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尚书谁是

1.诗经和尚书是谁所著,

《尚书》是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相传为孔子编定.

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从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六世纪)大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作品.原称《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经典,称为《诗经》.

《诗经》作品产生地区在以黄河流域为主的中原地区及江汉流域.

按音乐的不同特点划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风,是乐曲、乐调的意思.国风是指15个诸候国和地区的地方音乐,共160篇;雅,是正的意思,是周王朝王畿之地的音乐,计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计105篇;颂,是庙堂乐歌,计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计40篇.

《诗经》作者多不可考.其中民歌为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由 “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以其音律、以闻天子”.

《诗经》有的是文人“献诗”而得.

《诗经》的编订者是太师.孔子“删诗”说是不可靠的.

秦代焚书之后,汉代传诗者有齐、鲁、韩、毛四家.今存仅“毛诗”一家.毛诗附有大序、小序,是汉人解诗之作.

2.易经诗经内经山海经尚书礼记谁早排序

按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排列:《尚书》(上古时期),《易经》(夏商周时期),《诗经》(西周至春秋时期),《内经》(战国时期),《山海经》(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礼记》(西汉时期) 简介:《易经》:《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

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

“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内经》:《内经》全称《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成书年代约为战国时期。本书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书,各八十一篇。

主要从阴阳、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按摩、方药、疾病、摄生等各方面,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方法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

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 杂录《庄》 、《列》 、《离骚》 、《周书》 、《晋乘》以成者” 。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

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

《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

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对于《山海经》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

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尚书》:《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

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是《三坟五典》的可考记录。

《尚书》列为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自汉初以来,有今文、古文两种不同的传本。

《汉书·艺文志》说,《尚书》原有100篇,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

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

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1] ,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

3.【《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诗经》、《尚书》、

《论语》是孔子的语录,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孟子》是孟子的著作.《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关于《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作者是先秦时代的群众.《尚书》相传是由孔子编订的,但有争议.《周易》相传是孔子所作,颇多争议.《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