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流”开头的古诗流泪空沾裳.流涕忽沾裳.流涕向窗纱.流星白羽腰间插.流子一十八.流出洞中花.流年催素发.流水声中一两家.流水随弦滑.流水涓涓芹努芽.流年但物华.流落半生涯.流落向天涯.流涕向烟霞.流水在屋下.流年俱老大.流水复檐下.流水前波让后波.流年劫逝波.流年一掷梭.流漂八维蹉.流入深宫怅更多.流景同迅波.流荡此心难共说.流光等逝波.流下陇头呜咽多.流涎露顶置不说.流叶入宫多.流岁暗蹉跎.流望来南国.流光欺人忽蹉跎.流光畏蹉跎.流化自滂沱.流铃威百魔.流落复蹉跎.流水鸣活活.流水去绝国.流年惝怳不饶我.流年等头过.流殍不大作.流水带花穿巷陌.流光迅速如飞过.流放蛮陬阔.流膏润沙漠.流尘集虚坐.流尘既寂寞.流尘清远陌.流莺应见落.流光易去欢难得.流水送香车.。 2.我国有哪些诗歌流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2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3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5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6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唐《浪淘沙》)7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潼关怀古》)8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10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11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12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13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14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15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16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17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黄河二首 【唐】杜甫18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黄河二首 【唐】杜甫19 黄河摇溶天上来,玉楼影近中天台。————河阳诗 【唐】李商隐20 左右分京阙,黄河与宅连。 ——————陕城即事 【唐】姚合都是诗句喔回答者:袭季云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3-18 23:40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描写黄河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渡黄河诗河流迅且浊。 汤汤不可陵。桧檝难为榜。 松舟才自胜。空庭偃旧木。 荒畴余故塍。不覩人行迹。 但见狐兔兴。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当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黄河诗歌【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崔曙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 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 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 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 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渡黄河诗》河流迅且浊。 汤汤不可陵。桧檝难为榜。 松舟才自胜。空庭偃旧木。 荒畴余故塍。不覩人行迹。 但见狐兔兴。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当澄。黄河钩沉从青藏高原一个名不见传的小土丘开始拉长泛黄之水将先人粗糙的石器和炎黄的呜咽深埋汇成一声呐喊拓展生命的异域黄地毯沿渤海湾向龙宫延伸会有一天东海龙往携娇美的龙女踏地毯而来月老下和着雄浑的《船夫谣》共饮一杯清冷的月光和酒与黄皮肤黑头发的攀亲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3.带有流字的诗句不详 何似知机早回首,免教流血满长江。 【南唐江州风坠诗】 灵一 池上莲荷①不自开,山中流水偶然来。 【将出宜丰寺留题山房】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湘妃庙 桃花流水两堪伤,洞口烟波月渐长。 【与崔渥冥会杂诗 其六】 于鹄 自是去人身渐老,暮山流水任东来。 【别旧山】 元稹 满眼流光随日度,今朝花落更纷纷。 