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里医馆

1.《诗经》中是怎样记载后稷的

后稷和夏禹是我国上古文献中最先出现的两个传说人物。后稷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诗经·鲁颂·宫》记载:“禹治洪水既平,后稷乃始播百谷。”意思是后稷是继承禹治理洪水造成的灾难以后,接下来领导农业生产的人。

据说在神农氏之后的很多年,有一个叫姜嫄的女子,传说她是神农氏后代有邰氏的女儿,也是黄帝曾孙、周族首领帝喾的第一个妻子。姜嫄很想有一个孩子,但怎么样也怀不上,为此,她很苦恼。

有一天,姜嫄到外面散心时,在回家的路上,偶然发现一片湿地上有一个巨人的脚印。她感到非常的惊异,又觉得很好玩,于是就将自己的脚踏进巨人的足迹里。

谁知她刚刚踏进巨人足迹大拇趾的地方,就感到身体里有种震动。她就这样怀孕了。

时间很快过去了,到了分娩的时候,姜嫄生下一个小男孩。据史籍记载是“胎生如卵”,就是带胞而生的。

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婚姻已发展到禁止族内婚的阶段。也就是说,姜嫄必须与另一个图腾氏族的男子婚配,才是合法的。

因为姜嫄生的这个孩子没有父亲,再加上“胎生如卵”,周围的人们都觉得这孩子不吉利,便强行从姜嫄怀里把男孩抢走,丢弃在田野里,以为这样一来孩子肯定会被饿死的。

在田野中过路的动物保护了小男孩,一些雌性动物还给小男孩喂奶吃。人们看到这个孩子没有死,又准备把他丢弃在原始森林里。

恰巧这时候,有人到森林砍树,结果救了这个孩子。最后,人们索性把孩子抛弃在寒冰上。可是人们还没走远,天上的鸟都飞了下来,用翅膀给男孩挡住了风寒。

这时,人们终于觉察到,这个小男孩不是普通人,于是把他抱回来,继续让他的母亲抚育他。

因为男孩曾经被多次抛弃过,男孩的母亲姜嫄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弃”。

据《诗经·大雅·生民》记载:后稷还是小孩时,就知道自食其力,知道怎样除草,怎样种植大豆、大麻、大小麦、甜瓜等作物,而且所种的作物都是籽实饱满、硕大的好品种。还说后稷怎样收获、脱粒、加工成熟食品,把它们放在祭祀用的礼器里,尊祖配天,香喷喷的熟食,很快连玉皇大帝也高兴享受了。

上述内容反映了西周时的农作物结构,以及从种到收的技术。

联系上面从后稷的母亲生下后稷开始,《诗经·大雅·生民》的这部分内容完整地把周族的农业起源、农业结构和操作技术,以歌颂的诗句,非常简洁而又生动地描述出来。这是一份极其可贵的农业史文献。

2.《诗经中的风》指的是什么

《国风》,又称《风》,是《诗经》中现实性和艺术成就最高的组成部分。

它来源于周王朝各地的民间乐曲,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处境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有一部分诗反映了统治阶级腐朽而荒淫的生活,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 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国风”具有浓重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作者们通过抒情主人公的内心倾诉,表现他们的欢喜与悲哀,刻画主人公的行为及其性格特征。在句式上,多数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也不是千篇一律。

它常冲破四言的规定,而杂用二言、三言、五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这些随着情感的波动而富于变化的诗句,读起来节奏分明,极富音乐性。

“国风”的语言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精确恰当地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等语言技巧,更增加了艺术魅力。

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国风”大大增强了表现力。

3.《诗经》中提到的所有生物是啥样的

所有生物。。。。这个真的吓尿了。。你想知道所有的,建议你去网上的书店买一本这方面的书看看。因为诗经中提到的动植物太多了。

我这里随便给你举几个例子吧。

《诗经·周南·芣苢》第一句“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提到的芣苢就是现在的车前草,学名Plantago depressa Willd.有的地方又叫蛤蟆衣。

再举个例吧。

《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中的葑就是现在的蔓菁,又叫芜菁。有些叫大头菜,有些叫诸葛菜,有些叫卜留克。叫法太多,十字花科芸薹属的作物。就是那种圆圆的长得像萝卜的蔬菜。

好了,要举例根本举不完的,而且由于在中国古代,动植物的命名是一件比较蛋疼的事。没有统一的学名,都是随口叫。。同一个名字,在不同的地方完全是不同的动植物。比如十字花科的芸薹,有的地方叫大头菜,有的地方叫圆白菜,有的地方叫莲花白,而大头菜在有的地方又专指的是芥菜。再比如有的地方把马蹄草叫做金钱草,把空心莲子草叫做虾子草,而实际上金钱草或者虾子草又是另外的植物。又如大金钱草叫一串钱,连钱草也叫一串钱。。所以现在诗经里的植物根本就没有认全的,许多植物只能说可能是某种某种。

4.诗经中,哲成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哲成”:意旨冀望男孩能够成为德才兼备的英雄人物。出自:《大雅·瞻卬》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原文节选: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译文:有才男子称霸王,有才女子便国亡。可叹此妇太逞狂,如枭如鸱恶名当。花言巧语善说谎,灾难邪恶祸根藏。祸乱不是从天降,出自妇人那一方。不是他人来教诲,只因帖近女红妆。

扩展资料

此诗痛斥了周幽王荒淫无道,祸国殃民的罪恶,抒发了诗人忧国悯时的情怀和嫉恶如仇的愤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周末年的黑暗现实和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

全诗共七章,首章、三章、尾章每章十句,余四章每章八句。诗中语特新峭,然又有率意处。卒章语尽而意犹未止。修辞造句,颇有特色,或以对比反衬,正反排比的句式,尽情抒发胸中的积愤,或低回沉思之情。或以形象的比喻,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剖示而匠心独运。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讽刺周幽王乱政亡国的诗。周幽王昏愦腐朽,宠幸褒姒,败坏纪纲,任用奸人,斥逐贤良,倒行逆施,招致天怒人怨;北方犬戎趁机入侵,杀周幽王于骊山下,遂导致西周灭亡。

因此,诗人作这首《大雅·瞻卬》讽刺之。此诗与《小雅·节南山》、《小雅·正月》、《小雅·十月之交》、《小雅·雨无正》、《小雅·小旻》和《大雅·召旻》等为同类作品。

5.赏析诗经中的一首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国风.周南.关雎)这是《诗经》中第一首诗的第一章节.开头两句是借眼见之景物起兴,然后引出诗人要说的事物,如朱熹所说,“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后面两句便是诗人想要说的具体事物。虽然这四句的手法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它物”和“所咏之词”结合的是那样的完美,那样的贴切。从双栖双飞的雎鸠,到男女之间的爱恋;从耳闻雎鸠欢唱,到目迎姑娘采摘荇菜的倩影;从意境到现实,如行云流水,过度的自然流畅,不由得便会令人产生出美妙的遐想。

更值得一提的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虽然有些人并不知道它的来由,但是,当人们对一些美好事物产生追求欲望时,它就像一句口头禅,时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上。类似这种成为现代语中不可或缺的诗句,在《诗经》中还有很多,在以后的文中再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