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花的诗句古诗你好,有以下诗句:“桃之夭妖,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韩愈《题百叶桃花》);“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苏轼《送别诗》);“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小桃花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李弥逊《诉衷情》)…… 桃花令 桃花帘外春意暖, 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 人与桃花隔不远。 桃花庵歌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后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使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2.【《诗经》读后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河边的芦苇青苍苍,洁白的露水凝成霜.所说的这个意中人,就在河水的那一边.逆着水追赶她,道路艰险又长;顺着水追随她,她像在水中央……这声音,不就是那深遂悠远的歌声吗?那源自《诗经》中优美动听的旋律. 《诗经》源于民间,源于那些朴实的劳动者,倾听他们的劳动,倾听他们的爱情,那些纯洁美丽的故事在《诗经》中浅浅地唱着.“采采苤苡,薄言掇之.采采苤苡,薄言捋之.”那些劳动妇女们,在采摘苤苡时的喜悦与笑声汇成了一首歌,聆听它时,我感受到她们在劳动中得到的无限快乐.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得关,载笑载言.”那是天真的女子,对“氓”的痴迷.“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子沉迷于男子不可脱身.聆听这道《氓》,感受到的是女子被氓被叛的深深无奈之情,而坚强的女子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吟唱这支悲泣之歌.聆听之中她的凄婉坚贞感动着我. 而这仅仅只是《诗经》中的一小部分,诗经更以其“雅”、“颂”另外两部分向后人讲诉了贵族祭祀、祈祷丰年、歌颂祖德,更有帝王贵族之颂歌.倾听《诗经》,令我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朴实、纯洁的情感;倾听《诗经》,我从中学会了“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报恩之心.它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欲俗气的情感文学圣典.作为民族青春时代的自由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它昭示后人主体精神自由的美好与它存在的意义. 在学习诗歌中,我学习《诗经》,在学习《诗经》中我聆听到那悠远的声音.那源于人类原始的音乐,那犹如蓝天般澄净的诗歌,那摆脱了世俗尘杂的洁净的世界.它是文字的圣典,是文学的瑰宝! 悠悠《诗经》,荡涤着我的身心,聆听于其中,仿若身处世外桃源来到一个音乐的殿堂 第一次读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就被他短小精致的诗句所吸引.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谐、神秘的气质所吸引,爱不释手. 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国度,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神秘而悠远……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仿佛要告诉我什么……也许是历史,也许是故事,也许是未来,也许是别的什么.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爱,自由,正义,是《诗经》永恒的主题,这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的呼唤.。 3.有关“桃源”的诗世外桃源一词早已成为人们天上人间理想境界的代名明代天台女诗人潘碧天《桃源洞三首》中的一首。 千年老树万年山,洞口仙娥自玉颜。 刘郎当时那得见,浪传仙迹在人间。 清代的康有为有一首《桃源·赠伯芬》诗 日莫天台石径斜, 胡麻饭菜见桃花。 桃源不便通人世, 洞口长封流翠霞。 曹唐,他写《拟桃源》(五首)。 拟刘晨阮肇游天台 树入天台石路新,云和草色迥无尘。 烟霞不省生前事,水木空疑梦后身。 往往鸡鸣岩下月,时进犬吠洞中春。 不知此地居何处?须就桃源问主人。 拟刘阮洞中遇仙子 天和树色霭苍苍,霞重岚深路渺茫。 云实满山无鸟雀,水声沿涧有笙簧。 碧沙洞里乾坤别,红楼枝前日月长。 愿得花间有人出,免令仙犬吠刘郎。 拟仙子送刘阮出洞 殷勤相送出天台,仙境那能得再来。 云液既归须强饮,玉缄无事莫频开。 花当洞口春长在,水向人间去不回。 惆账溪头从此别,碧烟明月锁苍苔。 拟仙子洞中怀刘阮 不将清瑟理霓裳,尘梦那知鹤梦长。 洞里有天春寂寂,人间无事月茫茫。 玉沙瑶草连溪碧,流水桃花满涧香。 晓露风灯易零落,此生无处问刘郎。 拟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 再到天台访玉真,青苔白石已成尘。 笙歌寂寞闲深洞,云鹤萧条绝旧邻。 草树总非前度色,烟霞不似往年春。 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年劝酒人。 4.桃花盛开时的诗句如果要经典有寓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 桃夭》。有女子美貌、生活美满寓意。 如果侧重桃花的样子及其时节: 1.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清.袁枚:《题桃树》 2.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唐.吴融:《桃花》 3.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陆游:《泛舟观桃花》 4.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唐. 元稹:《桃花》 5.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都是挑了的 望采纳 5.古诗词里的桃花都有哪些含义,你们知道吗一、作为春天的意象。 春天是花的季节,花的世界。可是人们一提到春天,就会想起浓艳的桃花。因为桃花在早春开放,芳华鲜美,往往成为春天来到的象征。比如唐代周朴的"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桃花》);唐代吴融的"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桃花》);宋代白敏中的"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桃花》)都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在万紫千红的春天所占的特殊地位。桃红柳绿,一直是明媚春光的典型写照,而春水也常常被形象地称为桃花水、桃花汛、桃花浪。