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中的数字

1.古诗词中的数字

李商隐《无题》:“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邵康节《五绝》:“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苏轼《赠王子直秀才》:“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百钱游.五车书已留儿读,二顷田应为鹤谋.水底笙歌蛙两部,山中奴婢桔千头.”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晏殊《破阵子》: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杜牧《洛中送冀处士东游》:“四百年炎汉,三十代宗周,二三里遗堵,八九所高丘”.杜甫《与朱山人》:“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 …… 从一数到一万,你又会怎么数?“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思想,千般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般无聊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色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当中还有不少趣事呢.据说,清代乾隆皇帝南行,某夜舟至江心,见一渔舟飘然驶过,触动了他的诗兴.他让大文学家纪晓岚以“月下渔舟”为题作一七绝,并苛刻规定:要在28个字的诗中嵌入十个“一”字.纪晓岚不愧是行家里手,他不慌不忙,一边思索,一边吟道:“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艄公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轮明月一江秋.”一、二句三、四句数位错落:一三五而一五;但一、二句对三、四句却又非常工整:一三五、一五对一三五、一五.难怪此诗一出,语惊四座,连皇帝老儿也频点圣头了.。

2."诗经"里面有一首从一写到十的数字情诗,谁知道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只有这首,可能不是"诗经"吧

3.诗句中含有数字的古诗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7、天似穹庐,笼盖 四野。

8、谁言寸草心,报得 三 春晖。

9、仙人垂两 足,桂树何团团。

10、爆竹声声 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1、千门万 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4、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1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3、两个黄鹂鸣翠柳,

数字开头的古诗句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作者吴承恩)

一山一水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壶酒,一人独掉一江秋。

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六经如日月,万世固常悬。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百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一枝红杏出墙来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三峡星河影动摇

四石五云更上下

五更鼓角声悲壮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七月坐凉宵

八水明如练

九仙傲倪折五芝

十株五株寒霜天

百年多病独登台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一去二三里,烟 村 四 五 家. 亭 台 六 七 座, 八 九 十 枝 花。

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汉诗 孔雀东南飞)

五鹿歌杂诗谣辞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孔雀东南飞)

六十余年慕古人,即今方近葛天民。(初春书怀)

七十人稀到,吾过十四年。(八十四吟)

八十仍逾四,迟留未告行(八十四吟)

九素烟中寒一色,扶阑四面是青冥。(白玉楼步虚词)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

百金非所重,厚意良难得。旨酒亲与朋,芳年乐京国。(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灰吟于谦)

万官惶布莫违。百姓惨惨心悲。(孔融全集六言诗)

4.求诗词中带有数字的

一篙一橹一孤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拍一呼又一笑,

一人独占一江秋。

一山一水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壶酒,

一人独掉一江秋。

一楫春风一叶舟,一纶丝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一蓑一笠一髯叟,

一丈长竿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

一人独钓一海秋。

一天霞霭一村烟,一片红枫一处燃。

一壑风声来宇外,一听秋籁一听蝉。

一枕松声一岭烟,一峰踞坐一泉悬。

一泓碧水奔腾急,一路高歌一路欢。

一树梅花一卷图,一声雅韵一声呼。

一生惟伴薪和胆,一世蹉跎一世孤。

一片寒梅一瓣香,一盘冰月一庭霜。

一痕淡墨随风写,一半清孤一半狂。

一夜蛙声一月圆,一天星斗一声鹃。

一盏青灯燃经卷,一叩凡心一问禅。

一读青编一鬓苍,一推酒盏一回肠。

一行清泪无人揾,一付狂歌一付觞。

代表作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5.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数字怎么表示

李白诗歌中的数字之美 关于酒,关于月光,关于仗剑走天涯的李白,也许我们说得太多以致疲倦了。

余光中老先生在《寻李白》中对其人其诗的切割可谓尽得诗仙真传:“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小小几个数字“七”、“三”、“ 一”、“半”,就将李白简约成一个由酒、月光和剑气笼罩的世界。

每个诗人都有一个秘密宇宙,都有一套自己的话语,李白也不例外,他用来编织诗歌之布的经纬正是数字这条丝线。本文试图从数字的装饰色彩和文化意义切入诗的神秘国度,以此凸现数字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揭示被这块美丽面纱遮蔽的暗地。