【与吴侍御春游】 古时应是山头水,自古流来江路深。 【嘉陵水】 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送吴十九往沅陵】 王维 埋骨白云长已矣,空馀流水向人间。 【送殷四葬】 韦冰 待写百年幽思尽,故宫流水莫相催。 【和三乡诗】 韦庄 曾为①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②天涯。 【含山店梦觉作】 若见青云旧相识,为言流落在天涯。 【送人归上国】 异乡流落谁相识,唯有丛篁似①主人。 【新栽竹】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寒食寄京师诸弟】 卢仝 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 【风中琴】 卢汝弼 陇头流水关山月,泣上龙堆望故乡。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其三】 卢纶 上方下方雪中路,白云流水如闲步①。 【过仙游寺】 卢藏用 珠釭缀日①那知夜,玉斝流霞畏底②晨。 【夜宴安乐公主宅】 司空图 不是流莺独占春,林间彩翠四时新。 【鹂】 昨日流莺今日蝉,起来又是夕阳天。 【狂题十八首 其一十五】 白居易 唯有流沟山下寺,门前依旧白云多。 【乱后过流沟寺】 眼前流例君看取,且遣琵琶送一杯。 【对酒五首 其五】 野店东头花落处,一条流水号罗敷。 【罗敷水】 岁暮皤然一老夫,十分流辈九分无。 【病中诗十五首 岁暮呈思黯相公皇甫朗之及梦得尚书】 今日流莺来旧处,百般言语泥②空枝。 【惜花】 白衫举子 执板狂歌乞个钱,尘中流浪且随缘。 【歌】 刘言史 如今汉地诸经本,自过流沙远背来。 【病僧二首 其一】 往年偏共仰师游,闻过流沙泪不休。 【伤清江上人】 借问流莺与飞蝶,更知何处有幽花。 【寻花】 刘禹锡 墙东便是伤心地,夜夜流①萤飞去来。 【代靖安佳人怨二首(并引) 其二】 刘商 桃花流出武陵洞,梦想仙家云树春。 【题水洞二首 其一】 刘媛 闻道瞿塘滟滪堆,青山流水近阳台。 【送远】 朱放 闻道幽深石涧寺,不逢流水亦难知。 【游石涧寺】 眇眇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 【送温台】 齐己 春来犹赖邻僧树,时引流莺送好声。 【幽斋偶作】 严维 今夕襄阳山太守,座中流泪听商声。 【相里使君宅听澄上人吹小管】 张乔 走月流烟叠树西,听来愁甚听猿啼。 【宿潺湲亭】 张籍 温泉流入汉离宫,宫树行行浴殿空。 【华清宫】 李白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送贺宾客归越】 李建勋 却羡落花春不管,御沟流得到人间。 【宫词】 李涉 八十山僧眼未昏,独寻流水到穷源。 【赠龙泉洞尘上人】 欲随流水去幽栖,喜伴归云入虎溪。 【和尚书舅见寄】 只去都门十里强,竹阴流水绕回廊。 【题白鹿兰若】 李商隐 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 【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①时回。 【武夷山】 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 【昨夜】 李嘉祐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①人间。 【题道虔上人竹房】 杜牧 自嫌流落西归疾,不见东风二月时。 【隋堤柳】 水殿半倾蟾口涩,为谁流下蓼花中。 【题寿安县甘棠馆御沟】 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 【和严恽秀才落花】 4.诗歌流派有哪些代表新诗创始期最高成就的是创造社的主将、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 “五四”时代各种社会矛盾的加深,激起了先进分子的觉醒。由不满现状而陷入苦闷的广大青年,迫切寻找激情喷发的方式表达个性解放的要求。 一批诗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欧美浪漫主义诗歌中找到启示和力量。他们在理想的憧憬中揭露封建黑暗,作为旧秩序的叛逆者而忠于自己的热情和理想的一代人,很自然地从思想上接受浪漫主义,并用以作为艺术原则,指导自己的创作。 这就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一批创造社诗人崇奉浪漫主义的动因。 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的大部分诗篇写于1920年。 他的创作在飞动和呼啸的抒情形象中传达“五四”狂突进的时代精神。他摒弃了小诗运动的诗人们那种隽秀的情趣,创造出以雄浑的调子、急速的旋律、囊括万物而又不拘形迹的豪放诗风。 他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要求,诗中充满了20世纪的动的精神,《女神》的基本精神在于创造,于旧的毁坏中寻求新我的诞生。郭沫若笔下自焚的凤凰形象,集中地体现了对旧世界的批判与抗争的意识,同时又象征着那个创造和追求光明的时代,郭沫若还追求西方现代文明与东方古老文化传统的融汇,《女神》中不少作品以新诗的形式表现溶进了现代精神的古老神话传统,既与新世纪的抗争意识相通,又与中国历史文明、特别是“五四”时代精神一致。 他为新诗引进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词汇,丰富并完成了新诗现代形象的改造更新。