与此同时,桃花的凋零也往往和春天的逝去联系在一起。因此,怜花惜春也是古代桃花诗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南朝沈约的"风来吹叶动,风动畏花伤。红英已照灼,况复含日光,歌童暗理曲,游女夜缝裳。讵诚当春泪,能断思人肠。"(《咏桃诗》)抒发了诗人因伤春而断肠的思绪。清代袁枚的"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题桃树》)将桃花凋零后满目的狼藉景象与初放第一朵时的鲜艳明丽作对比,表达出他怜花惜春的思想感情。 二、作为美人的意象。 以桃花比拟美人,或将美人比作桃花,在古代桃花诗中屡见不鲜。《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首唱以桃喻人的先声。南朝徐悱的"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 (《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由眼前鲜艳的红白花瓣的桃花,联想到妻子脸上的胭脂和香粉,表达出对远方妻子强烈的思念之情。唐代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题都城南庄》),借绯红的桃花衬托少女的羞容。而唐代韦庄的"带露似垂湘女泪,无言如伴息妫愁"(《庭前桃诗》)则用湘女之泪、息妫无言描摹桃花的姿态。清代曹雪芹的"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欢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桃花行》)以花拟人,以人比花。诗人以人泪长流比花自妩媚,泪易干比花易衰,憔悴人比憔悴花,回环反复、珠联璧合,将花与人交织在一起,刻画出一个孤独无援、多愁善感的柔弱少女形象,而桃花成了林黛玉纯洁美丽而红颜薄命的象征性写照。 三、作为桃源的意象。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是封建士大夫的生活理想。桃源即桃花源,是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建的世外仙境,是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理想世界,那里与世隔绝,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无忧无虑,千百年来一直令骚人墨客心驰神往。 受字数限制,待续。 6.描写春天的诗句 桃花源记算吗歌颂春作品 表现春的优秀文学艺术有:朱自清散文《春》、丰子恺散文《春》、巴金小说《春》、波提切利油画《春》、米勒油画《春》、朱宣咸版画《春满山村》、何多苓油画《春风已经苏醒》等。 歌颂春诗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晓景》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春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诗经·小雅·出车》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春中喜王九相寻》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早春寄王汉》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落日忆山中》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春行即兴》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金门答苏秀才》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5] 《春运》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腊日》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曲江对雨》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绝句漫兴》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城东早春》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苏溪亭》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晚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叹花》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应诏赋得除夜》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无题》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菩萨蛮》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玉楼春》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木兰花》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春日西湖寄》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春夜》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好事近》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次元明韵寄》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淮中晚泊犊》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春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邓独自归。《春雨》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春宫曲》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春日游湖上》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好管闲事近》 燕燕飞来,问春在哪里,惟有池汤自碧《淡黄柳》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春行即兴》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春游曲》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代春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6]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休言冬后萧条景,温暖春风送绿来。《初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俗语 桃花源记不能算是描写春天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