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米字的诗词张祜 【相和歌辞·读曲歌五首】 碓上米不舂,窗中丝罢络。 看渠驾去车,定是无四角。 张祜 【读曲歌五首】 碓上米不舂,窗中丝罢络。 看渠驾去车,定是无四角。 李商隐 【自贶】 陶令弃官后,仰眠书屋中。 谁将五斗米,拟换北窗风。 杜甫 【解闷十二首】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流。 刘禹锡 【与歌者米嘉荣】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白居易 【登灵应台北望】 临高始见人寰小,对远方知色界空。 回首却归朝市去,一稊米落太仓中。 白居易 【寄两银榼与裴侍郎,因题两绝句】 惯和麹糵堪盛否,重用盐梅试洗看。 小器不知容几许,襄阳米贱酒升宽。 施肩吾 【洗丹沙词】 千淘万洗紫光攒,夜火荧荧照玉盘。 恐是麻姑残米粒,不曾将与世人看。 雍陶 【西归出斜谷】 行过险栈出褒斜,出尽平川似到家。 万里客愁今日散,马前初见米囊花。 皮日休 【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 欹红婑媠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 成辅端 【戏语】 秦地城池二百年,何期如此贱田园。 一顷麦苗硕伍米,三间堂屋二千钱。 陈陶 【竹十一首】 燕燕雏时紫米香,野溪羞色过东墙。 诸儿莫拗成蹊笋,从结高笼养凤凰。 沈韬文 【游西湖】 □□□□□□□,菰米苹花似故乡。 不是不归归未得,好风明月一思量。 郑愚 【醉题广州使院】 数年百姓受饥荒,太守贪残似虎狼。 今日海隅鱼米贱,大须惭愧石榴黄。 蒋贻恭 【住名山日陈情上府主高太保】 名山主簿实堪愁,难咬他家大骨头。 米纳功南钱纳府,只看江面水东流。 白居易 【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 腊后冰生覆湓水,夜来云暗失庐山。 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此地二年留我住,今朝一酌送君还。 相看渐老无过醉,聚散穷通总是闲。 白居易 【即事寄微之】 畲田涩米不耕锄,旱地荒园少菜蔬。 想念土风今若此,料看生计合何如。衣缝纰颣黄丝绢,饭下腥咸白小鱼。 饱暖饥寒何足道,此身长短是空虚。 张循之 【送王汶宰江阴】 郡北乘流去,花间竟日行。 海鱼朝满市,江鸟夜喧城。让酒非关病,援琴不在声。 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 王维 【送李员外贤郎】 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 借问阿戎父,知为童子郎。鱼笺请诗赋,幢布作衣裳。 薏苡扶衰病,归来幸可将。 王维 【送友人南归】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 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韦应物 【酬豆卢仓曹题库壁见示】 掾局劳才子,新诗动洛川。 运筹知决胜,聚米似论边。宴罢常分骑,晨趋又比肩。 莫嗟年鬓改,郎署定推先。 岑参 【峨眉东脚临江听猿,怀二室旧庐】 峨眉烟翠新,昨夜秋雨洗。 分明峰头树,倒插秋江底。久别二室间,图他五斗米。 哀猿不可听,北客欲流涕。 岑参 【衙郡守还】 世事何反覆,一身难可料。 头白翻折腰,还家私自笑。所嗟无产业,妻子嫌不调。 五斗米留人,东溪忆垂钓。 岑参 【题新乡王釜厅壁】 怜君守一尉,家计复清贫。 禄米尝不足,俸钱供与人。城头苏门树,陌上黎阳尘。 不是旧相识,声同心自亲。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包何 【送王汶宰江阴】 郡北乘流去,花间竟日行。 海鱼朝满市,江鸟夜喧城。止酒非关病,援琴不在声。 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 杜甫 【酬高使君相赠】 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 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杜甫 【西山三首(即岷山,捍阻羌夷,全蜀巨障)】 子弟犹深入,关城未解围。 蚕崖铁马瘦,灌口米船稀。辩士安边策,元戎决胜威。 今朝乌鹊喜,欲报凯歌归。 杜甫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 忠州三峡内,井邑聚云根。 小市常争米,孤城早闭门。空看过客泪,莫觅主人恩。 淹泊仍愁虎,深居赖独园。 