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駂羽诗经

1.《诗经》唐风鸨羽

诗经·唐风——《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

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

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

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

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

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注释】:

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

鸨:音保,鸟名,似雁

栩:丛密的柞树

盬:音古,闲暇

蓺:音易,种植

怙:依靠。

曷:怎么。

所:处所,指安居的处所。

棘:酸枣树。

食:吃。

极:尽头,终极。

行:行列。

尝:吃。

常:正常的生活。

译文:

大雁簌簌拍翅膀,

成群落在柞树上。

王室差事做不完,

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

靠谁养活我爹娘?

高高在上的老天爷,

何时才能回家乡?

大雁簌簌展翅飞,

成群落在枣树上。

王室差事做不完,

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

赡养父母哪有粮?

高高在上的老天爷,

做到何时才收场?

大雁簌簌飞成行,

成群落在桑树上。

王室差事做不完,

无法去种稻子和高粱。

用啥去给父母尝?

高高在上的老天爷,

生活何时能正常?

赏析:

《鸨羽》抒写了农民对繁重而无休止的王室徭役的抗议和怨恨。表达了人们渴望家人团聚安居乐业的稳定生活。特别是从中揭示出徭役对生产的破坏,对人从头生活的破坏,意义更为深刻。诗以鸨鸟集在树上的摇摆不定,比喻徭役使人不得休息,既形象,又引人联想。

2.诗经里斯羽什么意思

张开翅膀。

出自国风-周南-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注释:

1、螽(zhōng终)斯:或名斯螽,一种直翅目昆虫,常称为“蝈蝈”。一说“斯”为语词。

2、诜(shēn 身):同莘莘,众多貌。

3、振振(zhēn真 古音):茂盛的样子。

4、薨(hōng轰)薨:很多虫飞的声音。或曰形容螽斯的齐鸣。

5、绳绳(mǐn):延绵不绝的样子。

6、揖(jí集 古音)揖:会聚的样子。揖为集之假借。

7、蛰(zhé哲)蛰:多,聚集。

翻译:蝈蝈张翅膀,群集低飞翔啊。你的子孙多又多,家族正兴旺啊。蝈蝈张翅膀,群飞嗡嗡响啊。你的子孙多又多,世代绵延长啊。蝈蝈张翅膀,群聚挤满堂啊。你的子孙多又多,和睦好欢畅啊。

扩展资料:

原文赏析: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前两句描写,后两句颂祝。而叠词叠句的叠唱形式。是这首诗艺术表现上最鲜明的特色。如果说,“宜尔子孙”的三致其辞,使诗旨显豁明朗;那么,六组叠词的巧妙运用,则使全篇韵味无穷。

《诗经》运用叠词颇为寻常,而《螽斯》的独特魅力在于:六组叠词,锤炼整齐,隔句联用,音韵铿锵,造成了节短韵长的审美效果。

同时,诗章结构并列,六词意有差别,又形成了诗意的层递:首章侧重多子兴旺;次章侧重世代昌盛;末章侧重聚集欢乐。

平中暗含波折;六字炼得甚新,诗意表达圆足。另外,在朱熹《诗集传》中,《螽斯》是比体首篇,故用以释比。

其实,通篇围绕“螽斯”着笔,却一语双关,即物即情,物情两忘,浑然一体。因此,“螽斯”不只是比喻性意象,也可以说是《诗经》中不多见的象征性意象。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国风·周南·螽斯

3.诗经·曹风·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题解]

哀叹人生短促,有如朝生暮死的蜉蝣。

[注释]

1、蜉蝣(浮游fú yóu):虫名。

2、楚楚:《毛传》:“楚楚,鲜明貌。” 闻一多《风诗类钞》:“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犹言楚楚的衣服,有如蜉蝣之羽。”

3、於我归处:《郑笺》:“君当于何依归乎?”

