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样的国学经典教材比较好当代著名国学专家、读经教育实践家、累积式教育法创始人、育心经典读经教材主编赖国全老师认为,判断一套国学经典教材的好坏,有以下几个标准: 第一是教材的质量:1、要准确度高,育心经典教材是经过反复推敲校对的;2、繁简对照:这样有利于港澳台的同胞门和对繁体爱好者的学习;3、书的材质问题:育心经典用的是蒙肯纸,有利保护孩子的视力。 第二要有童音跟读:跟读,或叫领读、带读,是教育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也是效果最好的方法。我们小时候学习语文,一定有过跟老师读书的经历。学唱歌也是这样,老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很少会老师单独唱完,再让学生自己去唱的教法。有没有跟读,是判断一套教材是不是好教材的重要标志,我们认为,没有跟读的读经教材,不是好的教材。因为我们推广读经教育的受教者,主要是儿童,因此需要童音跟读,对受教儿童产生亲和力,愿意跟着一起读。好的童音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这方面我们是有经验的。不好的童音,孩子非常反感,根本就起不到引导和促进学习的作用。跟读是为了保证学习的同步进行,中间留有间隔,让孩子有时间跟着读。朗读就达不到这个目的。 第三是教材要简洁明了。关于配乐的问题,我们知道有配乐欣赏,配乐朗诵,但没听说过配乐学习,但可惜现在许多教材就是做成配乐学习的。这只不过迎合了不懂教育的家长的兴趣而已。学习中配乐,没有任何证明能说明这样做是有帮助的。我们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假如上数学课,有人在旁边放音乐,你想想会有帮助吗? 关于光盘中配动画,也是我们一贯不支持的做法。读经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同一段内容,需要反复读诵几十次甚至上百次,难以想象有哪个孩子会对一段没有情节的动画看上几十遍而不厌的。即使孩子愿意看,我们同样也是反对的,因为孩子的视力是需要特别保护的,长期让孩子看动画片,是根本不科学的,说严重点是害了孩子。 读经的教材,还是简单一些好,不要弄得花里胡哨,比如吃菜,一道道分开才能保证各自的味道,什么菜都混在一起,这种菜会好吃吗?读经教材也是一样,不要把音乐、动画、插图通通混在一起,事实上除了误导一些不懂教育的家长之外,对学习是没有任何积极的帮助的。作为一种产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都是可以的,但作为教材,就一定要认真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样的教材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孩子使用,希望家长三思。 育心经典教材是全球首套纯洁版国学经典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 教材全面:出版了《易经》、《诗经》、《黄帝内经》、《道德经》、《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二十多部国学经典,为确保将孩子培养成大格局、大结构的超 级人才,准备了系统、充足的建筑材料。还有许多经典教材正在编写中。 ■ 全套原文:全部原文不加任何注释、解释,也不带插图、配乐,是我们所知的全球首套纯洁版国学经典教材 。市场上原文的比较少,全套原文不带任何注释、解释的基本没有。实践证明,这种纯洁版教材,使用起来更方便,效果最佳。 ■ 大字排版:采用大字排版,更加适合孩子阅读,保护孩子视力。 ■ 横版印刷:采用横版印刷,方便儿童阅读,符合儿童生理发育特点。 ■ 全文注音:古文很容易读错音,读错自然会理解错,全文注音,让您轻松读古文。 ■ 简繁对照:独特的简繁对照,轻松达到用简识繁,为孩子以后阅读或研究古籍奠定基础,同时也更方便港台 等地使用繁体字的读者。 ■ 童音跟读:全套童音跟读或童音领读,亲和力强;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和佳佳姐姐一起诵读经典。 ■ 按时分段:独创音频分段录音,结合“累积式”教育法,把每天要学习的内容按时间划分好段落,而市面其 他录音教材均不提供此服务。 ■ 精选纸张:全部教材都选用了最好的蒙肯纸,护眼、环保。 ■ 周到服务:提供优质的售后跟踪和指导服务,有众多的经过培训的专业老师提供咨询,还有一系列的后续培 养计划,这是经典推广中非常少有的缘份。 2.对酒古诗领读这四个星期的早上该我来领读古诗了。我可是练了好几个星期,因为上个学期我领读的古诗,他们都不会背。这次我就非常努力,把我的声音也变大了。 早上还没有可是读古诗的时候,还是读书的时间,我就把经典诵读拿出来,开始读我要领的《属相》。一共有四句,不多,我就把它读的滚瓜烂熟,一会儿就就会背了。 我非常紧张,觉得时间过得好慢,总觉得到经典诵读的时间了,但是我问别人听见打铃的声音了没有,他们都说没有。过了一会儿,打铃了,这才开始诵读古诗,我就把古诗本拿出来,站在讲台上,给他们领读。那时我非常紧张腿发软,我想如果我读错了多没面子啊,千万不能读错! 还真的我顺利的没有一个字读错。 3.国学经典教材有哪些爱国报国篇 1、《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倚在栏杆旁,我不由得怒发冲冠, 一场潇潇秋雨刚刚停歇。 举目远望,仰天长啸,万千思绪,奔涌激烈。为祖国奋斗,三十年的功名,自当视若尘土;与敌人周旋,八千里的征程,何惧披星戴月。 千万不要随便虚掷了少年时光,等到头发白了才徒自悲切! 靖康年间的国耻啊,还没洗雪;臣子的复仇之恨啊,何时能灭? 驾起远征的战车吧,直把那贺兰山踏裂!壮志凌云,饿了就饱餐敌人肉;谈笑风声,渴了就痛饮敌人血。期待着这一天吧,让我们从头收拾好旧日的山河,向祖国献捷! 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君得其志;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 译文:考察他们的功劳和事迹,推荐贤才,使他们得到任用。儒者并不希望得到回报,只是为了合乎君主的意志。 只要对国家有利,不求个人富贵。其推举和提拔贤能之士就是这样的。 道德修养篇 1、《荀子·不苟》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1]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言己之光美,拟于舜、禹,参于天地,非夸诞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 《诗》曰:“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此言君子能以义屈信变应故也。 译文:君子推崇别人的德行,赞扬别人的优点,并不是出于谄媚阿谀;公正地议论、直接地指出别人的过错,并不是出于诋毁挑剔;说自己十分美好,可以和舜、禹相比拟,和天地相并列,并不是出于浮夸欺骗;随着时势或退缩或进取,柔顺得就像香蒲和芦苇一样,并不是出于懦弱胆怯;刚强坚毅,没有什么地方不挺直,并不是出于骄傲横暴。这些都是根据道义来随机应变、知道该屈曲就屈曲该伸直就伸直的缘故啊。 《诗》云:“该在左就在左,君子在左无不可;该在右就在右,君子在右也常有。”这说的是君子能根据道义来屈伸进退随机应变的事。 2、《心不在焉》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 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勤学励志篇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译文:要广博地学习,要详细地求教,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能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能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能终止。 2、《任末好学勤记》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克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译文:任末14岁,背着书籍跟从老师学习,不怕艰难险阻。 