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北门6

1.求 诗经《北门》赏析

说说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关于《北门》,事实上“哉”与“之”押韵(《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之”部)。

程俊英《诗经注析》训“为”为“歌”部,与“何”押韵,亦可参考。 先秦的韵部与后世差异甚大,且存在明显的方言差异,还有临韵借用的情况。

例如“母”字,在《鄘风·蝃蝀》中押“鱼”部,与“雨”押,在《郑风·将仲子》迹鼎管刮攮钙归水害惊中押“之”部,与“杞”押。 《诗经》的押韵方式没有统一标准,有的句句押,有的偶句押,有的抱韵,有的交韵,有的押句中韵。

例如《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句中“乔”,“休”,“游”,“求”通押,“木”,“女”临韵。

句尾两个“思”又押;中间换韵,句中“广”,“方”,“泳”,“永”通押。句尾“矣”“思”临韵。

所以恐怕韵例只能概括一般性质,具体诗则需要具体分析。

2.求 诗经《北门》赏析

诗经·邶风·北门》译注题解:这是一篇位卑任重,处境困穷,无处诉说的小官吏埋怨公事繁忙、生活困难的怨诗。

原 文 译 文 注 释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1。终窭且贫2,莫知我艰。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3!王事适我4,政事一埤益我5。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谪我6。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事敦我7,政事一埤遗我8。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9。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我从北门出城去,心中烦闷多忧伤。既受困窘又贫寒,没人知我艰难样。

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办法想!王家差事派给我,衙门公务也增加。我从外面回到家,家人纷纷将我骂。

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好办法!王家差事逼迫我,衙门公务也派齐。我从外面回家里,家人纷纷将我讥。

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好主意!1.殷殷:很忧伤的样子。2.终:王引之《经义述闻》引王念孙说:"终,犹既也。

"窭(jù巨):贫寒,艰窘。3.谓:犹奈也,即奈何不得之意。

4.王事:周王的事。适(zhì掷):掷。

适我,扔给我。5.政事:公家的事。

一:都。埤(pí皮)益:增加。

6.徧:同遍。谪(zhé哲):谴责。

7.敦:逼迫。8.遗:增加。

埤遗,犹"埤益"。9.摧:挫也,讥刺。

【赏析】 《毛诗序》云:“《北门》,刺仕不得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其志尔。”

郑玄笺曰:“不得其志者,君不知己志,而遇困苦。”三家诗无异义。

朱熹《诗集传》申论云:“卫之贤者处乱世,事暗君,不得其志,故因出北门而赋以自比。又叹其贫窭,人莫知之,而归之于天也。”

但方玉润《诗经原始》则说:“《北门》,贤者安于贫仕也。”现代学者(如高亨《诗经今注》、程俊英《诗经译注)等)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小官吏不堪其苦而向人怨诉的诗。

从诗的语言看,并没有“忠臣不得其志”或“安于贫仕”之意,旧说未免令人感到迂曲,今人的“怨诉”说则解释较为圆满。诗中的小官吏公事繁重苛细,虽辛勤应付,但生活依然清贫。

上司非但不体谅他的艰辛,反而一味给他分派任务,使他不堪重负。辛辛苦苦而位卑禄薄,使他牢骚满腹,家人的责备更使他难堪,他深感仕路崎岖,人情浇薄,所以长吁短叹,痛苦难禁,悲愤之余,只好归之于天,安之若命

这首诗的主人公虽然是一名官吏,但全诗并非无病呻吟,的确体现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诗中连用“我”字而蕴含的感情色彩,昔人评曰:“三章共八‘我’字,无所控诉,一腔热血。”

(邓翔《诗经绎参》)全诗纯用赋法,不假比兴,然而每章末尾“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三句重复使用,大大增强了语气,深有一唱三叹之效,牛运震《诗志》认为这些句段与《古诗十九首》中“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等一样,“皆极悲愤语,勿认作安命旷达”,这是很有见地的。 关于《北门》一诗的历史背景及其本事,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根据《邶风·柏舟》推断此诗作于卫顷公之时,清代姜炳璋《诗序补义》猜测此诗作于“西周之世夷厉之时,卫未并邶之日”,但这两种说法均与史实、诗事不符。

