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学习的诗经句子名言: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 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在 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李嘉图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董仲舒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陈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 孟德斯鸠 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 —— 西塞罗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 **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爱迪生 我喜欢读书,喜欢认识人,了解人。多读书,多认识人,多了解人,会扩大你的眼界,会使你变得善良些、纯洁些,或者对别人有用些。 ——巴金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海伦•凯勒 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确,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 ——培根 时间应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 ——笛卡尔 没有比时间更容易虚掷,更值得珍惜的事,倘若没有时间,我们在世上将一事无成。 ——门捷列夫 我身上一切优秀的品质都要归功于书籍。——高尔基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我们决不能一见成绩就自满自足起来。我们应该抑制自满,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好象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 ——** 金钱宝贵,生命更宝贵,时间最宝贵。——苏活诺夫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 ——鲁迅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郭沫若 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那天分比他低的人。 ——矛盾 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诗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曾国藩)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 (川端康成)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华罗庚) ◇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 (季米特洛夫)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 --别林斯基 ◇时间是伟大的导师。--伯克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 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麦金西 ◇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 --马克思 ◇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歌德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莎士比亚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布莱克 ◇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 --拜伦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 --马克思 ◇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巴尔扎克 ◇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 --卓别麟 ◇想成事业,必须宝贵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徐特立 ◇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 ◇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高士其 ◇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 ------将来是子孙的时代。--鲁迅 ◇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 --《淮南子·原道训》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战国楚·屈原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唐·王勃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三国·魏·曹植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 ◇人寿几何?逝如。 2.我想学习诗经 该怎么学习啊首先,儒家解读诗经的最重要的是解读比兴,他们认为凡诗皆有所寓,不单单是普通的民谣。 但是说实话,诗经出自民间,叙述了很多当时百姓生活的方式。如男女之情,离别之痛,相思之苦等等,都是相当淳朴的、直接的,其中并没有特意比喻、讽刺的内容。所以,如果你想从诗经中解读出他们的政治意义,这是很牵强的。 读过《论语》您会发现,孔子经常引用诗经的内容,来论证他的道理,仿佛诗经中说,男女并非男女之情,而是明君与贤才的交融;离别也不是普通的离别,而是士子对国家无道的愤然离去……这些引语其实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当时百家争鸣,都在著书立说,而孔子却反对著述哗众的做法。那孔子不著书,他的理论引用自什么地方呢?这时,孔子选择了可塑性很强的《诗》,其实就相当于一本他独自的论据素材。但是诗的论据在他的弟子眼中还是有些牵强,难以运用,但没有出处的道理又口说无凭,于是后来他们编著了《论语》、《孟子》之类。 那么,诗经真的很不堪吗?错了,诗经的真知或许只有孔子之流真正精读的人才能了然。 孔子对诗经的解读造诣很深,他也曾曰:不读诗无以言。 诗固然出自民间,其本身没有过多的深意,但读的人却应该从诗的背后解读到人类更本质的东西。例如,诗反映了人类最朴素的追求,最纯洁的情感。不读诗,就无从了解人的本性(孔孟的人性本善论就是受诗的影响);不读诗,就无从了解民间的疾苦。所以,孔子之后也就孟子寻得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的王道。 到了今天,你会发现,儒家经典太丰富了(当然,伪托的经典也太多了)。反而,人们对诗经的重视程度就越来越少了,束之高阁,鲜有应用。因为后世很多人都摸不透诗经的真正作用,所以无法正确的从诗经中解读出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