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信徒诗经

1.信徒的意思

信徒是对一种事物的崇拜和遵从的行为。

信徒有宗教上的,有政治理论上的,有对某种理念的。但是信徒的普遍的意思是信仰某一宗教的人的称呼。

慕道友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渴慕真道的朋友”。一般特指羡慕或寻求基督新教信仰或对其感兴趣或的人,但尚未接受。

基督徒因而视慕道友为朋友,又被称为福音朋友。 慕道友会经常参加教会和团契的崇拜和其它活动,从而更加深入地认识基督信仰。

从慕道到接受的过程一般被认为是每个基督徒成长的必经阶段,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基督教的观点是因为各人对信仰的信心不同。

2.没有"基督徒"名称以前,信徒有何称呼

(一)基督徒最初的一个名称乃是门徒 主耶稣一出来传道,便选立了十二个门徒。

十二数目象徵 以色列的十二支派。门徒两字含有什麽意义?字面告诉我们,门徒即是门生,也是门人,其中含有受教和学习的意思。

向老师受训,乃是门生最基本的责任。 可见我们今日做基督徒,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到主耶稣面前领受他的福音真理。

这确然是世人蒙恩得福的第一步。「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听见他,怎能他他呢?」(罗十13-14)。信道乃由听道而起。

作门徒有听道的基本责任。这事关系我们的灵程何等重大? 所以主选立了十二个门徒,就领他们到山上去教训他们。

「门徒到他跟前来,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若为我辱巊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

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太四23至五12)。

在这里主提出一个福字,又提出欢喜快乐四字。可见主召我们作他门徒,是要我们有福有乐。

为何我们不常到主前读经,和常到礼拜堂去领受主的教训呢? (二)基督徒第二个名称乃是信徒 作门徒不过看主耶稣为我们的老师和夫子。主降世并不是只要作我们的老师。

他降世最大的宗旨,乃是要作我们的救主。 我们怎能得救?最大的条件就是信主。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叁16)。

「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罗十9)。

在门徒这个名称成立不久,信徒这个名称又在经里发现。 看约二1-11,和约叁16,我们知道信徒这个称谓,出现必相当早。

所以在使徒行传初期,已经很普遍的使用。「彼得还说这话的时候,圣灵降在一切听道的人身上。

那些奉割礼和彼得同来的信徒,见圣灵的恩赐也浇在外邦人身上,就都希奇」。(徒十44-45)。

听圣经道理的人,未必都相信主耶稣。 「你们查考圣经,因为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

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约五39-40)。

作门徒的人,也未必都真心信主。「只是你们中间有不信的人,耶稣从起头就知道谁不信他,谁要卖他。

」(约六64)。 让我们不要徒然听圣经。

让我们都虔诚笃信主耶稣罢。 (叁)基督徒第叁个名称乃弟兄姊妹 门徒信徒这个名称出现之后,圣灵又赐给我们另一个名称,就是弟兄姊妹。

本来犹太人常以弟兄相呼。「摩西长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里,看他们的重担,见一个埃及人打希伯来人的一个弟兄。

」(出二11)。耶稣也说,「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太五21-22)。

这里主所谓弟兄,仍是泛指一般同胞。但信基督的人称为弟兄姊妹,却具有较深一层的意义。

在马太福音十二章五十节主耶稣说:「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都是我的弟兄姊妹」。 又在马太福音二十八章十节说:「不要害怕,你们去告诉我的弟兄,叫他们往加利利去,在那里必见我。

」这时主使用弟兄二字,就不是泛指犹太人,而是专指他的门徒了。耶稣基督称呼我们为信徒为弟兄姊妹,他对待我们何等的亲切,和何等的恩爱。

为何圣灵要我们加上这个名称呢?这名称含有信徒彼此相亲相爱的意思。 从这一件事,可以见得我们在灵程上,非但要听道受教作为门徒,和非但要笃信救主作为信徒,而且要加入教会,亲近同道,认识教会里神的家。