4、采采:犹“楚楚”,鲜明貌。

5、阅:洞穴。《正义》:“蜉蝣之虫,初掘地而出,皆鲜说(悦)也。”

6、说(税shuì):休息。《集传》:“说,舍息也。”

[参考译文]

蜉蝣翅膀薄又轻,衣裳华丽真鲜明。我的心里多忧愁,可怜何处是归程!

蜉蝣展翅翩翩舞,华丽鲜明好衣服。我的心里多忧愁,可怜何处是归宿。

蜉蝣穿洞向外飞,双膀洁白似麻衣。我的心里多忧戚,我的归宿在哪里?

4.仙五里面唐雨柔写的诗经那段是什么

唐雨柔于狂风寨回到唐府,写了一首诗,即《诗经·曹风·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蜉蝣,生命短暂,长不过几天,短的只有几个时辰。而人的寿命虽然比小蜉蝣要长得多,但是也是有限的,而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自己的抱负就不容易,很自然的触发人心中对于生命的悲剧意识。那么,此处唐雨柔是简单的抒发自己的悲苦身世还是对于生命意义的一种感叹呢。

到了开封,唐雨柔因动用血玉力量救助柴夫人而被凌音责怪,唐雨柔却说“雨柔的性命本不过二十年,能救得几条性命,多少留几分安心”。对于寻找毒源一事,她理所当然当作自己的责任“只有找到毒源,才能对症治出解药。雨柔身为医者,责无旁贷”。从这些可以看出,唐雨柔对自己的定位为医者,通过治病救人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蜉蝣生命短暂,但是它没有因此而消极懈怠,还是长出了可爱和漂亮的翅膀。唐雨柔生命是只有短短二十年,但是如果能把自己人生的价值体现出来,那么就突破了生命的有限。所以,她有了学医,有了独自一人上苍木山寻找凤鸣草,只为多了解一些草药。对于动用血玉救人,一次用掉寿元本不多的十天,只为求得心安。

于是,我们可以想到,唐雨柔写《蜉蝣》并不是哀叹自己的悲苦命运。而是感叹,蜉蝣用短暂的生命向世人展示了它美丽的一生,自己虽然只有二十年寿命,却远没有达到心中的目标。而这时候唐府招亲,无疑,嫁过去之后就再也不能治病救人了,这也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我想唐海是反对唐雨柔学医的,他或许只是想女儿好好的过这二十年,而唐雨柔坚持要学医(从唐海说的一句话“你的倔脾气,爹还不知道?认定的事就不会更改”多多少少可以看出一点),她不甘于命运的驱使,二十年的光阴不能白白浪费。

未知的生死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已经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却无能为力。唐雨柔并不执着于此,依然做自己的事,这样坚韧的心志对于一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难能可贵,亦是二十年来她已把一切想的明白,生命无所谓长短,自己人生价值有了体现足矣。

5.“庄姜之悲”是怎么回事

庄姜之悲指夫妻不合,妻子心中的痛苦庄姜宋人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庄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

她是春秋时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相传《诗经》里《燕燕》为其所作:“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后代诗评家推为“万古离别之祖”。

庄姜可谓诗经时代美女姿本代言人,《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庄姜时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可是庄姜嫁给了昏惑的庄公,夫妻不和,婚姻不幸,心中非常痛苦。

6.诗经 小雅 鸿雁 译文

诗经·小雅——《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注释】:人民诅咒徭役。他们辛劳在荒野,筑起百堵高墙,却没有安身之所。

肃肃:羽声。

之子:是子。

爰:语词。

矜人:可怜人;受苦人。

堵:墙壁。一丈为板,五板为堵。

究:穷也。

宅:居。

哲人:智者,聪明人。

宣:示也。

骄:矫也。宣骄,显示逞强之意。

【赏析】:

《鸿雁》揭露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诗以鸿雁飞鸣,象征出行服役的人的流浪悲惨,尽管辛苦劳累,自己却无所安居,还丢下家中孤寡。通达事理的还知道服役的辛苦,不明事理的还要责怪。诗写得很沉痛,虽有哀怨,但不怒,用哲人与愚人对比,就表现了诗人的倾向。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