一、数字的装饰之美 (一)简约艺术都有自己的表现形式,文学用文字说话,而诗歌则是用最节制的语言做减法。诗歌的这一留白手法可以追溯到《诗经》之《七月》篇。

全诗凡八章八十八句,每一节均以数字领起,讲述农夫在一年中的农事劳作。“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描述罗敷的夫君“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郎中,四十专城居。”数字的简约之风在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亦有记载:“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李白数字的简约集中体现在《长干行》中:“同居长干里,两小无猜疑”,“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①诗人将一位女子的童年嬉戏,妙龄青春,初婚时的甜蜜与别后的苦涩都浓缩在几组数字中,数字成为漫长时间的标识和空间变幻的风向标。毫无疑问,叙事的简约与流畅背后则是大片丰富的空白,留待想象力丰富的读者去开垦。

(二)对比诗歌中的数字有时是单独出现,更多的时候则是成双成对存在,以此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与封闭自足,使诗歌形式更工整,更具韵律美。首先是数量上的对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万”言极多。

剑门关栈道固若金汤,易守不易攻的特性一目了然。相同的例子还有“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在《望天门山》中用了两 个数量词“两”和“一”,两岸之青山与前句的天门相呼应,其形态宛若两扇徐徐开启的大门,同时也与后面的一片孤帆形成动静对比。

正是这“两”与“一”让我们洞见了此诗独特美丽的视角,而且在数量上的对比也让自然界的山山水水都具有了人的灵性:孤独感。帆之冷清与两岸青山和日光一片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其次是时空对比。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就有对数字的妙用。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诗中“千”是作为空间距离的遥远来装饰浩渺的长江水,反之“一”则是相对较短的时间长度。在短短的一行诗中,诗人就完成了时空的对比:如此漫长的道路却用如此短暂的时间飞越,诗人在流放中遇赦的愉悦心情不言而喻。

用数字来装饰时间空间使之形成呼应与对比,这在汉乐府民歌中早有记载。如《十五从军征》的“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诗人对65年的戎边生涯只字未提,却用两组数字的对比将漫长的时间跨度显现出来,使青春少年与苍白老者的形象对比在视觉上造成一种冲击。

毫无疑问,这种冲击是由两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十五”和“八十”来完成的。由此可见数字在诗歌语言中特有的张力不容小视。

夸饰李白诗歌的飘逸和大气与他对数字的运用是分不开的,许多意象因为有了数词的修饰而具有了奇 特、神秘、新奇的色彩,而李白诗歌特有的浪漫与夸张风格也因此成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九重天落下的瀑布长达三千尺,可见飞流景象之壮观,而矗立此情此景下的人又是多么渺小!“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以三千丈的白发极言生命之苍老,而三千丈的愁丝不禁让人瞠目结舌!同样是写憔悴后的容颜,李清照缩小夸张“人比黄花瘦”,而李白却从极限去夸张:最长,最宽 ,最高,最大,最老,最深,最多,最快,等等。

如“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惊风一起三山动”;“一风三日吹倒山”;“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 人烟”。在诗歌中用数字表示夸张的手法古已有之,在民间保存得特别完整。

《诗经》之《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硕鼠》篇“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氓》“三岁为妇,靡室劳矣。”〔1〕“三”在古代言极多。

数字在庄子的语言世界里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逍遥游》中有“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数字语言简单朴实,极具口语色彩。李白受民间技艺的长久浸润,因而其诗歌语言不仅有飘逸洒脱。

6.唐代古诗中含有数字的诗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沈佺期:独不见,王涣之:出塞 ,登鹳雀楼,孟浩然:临洞庭湖送张丞相,秦中寄远上人,王湾:次北固山下,祖咏:望蓟门,高适:燕歌行,李白:长干行,月下独酌,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登金陵凤凰台,下江陵,清平调(其二,其三),行路难,王维:洛阳而女行,老将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崔颢:长干行其二,崔曙:九日登高望仙台呈刘明府,杜甫:望岳,赠卫八处士,春望,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古柏行,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兵车行,八阵图,蜀相,咏怀古迹,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饯别王十一南游,孟郊:游子吟,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石鼓楼,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张祜:何满子杜牧:赠别,李商隐:韩碑,锦瑟,。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