(弗二19)。这样一来信主的人团结和睦,互相原谅,互相劝勉,互相代祷,和互相爱顾,灵程就更有长进了。

「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约十叁34-35)。

(四)基督徒第四个名称乃是圣徒 就新约圣经而论,马太福音二十七章五十二节,即已题到圣徒这个名称。使徒行传第九章,表明当日已经是一个通用的名辞。

「亚拿尼亚回答说,主阿,我听见许多人说,这人怎样在耶路撒冷多多苦害你的圣徒。 」「彼得周流四方的时候,也到了居住吕大的圣徒那里。

」「彼得伸手扶她起来,叫众圣徒和寡妇进去,把多加活活的交给他们。」(徒九13、32、41)。

后来保罗写信给各地方的教会,更喜欢使用圣徒这个名称。(例如罗一7)。

圣灵安排这「圣徒」为基督徒的第四个普通名称,当中实有很深的意义。 这一件事表明我们作主门徒的,不但要因信称义成为信徒,而且要同心合意交接擘饼,成为弟兄姊妹。

非但要成为弟兄姊妹,而且还要清洁成圣,作为名符其实的圣徒。「亲爱的弟兄阿,我们既有这等应许,就当洁净自己,除去身体灵魂一切的污秽,敬畏神,得以成圣。

」(林后七1)。 换一句话说,我们信主的人,务要常常对世人表示圣洁的行为,使父神得 荣耀。

(五)总结 直至使徒行传第十一章,然后「基督徒」这个。

3.基督教的信徒大多都是什么样的人

远离罪恶,不犯罪,犯了罪就求赦免和悔改,与人和睦,总是用爱去对待人,教导人向善,归向为我们舍命的救主耶稣,传永生生命福音,你可以看看这些讲座,里面有教会全景,推荐可以看看“宇宙之战““末世大事记““最后的王国““弥赛亚的奥秘“视频。

第一个写天使被造及堕落变化成魔鬼,人的被造及犯罪堕落,及上帝为罪人所制定的救赎奥秘计划。第二个写圣经不久后的未来预言发展,耶稣再来,圣徒复活升天,新天新地等,这个更多详细解释百度“太平千禧年“。

第三个写世界历史都是上帝在掌管,都按上帝所预言的发展,当历 史活化在我们眼前时,目的却是为了让我们相信他。相信他救赎的计划和大能。

第四个写耶稣出生之前已经被预言,耶稣的使命和十字架的爱。男女老少都有,各个阶层都有,全世界任何角落都有,因为耶稣,因为神的爱,我们都是一家人。

4.布兰诗经哪位高人能介绍下

也称为 《博伊伦之歌》,原是舞台作品 《凯旋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于1935—1936年, 1937年初演于法兰克福,后作为康塔塔单独演出, 是奥尔夫最著名的代表作。

其歌词选自在巴伐利亚州贝内迪先特博伊伦修道院中发现的一本13世纪的诗集。共分25个乐章,用女高音、男高音、男低音、童声合唱、合唱及乐队(内有14个乐章为管弦乐曲)。

歌词用拉丁文,其性质是放浪于饮酒、女人与爱情的学生歌曲, 分为3大部分:1.春,2.小酒店,3.爱情,演出时有哑剧动作,伴有丑角和舞蹈场面。 此曲写作手法简单,摒弃了常用的对位、主题发展、变奏等,而是用同度,八度,三度的声部进行,句段多重复, 是一部音效极佳的作品, 现在经常被影视作品所引用。

《Carmina Buraria 布兰诗歌》介绍 Buraria——在德国慕尼黑南部阿尔卑斯山谷中上巴伐利亚州的小镇贝内迪克特,有一所始建于公元740年的古老修道院--布兰修道院。由于偏僻和隐秘,很少受到战乱和其它天灾人祸的破坏,因而保存着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献。

1903年,考古学家在这所修道院中发现了大量中世纪诗歌和戏剧古卷,其创作时间大约在11至13世纪,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宗教和世俗两类,其中的两百多首作者不祥的世俗诗歌经巴伐利亚的学者整理出版,这就是《Carmina Buraria 布兰诗歌》。 这些大部分用拉丁文写成的诗歌显然出自神职人员和落魄文人以及流浪学生的手笔,其中蕴含的放荡不羁的精神和对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的赞美以及对封建社会的无情嘲讽都令人惊讶。

毫无疑问,这些被称作"中世纪的拉丁抒情诗"的作品出现在以基督教文化为中心的时代,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935年,奥尔夫读到了这部诗集,这使一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奥尔夫,在时空的某一个点上找到了过去与现在的联系。

他的冲动,在阅读完这本诗集后,形成了一种对人类与自身命运的思考。因此冲动而成就的这一部"为独唱者、合唱队、器乐伴奏和魔幻布景而作的世俗歌曲",他将它称为"情景康塔塔",并且要求以舞台作品的方式演出。

1937年6月8日,《Carmina Buraria 布兰诗歌》在法兰克福首演。当时的德国,由勋伯格、韦伯恩、贝尔格等人限定了的一种现代音乐语言——十二音列。

不仅是音乐界的焦点,更间接或直接地影响了当时所有的现代音乐。而奥尔夫作为一个儿童音乐教育家,在他与友人D·京特合办"京特体操—音乐—舞蹈学校",探求音乐与语言动作的结合及各种打击乐的配合,写成《教学作品》,创建独特的儿童音乐教学体系后,已经掌握了自己的音乐语言。

