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里饮食

1.诗经美食起公司名

诗经取名1、蓁蓁(音真)。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

2、燕飞。《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3、淑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淑慎,和善谨慎。如台湾有艺人名萧淑慎。

4、惠然。《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惠然,顺从貌。5、静姝。

《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2010版三国里就加了个叫静姝的角色Orz。

下文还有个“静娈”,都是娴静美丽的意思。6、炜彤。

《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红色。

炜:光彩。7、洵美。

《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

《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8、燕婉。

《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燕婉:安静和顺,也指如意郎君。

字面漂亮,但这一篇《新台》主旨是讽刺卫宣公的**,上下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9、如云。

《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如云:像云一样众多。

《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屈原《湘夫人》:“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10、邦媛。《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邦:国家。媛:美女。

另有“邦彦”——《郑风·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彦:杰出的人才。

如北宋有词人名周邦彦。11、灵雨。

《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灵雨:及时雨。

需要指出的是,南方人分不清前后鼻音,该词极易被念成“淋雨”,再取个“落汤鸡”的外号就是顺利成章的事了><12、朝雨。《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

指早晨的雨。唐时王维有诗曰:“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13、芃芃(音朋)。《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芃芃:草木茂盛貌。值得一提的是,该篇的作者许穆夫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

14、绿竹。《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15、琇莹。《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

琇:宝石。莹:光亮透明。

16、巧倩、美盼。《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上文连用六个比喻,赞美卫庄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17、佩玉。

《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18、琼琚。

《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后文还有(大名鼎鼎的)“琼瑶”、“琼玖”。

19、陶陶。《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

陶陶:快乐貌。20、佩玖。

《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诒我佩玖”。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21、静好。《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静好:安静美好。胡兰成和张爱玲结婚时,写下:“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22、舜华、舜英。《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颜如舜英”。

舜华、舜英都指木槿花。23、德音。

《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德音:美好品德。

这个词在整本诗经里多次出现,此处不一一列举。个人感觉该词的气场比较大,一般人hold不住吼吼24、子佩。

《郑风·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子佩和子衿在这里都指对方的衣饰(从而代指对方)。

25、零露。《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零露:零落的露水。然而该词溢满了感伤的气息(延伸义:容易消失的事物),偶的眼前骤然浮现出小说或影视剧中那些林黛玉式的女纸···26、婉兮、婉如。

《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婉如清扬”。婉:美丽。

至于“清扬”,应该没有人想和洗发水重名= =27、琼华。《齐风·著》:“尚之以琼华乎而”。

下文“琼莹”、“琼英”,均形容美玉。28、美清。

《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赞美眼睛美丽清亮。东晋陶渊明有诗曰:“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29、如英。《魏风·汾沮洳》:“美如英”,下文还有“美如玉”。

如花似玉貌。30、清猗。

《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31、素衣。

《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素衣:白色的衣服。

北宋晏几道词曰:“素衣染尽天香,玉酒添成国色”。BUT在《礼记》等典籍中,“素衣”也指丧服。

32、菁菁。《唐风·杕杜》:“有杕之杜,其叶箐箐”。

菁菁:草木茂盛。33、采苓。

《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诗经》中,“采~”形式的词语多次出现,除此之外,还有“采蘩”、“采薇”、“采菲”、“采芑”、“采菽”等。

都是采摘某种植物的意思。34、文茵。

《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文茵:车中的虎皮坐褥。

这个词外柔内刚有木有!35、湄。单名一个“湄”字,取自《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虽然没有上文中的“在水一方”有名,但它更适合取名。36、渥丹。

《秦风·终南》:“颜如渥丹,其君也哉”。渥丹:色泽红润貌。

37、美淑。《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38、舒窈。《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舒:舒缓轻盈貌;窈纠(jiǎo)其实是连在一起的,体态窈窕貌。

但我觉得“舒窈”是个更好听的名字。《月出》是整本《。

2.诗经 食物句子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诗经·氓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翻译

无知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以秋天为期。

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复关遥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往上装。

桑树叶子未落时,挂满枝头绿萋萋。唉呀那些斑鸠呀,别把桑叶急着吃。唉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太痴。男人要是迷恋你,要说放弃也容易。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不好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又枯又黄任飘零。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挨饿受清贫。淇水滔滔送我归,车帷溅湿水淋淋。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奸刁缺德行。做人标准你全无,三心二意耍花招。

婚后三年为你妇,繁重家务不辞劳。早起晚睡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你的目的一达到,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都讥笑。静下心来想一想,独自黯然把泪抛。

白头偕老当年誓,如今未老生怨愁。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聚,说笑之间情悠悠。当年山盟又海誓,哪料反目竟成仇。不要再想背盟事,既已恩绝就算了。

3.诗经 食物句子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翻译 无知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

其实不是真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

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以秋天为期。

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复关遥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

