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若笙诗经

1.诗经小雅中被后人称为 人称为为 笙诗 的是谁

亦称“六笙诗”。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南陔》、《白华》、《华黍》,“南有嘉鱼之什”中的《由庚》、《崇丘》、《由仪》六篇的合称。这六篇诗都仅有篇名而无文辞。宋朱熹于集传中称这六首诗为“笙诗”。《诗·小雅·鱼丽》宋朱熹集传:“按《仪礼·乡饮酒》及《燕礼》,前乐 笙诗

既毕,皆闲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上有台》,笙《由仪》。闲,代也。言一歌一吹也。然则此六者,盖一时之诗,而皆为燕飨宾客上下通用之乐。” “笙诗”之称,可能源于它们用笙演奏,本就“有声无辞”,属于“过门曲”之类。 《诗经》有篇名的诗共311篇,实际既有篇名又有文辞的305篇(而《小雅》中这6首有目无辞的,即只有篇名而无文辞的,有些学者认为已亡佚),故又称《诗经》为《诗三百》。305篇中,包括国风160篇(周南11篇,召南14篇,邶风19篇,鄘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2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曹风4篇,豳风7篇),雅105篇(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诗40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另6篇有目无辞,为“笙诗”,即“六笙诗”。 故“笙诗”即《诗经》中六篇有目无辞者。至于为什么有目无辞,一种看法 笙诗

是本就“无辞”,一种看法是“亡佚”。

2.若凝在诗经了有什么解释吗

即肤如凝脂

此词出自《诗经》《硕人》“卫风”中的一首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译文] 窈窕淑女体修长,披风罩在锦衣上;齐侯女儿多娇贵,嫁给卫侯到吾乡。 她和太子同胞生,也是邢侯小姨妹,谭公是她亲姐丈。 双手白嫩如春荑,肤如凝脂细又腻;脖颈粉白如蝤蛴,齿如瓜子白又齐; 额头方正蛾眉细,笑靥醉人真美丽,秋波流动蕴情意。 窈窕淑女身材高,驻马停车在城郊;四匹雄马多矫健,马辔两边红绸飘, 鸟羽饰车好上朝;诸位大夫该早退,别让国君太操劳。 黄河之水声势大,奔腾向北哗啦啦;撒开鱼网呼呼响,鳣鲔跳跃泼剌剌, 芦荻稠密又挺拔。陪嫁女子服饰美,媵臣英武又高大。

其意为:皮肤像凝固的油脂,形容皮肤洁白且细嫩。

中文名

肤如凝脂:

形容女子肌肤嫩滑如凝固的油脂

3.诗经中的经典名句有那些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秦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2、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先秦佚名《诗经·召南·草虫》 译文:没有见到那君子,我很悲伤真烦恼。

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平静了。 3、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先秦佚名《诗经·邶风·柏舟》 译文:我心并非卵石圆,不能随便来滚转;我心并非草席软,不能任意来翻卷。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先秦佚名《诗经·郑风·子衿》 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先秦佚名《诗经·秦风·蒹葭》 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4.名词解释《诗经》解释:1、《诗经》2、“六义”3、笙诗4、采诗、删

1、《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2、“六义”:诗经学名词.语出《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3、笙诗:亦称“六笙诗”.《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南陔》﹑《白华》﹑《华黍》,“南有嘉鱼之什”中的《由庚》﹑《崇丘》﹑《由仪》六篇的合称.4、采诗、删诗说 :“采诗”说:《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于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汉·何休《公羊传注》:“男年六十女年五十五子者,官衣食之,使民间采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删诗”说:《论语·子罕》:孔子曰:“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孔子对“诗”作过“正乐”的工作,甚至也可能对“诗”的内容和文字有些加工 整理.5、四家诗: “鲁诗”、“齐诗”、“韩诗”三家诗和“毛诗”的合称.6、《毛诗序》:产生于春秋中期的《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所收录的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纯文学作品7、诗教:古代文学理论术语8、三家诗 :指“鲁诗”、“齐诗”、“韩诗”三个解说《诗经》含义的学派,同属今文学派.9、赋、比、兴:赋,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赋陈,一作铺陈.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赋比兴是我国三种传统的手法,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

5.诗经全文

1、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释义: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2、樛木 先秦:佚名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释义: 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葛藟爬上这根树枝,并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

一位快乐的君子,他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安抚人或使人安定。 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葛藟爬上这根树枝,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并且这根樛木都被葛藟覆盖了。

一位快乐的君子,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扶助他人 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好几根葛藟爬上这根树枝,缠绕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一位快乐的君子,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成就他人。

3、汉广 先秦:佚名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释义: 南山乔木大又高,树下不可歇阴凉。 汉江之上有游女,想去追求不可能。

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荆条。 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她的马。

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蒌蒿。 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小马驹。

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4、国风·周南·汝坟 先秦:佚名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释义: 沿着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枝条。

还没见到我夫君,忧如忍饥在清早。 沿着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余枝。

终于见到我夫君,请莫再将我远弃。 鳊鱼尾巴色赤红,王室事务急如火。

虽然有事急如火,父母穷困谁养活! 扩展资料: 内容简介: 《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 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

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

《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 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

《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

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风篇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

多半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11篇、召南十四篇、邶(bèi)风19篇、鄘(yōng)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0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桧即“郐”kuài) 曹风4篇、豳(bīn)风7篇。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蒹葭》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诗经·国风: 《国风》是收集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

“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国风》以简朴的语言描摹事物。

6.诗经中唯美的句子,可以用在古代言情里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 ·国风 ·卫风 ·氓》 幽谷,迁于乔木。

《诗经·小雅·伐木》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周南·关雎·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诗经·周南·关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周南·桃夭》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诗经·周南·汉广》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周南·汉广》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诗经·周南·兔罝》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诗经·召南·野有死麕》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 《诗经·召南·江有汜》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诗经·召南·草虫》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郑风·子衿》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王风·黍离》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诗经·邶风·柏舟》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诗经·邶风·柏舟》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经·邶风·绿衣》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诗经·邶风·北门》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邶风·静女》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诗经·卫风·木瓜》 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诗经·郑风·将仲子》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诗经·郑风·将仲子》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郑风·风雨》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诗经·陈风·月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诗经·秦风·无衣》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诗经·魏风·伐檀》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诗经·魏风·硕鼠》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诗经·唐风·绸缪》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诗经·豳风·七月》 蜉蝣之羽,衣冠楚楚 《诗经·曹风·蜉蝣》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诗经·大雅·荡》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诗经·小雅·白驹》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于渊 《诗经·小雅·鹤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小雅·采薇》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诗经·小雅·斯干》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诗经·小雅·天保》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诗经·小雅·棠棣》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诗经·小雅·白华》。

相关
下一篇
诗经哉见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