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帆》这首诗这首是俄国诗人莱蒙托夫(Mikhail Lermontov,1814-1841)所作。有几种译本,与你所写“去远方,你为了什么,你带走什么,你又留下什么? ”有些不一样,但大意一致。个人喜欢飞白所译,顾蕴璞译的汉语修辞的痕迹太重了。 帆 在大海的蒙蒙青雾中 一叶孤帆闪着白光…… 它在远方寻求什么? 它把什么遗弃在故乡? 风声,浪花涌起, 桅杆弯着腰声声喘息…… 啊,——它既不是寻求幸福, 也不是在把幸福逃避! 帆下,水流比蓝天清亮, 帆上,一线金色的阳光…… 而叛逆的帆呼唤着风暴, 仿佛唯有风暴中才有安详! (飞白译) 帆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找什么? 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 桅杆弓着身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①, 也不是逃离幸福②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 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 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一八三二年) 顾蕴璞 译 题解 诗人站在彼得堡(今为列宁格勒)波罗的海之滨,望着茫茫的大海,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名诗。诗人在表现孤独、自由等主题时塑造了飘浮大海,祈求风暴的孤帆这一诗歌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那股冲破牢笼的强烈渴望。全诗每个诗段都是一、二行写景,三、四行写情,情景相生,耐人寻味。第一诗段写孤傲不群,第二诗段写孤独出自对现状的厌倦,第三诗段写消除孤独不宁的希望在叛逆的风暴之中,结构极为严谨。此诗最初是附在诗人给洛普欣娜的信中的。 ①②这里所谓幸福,是指世俗概念中的幸福。对它既不寻找也不逃避,是指处于一种对现状已经厌倦,但还未彻底决裂的彷徨状态。 帆 央视国际 (俄)莱蒙托夫 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 有一片孤帆儿在闪耀着白光!…… 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 桅杆弓起了腰在轧轧地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 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 下面是比蓝天还清澄的碧波, 上面是金黄色灿烂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 仿佛在风暴中才有着安祥! 2.带有“帆”的古诗/search.asp?RR=1&TT=%B7%AB&scommand=%CB%D1%CB%F7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带有帆字的诗词唐 杜甫 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 【绝句六首 其六】 钱珝 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二十三】 橹①慢生轻浪,帆虚带白云。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六十五】 宋 方岳 灯寒岳麓雪,帆饱湘江春。 【以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为韵送胡献叔守邵阳 其一】 刘克庄 帆出扶胥口,无山只有天。 【题江贯道山水十绝 其五】 许尚 河神屡加惠,帆借往来风。 【华亭百咏 其三十七 俞塘】 杨模 帆樯共天远,楼观与云平。 【润州】 徐俯 帆远行尽山,江长流入雾①。 【清逸楼】 元 丁复 帆开建业水,人上豫章台。 【送僧还洪】 萨都剌 官船南北去,帆影挂新晴。 【过高邮射阳湖杂咏 其四】 明 区怀瑞 帆归句亶国,惟认锦江云。 【沙头杂咏六首 其五】 张萱 江寒夜气肃,帆开江月上。 【秋夜江行客有歌唐人野旷天低树江空月近人之句因用为韵 其二】 浦口灯明灭,帆前山远近。 【秋夜江行客有歌唐人野旷天低树江空月近人之句因用为韵 其九】 陈邦彦 帆影宵仍远,山容午始开。 【江上】 陈献章 张帆海上回,帆挂铁桥树。 【题扇 其二】 范汭 春水动微茫,帆前即异乡。 【晓发】 郑懋纬 鸥群飞不见,帆影望中回①。 【大通烟雨】 徐渭 不堪亭上望,帆落晚汀蒲。 【诸友画八景送马先生之安福索赋 其一 越望亭】 袁华 岚起天边雨,帆飞树杪风。 【顾玉山园池十有六咏 其四 湖光山色楼】 顾清 岸添山雨阔,帆送晓风轻。 【南村归兴十首 其二 潞渚风帆】 程敏政 帆影来无际,江声去不回。 【金山七咏 其二 妙高台】 黎民表 风隐正扬舲,帆流带夜星。 【江行 其一】 明末清初 屈大均 帆低争拂树,过我浣花亭。 【白华园作 其二】 一水细通潮,帆低屡过桥。 【弼唐村即景 其一】 清 唐仲冕 树梢冲雾立,帆影帖波行。 【吴江舟中 其二】 曹蔚文 帆挂清江迥,连天秋水长。 【舟中】 戴亨 江空天一色,帆影日边来。 【题画册十七首 其四】 清末民国初 曹家达 分湖望不见,帆影落空暝。 【送许盥孚归芦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