杜甫 【茅堂检校收稻二首】 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 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种幸房州熟,苗同伊阙春。 无劳映渠碗,自有色如银。 杜甫 【孟氏(集有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诗)】 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 承颜胝手足,坐客强盘飧。负米力葵外,读书秋树根。 卜邻惭近舍,训子学谁门。 杜甫 【舟中】 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 结缆排鱼网,连樯并米船。今朝云细薄,昨夜月清圆。 飘泊南庭老,只应学水仙。 田澄 【成都为客作】 蜀郡将之远,城南万里桥。 衣缘乡泪湿,貌以客愁销。地富鱼为米,山芳桂是樵。 旅游唯得酒,今日过明朝。 白居易 【官舍闲题】 职散优闲地,身慵老大时。 送春唯有酒,销日不过棋。禄米獐牙稻,园蔬鸭脚葵。 饱餐仍晏起,馀暇弄龟儿。 白居易 【即事】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姚合 【答胡遇】 一会一分离,贫游少定期。 酒多为客稳,米贵入城迟。晴日偷将睡,秋山乞与诗。 纵然眉得展,不似见君时。 张祜 【寄卢载】 故人卢氏子,十载旷佳期。 少见双鱼信,多闻八米诗。侏儒他甚饱,款段尔应羸。 忽谓今刘二,相逢不熟槌。 李商隐 。 2.带“米”字的诗词有哪些1. 米凭转斗接青黄,加一钱多幸已偿。 《浔溪棹歌》清 朝董恂 2.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早雁》唐 杜牧 3.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秋雨叹》唐 杜少陵 4.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 《哨遍》宋 苏轼 5. 湘湖烟雨长菁丝,菰米新炊滑上匙。 《渔父》唐 陆放 6. 水碓里舂来米,山庄上饯了鸡,事事休提。《水仙子》元 孙周卿 7.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即事》唐 白居易 8. 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 《送王汶宰江阴》唐 张循之 9. 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 《送李员外贤郎》唐 王维 10. 五斗米留人,东溪忆垂钓。 《衙郡守还》唐 岑参 11.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唐 岑参 12. 闻道云安麹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拨闷(一作赠严二别驾)》唐 杜少陵 13. 负米到家春未尽,风萝闲扫钓鱼矶。 《越溪村居》唐 戴叔伦 14. 欢馀若问南行计,知念天涯负米还。 《送申屠正字往湖南迎亲兼谒赵和州…并戏简前》唐 卢纶 15. 江南不是米元晖,无人更得沧洲趣。 《踏莎行》宋 刘辰翁 古代人吃什么 吃多少? 汉代的普通人一天吃两顿,吃下去的总量与现代人吃的差不多。但是呢地位越高可以吃的越多,汉武帝这样的就可以一天吃四顿,那看来汉武帝应该很胖才是。 普通人的食物都是粗粮加上盐、酱菜和菜羹,中国人那么爱做咸菜的传统估计就是从封建时期的底层阶级中流传下来的。 吃什么? 与秦朝人相比,汉代人算是十分幸福的了,直到今天我们都应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张骞。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黄瓜、大蒜、香菜、苜蓿、石榴、葡萄、胡桃等蔬菜水果。并且相传淮南王刘安炼丹时,以石膏点豆汁发明了豆腐,更是找到了消耗黄豆的好方法,大大丰富了汉代人的餐桌。 不过要想用一片小文说明白汉代人到底吃什么是很难的,因为他们的食材已经非常丰富了。 在主食方面与秦朝几乎完全相同,主食是饭、粟、麦,煮出来的饭是麦饭,黄色的。但是巧妙的是汉代的人已经会做面点,在秦朝时人们吃的都是蒸饼,软塌塌的,到了汉代从西域传来了胡饼,胡饼与如今新疆人吃的馕非常相似。我们如今喜欢从别的国家引进一些烹饪技艺,汉代人也不例外,觉着胡饼好吃就学来了,而这种西域风一直刮到了唐朝,胡饼也逐渐变化成的后来的烧饼、麻饼。 在荤食方面有一个特点就是汉代的人爱吃狗肉,甚至作为主要的肉食之一,而猪则是精贵的动物,价值可达狗的十倍。