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贺敬之的诗歌有哪些新诗 我走在早晨的大路上 儿子是在落雪天走的 小全的爹在夜里 黑鼻子八叔 搂草鸡毛 看见妈妈 笑 回延安 放声歌唱 三门峡歌 桂林山水歌 雷锋之歌 西去列车的窗口 中国的十月 卷二 新古体诗 访崖山 饮兰陵酒 赠诗友 乾陵 访昭君村 寻辛弃疾旧踪 阳朔风景 钱塘江潮 重登剑门关忆昔 咏南湖船 登绵阳富乐山 怀海涅 卷三 歌词 南泥湾 翻身道情 张大嫂写信 不会忘记 2.贺敬之的诗歌类型贺敬之的诗可分为两类: 一、抒情短诗。如《回延安》、《桂林山水》、《三门峡---梳妆台》等。 如《放声歌唱》 、《十年颂歌》 、《雷峰之歌》 、《中国的十月》等。 他的政治抒情诗不仅数量多,而且成就突出。 贺敬之的诗是时代的颂歌。他总是以敏锐的目光去抓取时代的最重大的事件、最主要的生活内容,而不去吟唱那些与人民无关的眼泪和悲伤。《回延安》表现了延安的巨大变化,赞颂了延安的历史功绩,指明“延安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的意义;《雷锋之歌》挖掘出雷锋精神的时代内含;《十月颂歌》是新中国十周岁的礼赞。 贺敬之的诗通过想象、夸张、幻想等手法,将建立于革命理想基础上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表现得十分突出。并注意吸收民歌和古诗的营养,又不排斥外国诗歌的影响,如“信天游”体与“楼梯式”就被诗人以熟练的笔法熔铸为一体。 3.贺敬之的著名抒情长诗是什么贺敬之.回延安 一 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档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过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二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三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头坐。 满窑里围的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 双眼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四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五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 **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队……青年团……红领巾, 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1956年3月9日 延安 参考资料:人民网 4.贺敬之的诗歌有什么特点贺敬之认为,诗歌应反映“时代的最重大的事件、最主要的生活内容”,诗歌应当成为“我们时代的响亮的声音”,反对诗歌“在狭小圈子里的‘嘲风月、弄花草’”,表现“与人民无关的眼泪和痴狂”。这典型地体现在《放声歌唱》里。《放声歌唱》是一首献给党和人民的颂歌。全诗从现实追述历史,由今天展望未来。诗歌撷取许多典型细节构成一系列画面,从不同的角度歌颂了党的丰功伟绩,塑造了党的光辉形象。这样的横向联想和纵向对比的诗思结构,是当时流行的长篇抒情诗的路子。这首诗在颂歌潮中从体制之大到联想之广,都是非常突出的。《放声歌唱》采用了“楼梯式”的梯式排列诗行。中国古典诗歌和民歌的韵律形式,加之排比、对偶的广泛运用,使“楼梯式”这种外来的抒情诗体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达成了民族化的初步成就。 《回延安》是一首表现特定时代情绪的抒情名篇。诗人是吃延安的小米饭长大的,对延安有着特殊的感情。诗篇由难忘的会见场景生发开去,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歌颂延安人和延安精神。诗作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令人耳目一新。 5.贺敬之诗歌中的时代精神桂林山水歌》既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又是一曲深情的祖国颂。 诗的开篇就把读者引向一种让人神往的艺术境界:“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神姿仙态,如情似梦,山环水绕,令人陶醉。诗句既抓住了桂林山水的自然特征,又富有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 诗人没有停留于单纯描摹桂林山水上,而是借以抒发自己对于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桂林山水入胸襟,/此景此情战士的心——/江山多娇人多情,使我白发永不生!”寄情山水,心潮起伏,进而抒发一个革命战士对于祖国的深挚感情。 正因为诗人是以战士的眼光、战士的胸怀去感受和描绘桂林山水的,因而他笔下的就不仅是山水,其中还有“对此江山”油然而生的那一股强烈的自豪之情。景美情深,诗人很好地继承了我国古代山水诗借景抒情、以形传神的手法。 诗的结尾更是神来之笔:“——意满怀呵,情满胸,/恰似漓江春水浓!/呵!汗雨挥洒彩笔画,/桂林山水——满天下!”诗人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情赞美伟大的祖国和英雄的人民,让人们仿佛透过眼前的桂林山水看到另一幅更为壮丽的图景:全国人民正在运用彩笔,挥汗如雨,到处创造更新更美的“桂林山水”。这是诗人战士情怀的流露,有着共产主义理想的闪光。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诗人为探索我国新诗发展的道路曾采用过多种诗体形式。 他的政治抒情诗大多采用马雅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