继《女神》之后,郭沫若又有《星空》、《前茅》、《恢复》等诗集。 提倡浪漫主义诗歌的,还有创造社的成仿吾、柯仲平,和后来组织太阳社的蒋光慈等。蒋光慈的诗集《新梦》所收系1921至1924年旅居苏联的作品。 他把浪漫主义激情具体化为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歌唱。他的诗热情澎湃,格调宏朗,但也因未能扣紧中国现实而有些浮泛。 《新梦》之后的《哀中国》、《战鼓》,高亢之音减弱,流露出某种感伤情调,但“始终是在希望的路上走著”(《〈哭诉〉‧序》)。受到创造社的直接影响,沉钟社及其主要成员冯至的诗风,同样洋溢着乐观积极的浪漫主义情绪。 冯至的《昨日之歌》中的诗篇,其基本主题也是青春和爱情的歌唱,抒情真挚细腻、幽婉动人。后来《北游及其他》中的诗,又增加了现实的内容,冯至写的诗是个人“如烟如梦”的哀愁,概括了“五四”以后追求光明的青年的苦闷心理。 随著自由体新诗的勃兴,新诗体式因不加节制而趋于散漫,便转而要求便于吟诵的格律化。新月派(见新月社)的出现顺应了这种潮流。 1926年北京《晨报》创办《诗镌》,由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刘梦苇、于赓虞诸人主办。随后又创办《新月》和《诗刊》。 在刊物的发展沿革中培养、集合了一批艺术主张相近的诗人,新月派即由此得名。这是一批立志要为新诗创格的诗人。 其中闻一多的理论最为完整明确,他认为诗应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他们创造的新诗格律体,不同于自由体的毫无拘束,又不是古典诗词那种陈旧的模式,而是在自由体新诗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统一格律要求的格律诗。 此派诗人的情调风格都接近英国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但反抗精神甚为微弱。他们的诗篇注重艺术的纯美,主题往往是人生的经验、人性的美丽以及爱情的追求。 也有一批诗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疾苦的同情与关切,但思想始终未曾超越人道主义。当理想和憧憬在现实生活中失落,也易于产生幻灭感。 徐志摩是新月派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他致力于诗体的输入与试验,尝试的诗体最多,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 他的诗语言鲜明,色彩清丽,具有流动的质感,让人觉得世上一切都鲜明、灵动。徐诗稀薄地联系社会生活,寻求人的尊严与爱情的高尚,但虽想冲出黑暗迎接光明,却常常不知道风是在向哪一个方向吹。 一旦人生的际遇超乎他的预料,便由信仰的动摇而趋于颓唐,这在从《猛虎集》到《云游》的“自剖与云游期”,体现得最为充分。 闻一多是新月派创作和理论全面发展的诗人,著有诗集《红烛》、《死水》。 《死水》一诗是他贯彻自己艺术主张的力作,以设想的奇诡、色彩的浓郁、节律的和谐以及格式的整饬著称。死水是旧中国衰颓的象征,它表达了诗人对黑暗腐败的抗争,并以烈的嘲讽来宣示那未曾绝望的激愤。 闻一多是一位呕出一颗心来,怀着火一般激情,唱着悲愤诗句的爱国主义者。 新月派诗人中,朱湘在格律诗的倡导和建设方面亦多有建树。 他著有《夏天》、《草莽集》、《石门集》等。他的诗洋溢着和谐庄穆。 其诗在幽婉恬淡方面有特色,有时表现为隐晦神秘而有明显的对于现实的规避。朱湘致力于诗的叙事,这方面的实践在早期新诗人中较为突出。 此外,孙大雨、饶孟侃、邵洵美、沈从文、朱大柟、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亦叫“林徽音”)等,都属于这一流派的诗人。 20年代后期,象征派诗风兴起,李金发以法国象征徵主义诗歌为模式,试验把西方象征主义创作方法引进自己诗中,有诗集《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 他以新奇生涩的形像,表现富于异国情调的感伤气氛。他重视暗示性的隐喻,通过一些朦胧的诗。 5.以“流”开头的古诗流泪空沾裳。 流涕忽沾裳。 流涕向窗纱。 流星白羽腰间插。 流子一十八。 流出洞中花。 流年催素发。 流水声中一两家。 流水随弦滑。 流水涓涓芹努芽。 流年但物华。 流落半生涯。 流落向天涯。 流涕向烟霞。 流水在屋下。 流年俱老大。 流水复檐下。 流水前波让后波。 流年劫逝波。 流年一掷梭。 流漂八维蹉。 流入深宫怅更多。 流景同迅波。 流荡此心难共说。 流光等逝波。 流下陇头呜咽多。 流涎露顶置不说。 流叶入宫多。 流岁暗蹉跎。 流望来南国。 流光欺人忽蹉跎。 流光畏蹉跎。 流化自滂沱。 流铃威百魔。 流落复蹉跎。 流水鸣活活。 流水去绝国。 流年惝怳不饶我。 流年等头过。 流殍不大作。 流水带花穿巷陌。 流光迅速如飞过。 流放蛮陬阔。 流膏润沙漠。 流尘集虚坐。 流尘既寂寞。 流尘清远陌。 流莺应见落。 流光易去欢难得。 流水送香车。 6.我国古代诗歌的流派在我国文学史上,诗人词家多若繁星,他们或因风格相近,或因时代相同,或因同乡好友,或因父子师生,而各自被归人不同的流派。 这些流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地位也有高有低。了解和熟悉它们,对于诗歌欣赏是大有裨益的。 诗人词家虽多,但如果从创作方法上来划分,大致有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以及形式主义等几个流派。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流派。 (1)现实主义派流。现实主义流派的成员,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中那些现实主义诗篇的无名作者。 之后,就是创作汉、魏乐府中现实主义作品的无名作者。而南北朝的陶渊明,唐代的杜甫、白居易,宋代的陆游,则可视为不同历史时期的领袖人物。 此外,如东汉的蔡谈、王粟、陈琳,中唐的元结、柳宗元、元模、张籍、王建、李绅,晚唐的皮日休、聂夷中,北宋的梅尧臣、王安石,南宋的范成大、杨万里,金代的元好问,元代的王冕,明代的高启。于谦,清代的顾炎武、吴伟业等,都是有一定代表性的现实主义诗人。 这一流派的共同特点是:能够真实而形象地、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有着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有着在深刻认识基础上的高度概括;较多地运用朴实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 (2)浪漫主义流派。 浪漫主义流派的成员,最早也可以追溯到《诗经》中那些浪漫主义诗篇的无名作者。之后,便是我国的第一个大诗人屈原,他早在战国时代就把浪漫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高峰。 在魏晋南北朝,先后出现了曹植、左思、郭珍、鲍照等浪漫主义诗人。唐代的李白,可称浪漫主义大师,他继屈原之后,又掀起了一个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高峰。 除他之外,唐代还有王之涣、王昌龄、岑参、李贺等优秀的浪漫主义诗人。宋代词坛上的苏拭和辛弃疾,是浪漫主义词家的杰出代表。 清代的龚自珍,是古代最后一个有一定影响的浪漫主义诗人。 这一流派的共同特点是:洋溢着追求理想的进取精神;具有乐观向上的豪迈气概;能以丰富的想象构成美妙的虚幻境界;常使用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比拟;充斥着绚丽奇妙的语言。 有一定影响的诗派: (1)屈宋。指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他们都是“骚体”的创始者和代表作家。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诗人,有关他的作品前文已有介绍,这 里不再赘述。 宋玉写有《九辩》《风赋》等。他们的诗篇在艺术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多用楚国方言,多依楚国音律,大都具有奔放而华美的风格。 刘栅在《文心雕龙》中高度评价说:“屈宋逸步,莫之能追”。不过,屈宋虽并称,也有共同之处,但成就的大小却不能相提并论。 (2)三曹。指的是汉魏期间的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 曹操的诗多取材于动乱的现实,名篇有《茬露行》、《蒿里行》、《苦寒行》人短歌行》人龟虽寿》人观沧海》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质朴的形式披露作者的胸襟,“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形成了独特风格。 曹丕的诗多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归,格调细腻委婉,语言浅显清丽,其中以七言诗《燕歌行》最为出色。曹植的诗充满追求和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形成了“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特色。 三曹,因他们的政治地位和文学成就,成了当时文坛的领袖。不过,其中成就较多的是曹操和曹植,所谓的“建安风骨”,主要是通过他们的诗篇体现的。 (3)建安七子。“七子”之称出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指的是孔融、陈琳、王桨、徐斡、阮璃、应踢和刘侦。 其中,除孔融是曹操的政敌,后为曹操所杀外,其余六人都与三曹关系密切。他们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体现了进取的精神。 王集是“七子之冠冕”,艺术上比较成熟,名篇有《七哀诗》人登楼赋》。 (4)竹林七贤。 是指魏晋间的稽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魏氏春秋》载:此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他们的诗歌以阮籍的《咏怀》和稽康的《幽愤诗》较有名,体现了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 (5)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三张是指西晋诗人张载和其弟张协、张亢;二陆 是指西晋文学家陆机和其弟陆云;两潘是指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尼;一左是指西晋诗人左思。 他们的诗歌偏重技巧,讲究词藻,被称为“太康体”。钟蝶的《诗品》中,有“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之说,表明了他们当时的影响。 其中,左思的成就较高,名篇是《咏史》八首。 (6)颜谢。 