他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凭借什么成功呢?他贫穷无家,有时依靠在树木的下面,编织茅草做成小屋。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 夜晚就用星星和月亮的光照着看书,昏暗时就捆绑麻蒿点燃照明。平日里每当看书看到领会意义的地方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用来记下这件事,其他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经常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 临终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热爱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4.什么是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非常严谨的,特别是买来系统学习,对文字、注音、录音要求都很高,字错、音错意也就错了,所以家长选择教材要特别小心。目前市场流行的国学经典教材非常之多,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我们可以从教材特点、教材朗读者、配套学习方法、有无注释,有无售后服务这些方面来进行选择,不过我自己也遇到了一种经典教材叫做育心经典,非常好,现在把他分享出来,让大家自己也对比一下。一、教材特点上: 育心经典系列教材:配套学习光盘 独有跟读、领读格式,犹如把国学老师请到家里,老师读一句,孩子跟一句,方便学习,家长省心省力,让孩子轻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还配有诵读格式,方便复习时用。 其他国学经典教材:仅有诵读格式,孩子无法跟读学习。还有不少是带有动画的说唱式VCD光盘,不仅伤害孩子视力,不适合反复学习,而且很容易让孩子养成看电视的习惯,以致于无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材朗读者:育心经典系列教材:专业播音员领读,由赖思佳小朋友进行跟读,亲和力强,因为孩子更喜欢同龄人的声音,容易激起学习兴趣。其他国学经典教材:成人诵读,不易激起孩子学习兴趣。 配套学习方法:独育心经典系列教材:家配套赖国全老师在教育女儿过程中总结出来的137学习法,简单、科学、容易坚持,一天30分钟,一年可轻松通读25本经典7遍,效率高,效果好。 其他国学经典教材:要么没有学习方法,导致孩子半途而废,读不下去。要么学习方法不科学,家长累,孩子累,更严重的导致孩子厌恶经典,厌恶学习,得不偿失。育心经典系列教材: 所有教材大字注音(方便指读),简繁对照(孩子从小认识两种字体,方便以后学习古文),横版印刷(符合孩子阅读习惯),选用颜色柔和自然的蒙肯纸印刷(保护孩子视力,长时间阅读不会造成视觉疲劳)。 其他国学经典教材:没有简繁对照,普通纸张印刷。 内容: 育心经典系列教材:全文收录,并由国学实践专家赖国全老师亲自编著 其他国学经典教材:多是节选 注解 : 育心经典系列教材:不带注解,不干扰学习,原汁原味, “素读”经典原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建议在熟读的基础上,随着孩子生活阅历不断丰富,再慢慢感悟理解或拜明师。 其他国学经典教材:多带有注解。而注解都是后人的理解,100个人可能有100种不同的理解,如果注解错误,则会误导我们对经典的学习吸收。 售后服务: 育心经典系列教材:独有的育心经典专业指导老师义务跟踪指导10年,您不但买到教材,更同时免费获得我们的系统服务和指导。还能与赖老师在线交流。 其他国学经典教材:无售后,没有系统的指导和服务,书买回去往往束之高阁,更难系统的坚持下去。 如果您仔细对比学习,相信会做出正确而又智慧的选择! 5.如何提高学生朗读水平追古溯今,读可以说是教师比较基本的行为方式。 《诗经》中曾谈到:“吟咏情性,以风气上”,古人对它的阐述为:“动声回音,长言为咏,做诗比歌,故言吟咏情性。”所以在古代无论是文人墨客因诗性大发而“朗咏长川”,还是私学书堂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都说明读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行为方式,即使是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朗读仍然是教师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新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当前的素质教育更要求“校园要有琅琅的读书声”,从而充分发挥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既然如此,作为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发挥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呢?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总结出了几种方法,和大家共同探讨。一、引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一)创设一个自由、轻松、能够展现自我、能够与同伴们交流的空间。 进入课改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让孩子们有兴趣地去学习,要比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重要得多。朗读也是这样,在本学期,我充分利用课后的五篇文章,抓住点滴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读完了再找自己的好朋友去读。 刚开始,孩子们有点不知所措,但渐渐地,他们都能很主动地下位找学习伙伴读书了,有的读着读着,还会不知不觉地摇头晃脑!这时候,我就积极地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读书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孩子们的兴趣也浓厚起来,读书时都想把故事读得更生动些。 另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课内接触到的阅读材料是有限的,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朗读作为阅读的一部分,教师可以一些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课外朗读、诵读,提高朗读水平,积累语言。 可举行朗读比赛、课本剧展示会、演讲赛等活动,让学生朗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低年级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甄别能力有限,起始阶段可由教师向学生推荐朗读篇目,可联系家长辅助学生朗读。(二)把握利用教材,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音乐美。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诗歌、童话等体裁的课文有着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回环的音韵、错落的节奏,它们都是培养儿童语感的极好材料。教师不仅要留意发现其中的音乐性,而且还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欣赏、认识语言的音乐美。 如《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四句短短的韵文,写得优美动听、富有情趣。 在教学中,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画面:幽蓝的夜空中,闪烁着一颗颗星星,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提着小灯坐在月亮上欣赏着美丽的夜色。