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六意是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包括15部分,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称作“十五国风”共160篇。 《雅》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 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 根据十五国风的名称及诗的内容大致可推断出诗产生于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北部等。 国风·周南 国风·召南 国风·邶风 国风·鄘风 国风·卫风 国风·王风 国风·郑风 国风·魏风 国风·唐风 国风·齐风 国风·秦风 国风·陈风 国风·桧风 国风·曹风 国风·豳风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 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 朱熹《诗集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 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厘陈戒之辞也。辞气不同,音节亦异。 故而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 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 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 《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 .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 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 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 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2.什么是诗经中的六意,求简洁易明解释诗经六艺 六艺:指《诗经》中的:风、雅、颂、赋、比、兴六种写作技巧,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计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诗经》所收集的诗,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根据音乐及诗歌形式、内容、语言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包括十五“国风”,即十五个地方的民间歌谣.“国风”保存了大量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这部分诗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处境及思想意识、审美观念,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深刻认识.“国风”的语言朴素、鲜明,富于形象性,多处,用双声、叠韵、叠字等,表达准确优美.形式上多是四言成句,隔句用韵,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同时多处出现章节的复叠,有一唱三叹的艺术美感,是《诗经》的精华部分.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区的音乐.颂有形容的意思,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雅诗的内容多描写统治阶级的日常生活,常用在宴会歌舞中.颂诗的内容多是歌颂周王朝祖先的“功德”,常在祭祀宗庙时演出.稚诗和颂诗都是统治者在特定场合演出的乐歌,但雅诗的篇幅较长,分章分节,句法整齐,流畅通顺,有些还偏重于抒情,加上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有较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颂诗具有极为浓厚的宗教文学色彩,形式较为古板呆滞,诗歌语言也显得典雅沉重.雅诗分为“大雅”和“小雅”,颂许则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风、雅、颂与赋、比、兴被统称为《诗经》的“六义”,成为《诗经》最具代表性的六个特点.“风雅”和“比兴”更成为《诗经》中所体现出来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代称. 3.诗经中有意境的话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在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6、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 8、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10、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4.诗经中有意境的话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在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6、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8、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10、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 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5.诗经中有没有意境很美的句子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在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6、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 8、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10、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 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11、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3、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诗经·小雅·棠棣》。 译: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 1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1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1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17、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1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译:握着你的手永结美好,永不分离,白头偕老。 19、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20、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魏风•硕鼠》 译: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 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21、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小雅。鸿雁。 斯干》 译:潺潺的山涧水,深远的南山。 22。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2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2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译:在别的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2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2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27、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诗经•小雅•白驹》 译:皎洁的白色骏马,在空寂的山谷。它咀嚼着一捆青草,那人如玉般美好。 28、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译:生死都与你在一起,和你一起立下誓言。牵着你的手,和你白头偕老。 29、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葛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30、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译:面对政局我战战兢兢,就像面临深深渊,就像脚踏薄冰。 6.唯美有意境的六字诗词情侣名唯美有意境的六字诗词情侣名: 1. 闲看云卷云舒 时光向来熬人 2. 占你心,做你王 赠你一世深情 3. 眼不见心还念 一克拉の眼泪 4. 挥之不去的殇 道不尽的沧桑 5. 笑谈浮生流年 只因那时年少 6. 浅夏花开花落 浅醉且听风吟 7. 思念渐浓于酒 久伴还是酒伴 8. 烧了情书取暖 时光逼我成长 9. 被放纵的任性 是谁卑微了谁 10. 有文化旳流氓 音色如此妖娆 11. 忘却是种罪过 若是温暖至此 12. 悄然无声离开 祈祷上天帮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