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父亲的部份有哪些诗经·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注释】:人民苦于兵役不得终养父母。 蓼(音陆):长大貌。 莪(音俄):莪蒿。 蔚(音卫):牡蒿。 花如胡麻花,紫赤;实象角,锐而长。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瓶小而尽,罍大而盈。言罍耻者,刺王不使贫富均。 怙(音护):依靠。 昊天罔极:指父母之恩如天,大而无穷。 烈烈:艰阻貌。 发发(音拨):疾貌。 榖:养。 律律:同烈烈。 弗弗:风声。 卒:终。指终养父母。 【赏析】: 《蓼莪》悼念父母恩德,抒发失去父母的孤苦和未能终养父母的遗憾,沉痛悲怆,凄恻动人,清人方玉润称为“千古孝思绝作”(《诗经原始》卷十一)。诗以丛丛莪蒿摇曳兴起心中苦涩的悲悼之情, 或正是悼念之情景,其中连用“生”、“鞠”、“拊”、“蓄”、“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直颂父母恩德。充分表达“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的孝子之思,而一旦失去,“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的失落油然而生,终于发生“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的悲天怆地呼号。末两章又是景象描绘,南山高大,正示父母的恩德,飘风的吹拂,又写孝子的悲苦,情与景交融,虚与实相衬,充分表达了诗人一片至真至性的情咸,却又给人无比想象的空间。 2.父爱如山的诗经父爱如山 文 / 白色的紫薇花 ——写给父亲的诗 父亲 一个平凡的名字 平凡中透着坚毅 父亲 一个随和的形象 随和中显着刚强 父亲 一副沉默的外表 沉默里藏着挚爱 父爱是一座巍峨的高山 宽厚雄浑 支撑起女儿一生信念的天堂 父爱是一片深情的大海 浩瀚无际 贮藏着对女儿的关爱、憧憬和希冀 父爱是一根古老的藤 坚韧不屈 缠绕着对女儿的宽容、呵护和思念 父爱是一本书 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女儿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 忠诚是您的灵魂 正直是您的个性 踏实是您的本色 稳重是您的作风 宽容忍让是您传给我的美德 忘不了 小时候您把我扛在肩上 希望我看到一个广远的世界 忘不了 您骑车载我上学路上的谆谆教诲 渴望着能够放飞我的梦想 忘不了 女儿远离故土外出求学 您用温暖的大手 按着我的肩头 传递给我的嘱托 忘不了 您身上淡淡的烟草味 还有你那香醇的白酒味 那是父亲的味道 您没有象母亲温柔外露 却把柔情深藏心底 在您的羽翼下 我一天天走向成熟 一步步迈向成功 我诚挚地祈祷 父亲 来世还做您的女儿 让我今生来世永远都能沐浴在您如山的父爱里 父爱如山 文 / zydavid2006 父母之爱天赐真爱,人间至爱莫过于甚。 母爱似水滋润心田,父爱如山教我成人。 母爱温柔含怡如蜜,父爱刚毅教我诚恳。 母爱飘逸如沐春风,父爱厚重教我沉稳。 母爱絮叨如影随形,父爱无语教我坚忍。 父亲节里让我们重新感知父亲,父亲节里让我们重新读懂父爱: 父爱是孩儿调皮时严厉的目光,父爱是欲打还休时扬起的手掌; 父爱是恨铁不成钢忧伤的无耐,父爱是望子成龙时朴实的心愿。 父爱是雪夜里寻儿急切的奔波,父爱是为儿治病时疲惫的身影; 父爱是儿狼吞虎咽尽情的满足,父爱是默默关注时鼓励的眼神。 父爱是孩儿远走时的恋恋不舍,父爱是家书里谆谆的万千叮咛; 父爱是盼儿回家时的望眼欲穿,父爱是父子重逢时的激动喜悦。 父爱是孩儿成家时衷心的祝福,父爱是孩儿立业后欣慰的笑容; 父爱是历经沧桑后的从容淡定,父爱是华发鬓霜后的雍容坚定。 父爱是儿生命之河至深的泉源,父爱是儿直面人生最好的老师; 父爱是儿担当责任坚强的后盾,父爱是儿奋力前行不竭的动力。 3.《诗经》:“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作品内容 年代:先秦作者:诗经作品:蓼莪内容: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作品注释 人民苦于兵役不得终养父母。 蓼(音陆):长大貌。莪(音俄):莪蒿。 蔚(音卫):牡蒿。花如胡麻花,紫赤;实象角,锐而长。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瓶小而尽,罍大而盈。言罍耻者,刺王不使贫富均。 怙(音护):依靠。 昊天罔极:指父母之恩如天,大而无穷。 烈烈:艰阻貌。发发(音拨):疾貌。 榖:养。律律:同烈烈。 弗弗:风声。卒:终。 指终养父母。 【赏析】 这一首是儿子悼念父母的诗。 诗人痛惜父母辛辛苦苦遗养育了他,而他却不能报恩德于万一。子女赡养父母、孝敬父母,这是我国人民的美德之一,直至今日,仍然是一项必须提倡的公德,人人都应尽这个责任。 这首诗前两章用比,表现“父母劬劳”;后两章用兴,象征自己遭遇不幸,首尾遥遥相对。中间两章一写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一写父母对儿子的深爱。 全诗情真意切,表现了作者对父母的深厚感情。 译文: 那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吧,不是莪蒿,是青蒿。 可怜的父母亲啊!为了生养我受尽劳苦。 那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吧,不是莪蒿,是牡菣,可怜的父母亲啊!为了生养我积劳成疾。 小瓶的酒倒光了,是大酒坛的耻辱。孤苦伶仃的人活著,还不如早些死去的好。 没了父亲,我依靠谁?没了母亲,我仰赖谁?出门在外,心怀忧伤;踏进家门,魂不守舍。 父母双亲啊!您生养了我,抚慰我、养育我、拉拔我、庇护我,不厌其烦地照顾我,无时无刻怀抱著我。 想要报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就像天一样的浩瀚无边! 南山高耸耸,暴风阵阵起,人们没有不过好日子的,为何只有我遭受不幸!南山高巍巍,暴风呼呼吹。人们没有不幸福的,为何只有我不得终养父母! 《诗经·蓼莪》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很细腻地传达了父母对孩子的痴情眷恋。 因此,身为子女,如何行孝,是我们每个人不可不知的。 诗经·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注释】:人民苦于兵役不得终养父母。 蓼(音陆):长大貌。 莪(音俄):莪蒿。 蔚(音卫):牡蒿。 花如胡麻花,紫赤;实象角,锐而长。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瓶小而尽,罍大而盈。言罍耻者,刺王不使贫富均。 怙(音护):依靠。 昊天罔极:指父母之恩如天,大而无穷。 烈烈:艰阻貌。 发发(音拨):疾貌。 榖:养。 律律:同烈烈。 弗弗:风声。 卒:终。 指终养父母。 