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关于爷爷

1.关于“爷爷”的诗句有哪些

1、《沁园春·记得爷爷》

年代: 宋 作者: 陈彦章妻

记得爷爷,说与奴奴,陈郎俊哉。笑世人无眼,老夫得法,官人易聘,国土难媒。印信乘龙,夤绿叶凤,选似扬鞭选得来。果然是,西雍人物,京样官坯。

郑郎上马三杯。莫把离愁恼别怀。那孤灯只砚,郎君珍重,离愁别恨,奴自推排。白发夫妻,青衫事业,两句微吟当折梅。彦章去,早归则个,免待相催。

2、《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七》

年代: 宋 作者: 汪元量

两淮战鼓不停挝,万骑精兵赛夜叉。

破阵焚舟弹指顷,汉人犹悮夏爷爷。

3、《颂古十一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普济

一片爷爷古化基,又逢寒食拜标时。

满前骨肉俱承荫,一个无聊乞养儿。

4、《瓢泉》

年代: 宋 作者: 释绍昙

当阳剖破劫壶来,见彻根源眼有沙。

临际爷爷得一杓,葛藤浸烂又萌芽。

5、《湖州歌九十八首》

年代: 宋 作者: 汪元量

两淮战鼓不停挝,万骑精兵赛夜叉。

破阵焚舟弹指顷,汉人犹悮夏爷爷。

2.古文中比喻父母为椿萱,古文中爷爷奶奶用什么比喻

爷爷奶奶的话不是很清楚,查的资料说的爷爷就是换作“祖父”奶奶“祖母”,具体比作什么还真没有见过。

椿萱:古人称父亲为“椿庭”,母亲为“萱堂”。因此用椿萱比喻父母。“椿萱并茂”,意思是父母都很健康。

桑梓:比喻父老乡亲和故乡。古人常在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因为桑梓是父母种的,所以应该对它表示敬意。“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还有:“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桑榆:夕阳余晖照在桑榆树梢上;比喻傍晚景色和晚年。成语有“桑榆晚景”或者“桑榆暮景”。

桑麻:比喻农民、农村或者农事。唐·孟浩然有诗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

棠棣:(常棣、唐棣)比喻兄弟。《诗经·小雅》“常棣之华···莫如兄弟”。

桂兰:对人的美称。“桂子兰孙”,对他人子孙的美称;

梨: 比喻年老。“梨眉艾发”,比喻眉发俱白。“满树梨花”形容高龄。 “梨花带雨”。出自《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原来形容杨贵妃泣下如雨时的姿态。后来又用以形容女子的娇艳。

杏:“杏坛” 相传是孔子聚徒授业讲学的地方。现在泛指讲坛、教室、学校甚至整个教育界。《庄子》有“孔子游缁帷之林,坐杏坛之上”的说法;所以古人把“杏林得意”喻指进士及第。 其实“杏林”主要是指良医。成语“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用以比喻和赞颂某某医生的医术高明。

3.诗意里有祖父这两个字的诗句

不及祖父茔,累累冢相当。——杜甫的《又上后园山脚》

全诗如下:

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

朱崖著毫发,碧海吹衣裳。蓐收困用事,玄冥蔚强梁。

逝水自朝宗,镇名各其方。平原独憔悴,农力废耕桑。

非关风露凋,曾是戍役伤。于时国用富,足以守边疆。

朝廷任猛将,远夺戎虏场。到今事反覆,故老泪万行。

龟蒙不复见,况乃怀旧乡。肺萎属久战,骨出热中肠。

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瘴毒猿鸟落,峡干南日黄。

秋风亦已起,江汉始如汤。登高欲有往,荡析川无梁。

哀彼远征人,去家死路旁。不及祖父茔,累累冢相当。

4.关于爷爷的句子

关于爷爷的句子

1、灯下老人:许多人进入梦乡的时候,院子里有一盏台灯,显得格外明亮。灯下坐着一位老人,他时而沉思,时而拿起笔在纸上挥写。老人年近七旬,两鬓斑白,但瘦削的脸上两只眼睛却炯炯有神。

2、在家里,爷爷总是闷闷不乐的,很少看到他的笑脸,甜甜地叫一声:“爷爷”。爷爷也只是点点头。于是我打算周末陪他去玩。这不,今天,终于看见爷爷笑了,笑得那么开心!

3、爷爷瘦瘦的身材,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双深邃的眼里充满了慈祥和疼爱,光溜溜的头顶上扣着一顶黑色的西瓜皮帽子,一年四季,只有最热天才能看见他尖尖的头顶。

5.诗词中有写爷爷的吗

给逝去的祖父

还来不及郑重地喊你一声祖父

在这繁华的人世你已不在

风中告别的烛光熄灭

刹那间我们的世界黑暗

故园的残破小屋

你的叹息曾划破长空

咳嗽,一辈子的艰难

琢磨着好象没有尽头的明天

灰暗闪烁的油灯

你的失眠是多少个夜晚

窗外,一地苍凉的农村

闪现着你驼背的身影

而你,现在就在永恒的故园

守着一圈几尺的世界

守不住儿孙的漂泊

却把思念穿透了两个天地

在这个淅淅沥沥的清明节

突然想起了你回望在遥远的对岸

我在城市的灯火里写着一首轻薄的怀念

可泪水早已在我的心中呜咽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