美妙的画面很快就把学生带入了情境,然后在画面的下端出示课文内容,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1.帮助学生划出轻声词:“月儿”“船儿”(用“~~”表示),指导学生读出轻声。2.根据内容划分出音步(用“/”表示),读出顿挫舒缓的节奏;3.确定朗读的重音(用“·”表示)。 这样,强弱的重音,加上顿挫舒缓的音步,节奏更加鲜明,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美,极具感染力。朗读时,配上轻柔的音乐,孩子们反复吟诵,陶醉于诗的优美旋律,仿佛置身于美妙的夜空中。 的确,在朗读中,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变成了语言性的“音乐”,学生聆听着自己朗读的声音,真切地感受到了语言的美。久而久之,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生成了“词的音乐家”。 二、恰当发挥范读的作用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也就是说,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读的多了,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等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转化成了自己的语言,古人所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作为小学生,他们不会创造性的读,但他们的模仿力很强,他们的朗读大部分都是模仿老师的,因此,教师的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范读时机的选择也要恰当,不是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就范读,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在什么时候范读依具体情况而定,可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范读,在学生要求范读时再范读,教师要做到语言准确,富有激情,表情到位,感情到位,真正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范读的内容:依具体情况而定,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内容可范读全文,为解决难点可范读一些重点句段,范读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语言鲜明生动的段落。范读时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找领悟快、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范读。 三、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达到朗读要求和“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但不能很枯燥地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可。 6.高中古诗文朗读(人教版)急用孔雀东南飞 年代:【汉】 作者:【汉无名氏】 体裁:【乐府】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 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而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赴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 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物物各具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谢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 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 感君区区怀。 君既若见录, 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 蒲苇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 性行暴如雷。 恐不任我意, 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 二情同依依 。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 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 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 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 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 府吏见叮咛,结誓不别离。 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 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 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 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 四角龙子幡。 婀娜随风转,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 流苏金缕鞍。 赍钱三百万, 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疋, 交广市鲑珍。 从人四五百, 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 明日来迎汝。 何不作衣裳, 莫令事不举。阿女默无声, 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 移我琉璃榻,出置前厅下。 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暗暗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君得高迁。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 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 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 令母在后单。 故作不良计, 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 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 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 仕宦于台阁。 慎勿为妇死, 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 窈窕艳城郭。 阿母为汝求, 便复在旦夕。府吏再拜还, 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暗暗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山居秋暝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体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