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黄鸟注疏

1.诗经中《黄鸟》的寓意

《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

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

谁从穆公?子车针虎。 维此针虎,百夫之御。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注释】: 交交:鸟的叫声。 穆公:秦穆公,名任好。

卒于周襄公三十一年(公无前621 年),死时以177人殉葬。 子车奄息:人名。

子车为姓,奄息为名。 惴惴:恐惧的样子。

针虎:人名。 【赏析】: 《黄鸟》描写秦穆公死时,以大量的活人殉葬,其中子车氏的三兄弟都被殉葬。

诗描写三兄弟殉葬时的情景,表现了对三壮士的哀悼和惋惜,也表现了对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的无比愤怒和强烈抗议。诗以黄鸟止于棘树不得其所,暗示了子车氏之子殉葬的不得其所,这样的能勇士临穴也“惴惴其栗”,正在控诉殡葬的残酷。

诗的写实性很强,《左传》文公六年曾这样记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2.诗经黄鸟表达什么

《黄鸟》赏析

《黄鸟》这是一首描写用活人陪葬秦穆公的叙事诗。属于“诗经、风、秦风”的第六篇。全诗共三章,构成三幅用活人陪葬秦穆公的连环画面。

请看第一幅奄息陪葬秦穆公的画面:“交交(1)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2)。维此奄息,百夫之特(3)。临其穴,惴惴(4)其栗。彼苍者天,歼(5)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喳喳的黄鸟不住鸣,落在酸枣树丛中。穆公死后谁陪葬?子车奄息被选中。唯有奄息这个人,百夫莫挡很英勇。临近穴墓来陪葬,浑身筛糠多惊恐。那个高高的大青天,杀我好人为哪宗?如果能把他赎回,甘愿百人来补充!

请看第二幅仲行陪葬秦穆公的画面:“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6)。维此仲行,百夫之防(7)。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喳喳的黄鸟多哀伤,落在那片桑树上。穆公死后谁陪葬?子车的儿子叫仲行。唯有仲行这个人,英勇善战百夫挡。临近墓穴来陪葬,浑身颤栗直筛糠。那个高高的大青天,杀我良人太荒唐!如果能把他赎回,宁愿百人来顶上!

请看第三幅针虎陪葬秦穆公的画面:“交交黄鸟,止于楚(8)。谁从穆公?子车针虎(9)。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喳喳的黄鸟多凄苦,落在那片荆丛处。穆公死后谁陪葬?子车的第三个儿子叫针虎。唯有针虎这个人,英勇善战抵百夫。临近墓穴来陪葬,浑身颤栗被吓住。那个高高的大青天,杀我良人为哪出?如果能把他赎回,哪怕百人也愿出!

《黄鸟》这是一首描写用活人陪葬秦穆公的叙事诗。这首是采用黄鸟作起兴,让人们想到生活在秦穆公时代的人,连黄鸟也不如。黄鸟尚能落在酸枣丛,桑树丛,荆棘丛,还有生存的权利,而人却做不到这一点。从诗中我们看到的子车的三个儿子,在秦穆公生前,都英勇善战,百夫莫挡,为秦穆公效命,秦穆公死后,还要这三位勇士陪葬,为其在阴间继续效劳,保护秦穆公。这是一种多么荒唐的做法,又是多么愚昧行为。可见,当时的那些达官贵人,生前为了自己享乐,不惜穷奢极欲,死后为了自身的安全,更不惜糟蹋人的生命。秦穆公用活人殉葬,只能让后人看到他的险恶,歹毒,自私,愚昧,没有人性,还能看到什么?这就是秦穆公时代,读了这首诗,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3.跪求~<诗经>中的<黄鸟>

诗经·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1]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2]

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作品注释

注释:

出自诗经·国风·秦风。

[1]奄息:仲行

[2]针虎:子车之子

4.诗经黄鸟表达什

《黄鸟》这是一首描写用活人陪葬秦穆公的叙事诗。

这首是采用黄鸟作起兴,让人们想到生活在秦穆公时代的人,连黄鸟也不如。黄鸟尚能落在酸枣丛,桑树丛,荆棘丛,还有生存的权利,而人却做不到这一点。

从诗中我们看到的子车的三个儿子,在秦穆公生前,都英勇善战,百夫莫挡,为秦穆公效命,秦穆公死后,还要这三位勇士陪葬,为其在阴间继续效劳,保护秦穆公。这是一种多么荒唐的做法,又是多么愚昧行为。

可见,当时的那些达官贵人,生前为了自己享乐,不惜穷奢极欲,死后为了自身的安全,更不惜糟蹋人的生命。秦穆公用活人殉葬,只能让后人看到他的险恶,歹毒,自私,愚昧,没有人性,还能看到什么?这就是秦穆公时代,读了这首诗,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5.求《诗经*黄鸟》翻译

译文:黄雀叽叽,酸枣树上息。谁跟穆公去了?子车家的奄息。说起这位奄息,一人能把百人敌。走近了他的坟墓,忍不住浑身哆嗦。苍天啊苍天!我们的好人一个不留!如果准我们赎他的命,拿我们一百换他一个。

黄雀叽叽,飞来桑树上。谁跟穆公去了?子车家的仲行。说起这位仲行,一个抵得五十双。走近了他的坟墓,忍不住浑身哆嗦。苍天啊苍天!我们的好人一个不留。如果准我们赎他的命,拿我们一百换他一个。

黄雀叽叽,息在牡荆树。谁跟穆公去了?子车家的针虎。说起这位针虎,一人当百不含糊。走近了他的坟墓,忍住浑身哆嗦。苍天啊苍天!我们好人一个留。如果准我们买他的命,拿我们一百个换他一个。(余冠英:诗经选译,页116—118)

6.古诗词中的黄鸟

《黄鸟》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黄鸟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谷。言旋言归,复我邦族。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言旋言归,复我诸兄。

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与处。言旋言归,复我诸父。

《点绛唇·黄鸟嘤嘤》

年代: 宋 作者: 朱淑真

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

见自无心,更调离情曲。鸳帏独,望休穷目,回首溪山绿。

《哀黄鸟》

年代: 宋 作者: 胡仲弓

怜君金缕衣,失脚蹈然机。

自是我心恻,非关物命微。

引雏谁共食,求友便忘归。

送汝入幽谷,惊魂何处飞。

《黄鸟日来啼》

年代: 明 作者: 胡宗仁

黄鸟弄美响,日啼檐间树。

檐树多佳阴,覆我庭前路。

主人懒出门,坐卧送宵曙。

若云此中非,黄鸟亦应去。

7.诗经 卫风 河广 的原文带注疏

1)《河广》,《诗经·卫风》第七篇。全诗二章,每章四句。为先秦时代卫地汉族民歌。是一首意蕴丰富的思归诗。《卫风·河广》之传诵千古,所得力者亦在其夸张之奇特。《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原文】

河广

谁谓河广(1)?一苇杭之(2)。谁谓宋远?跂予望之(4)。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4)。谁谓宋远?曾不崇朝(5)。

3)【注释】

(1)河:黄河。

(2)苇:用芦苇编的筏子。杭:通“航”。

(3)跂(qǐ):古通“企”,踮起脚尖。予:而。

(4)曾:乃,竟;刀:小船。曾不容刀,意为黄河窄,竟容不下一条小船。

(5)崇朝:终朝,自旦至食时。形容时间之短。

4)【译文】

谁说黄河宽又广?一支苇筏可飞航。谁说宋国太遥远?踮起脚跟即在望。

谁说黄河广又宽?其间难容一小船。谁说宋国太遥远?赶去尚及吃早餐。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