【赏析】: 《蓼莪》悼念父母恩德,抒发失去父母的孤苦和未能终养父母的遗憾,沉痛悲怆,凄恻动人,清人方玉润称为“千古孝思绝作”(《诗经原始》卷十一)。 诗以丛丛莪蒿摇曳兴起心中苦涩的悲悼之情, 或正是悼念之情景,其中连用“生”、“鞠”、“拊”、“蓄”、“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直颂父母恩德。充分表达“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的孝子之思,而一旦失去,“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的失落油然而生,终于发生“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的悲天怆地呼号。 末两章又是景象描绘,南山高大,正示父母的恩德,飘风的吹拂,又写孝子的悲苦,情与景交融,虚与实相衬,充分表达了诗人一片至真至性的情咸,却又给人无比想象的空间。 /sicijianshang/tangqian/shijing/0673003364846316.htm。 4.诗经怀念父亲句子有哪些1.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2.万语千言道不完,百无聊赖十凭栏。 3.最痛苦思念的诗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4.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5.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6.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7.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0.倚月思乡月无言,但见繁星点点。 5.有关于亲情的诗经“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 [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人伦理常的国度。所谓人伦,是指存在於人类社会中以维系道德秩序的人际关系,是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中国古代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称为五伦。《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 圣人有(又)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P125]《礼记·中庸》又称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者为“天下之达道”[3](P28),《左传·文公十八年》称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为“五教”[4](P523),足见其重要性①。 在古代人看来,人伦乃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所谓“无所逃於天地间”者是也。在这五伦之中,夫妇、父子(包括母子)、兄弟(包括姊妹)这三种关系,发之於“人之大欲”,归之於社会伦理,中国人常称之为“天伦”②,是因婚配、血缘和长幼等而产生的亲情。 夫妇之道、孝道和悌道伦理,即是分别协调夫妇、父子和兄弟这三种基本家庭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 亲亲,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一整套人伦规范。“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 [5](P292),由对故土的眷恋而产生的对家人共同生存的期望,既是中国人最为根本的本性与本质的关系,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可以说,以家族为本位的人伦亲情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其它一切的社会关系都是以此为基点而衍发的。 中国古代诗歌以情之抒发为本质特征,所谓“情动於中而形於言”(《毛诗序》)。 由于中国古代有这种重视人伦亲情的传统,亲情诗在中国诗歌中是一个重要的题材领域。《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自然也是中国亲情诗的源头。 翻开《诗经》,有关人伦亲情的篇目和诗句随处可见。“诗三百”中,表达亲情者不下20首,带有亲情的成分者更多。 家族人伦亲情对“诗人”们来说,不只是提供了一种文化背景,更是一个重要的创作母题。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礼义规范中,亲情一直处於“礼义”的严密框架之内,由情发礼止情感抒发机制而融铸的“温柔敦厚”诗教原则,於亲情之表达得到鲜明体现。 二 夫妇人伦是周人的首重之情①。“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2](P143)。 新婚是男女生活中幸福的起点,是人生的终身大事;男女两性的结合组成家庭,由此衍生出父子兄弟之家庭伦理亲情关系。《诗经》以《关雎》为首,即含有敦厚夫妇之意,正如《诗大序》所云:“风天下而正夫妇。” 有夫妇始有人伦,《韩诗外传》卷一载孔子与子夏论《关雎》,借子夏之口云:“大哉《关雎》,乃天地之基也。”[6]夫妇乃是人伦礼义中极重要之一环,如《礼记·内则》云:“礼始於谨夫妇。” [7](P759)《中庸》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3](P23)《周易·序卦》曰:“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8](P294)只有夫妇关系和谐了,才谈得上其它。故《礼记·昏义》云:“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 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 [7](P1418)人伦造端乎夫妇,而后有五伦次序,从而构成君臣之国家关系。 东汉荀爽延熹九年对策云:“夫妇人伦之始,王化之端,故文王作易,上经首《乾》、《坤》,下经首《咸》、《恒》。”[9](P2052)所以,可以认为《诗经》以《关雎》始,即象征它对人伦的关切。 夫妇间的道德,是平等相待,互相尊重,方能维系夫妇之间的关系。作为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②,《关雎》“以琴瑟之悦拟好色之愿,以钟鼓之乐拟□□之好”[10](《孔子诗论》10、14、12),既有在雎鸠关关和鸣的河边与淑女邂逅的一见钟情,又有“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急切相求;既有 “求之不得”遭拒后对“淑女”情真意切的相思爱恋,又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中夫妇和睦的挚情美满。 