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中有泽和阳字是那句圣泽阳和宜宴乐——崔日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愆阳泽暂偏——苏颋《奉和马常侍寺中之作》 来布阳和德泽——徐明仲《水调歌头·迟日笼晴昼》 皇心美阳泽——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 泽多终岁遍山阳——陈宓《汤泉》 河阳种桃彭泽柳——戴复古《题上虞县信芳堂》 泽渗阳膏动——元绛《因览状元节推和诗再和一首》 兼天彭泽接浔阳——明·邓氏《金陵九思》 浔阳九派控吴泽——刘炳《浔阳行》 浔阳野客山泽——张羽《胡廷晖画》 2.带阳字和坤字的诗句《石淙》李显 三阳本是标灵纪,二室由来独擅名。 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峰云岫百重生。 水炫珠光遇泉客,岩悬石镜厌山精。 永愿乾坤符睿算,长居膝下属欢情。 《祭汾阴乐章》卢从愿 坤元载物,阳乐发生。 播殖资始,品汇咸亨。 列俎棋布,方坛砥平。 神歆禋祀,后德惟明。 《仪坤庙乐章二首》薛稷 阳灵配德,阴魄昭升。 尧坛凤下,汉室龙兴。 伣天作对,前旒是凝。 化行南国,道盛西陵。 造舟集灌,无德而称。 我粢既洁,我醴既澄。 阴阴灵庙,光灵若凭。 德馨惟飨,孝思烝烝。 乾道既亨,坤元以贞。 肃雍攸在,辅佐斯成。 外睦九族,内光一庭。 克生睿哲,祚我休明。 钦若徽范,悠哉淑灵。 建兹清宫,于彼上京。 缩茅以献,絜秬惟馨。 实受其福,斯乎亿龄。 以上供参考。 3.阳字简体字的起源阳。 甲骨文,为形声兼会意的字,左边是“阜”,表示升高的意思;右边是一盏明灯,明灯升高,光明至极。 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相似,灯下增加了三撇,表示灯光四射。 小篆的形体同于金文。 楷书繁体“阳”还能隐约看出本来面目。解放后,简化汉字“阳”作“阳”。 阳。 本义,光明。由此引申为太阳,如《诗经.小雅.湛露》:“匪阳不晞。”(不是太阳则晒不干的)。由“太阳”又引申出“温暖”,如《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春日温暖,黄莺鸣叫)。 山南水北亦称“阳”。 简化汉字方便使用,但失去了很多文化的意蕴。 4.以“阳”字结尾的诗文佳节又重阳 【题目】醉花阴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 【体裁】词 【正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便下襄阳向洛阳 【题目】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七律 【正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于彼朝阳 【题目】卷阿 【作者】诗经 【年代】先秦 【体裁】 【正文】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 尔士宇昄矣,亦孔之厚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 尔受命长矣,岪禄尔康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颙颙卬卬,如圭入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雝雝喈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歌不多,维以遂歌 ………………其实还有很多,只是不那么有名,想要的话可以追问~~~ 下第东归留别长安知己 孟郊 唐 五古 云归嵩之阳 永嘉行 张籍 唐 乐府 黄头鲜卑入洛阳 赠姚怤 张籍 唐 五古 今会习池阳 次韵王将仕二首 白玉蟾 宋 七绝 从朝笑语到斜阳 简竖儒 刘兼 唐 七律 萤火何堪并太阳 湘中寓居春日感怀 齐己 唐 七律 汨罗春浪撼残阳 送人自蜀回南游 齐己 唐 七律 越鸟燕鸿叫夕阳 谢橘洲人寄橘 齐己 唐 七律 绿绕人家带夕阳 送谢尊师自南岳出入京 齐己 唐 七律 因披羽服隐衡阳 送禅者游南岳 齐己 唐 七律 忽随南棹去衡阳 ……………… 5.含有阳字的成语白雪阳春 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两支高雅歌曲。 比喻高雅的诗歌和其他的文学艺术 虎落平阳 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 比喻失势 洛阳才子 本指西汉贾谊。泛指有文学才华的人 不阴不阳 比喻态度不明朗,模棱两可。 朝阳丹凤 比喻贤才逢明时。 丹凤朝阳 比喻贤才逢明时。 颠倒阴阳 犹言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凤鸣朝阳 朝阳:早晨的太阳。 凤凰在早晨的阳光中鸣叫。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发挥的机会。 高阳酒徒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 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衡阳雁断 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传雁来去以此为界。 比喻音信不通。 皎阳似火 皎:白而亮。 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葵藿倾阳 葵:葵花。藿:豆类植物的叶子。 葵花和豆类植物的叶子倾向太阳。比喻一心向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 洛阳纸贵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买田阳羡 指辞官归隐。 皮里阳秋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三迭阳关 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 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三阳开泰 《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燮理阴阳 燮:调和;理:治理。指大臣辅佐天子治理国事。 阳关大道 原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泛指宽阔的长路,也比喻光明的前途。 