是指南朝宋元嘉年间的诗人颜延之与谢灵运。他们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注重词藻雕饰,被称为“元嘉体”。 其中,谢灵运的成就较高,开创了“山水诗派”。他的《登池上楼》、《岁暮》、《人彭蠢湖日》等篇章,都有着千古传诵的佳句。 (7)竟陵八友。是指南朝齐代竟陵王肖子良门下的八个文学家:肖衍、沈约、谢恍、王融。 肖课、范云、任时、陆捶。他们写诗注重声律,形成了“永明体”,其中,沈约、谢恍成就较高。 是“新体诗”的代表作家。 (8)宫体诗派。 是指南朝梁简文帝肖纲为首的一个诗派。《梁书·简文帝本纪》载:肖纲“雅好题诗。 ……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日宫体”。宫体派的诗歌,多表现闺。 7.赞美流水的诗句与流水有关的诗的诗名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锝《竹枝词》)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感觉古诗里描写战争之苦的人特别多 大概这就是所谓忧患出诗人 杜甫的三吏 三别都是些安史之乱的 还有很多唐诗都是描写 安史之乱的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亥岁 ——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送魏万之京——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古从军行——李 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凉州词——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咏 史——戎 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 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无家别——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 春 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有不少关于战争的诗 一九二七年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一九三零年二月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四言诗 妇女解放---题<<中国妇女>>之出版 一九三九年六月一日 妇女解放 突起异军 两万之众 奋发为雄 男女并驾 如日方东 以此制敌 何敌不倾 到之之法 艰苦斗争 世无难事 有志竟成 有妇人焉 如早望云 此编之作 伫看风行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关于流水的诗句。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卜算子·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关于流水的诗句。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8.带有“流”字的诗句有哪些1、《于北平作》李世民 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旆。 遥山丽如绮,长流萦似带。 海气百重楼,岩松千丈盖。 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 2、《冬狩》李世民 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 霜浓凝广隰,冰厚结清流。 金鞍移上苑,玉勒骋平畴。 旌旗四望合,罝罗一面求。 楚踣争兕殪,秦亡角鹿愁。 兽忙投密树,鸿惊起砾洲。 骑敛原尘静,戈回岭日收。 心非洛汭逸,意在渭滨游。 禽荒非所乐,抚辔更招忧。 3、《春日望海》李世民 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 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 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 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 照岸花分彩,迷云雁断行。 怀卑运深广,持满守灵长。 有形非易测,无源讵可量。 洪涛经变野,翠岛屡成桑。 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 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图王。 4、《临洛水》李世民 春搜驰骏骨,总辔俯长河。 霞处流萦锦,风前漾卷罗。 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 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 5、《度秋》李世民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 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