《诗经》写夫妇之义的诗篇尚未被后世儒家导向君臣国家的政治伦理轨道,而是充盈着浓浓的天然温情,从中可以领略到上古婚姻家庭生活的多彩图景。如《王风·君子阳阳》: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 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 ,左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此诗题旨,朱熹《诗集传》认为是妇人乐其夫不再行役之辞:“盖其夫既归,不以行役为劳,而安於贫贱以自乐,其家人又识其意而深叹美之。” [11](P43)诗人捕捉了一对情真意挚的夫妇奏乐舞蹈,相招相乐的行为片断:夫妇贫贱相守,心乐情爽,双双同歌共舞,自娱自乐,其形阳阳(洋洋),其情陶陶,於流美欢快的格调中,不难想象这是一对相敬如宾、鱼水情得的恩爱夫妻,和睦爱敬,其乐融融。如果说这里体现的是对“礼义”所倡导的夫妇之道的礼赞的话,那么《郑风·女曰鸡鸣》则恰似一幕夫妻家庭生活小剧,在率性朴质中表现出夫妇间温磬的爱恋: 女曰:“鸡鸣。” 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6.诗经中亲情句子▍Juつacb° :你好。 《诗经 邶风 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是千百年来歌颂母爱的佳音。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是出于此诗句。古乐府《长歌行》的命意、遣词全出于《凯风》。 《诗经 小雅 谷风之什 蓼莪》: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旻天网极。 这里一连用了九个动词、九个我,诉说父母养育我的艰辛。赋、比、兴交替使用,灵活运用,前后呼应,抒情起伏跌宕回旋、往复,传达哀伤情怀。朱熹:言父母之心,如天无穷,不知所以为报也。 自朱熹此言一出【网极】一词便为指父母恩德无穷。 7.诗经中赞美父母的诗歌,诗经里的爱情诗歌有多少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主要如下: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1、《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2、《国风·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3、《国风·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曦。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5、《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6、《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7、《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8、《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讠于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讠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9、《齐风·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既曰归止,曷又怀止?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 既曰庸止,曷又从止?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既曰告止,曷又鞠止?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既曰得止,曷又极止?10、《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 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11、《郑风·萚兮》萚兮萚兮,风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萚兮萚兮,风其漂女。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12、《鄘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13、《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14、《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裹。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15、《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8.诗经里描述亲情的句子《葛 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这是一首女子准备回家探望爹娘的诗。其中还描写了当时妇女生活的一些方面。 《凯 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这是一首儿子颂母而自责的诗。 9.写父亲的古诗有哪些曾经写过一首《满江红》怀念父亲,请君参考: 《满江红》 惨雾愁云, 潇潇雨, 清明时节。 椿枯恨, 春秋几度, 徒增凄切。 香点坟台魂应驻, 酒倾泉路心将裂。 忍悲泪,泣问离别情,无由说。 鱼雁断, 音讯绝。 仙凡隔, 长相别。 仙居何处是? 九重宫阙。 待梦夜长人听雨, 归思路远鸟啼血。 求英灵, 向梦里常临, 无泯灭。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真真哀怜我父母,生我养我太辛劳!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亲已死我靠谁?没有母亲谁保护?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蓄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诗经》 ——我的父亲生养我,母亲细心养育我。抚弄我呀爱护我,喂养我呀教育我。看护我呀庇护我,进进出出抱着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