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豳风·鸱鸮》:里的原句到底是“风雨漂摇”还是“风雨飘1、“风雨漂摇”还是“风雨飘摇” 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写法。我大学时就见过不同的书里不同的写法。这跟文献流传有关,例如李白“天台四万八千丈”,有的版本就做“一万八千丈”,很难说到底是哪个正确,就是在唐代的书籍里也有两种写法。这涉及到考据学的范畴,我们一般读书人很难找到根源的 2、母鸟所受恶鸮的欺凌而丧子破巢的遭遇,以及在艰辛生存中面对不能把握自身命运的深深恐惧,正是下层人民悲惨情状的形象写照。所以“予室翘翘,风雨飘摇”比喻社会动荡是可以的,“民族危机”在诗中难以体现。 2.《诗经·豳风·鸱号》赏析鸱鸮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赏析】 这是一首童话诗,全诗以拟人化的手法,借一只母鸟自诉艰辛危苦,寓寄诗人对当前处境的感慨和不平。首章写母鸟对迫害它的鸱鹗的警告;第二章写母鸟趁天晴加固窝,以便抵御自然灾难和人祸;第三章写母鸟为建窝而劳累不堪;第四章写母鸟为窝未建成而忧惧。通篇都是深忧危苦之词,诗人想必是有所寄托的,但具体所指已无法知道了。旧注家根据《尚书·金縢篇》,说是周公向成王表白自己心迹而作的。然于诗义不合,不足信。 3.《诗经·豳风·鸱号》译文《诗经·豳风·鸱鴞》译注 来自/link?url=oTAdWifDwl-nhclfVD_fyUCY-iNsFuFx2c4vcPE2HImVu10ghvtkEI0zZ2OAFLUJdI0P8xl-3lOz5cI_YQLvB_ 6.《诗经·豳风·鸱号》赏析鸱鸮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 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予羽谯谯,予尾翛翛。 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赏析】 这是一首童话诗,全诗以拟人化的手法,借一只母鸟自诉艰辛危苦,寓寄诗人对当前处境的感慨和不平。首章写母鸟对迫害它的鸱鹗的警告;第二章写母鸟趁天晴加固窝,以便抵御自然灾难和人祸;第三章写母鸟为建窝而劳累不堪;第四章写母鸟为窝未建成而忧惧。 通篇都是深忧危苦之词,诗人想必是有所寄托的,但具体所指已无法知道了。旧注家根据《尚书·金縢篇》,说是周公向成王表白自己心迹而作的。 然于诗义不合,不足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