狗肉制作的菜肴也很丰富,秦汉简牍记载有:五香狗肉干、狗羹、炙狗肋、炙犬肝等。 参考资料 知乎:/question/31861888 3.有关米字的诗句菰米新炊滑上匙——宋 陆游 《渔父·湘湖烟雨长菁丝》自看淘酒米——唐 白居易 《即事》波漂菰米沈云黑——唐 杜甫 《秋兴八首》湿薪如桂米如珠——宋 苏轼 《浣溪沙》水多菰米——宋 苏轼 《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醉乡曲米为春——宋 向子諲 《清平乐·薄情风雨》赤米厌晨炊——宋 朱敦儒 《朝中措·先生馋病老难医》米鞅庵奂——宋 蔡伸 《点绛唇·月缺花残》米龇绻庵——宋 蔡伸 《点绛唇·云雨匆匆》米贱茅柴酒美——宋 张抡 《朝中措·鸣榔惊起鹭鸶飞》有宝珠如黍米——宋 张抡 《蝶恋花·碧落浮黎光景异》二升菰米晨炊——宋 陆游 《乌夜啼·世事从来惯见》倩米元晖——宋 刘过 《沁园春·天下稼轩》一任如盐似米——宋 葛长庚 《贺新郎·俯仰天粘水》碗水把柴升米——宋 葛长庚 《水调歌头·一个奇男子》田舍米——宋 刘克庄 《满江红·畴昔胪传》米场镌价——宋 刘克庄 《鹊桥仙·去年无麦》广致米商船——宋 刘克庄 《卜算子·东甽宁馨儿》惜得米阳关——宋 刘辰翁 《水调歌头·山水无宿约》。 4.诗经中和米有关的句子诗经中与水有关的句子: 最为名句: 《诗经 国风 秦风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 国风 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国风 召南 采蘩》: 予以采蘩,于沼于沚。予以公用,公侯之事。 予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诗经 国风 采苹》: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5.带米字的字带“米”的字有:粟、粗、糕、精、糟、籽、糙、粉、粥、粒、类。 1、粟[sù] 1.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子。沧海一~。2.古代泛称谷类:重(zhòng)农贵~。3.姓。 2、粗[cū] 1.疏忽,不周密:~心。~疏。~略。~率(shuài)。2.不精致,工料毛糙:~糙。~劣。~料。~纸。~粮。~制滥造。去~取精。3.长条东西直径大的:~大。~壮。~重。~实。 3、糕[gāo] 用米粉或面粉搀和其他材料蒸制或烘烤而成的食品:年~。蛋~。绿豆~。~点。~饼。 4、精[jīng] 上好的白米:“食不厌~”。2.细密的,与“粗”相对:~密。~细。~确。~制。~读。~选。~心。~研。~雕细镂。3.聪明,思想周密:~悍。~敏。~明。4.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华。~英。~神 5、籽[zǐ] 某些植物所结的种子:~实。~种(zhóng )。瓜~儿。 6、糙[cāo] 1.米脱壳而未舂的状态:~米。2.不细致,不光滑:粗~。毛~。 7、粉[fěn] 1.细末儿:~末。~剂。~尘。米~。花~。药~。漂白~。2.特指化装用的粉末:香~。~墨登场。~黛。扑~。~霜。3.用涂料抹刷:~刷。~饰。4.使破碎,成为粉末:~碎。~身碎骨。5.白色的或带粉末的:~墙。~蝶。 8、粥[zhōu] [yù] 1.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小米~。2.像粥的东西:泥~。乱成一锅~。 9、粒[lì] 1.成颗的东西,细小的固体:米~。盐~。颗~。~子(a.成果的、细小的东西,“子”读轻声;b.指“基本粒子”,物理学上指构成物体的最简单的物质)。2.量词,多指颗粒状的东西:一~米。一~珍珠。 10、类[lèi] 1.很多相似事物的综合:种~。~群。~别。~书。分~。人~。2.相似,好像:~似。~同。 6.带有米字旁的词笔画2 籵 籴 籶 笔画3 粀 籷 粂 籿 粁 籾 籸 籹 籺 类 籼 籽 笔画4 粍 粏 粊 粑 粅 粌 粎 粋 粃 粄 粆 粇 粈 粉 粔 粐 笔画5 粛 粙 粝 粒 粓 粕 粖 粗 粘 粚 粜 粣 笔画6 粭 粨 粩 粫 粞 粟 粠 粡 粢 粤 粥 粦 妆 粪 粬 笔画7 糀 粴 粮 粯 粱 粲 粳 粤 笔画8 粶 粰 粷 粸 粹 粺 粻 粼 粽 精 粿 糁 笔画9 糎 糍 糌 糂 糃 糄 糅 糆 糇 糈 糉 糊 糋 糔 笔画10 糘 馍 糐 糏 糑 糒 糓 糕 糖 糗 糙 糚 笔画11 糛 糜 糁 粪 糟 糠 糡 笔画12 糣 糤 糥 糦 粮 糨 笔画13 糬 糭 糩 糪 糫 笔画14 糮 糯 团 粝 笔画16 糱 籴 糵 笔画19 粜 笔画20 糳 糷 这可是我一个一个打上来的呀,就选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