阳煦山立 象太阳那样暖和,象山岳那样屹立。 比喻人性格温和,品行端正。 阳春白雪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 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阳奉阴违 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 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阳春有脚 用以称誉贤明的官员。 阴阳怪气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阴差阳错 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有脚阳春 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渔阳鼙鼓 渔阳:地名,现河北省蓟县,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鼙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渔阳郡响起了战鼓。 指有战事发生。 纸贵洛阳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调和阴阳 谓使阴阳有序,风调雨顺。旧多指宰相处理政务。 调理阴阳 犹言调和阴阳。 放马华阳 谓不再用兵。 否极阳回 犹言否极泰来。 挥日阳戈 犹言挥戈反日。 借尸还阳 犹言借尸还魂。 晋阳之甲 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晋阳之甲”。 栎阳雨金 《史记·秦本纪》:“扞献公呴十八年,雨金栎阳。”张守节正义:“言雨金于秦国都,明金瑞见也。” 后因以“栎阳雨金”喻意外的恩赐。 龙阳泣鱼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 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 ’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 鲁阳挥戈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之,日为之反三舍。”后以“鲁阳挥戈”、“鲁阳回日”谓力挽危局。 鲁阳麾戈 同“鲁阳挥戈”。 鲁阳回日 见“鲁阳挥戈”。 鲁阳挥日 同“鲁阳挥戈”。 鲁阳指日 同“鲁阳挥戈”。 鸣凤朝阳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郑玄笺:“凤皇鸣于山脊之上者,居高视下,观可集止,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后集。梧桐者,犹明君出也。 生于朝阳者,被温仁之气,亦君德也。”后因以“鸣凤朝阳”比喻贤臣遇明君。 潜窃阳剽 公开或不公开地剽窃。 三阳交泰 见“三阳开泰”。 汶阳田反 比喻失而复返。 夕阳西下 指傍晚落日的景象。 也比喻人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阳关三迭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 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阳解阴毒 谓表面和解背后下毒手。 一曲阳关 阳关:古曲调名,古人在送别时唱。 比喻别离。 阴错阳差 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的差错。 阴阳惨舒 古以秋冬为阴,春夏为阳。意为秋冬忧戚,春夏舒快。 指四时的变化。语本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 阴疑阳战 比喻侵略者气焰嚣张,逼使被侵略者奋起自卫。 渔阳鞞鼓 见“渔阳鼙鼓”。 朝阳鸣凤 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 昼阴夜阳 依我国古代阴阳之说,昼属阳,夜属阴。 “昼阴夜阳”表示天道反常,将有灾异。 三叠阳关 〖解释〗即《阳关三叠》。 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 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 渭阳之情 〖解释〗渭阳:渭水的北边。 传说秦康公送其舅重耳返晋,直到渭水之北。指甥舅间的情谊。 咸阳一炬 〖解释〗咸阳:秦朝的都城;炬:火把,引申为火焚。咸阳的一把大火。 指项羽率军到咸阳后将秦宫全部烧毁。泛指一把火烧光。 阴阳交错 〖解释〗指把阴和阳搞差了。后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6.带有“阳”字的诗句有哪些1、诗句: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出自:元代·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释义:夕阳西下,酒家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 2、诗句: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 出自:宋代·文天祥《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释义:双庙幽邃深沉,二公塑像庄严典雅。夕阳下寒鸦枯木示万物易衰,而古庙不改。 3、诗句: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 出自:宋代·文天祥《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释义:张巡骂贼寇直到双眼出血,许远温文尔雅爱君能守死节,他们都留下万古芳名。 4、诗句: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出自:先秦·佚名《君子阳阳》 释义:舞师喜洋洋,左手握笙簧,右手招我奏“由房”。心里乐又爽! 5、诗句: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出自:先秦·佚名《渭阳》 释义:我送舅舅归国去,转眼来到渭之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