今人翟相君《北门臆断》一文,首先根据《诗经》用词惯例,考释“王”特指周王,“事”专指战争,然后根据《左传·桓公五年》记载,考定诗中所谓“王事”,是指卫宣公十二年(707)秋天卫人帮助周桓王伐郑而战败一事。他认为诗中主人公参与了这次战争,归来后受到同僚的埋怨,作这首诗抒愤;或是卫人借这位官吏之口,作诗表达对这次战争的不满。

姑录其说以存参。

3.北门是什么意思,词语北门的解释,汉语词典

1. 北向的门。

●《诗·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阿师当向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勿犯也。」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延安北门外,王家坪村边,站着许多威严的哨兵。」

2. 喻指北部边防要地。

●《隋书•贺娄子干传》:「自公守北门,风尘不警。突厥所献,还以赐公。」

●唐翁绶《雨雪曲》:「一自塞垣无李蔡,何人为解北门忧。」

●明何景明《点兵行》:「边头城堑谁营屯,遂使犬羊窥北门。」

3. 唐宋学士院在禁中北门,因以为学士院的代称。

●宋苏轼《上清储祥宫碑》:「臣以书命,待罪北门。记事之成,职也,然臣愚,不知宫之所以废兴,与凡材用之所从出,敢昧死请。」

●宋岳珂《桯史•叶少薀内制》:「石林叶少薀在北门,微闻当遂使为相,惧当视草,不能自免,出语沮之。」

4. 指翰林学士。

●明陈皋谟《环县城远眺》诗:「经略久寒西夏胆,安危深仗北门才。」

参见「北门学士」。

5. 指唐代禁军的北衙。

●《新唐书•兵志》:「及贞观初,太宗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于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北门」之名由此。 ●《资治通鉴•唐中宗神龙元年》:「今天诱其衷,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复李氏社稷,愿殿下蹔至玄武门以副众望。」

胡三省注:「南牙谓宰相,北门谓羽林诸将。」

6. 《诗·邶风》篇名。序谓「《北门》,刺士不得志也」。后因用以喻士之不遇。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李弘度常叹不被遇……曰:‘《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唐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斗酒满四筵,歌啸宛溪湄。君携东山妓,我咏《北门》诗。」

●明陈宗之《汉道》诗:「宁无《北门》叹,要自秉固穷。」

7. 复姓。

●《左传》有北门驷,《尸子》有北门子,《庄子》有北门成。见《通志•氏族三》。

4.诗经中六义指的是什么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

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

“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风、雅、颂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 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

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

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

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

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

《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

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

但是没有情诗。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

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

“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5.诗经邶风北门反映的是什么

北门:《诗经》中的一篇,有怀才不遇之意;叹:叹息。指怀才不遇而发出的叹息。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乎。”

三个词意思差不多。

豆蔻诗词网有《诗经·邶风·北门》()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6.诗经的诗

诗经·邶风·北门》译注

题解:这是一篇位卑任重,处境困穷,无处诉说的小官吏埋怨公事繁忙、生活困难的怨诗。

原 文

出自北门,

忧心殷殷。

终窭且贫,

莫知我艰。

已焉哉!

天实为之,

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

政事一埤益我。

我入自外,

室人交徧谪我6。

已焉哉!

天实为之,

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

政事一埤遗我。

我入自外,

室人交徧摧我。

已焉哉!

天实为之,

谓之何哉!

翻译

我从北门出城去,

心中烦闷多忧伤。

既受困窘又贫寒,

没人知我艰难样。

算了吧,

都是老天安排定,

我有什么办法想!

王家差事派给我,

衙门公务也增加。

我从外面回到家,

家人纷纷将我骂。

算了吧,

都是老天安排定,

我有什么好办法!

王家差事逼迫我,

衙门公务也派齐。

我从外面回家里,

家人纷纷将我讥。

算了吧,

都是老天安排定,

我有什么好主意!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