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往上装。 桑树叶子未落时,挂满枝头绿萋萋。

唉呀那些斑鸠呀,别把桑叶急着吃。唉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太痴。

男人要是迷恋你,要说放弃也容易。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不好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又枯又黄任飘零。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挨饿受清贫。

淇水滔滔送我归,车帷溅湿水淋淋。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奸刁缺德行。

做人标准你全无,三心二意耍花招。 婚后三年为你妇,繁重家务不辞劳。

早起晚睡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你的目的一达到,逐渐对我施凶暴。

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都讥笑。静下心来想一想,独自黯然把泪抛。

白头偕老当年誓,如今未老生怨愁。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

回想少时多欢聚,说笑之间情悠悠。当年山盟又海誓,哪料反目竟成仇。

不要再想背盟事,既已恩绝就算了。

4.诗经中好理解的诗句有哪些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凄凄”“采采”义同。

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个人,这里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

意中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

一方,那一边,即水的彼岸。方,边 溯洄(sù huí)从之: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

溯洄,逆流而上,逆着河流向上游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

从,跟随、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 之,这里指伊人。

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

“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

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宛然,好像。

萋萋:茂盛的样子。 与下文“采采”义同。

晞(xī):晒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 坻(chí):水中的小沙洲。

采采:茂盛的样子。 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

已:完毕 涘(sì):水边。 右:迂回,弯曲,意思是道路弯曲。

之:代“伊人” 沚(zhǐ):水中沙滩。 编辑本段今译 蒹葭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5.请问诗经中的风雅颂指什么

诗经》共305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对于风,雅,颂的解释有种种说法,一般认为是按照音乐来划分的,因为《诗经》的诗篇当初都是乐歌,由于曲调的特点不同,划分三类,后乐谱失传,仅留歌词,我们今天看到的不过是一部乐曲歌词的底本。

*风,地方乐调,这一部分共选了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乐调,称十五国风,共160篇,内容都是民歌,这十五国风是:周南(今陕西,河南之间),召南(今河南,湖北之间),邺,镛,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其中周南、召南产生于汉水和长江中游,其余为黄河中下游。 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周室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者,大部分是民歌。

*“雅”诗就是西周王畿的乐调。王畿,都城地区,就是渭水流域地区,雅诗就是这一地区的乐调,之所以如此,有两种解释:1,雅,同“夏”,周称西周的王畿为“夏”雅乐就是“夏乐”,夏乐就是王畿乐调2:雅,正也,雅乐即正乐,当时称诸侯国的地方音乐为俗乐,周天子的都城是全国的中心,出于尊王观念,把王畿之乐称为“正乐”两种解释都可通。

“雅”诗分为大雅,小雅,大小雅类于后代的大小曲,大小调,其中小雅较接近于“国风”可能是未被贵族改造的王畿地方音乐。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多数是贵族之作,少数是人民。关于产生年代,“大雅”大部分是西周初的作品,“大雅”小部分、“小雅”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

*“颂”,颂是祭祀用的宗教音乐,内容分为赞美神灵,祖先的功德,颂诗中周颂31篇,产生于王畿地区,渭水流域,是西周初年作品。鲁颂4篇,商颂5篇,它们都是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品,产于鲁国,宋国(宋是商的后代)。

*《诗经》分风雅颂,共305篇,产生地区包括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湖北部,写作年代大致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里。

6.古代人常吃的食物有哪些

古代人吃的食材跟我们现在吃的食材虽然名称一样,但是在现在人各种添加化肥、农用、高科技嫁接技术的加持下,本质已经不一样了。这就是为什么古代人没有那么多的人得癌症,也没有那么多罕见的疾病的原因。我们先且不说古代,就拿十几年来说,食材大部分也是纯天然的,那时的人也是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的一个状态。

我们经常会看到电视剧里,对后宫食物的描述,哪怕就是一块小小的桂花糕,也能做出一种绝世精品的感觉。从备料到烹制,每一个步骤都经过精细的考量,所以她们吃起来也自带一种贵气。哪怕是吃的水果,也可以呈现出“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千古绝唱。当然,这些都是有钱人家的生活,毕竟好的东西,没有资金做支撑也是无法出现的。

对于一些贫苦的百姓,他们的一日三餐,跟我们现在吃的也大同小异,甚至还没有我们现在吃的丰富。古代的贫苦百姓,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吃的东西,也都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想我们现在,冬天可以吃到夏天才有的西瓜,夏天可以吃到冬天才有的苹果。绿色蔬菜也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你想吃的,这都是古代人所不能做到的,他们只能吃应季的。

所以说,古代人常吃的食物跟我们现在人吃的也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差就差在了食材的天然性,已经烹调的方式与方法。毕竟我们人类的属性没有改变,所以,供我们产生能量的食物本质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7.关于烹饪的古书

中国最古老的饮食书籍《齐民要术》

清代袁枚的 《随园食单》

其他:

【《诗经》】亦称“诗”。是西周初至春秋时代中叶约500年间民间诗歌选集。《诗经》中有饮食著述,共305篇,分国风、小雅、大雅、颂四体,较全面地反映了古时的时代风貌,同时也大量记述有关食物原料和饮食状况,昌研究古代饮食文化的珍贵资料。《诗经》中记载的谷物有黍、稷、稻、梁、菽(大豆)、耒(小麦)、牟(大麦);蔬菜有蒲、葵、菽、瓜、壶(葫芦)、韭、芹(水芹)、瓠叶、葑(芜菁)、菲(诸葛菜)、荼、荠、荀、茆(莼菜);果类有桃、梅、李、榛、栗、藕、郁(郁李)、枣、奥等;鱼牧有鲂、、鲤、鲨、、、

鲔、鲦、鱼、鳖、牛、羊、兔等;其他有菹(腌菜)、饴(饴糖)以及“友筵设席”等。

【《礼记》】为书名,其中有饮食著述。亦称“小戴记”。汉戴圣编纂。《汉书·艺文志》:“礼古经五十六卷,记百三十一篇。”注:“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又《儒林传》引《六艺论》:“载德传记八十九篇,则此《礼记》是也。”《隋书·经籍志》:“汉初,河间献五得仲尼弟子及后学者所记一百三十一篇,至刘向校经籍检得一百三十篇,因第而叙之,又得明堂阴阳记三十三篇,孔子三朝记七篇,王史氏记二十一篇,乐记二十三篇,凡五种合二百四十篇,载德删其烦重合而记之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记;而戴圣又删大戴之书为四十六篇,谓之小戴记,汉末马融传小戴之学,又益月令一篇、明堂一位篇、乐记一篇,合四十九篇。”此说历代有异。《礼记》注释以汉郑玄注最精奥,唐孔颖达等撰正义,能贯穿原书之意,多为后世学者所引用。《礼记》“擅弓”、“仲夏月令”、“内则”等篇,记述一些古代烹调、酿酒、造曲和腌制食品等技法,是研究我国古人饮食文化和重要参考资料。其中“内则”中介绍“周代八珍”的烹调方法,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食谱。

【《周礼》】书名,儒家经典之一。本名《周官》,至刘歆改称《周礼》,亦称《周官经》书,分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旧传为周公制作,亦疑刘歆为作。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已得《周官》,非歆伪作。也有认为出于六国。汉郑玄为《周礼》注,唐贾公彦为之疏。其中涉及饮食有关部分,如膳夫、疱人、内瓮、亨人、凌人、笾人、醢人、酒正、浆人、疡医、食医、春人等,是研究我国古代饮食的重要史料之一。

【《释名》】书名。亦《逸雅》,东汉熙撰,共8卷,分27篇。其书“皆以同声相谐,推论名称之由,晰名物之殊,典礼之异”,多处涉及饮食,为研究饮食文化重要历史资料之一。

【《广雅》】书名。共10卷。三国魏张揖撰。其书因《尔雅》旧目,博采《三苍》、《说文》、《方言》诸书以增广之。计185150文。隋曹宪作音释,因避炀帝讳,改名《博雅》,至今二名并存,清王念孙为之疏证,极精严,间有饮食著述。也为研究饮食文化重要史料。

【吕氏春秋】

有关烹饪的古籍之一。亦称“吕览”,秦相吕不韦门客合撰。共26卷,分8览(64篇)、6论(36篇)、12纪(60篇)20余万言。其卷1“本生篇”、“重己篇”阐述一些养生理论,主张饮食有节制,不要大吃大喝;卷14“本味篇”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古代烹饪的选料、火候、调味、烹饪理论等,并介绍了各地的著名士特产食品。为研究我国古代的饮食文化和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有关烹饪著作之一。

【《食经》】古代饮食专著。据《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记载,六朝时有崔浩、竺暄、诸葛亮颖编的《淮南王食经》达130卷,也有说120卷。但这些宝贵《食经》早已亡佚。

8.、如何理解《诗经》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您好!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何休《公羊传解诂》),直接反映了人民生活和喜怒哀乐的感情,语言生动,形式活泼,文学价值很高,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

饥者,就是饥饿的人;歌,就是通过音乐的形式来表达;其食,则是于饥者息息相关的食物。“歌”,按照现在的理解,大约是歌颂一类的意思,但是在诗经中确并非如此。《毛诗序》中有言的:“在心为志,发言为声,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按照现在的意思来看是说,“饿了的人在喊着,我要吃东西,干活累了的人在叫唤,我好累”。诗经是在老百姓的劳动中产生的,因而非常贴近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具有很高的人民性,这也符合当初的实际。

其实怨天尤人、发牢骚,才是最没意义最无趣的事情。那既然改变不了工作,那就珍惜着吧。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都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天堂。

我希望,“歌”,按照现在的理解,大约是歌颂一类的意思,“饥饿的人赞美食物,勤劳的人歌唱工作”。 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采纳可同步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