奥尔夫说过:"音乐表现越是本质、单纯,效果也就越直接、强烈。" 奥尔夫的美学思想就是简朴、单纯。

他偏爱强烈、明快的节奏,认为节奏是一切音乐的开始。他使用最原始,最简单的节奏,不断反复,用尽之后才换另一节奏。

他的节奏干脆,利落,不重视和声行进,不属于动力型,属静态型。在整部康塔塔中,激荡人心强健有力的节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的旋律由短小动机连续不断地反复而成,不用模进,不用变奏,没有表情的因素,没有明确的特性,只有通过歌词、节奏、伴奏才能理解。在《Carmina Buraria 布兰诗歌》中的旋律语言包罗较广,从单旋律歌曲、民间歌曲到弗拉曼戈歌曲和浪漫歌剧,面貌多姿多彩。

他的和声多用一级和五级和弦,大多为同度、八度、三度、五度,几乎不用半音。只有在惊叹句的时候才会用一下不协和和弦。

他的曲式有两种主要风格: 1,Antiphon 对唱性的赞歌,对答合唱,交错进行。 2,方块型 没有发展、变奏,不断反复。

他的配器以打击乐为主要风格,三管编制的大型乐队,加打击乐加钢琴,有时候,整个乐队都会被他当作打击乐来使用。 在多半是艰涩难懂的20世纪严肃音乐中,《Carmina Buraria 布兰诗歌》的纯朴、生动显得很不合群。

但我想它也许是本世纪最好听的合唱曲之一了。 《Carmina Buraria 布兰诗歌》 编制: 女高音,男高音和男中音独唱,含有一个小合唱队和童生合唱的大型合唱队。

两架钢琴,一组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的打击乐器,大型管弦乐队。 布景,丑角表演的舞蹈队。

I 初春(赞美大自然) 1, 合唱 《O Fortuna 噢,命运女神》(取材自诗集卷首的《命运之轮》,在整部歌剧中首尾贯穿) 2, 男低音合唱《命运打击的创伤》 3, 小合唱《春天的笑容》 4, 男中音独唱《明媚温和的太阳》 5, 合唱《春,圣洁的》 6, 舞曲(纯器乐) 7, 合唱与小合唱《树林发绿了》 8, 童声合唱及合唱《杂货商,给我胭脂》 9, 轮舞合唱《来这儿轮舞》 10, 合唱《即使整个世界是我的》 II 在酒馆里(歌唱放荡不羁的生活) 11, 男中音独唱《我心中似火燃烧》 12, 男高音与男声合唱《我曾在海上四处漫游》 13, 男中音与男声合唱《我是修道院院长》 14, 男声合唱《当我们坐在酒店里》 III 爱之宫殿(颂扬爱情) 15, 童声合唱与女高音独唱《爱情到处飞扬》 16, 男中音独唱《白天,黑暗与一切》 17, 女高音独唱《那儿有一位姑娘》 18, 男中音独唱与合唱《在我的心中》 19, 男声合唱与男中音独唱《当少年与姑娘》 20, 双重合唱《来,来,来》 21, 女高音独。

5.佛教信徒需要掌握哪些基本理论

问得好! 佛教信徒首先应该掌握的基本理论是“缘起”、“四谛”和“三法印”。

略而言之: 缘起就是说世间的一切诸法(事事物物),都是“因”、“缘”所生起。生命不是由造物「主」所创造的,是由自己造作而成的。

《稻芋经》说:“见缘起则见法,见法则见佛。 ”因果法则上有六条定律:果从因生、相由缘见、事待理成、多从一生、有依空立、佛是人成。

四谛就是指苦、集、灭、道四种真理。苦谛,说明人生实相是苦的道理。

集谛就是指形成痛苦的原因。灭谛指灭尽贪、瞋、痴等烦恼,而显现出清净的真如体性。

道谛就是指从痛苦的此岸到达涅??的彼岸所必经的道路,也就是证得涅??的正道。 三法印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

“诸行无常”是指世间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没有一样不是在刹那刹那之间迁流转变,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诸法无我”是指一切有为、无为法并无独立的、不变的实体或主宰者。

“法”是指宇宙间所有的事物,包括物质现象和心识活动等,是有形无形事理色心的通称。 “涅??寂静”是一种灭除贪、瞋、痴、慢、疑等诸烦恼,身无恶行,心无恶念,身心俱寂的一种解脱境界。

三法印可以说是印证佛法的根据;它是识别佛法、非佛法的标准。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法;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认为是佛法。

四圣谛与缘起、三法印构成佛教教义的三大纲领,名称虽然不同,意义却是相通的:缘起论的主要内容是十二缘起,而三法印是缘起论的思想基础,四圣谛则是缘起论的具体型态。三者都是初期佛教的根本思想,以后的经论,莫不由此开展出来,因此,四圣谛、缘起、三法印,称为佛教的根本佛法。

相关
下一篇
诗经缱绻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