈杨等谱曲,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这张专辑成为现代音乐史上足以传颂的极品,《音像世界杂志》曾将该片评为“十张最适合在夜晚用心聆听的专辑”。

这张专辑里最有名的两首,一个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个就是后来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那倒是对这首古典佳作现代版诠释了。这首词其实在大陆也有多个谱曲版本,映象最深的是在83、84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武松》中,张都监家的丫鬟,后来为武松跳楼的那个,就曾弹唱了这一曲。

但这些多属于声乐作品的范畴,与流行隔着一段距离。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明了经典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性。

我们再来换一个角度,流行歌曲多表现一种通俗文化,而古典诗词的介入,恰好将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众人面前,也正说明了,艺术其实并无雅与俗不可逾越之鸿沟,关键在于融合的手段了。 要说的是,很多拿来主义的诗词歌曲,较为普遍地被运用在反映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恰到好处来表现或烘托剧中人物的一种情绪或胸怀。

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岳飞的《满江红》,在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和其他一些与岳飞相关的影视作品中都曾被谱曲配唱,最有名的可能要数张明敏的那个版本到了。香港的武侠剧和历史剧中是最爱用这类作品的。

而大陆方面,则多在表现某一主题的文艺活动中,喜欢讲一些相关的唐诗宋词谱曲演唱,比如孟郊的《游子吟》等,来表现一种既定的主题,籍诗词的影响力与歌曲的感染力来引导听众进入状态,从而受到预定的效果。另外一首广为传唱的则是徐小凤的那首《别亦难》,用的是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诗宋词构成了现代流行歌曲与创作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并成为其创作的一种表达方式. 文学创作素来讲究一个广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从而提示其所表现主体的广泛性.许多现代的流行词作人,更是希望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而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有两个人,一是台湾的琼瑶,她的很多歌词里都喜欢借用一些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庭院深深几许”,“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这与她一贯苦恼经营的古典婉约女子的形象是十分吻合的,也非常配合她所创作出的各种形象,一派的诗情画意,不食人间烟火状。

另一个是大陆的陈小奇,他是大陆歌坛岭南派创作人的领军人物。他又一个颇有吴市影响的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毛宁)、《白云深处》(廖百威)和《巴山夜雨》(李进),单从歌名上来看,已经是和古诗词有扯不断的联系了。

《涛声依旧》中他分别用到张继的《枫桥夜泊》(“留下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白云深处》则分别用到“白云深处有人家”还有杜牧的《山行》(“坐在路口对着夕阳西下,白云深处没有你的家,你说你喜欢这枫林景色,其实这霜叶也不是当年的二月花”,“等车的你走不出你心中的那幅画,卷起这片秋色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等车的你为什么还惨不破这一霎那?别为一首歌把你的心唱哑”。后来他又写了《烟花三月》,《朝云暮雨》(均为吴涤清演唱),还有一首毛宁的《大浪淘沙》,他是大陆词作家里古风最重的一个,喜欢讲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典故经过演绎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而成歌词,由此而形成他独特的陈氏风格,也为中文流行歌词创作形成一个典范。

不过他主要是以描写个人情感为主. 后来有一个冯小泉,因为他本身史学民族乐器出身的,所以对民族文化自认就有很深的兴趣与植根,他的词作中也较多运用古诗词典故或名句,多是以古诗词来营造一种氛围,表现一种气魄,表达一种情怀,更偏重于一种社会责任和民族情怀的东西,比较熟悉的。

5.推荐几首关于“歌曲”的诗词

临江仙 秦观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

月亮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李凭箜篌引 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唐.白居易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

中宗肃宗复鸿业,唐祚中兴万万叶。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

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玉声如乐〗唐.刘轲玉叩能旋止,人言与乐并。繁音忽已阕,雅韵诎然清。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声。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

特达知难拟,玲珑岂易名。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杨柳枝词〗唐.刘禹锡塞上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嵩岳闻笙〗唐.刘希夷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

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仙人不可见,乘月近吹笙。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

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册上公太常奏雅乐〗唐.无名氏司乐陈金石,逶迤引上公。奏音人语绝,清韵佩声通。

应律烟云改,来仪鸟兽同。得贤因举颂,修礼便观风。

圣寿三称内,天欢九奏中。寂寥高曲尽,犹自满宸聪。

《琵琶行》——唐·白居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听颖师弹琴》——唐·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李凭箜篌引》——唐·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听颖师琴歌》——唐·李贺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听蜀僧浚弹琴》——唐·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唐·李颀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郑女弹筝歌》——唐·顾况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

郑女出参丈人时,落花惹断游空丝。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听笛歌留别郑协律》——唐·刘长卿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静听关山闻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啸。

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听筝》——元·汤式酒乍醒,月初明,谁家小楼调玉筝,指拨轻清,音律和平,一字字诉衷情。

恰流莺花底叮咛,又孤鸿云外悲鸣,滴碎金彻雨,敲碎玉壶冰。听,尽是断肠声!《江上琴兴》——唐·常建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月夜听卢子顺弹琴》——唐·李白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听郑羽人弹琴》——唐·李中仙乡景已清,仙子启琴声。

秋月空山寂,淳风一夜生。莎间虫罢响,松顶鹤初惊。

因感浮华世,谁怜太古情。《听段处士弹琴》——唐·方干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窗中顾兔初圆夜。

6.关于中国诗歌的古典歌曲

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个网页也有唱的

曹颖的蝶恋花:

曹颖的天净沙: 我在长安道上想你想得断肠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在天涯 王菲的但愿人长久: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唯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相关
上一篇
千的诗经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